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 专 业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2009 姓 名 陈 敏 学 号 09338671017 指 导 教 师 张 涛 报 告 日 期 2011 年 7 月 9 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方案设计、保护配置、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方法,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做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内容、步骤、方法,熟悉常见电气保护设备
2、,提高学生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2、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某变电、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以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为设计原则,制定继电保护方案;完成线路短路电流的计算、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绘制相关保护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如可能尽量给出主要电器设备的选型配置。在包括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二、课程设计参考进度1、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二周,时间进度可参考如下:序号 时间(天) 内容安排 备注1 1 讲解设计目的、要求、方法,任务分工2 2 熟悉任务要求、收集资料3 1 方案的制定,确定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方案4
3、 1 短路电流计算5 1 继电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计算5 1 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工具书进行设备选型6 1 绘制继电保护原理接线图7 2-3 成果整理、设计说明书书撰写和总结8 7 月 12 日前,学生必须上交设计书 纸质、电子版三、参考资料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马永翔 重庆大学出版社 2、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 韩笑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许建安 王凤华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3 5、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任元会 中国电力出版社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指导
4、李火元 中国电力出版社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许建安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四、设计效果评价与考核1、严格按照夜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200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安排执行;2、在满足本栏目第一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课程设计成果等综合评定。评分结果具体按照昆明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查课评分标准实施。设计题目与工作实际相联系者,将适当加分。五、课程设计项目及评分结果专业年级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2009姓名 学号任务下达时间 任务完成时间题目一 35KV 供电线路继电保护初步设计课程设计依据及主要参数AB
5、CB1B2A35KV 20Km 30Km试设计 AB 段线路继电保护。已知系统最大容量为 198MVA,最小容量为154MVA;所有单位线路电抗是 0.4/Km;AB 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是 183.86A;变压器的电抗是 29;取基准容量为 100MVA,基准电压 37KV。计算中所需参数或系数值参见教材。制定继电保护方案;完成线路短路电流的计算、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绘制相关保护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4 指导老师评价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专业年级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2009姓名 学号任务下达时间 任务完成时间题目二 10/0.4KV 车间配电变压器的保护课程设计
6、依据及主要参数变压器为 S9 型 630KVA,高压侧额定电流为 36.4A,过负荷系数取 3。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短路时,流过高压侧的超瞬态电流 I 2k3.max为664.6A。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短路超瞬态电流 I 1k3.min为 2750A,低压侧三相短路时流过高压侧的超瞬态电流 I 2k3.min为 565A。最小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单相接地稳态短路电流 I22k1.min为 8220A(对于 Y,yn0 接线) 、14060A(对于 D,yn11 接线) 。计算中可假定系统电源容量为无穷大,稳态短路电流等于超瞬态短路电流。制定继电保护方案;继电保护的配置
7、及整定计算;绘制相关保护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5 指导老师评价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专业年级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2009姓名 学号任务下达时间 任务完成时间题目三 110/35/11KV 变压器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依据及主要参数动10KV动 35KV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6 正序等效电抗零序等效电抗电气主接线图、等效电抗图及其参数参见上图所示。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强迫风冷和分级绝缘结构。其参数均为:S=31.5MVA,电压11042.5%/38.522.5%/11KV,接线方式 Y0/Y/,短路电压分别是10.5%、17%和 6%,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 1
8、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这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接地。取基准容量为 SJ =100MVA,基准电压 UJ=115KV。指导老师评价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8 课程设计总结一、完
9、成了对变电所的自动装置、10kv 线路继电保护装置、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设置的设计;对短路电流的整定与计算以及主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继电器选择。二、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课程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对课本和参考书籍的翻阅,进一步提高了利用手头资料亲自完成设计的能力,学会了分析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的分析,也学会了画电气工程图,对继电保护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三、在设计中必须做到明确设计目的和题目要求;细心,做到严谨、精确,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使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加透彻,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在设计中紧扣继电保护的四要求: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安全性。四、通过课程设计
10、,本次课程设计以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为主,通过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科学的分析问题。因此培养了学习积极性、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沟通的能力,也增强了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 五、这次课程设计不仅是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加强和巩固,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综合思维能力,使我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参考文献1 孙国凯. 田有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2 毛锦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3 许建安.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4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5 胡虔生、胡敏强.电机学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6 刘介才工厂供电第四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7 王葵、孙莹电力系统自动化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8 黄益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9 涂光瑜.汽轮发电机及电气设备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10 杨冠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511 方富淇.配电网自动化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012 丁书文、黄训诚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