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讲西方哲学概论(2):古希腊哲学的繁....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347944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西方哲学概论(2):古希腊哲学的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第四讲西方哲学概论(2):古希腊哲学的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第四讲西方哲学概论(2):古希腊哲学的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第四讲西方哲学概论(2):古希腊哲学的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第四讲西方哲学概论(2):古希腊哲学的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关注问题的角度,第三节 苏格拉底一、苏格拉底生平 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三、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四、苏格拉底之死,一、苏格拉底的生平,苏格拉底(Socrates)的生平生于第七十七届奥林比亚赛会的第四年(公元前469年),父亲是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婆。 Socrates擅长雕刻,但仅用于糊口,能够从事哲学和科学研究。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但其终生未认字,其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为其弟子记录 。,苏格拉底与一个女人的故事“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

2、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3、,雅典牛虻 诲人不倦 从容赴死 万世垂范 认识你自己 我自知我无知 德性即知识 (arete/virtue,二、苏格拉底教学法,学生:苏格拉底老师,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

4、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Socrates的方法,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dialectic)。 A、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 B、“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 C、“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 D、“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但苏格拉底从未下过一个绝对的定义,预示了哲学问题的永恒性,因而“辩证法” 意义在于“过程,三、主要思想,(1)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上.,如何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思想?,“认识你自己”的含义:就要是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理性的人,人应该觉悟到人所具有的尊严,应该

5、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做出独立的判断。,四、美德即知识,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人人都具有德性,但德性是潜在地拥有,人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使之实现出来。 人的行为是善的或是恶的,关键在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无知则会作恶。所以,“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2、意义:,(1)开创了哲学的新

6、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其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视教育对于美德的培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研究天文、败坏青年、信奉新神被判处死刑,饮鸩而亡 。 “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可勒庇俄斯一只公鸡;你会记住把这债还了吗?”,公,按照古希腊习俗,一个人被医生治好病之后,应当送医神一只公鸡作为答谢。据推测,苏格拉底在受审前应该看过病,没等到给医神送公鸡就被判刑。,第四节 柏拉图,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Ar

7、istokles),后因体育老师看到其拥有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一、柏拉图的生平,其父母都为名门望族的雅典公民。其两个哥哥都追随苏格拉底,还有一个姐妹为波托妮。在其幼年,其父去世,其母改嫁其堂叔。柏拉图 从小在继父家中度过,由于家庭和雅典的传统,受到良好教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

8、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柏拉图 (Plato)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正直善辩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刺激,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愈来愈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于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

9、究。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著名学园,这是一所为系统地研究哲学和科学而开设的高等院校。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于雅典。,柏拉图,2、周游欧非国家 1)原因:民主派的镇压和苏格拉底之死 2)游历经过:雅典麦加拉埃及居勒尼意大利(考察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 3)作用:增长了阅历,为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知识基础.,三次西西里之行。第一次游历结识叙拉古的狄翁,向狄奥尼修斯讲述如何治理国家,但被当做奴隶贩卖。第二次,小狄奥尼修斯继位,柏拉图再赴叙拉古,但被软禁。第三次,虽忐忑不安,但仍然去了,但被驱逐出宫廷,朋友相助,得以回到学园 公元前347年他八十岁高龄,在参加一

10、次婚礼的宴会上无疾而逝,葬于学园中。,3、设想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城邦三次到叙拉古,帮统治者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国,4.雅典学园 1、建立阿卡德米(Academy)学园 2、学园特点:1)重视政治研究、政治活动本领、自然科学知识;2)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科学家,学园门口写着:他发现数学、几何学的知识正是具有永恒不变的、客观的、普遍必然的性质。因此他将数学引入他的哲学,用它来为他关于“相”的学说奠定基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二、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的著作主要有:申辩、普罗泰戈拉、曼诺、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斐利布、法律(未完成)等篇。 (以他的名义流传下

11、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三、柏拉图式的爱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四、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寻求正义个人的正义是拥有

