收藏 分享(赏)

历史: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351077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历史: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历史: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历史: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历史: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这首歌的作词者是谁吗?他是我国宋元时期伟大的词人。宋元时期不仅出现了苏轼这样的词人,而且也涌现出了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北宋史学家、 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说一说,关于司马光的故事,资治通鉴,阅读教材请回答: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这本书的体裁是什么?,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司马光的身上你可以学到哪些精神?,想一想,苏 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2、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都在文坛上享有名望,人称三苏。,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清照 (10841155),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生活于两宋之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

3、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当小小朗诵家,辛弃疾纪念馆,1.谈谈你对三位词人作品的总体印象,说出他们作品

4、的风格。 2.比较苏轼和辛弃疾作品的相同之处。 3.完成下列表格:,合作与探究,“感天动地”的元杂剧,元杂剧:它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结构 楔子交待人物和剧情背景 第一折开端 第二折发展 第三折高潮 第四折结局,元代杂剧人物,旦女主角 末男主角 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 大多是权贵,元杂剧的角色,关汉卿,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升华

5、课文,巩固小结,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一是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继续发展。二是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提高,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议一议,练一练,单项选择 1.资治通鉴的主编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袁枢 D.贾思勰 2.下列史学著作问世的先后顺序应为( )。资治通鉴 史记 春秋 汉书A. B. C. D. 3.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歌颂祖国

6、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4.胸怀收复失地的壮志,曾参加北方抗金斗争的南宋杰出词人是( )。A.岳飞 B.陆游 C.辛弃疾 D.李清照,; http:/ AG亚游集团 orz81msr 遇入宅窃贼抢财伤人的那天,由于那个窃贼出手太狠,他只好就手从烤饼炉的旁边操起一条又粗又长的捅火棍照着其脑袋狠狠地打了下去。尽管当时天色昏暗没有看清楚那贼的面孔,但个头应该跟眼前的这个人差不太多。根据当时那窃贼的惨叫声,估计他受伤不轻。而眼前的这人有些贼头贼脑的,而且那道明显的疤痕正好是当时捅火棍落下去的左侧额头上这样想着,耿正表情肃穆,目不斜视地稳稳坐在车上

7、从他身旁经过。一会儿,后边传来一声呼哨声。耿正略略回头望去,发现那个人的身边又多了两个人,并且三个人还在那里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耿正没有吭声,继续以不变的速度赶车前行。又走了一会儿,后面好像再看不见什么人了。耿正略微放心一些,扬鞭驱赶大白骡加快赶路。为了不让弟弟妹妹担心,耿正只是故作轻松地说:“咱这头大白骡好脚力啊!就这样的速度,用不了两天时间,咱们就可以到达望山寨大路边上大哥大嫂开的那个小饭店了。”48第九十四回 老乡四人话别情|(老乡四人话别情,承诺代为上祖坟;购置装扮“送灵车”,次日一早即起程。)那日晚上,耿正兄妹三人特意来到李老乡的家中,与这位同甘共苦近四年的叔叔以及婶子和两个孩子辞别

8、。李老乡夫妇盛情邀请耿正兄妹三人明日中午来家中吃辞行饭。耿正兄妹三人想到李叔叔一家人这些天肯定很辛苦很繁忙,就婉言谢绝了夫妇二人的好意。耿正说:“铺子里离不开人,我们临行之前事情也很多。咱们不是外人,吃个啥饭啊!我们今儿个过来,一是辞行,二是想问问叔叔,可有需要给老家人捎带的家书或者东西什么的,以及需要我们帮助办理的其他一些事情!”李老乡轻轻地叹一口气,说:“唉,我在老家已经没有什么至亲了。只是那一年送回爹娘的灵柩之后,一直就再没有时间回去给老人家上过坟。如果你们兄妹仨能帮我在爹娘的坟前上柱香,烧上一些纸钱,告诉二老我和家人在这里一切安好,我就非常感谢了!只是感觉有些太麻烦你们了。唉,实际上啊,仔细想一想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呢,他们已经忙碌完了自己的一生,彻底安息了,我又何必给你们兄妹三个增添麻烦呢!”耿正赶快说:“叔您怎么这么说呢?我们去给老人家上坟几乎就是顺路的事儿,有什么麻烦可言!我们一定替您送上这一份孝心,为二老上香,烧上足够多的纸钱,并转达您说的话!”但李老乡听了,却摆了摆手连声说:“算啦算啦,不用去了!我也真是有些老了,怎么想起来这一出呢!”耿正兄妹三人见李老乡这样说,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耿英说:“我说叔哇,您说什么呢!祭祖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爹娘了!这和您老不老又有什么关系啊!”耿直则调皮地说:“叔叔,您的爹娘是我们的爷爷和奶奶呢,我们应该去给两位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