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养生保健,高羽林,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如何获得健康?,100%的健康= 8%医疗+ 17%社会环境因素+ 15%遗传因素+ 60%生活方式,什么是生活方式?,指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等各方面。 生物生活的方式:指要求一定的栖息场所、栖息方式,活动类型等的行为、营养的种类、摄食法、繁殖方式等,所有的生活习性的总合。,你什么时候关注自己的健康?,有些讽刺的是,作为人,真正开始有想去了解身体的动机,竟然是从“身体感觉不舒服”开始,或是从“身体出毛病”才开始。 在健康的日子里,欲望和热情驱使着我们去忙这忙那,身体,被“人”冷落一旁直到有一天,它被迫发出尖锐的信号
2、。,为了您的身心健康,请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顺应四季,强身健体,因为“人与天地相应” 所以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原则。,白露9月7日 秋分9月23日,什么时候是秋季?,立秋8月7日 处暑8月23日,寒露10月8日 霜降10月23日,秋季养生养收,秋季的特点:阳气始收,阴气渐长 1.秋季的五行属性:金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即是收敛、沉降、稳定,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作用。 2.秋季的五脏归属:肺肺的生理 特点:“相傅之官”,肺主气,同呼吸。气,司呼吸。,秋季养生之起居调理,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的生长,使肺气得以舒张 。 保持室内一定湿度,并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 性生活应有
3、所收敛 ,借助秋冬收藏之性以涵养阴精 。 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 秋凉宜冻 :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 秋高气爽,是户外活动锻炼和旅行的大好时光。,秋季养生之精神调理,进入秋季,萧瑟秋风、绵绵秋雨常常令人顿生愁绪,有些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在这种秋雨中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 多和朋友聊天,这样会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 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新鲜空气既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从而消除烦人的秋愁。,赏秋,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
4、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秋季养生之运动调理,加强运动调养,多多 “空气浴”。 秋季健身可以选择登山、 冷水浴、慢跑、太极拳、 健身舞等方式。 运动后要注意休息, 以恢复体力。,三招补肺运动,第一招,以两手抱头顶,回旋俯仰10次。可疏通颈部及胸背部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肺的生理机能。 第二招,两手相叉置头上,左右摇曳身子10遍。可去关节间风湿寒邪,治疗肺脏诸疾。 第三招,两手拍脚胫(小腿前外侧)10遍。可开胸膈、利肺气,治疗肺脏疾病。做此运动时若能配合叩齿,效果更好。具体方法是轻轻叩齿36次,不要出声。,秋季养生之饮食调理,以“滋阴润肺”为
5、基本准则,常见食物有: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糯米、莲藕、菱角、芋头、荸荠、白萝卜等。 “少辛增酸”:就是说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枇杷等。 多食果仁:如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瓜子仁、松子仁等,均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的功能。,秋季养生之药物调理,养阴药:枸杞、玄参、玉竹、麦冬、百合、杏仁、川贝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补气药:西洋参、沙参、人参、白术、茯苓。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生脉饮等。,秋季养生食谱推荐,秋季常见疾病,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 秋季
6、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而祸及生命。,秋季防病1,注重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细菌污染的食物。 老胃病患者更要注重膳食调摄,和中养胃,做到饮食有节,温软淡素;禁食生冷,不暴饮暴食,戒除烟酒。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并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秋季防病2,对儿童要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对接触乙脑的人员和易感人群,也要及时注射乙脑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天气骤变时要防伤风感冒,对老慢支、哮喘患者可起到防复发的作用, 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将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保持和谐平衡,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安度金秋。,祝大家身体健康,健康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