12、各自的德性,各司其职;城邦的正义是各个阶层各司其职,不相僭越。 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国家的三个阶层:首先,人要有食物、住房和衣服,因此有农民、瓦匠和工人。有分工,就需要贸易,需要商人。能够满足这些物质需要的国家是初级的,他称为“猪的城邦”,他们德性是节制 其次,人需要艺术,需要医生和军人卫士。他们具有激情,并作战勇敢。其德性是勇敢 最后,人还需要关心国家利益的统治者。这些统治者是爱好智慧之人。其美德是智慧,为什么分为这三个阶层?为什么各司其职就是正义?,“公民们,你们是兄弟,但是神塑造你们是大不相同的。你们之中一些人具有统治能力;这些人是神用金子造的,因此享有最大的荣耀;

13、另一些人是银子造的,就成为辅助者;还有一些人当农夫和工匠,是神用铜和铁造的;这种类属一般是保存在孩子身上的。但是由于你们都是出自同一祖先的,因此金质的父母有时也会生出银质的儿子,而银质的父母有时也会生出金质的儿子。神宣布道如果金质或银质的父母掺合着生出铜质或铁质的子孙来,那么自然需要更换等级了;如果统治者的孩子在等级上必须降为农夫和工匠,正如其他人可以从农夫、工匠升到高位,成为监护官和辅助者一样,那么统治者不必因此而垂怜自己的孩子。因为神谕说,一旦铜质或铁质的人掌握了政权,国家就行将灭亡了。”,哲学家成为国王:能够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能够严肃地追求智慧,追求真实存在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结合起来

14、。,如何挑选统治者?,首次,男人与女人天赋平等,二者只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男女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共同生活。都要学习音乐和体操以及军事。 其次,注意优生。女人归男人共有,不得实行一夫一妻制,最好的男人必须和最好的女人相配。女人二十到四十岁进行生育;男人从三十岁到五十五岁。 再次,孩子要进行公共养育。只抚育优秀的孩子,先天有缺陷的孩子秘密地处理掉,对孩子的教育:听优美高尚的故事,禁止讲故事者将神之间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的故事。神是善的,好的原因。学习音乐,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美和善的观念。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强身健体,增加体魄。,对哲学家的选择:拥有一定的天赋:敏于学习、强于记忆、机智、灵敏,还

15、有进取心、豁达大度,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品质 后天的教育:首先进行劳苦、恐怖和快乐的考验;,五十岁之后,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中都优异并通过考试的人开始管理国家。同时,培养新人,理论学习和实践考验之后,,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柏拉图“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可见这种设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与现实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思考

16、:你愿意扮演“理想国”社会分工中的哪种角色并陈述理由。,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 思考:柏拉图设计的两种理想国各强调什么内容? 第一种“理想国”强调“德治”;第二种“理想国”强调“法治”,五、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是什么? 柏拉图的“理念”(idea),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理念的多重含义: 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

17、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柏拉图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在这些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理念”。例如世界上有白猫、黑猫、花猫,柏拉图认为,之所以有“猫”这个理念,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猫”,而且只创造

18、了一只,其他的都是模仿。,六、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分离学说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分离学说具有存在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含义。,柏拉图对分离学说的论证:(一)“线喻” (二)“日喻” (三)“洞喻”,“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

19、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5,“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6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7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8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

20、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

21、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五、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一)回忆说 (二)灵魂转向说 (三)灵魂学说,“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

22、,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灵魂不死”,柏拉图的“灵魂不死”也是旨在确认思维的内在本性,高扬理性的权威:他认为理性是灵魂中的最高部份,逻辑力量是灵魂的最高属性。人的认识只不过是人的肉体降生尘世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感性经验虽然能够刺激引起这种回忆,但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只有清除了感觉的杂念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柏拉图哲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理性主义的本体论而且也系统地阐述了理性主义认识论,在柏拉

23、图哲学体系中真、善、美与理性天然合璧成为光照上千年的西方哲学的理性之源。,希腊,当苏格拉底这颗巨大的星辰陨落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柏拉图却熠熠升起,创造了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诚如开篇所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希腊,“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K.R.波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 哲学家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

24、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柏拉图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于生存。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 失是最大的痛苦。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 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求学、游学与办学,构成了他单纯而平凡的履历,热爱智慧并播散知识,贯穿着他伟大

25、辉煌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学者生涯:“他活过,思想过,然后死了” 海德格尔,一、生平,逝世,出生,求学雅典,离开雅典,重返雅典,创立学园,再次离开雅典,成为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总有一些智慧的人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尝试着解释,并对尚处于半蒙昧状态的人们进行教诲,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之一。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古希腊的北部,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医师,与马其顿的王室关系密切。据说亚里士多德早年受家庭影响,学过医学。在他17岁的时候,他来到当时欧洲的文化之都雅典,并师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学习哲学。柏拉图非常赏识亚里士多德,他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26、(前427前347)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他好学多问,才华横溢,成绩突出,柏拉图夸他是“学院之灵”。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担任了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宫廷教师。公元前340年亚历山大摄政,亚里士多德回到家乡。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创办了一所吕克昂学院,独树一个新的哲学学派。由于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常常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讨论问题,当时人们就称它为逍遥学派。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

27、,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还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吕克昂学园,公元前323年夏天,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回师巴比伦的途中病故。希腊各邦掀起反马其顿风潮,亚里士多德被雅典人控以“渎神”之罪。但其逃离雅典,留下名言“我不要让雅典人第二次谋杀哲学”。离开吕克昂学院回到母亲的故地过隐居生活。公元前322年因病逝世,葬在卡尔基,终年62岁。,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直到印度 传播希腊文化,缔造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期 重视学术事业,

28、地理学家绘图,博物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攻城 有意识的搞欧亚文化融合,建都巴比伦,与波斯人通婚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一分为三,Alexander the Great,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请思考:,为什么亚氏能够 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因为“人类天性渴望求知”,形而上学(研究存在的存在,第一哲学) 政治学(国家、城邦) 伦理学(人的幸福观) 诗学、修辞学(美学),二、本原四因论,(一)本原和原因 所谓本原(arkhe),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 所谓原因不是我们所说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而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 总结了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认为

29、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因)。而四因又归因于形式与质料因,而潜能与现实因又说明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成。,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因为所是的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同类。”所以四因可以归为二因即质料和形式因,质料与形式的关系,任何一个个别事物,都可以分为质料和形式。质料构成了事物存在的物质载体,形式则规定了事物存在的样式,并成为事物存在的动力和目的。 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任何质料都要以特定的形式存在;也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任何形式以质料为基础。二者的结合就生成了具体、个别的事物。 强调一般蕴含在个

30、别中,个别体现了一般。,运动与变化潜能与实现,从静态来看,事物由质料和形式构成,二者体现了事物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那么一般如何体现在个别之中。,事物如何运动和变化的?,潜能与现实,任何东西存在,都必然包含潜能,变化就是由潜能走向实现的过程。,种子,潜能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寓于潜能中,潜能包含着现实。任何一个人都具有潜能和现实的两种身份成人 小孩,(2)宇宙生成论,潜能与现实是宇宙论的基础:实现越多的存在者,层级地位越高,反之,越少自然界的存在等级:物质世界、生命世界、意识结构、精神世界,石头等。形式少,质料多,植物 形式较多,动物 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类 尽力把潜能实现出来,完全实现,三、

31、形而上学,公元前1世纪,安德罗尼克整理亚里士多德手稿时,整理完自然哲学即物理学之后,整理第一哲学的手稿,但找不到合适的名字,于是只好成为物理学之后诸卷,后人去掉了冠词,成为metaphusika。根据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其译为形而上学。,(一)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知识中的地位,“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

32、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应当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形而上学 研究存在本身,作为第一哲学,是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根据。,(二)实体论 (1)“实体”一词的希腊语原文是ousia,它 除有“实体”(英语substance)之意外,还有“本质”(英语essence)之意。(2)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是第二实体。 (3)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质料和形式构成,质料是没有规定的潜能,因而不能独立存在,不是“是其所

33、是”意义上的实体;形式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所以是实体。,四、逻辑学,什么叫逻辑?logic,英语的音译。十八世纪西方现代逻辑学传人中国,初称论理学、理则学,今学科名称是形式逻辑,以区别于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逻辑学分古典逻辑和现代逻辑 逻辑类型: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逻辑学。直到现在,人们公认他是逻辑学这门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康德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后来由

34、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的逻辑学,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3)科学研究方法(归纳法),(2)逻辑学: “三段

35、论”,广泛收集材料,分析综合得出有条理的论断,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演绎法),五、伦理学,在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中,关于伦理学的论文有三篇,但是其中有两篇现在都公认是出于弟子们的手笔。第三篇,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绝大部分的可靠性始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在这部书里面也有一部分(即卷五至卷七)被许多人认为是从他弟子的某篇著作里收进来的。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贡献在于强调了理性的作用,区分了两种德性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对中道做了合理的具体分析;将幸福生活看作德性的目的,伦理学以实践为目的,“我们探讨不是为了知道德性是什么,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 真正的美德不可以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以没

36、有美德。,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活动。 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 伦理德性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 相应于灵魂的两个部分,就有两种德行,即理智的与道德的。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2)中庸之道 伦理德性包含过度、不及、适中。 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4.伦理思想:,“中道理论”,想一想: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这难道是巧合吗?两者的中道学说有何联系与共同点,又有何区别呢?,七、政治学:

37、,(1)六种政体,(2)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3)法治优于人治,政治学研究城邦的善,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个人不能脱离国家和社会而存在根据公民占有财产的多寡,把公民分为:十分富有的阶层,十分贫穷的阶层以及中间阶层。,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极富者品性“逞强放肆、至犯重罪” 极贫者品性“懒散无赖、易犯小罪” 中产阶级品性懂得节制,很少野心,具有大家公认的中庸美德 前者当权,必有寡头政治;后者得势,必有民主政体,二者都不好。 富人与穷人相互敌视,是国家动荡的根源。,实际可行的最好政体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政体,(3) 法治优于人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稳定的国家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8、为基础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法律原则,我国宪法也在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是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他对古希腊的全部法律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治概念,并坚持法治优于人治,建立了系统的法治主义法律哲学。他对法治的系统论述为法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近现代西方法治思想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法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又是后世法治理论的奠基人。罗马人的法治观直接导源于希腊文明,他们不善于思辩,但却精于行动,辉煌的罗马法成为罗马人高耸的纪念碑。,阅读与思考: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本质曾经有下列三个论断:

39、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其论断与苏格拉底有何不同?有何局限性?,(参考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三个论断侧重点各有不同,内容也各有差异,但都从理性认识和社会性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概括,达到了古希腊对人论断的顶峰.其要点可归结为两点: 理性认识和社会性.前两个命题着眼于人的理性认识层面,第一句侧重于人的感性,第二句侧重于人的理性,认知包括理性而且比理性更宽泛, 理性是认知中最根本的东西,两句构成认识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第三句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强调个人对社会整体的依存性.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辟了哲学意义上的人的自我认识的

40、道路, 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这一命题,进一步把人自我认识的层次,由一般的道德哲学领域进一步推进到现实生活的社会历史领域.但是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他忽视了劳动实践,过分偏重于理性,人的本质还不能真正揭示.,请思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不同点是什么?,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要么只是禽兽,要么是个神。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 亚里士多德,

41、(1)西方哲学史,作者: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著,丁三东,张传友,邓晓芒等译,邓晓芒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2)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罗素著, (3)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4)赵敦华,西方哲学史、基督教哲学1500年,课后阅读书目:,讨论题目: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世界的物质性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4、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5、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