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拟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活动 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宋维岚 赵盛昱 刘素华 青海省互助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摘 要: 目的 观察自制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 的临床 疗效及不良反应,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 R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 年3月至 2015年6月本院确诊为老年RA的患者共1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 例。 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片治疗 8周, 试验组采用中药汤剂及针灸 疗法进行中医综合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记录并统计晨僵 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 检测治疗前后血沉 (ESR)
2、、血清C反 应蛋白 (CRP) 及类风湿因子 (RF) 的水平。 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 为76.67%、9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7) 。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症状 (晨僵分钟数、关节肿胀个数及关节压痛得分) 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 ,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 柳氮磺吡啶 (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31020840, 0.25g/片) 0.75g/次, 3次/d和甲氨蝶呤片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 司, 国药准字 H31020644, 2.5mg/片) 7.5-15mg/次, 1次/周;总共治疗 8周。 试验组采
3、用自制祛风通痹汤和针灸疗法外治, 组方:川乌、草乌10g (先煎 30min) 、秦艽、桂枝均 10g、细辛3g;白芥子 10g, 羌活10g、独活 10g、川芎 10g、白芍 12g、当归 10g。伴有关节疼痛加蜈蚣、全蝎均 5.0g, 伴有肿胀加薏 苡、防己均15.0g, 湿邪偏盛的患者加苍木、地黄均 15.0g, 寒邪偏盛的患者加 干姜、附子均15.0g。上述诸药用水煎服, 1 剂/日, 连续治疗1个月。针灸疗法 选取主穴, 配合受累的关节局部取穴。主穴选取:太溪、肾俞、阴谷、曲池、血 海及膈俞;局部取穴如下:肩关节取肩髃、肩髎;肘关节取尺泽、手三里4;腕关 节取阳池、阳溪;指间关节取八
4、邪及合谷穴;膝关节取犊鼻、膝眼及阳陵泉穴;踝关节取昆仑和丘墟穴;趾间关节取太冲及八风;疼痛部位取阿是穴。 毫针直刺穴位, 深浅取决于部位, 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泄, 留针 15min。 1.3 评价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记录并统计晨僵分钟数、 关节肿胀个数及 关节压痛得分, 检测治疗前后 ESR、CRP及 RF的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 SPSS19.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 如P0.0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
5、显效21例 (35.00%) 、 有效25例 (41.67%) 、 无效14例 (23.33%) , 总 有效率为76.67%;试验组显效 37例 (61.67%) 、有效18例 (30.00%) 、无效5 例 (8.33%) , 总有效率为 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9.816, P=0.007) , 可认为口服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 疗。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01) , 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可 认为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 RA患者关节僵硬、肿胀及压痛的 症状。结果见
6、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比较 下载原表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ESR、CRP 及RF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ESR、CRP及RF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的各指标均较 治疗前改善 (P0.001) , 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可认为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 可明显降低老年RA 患者血清ESR、CRP及RF 的表达水平。结果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ESR、CRP及RF水平比较 下载原表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 其中消化道反应6例, 肝功能损伤4例, 过敏反应 2例;试验组不良反应 3例,
7、发生率5.00%, 其中消 化道反应2例, 肝功能损伤 1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171, P=0.013) 。 3 讨论 RA是自身慢性免疫性疾病, 呈对称性及多发性分布, 累及手部、足部等全身各 关节, 破坏关节滑膜, 导致关节强直畸形。临床症状表现为骨关节肿胀、疼痛, 活动骨关节出现僵硬受限。目前西药治疗多在于消炎止痛, 缓解临床症状、减轻 疼痛程度, 从而延缓病情进展。采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抑制炎症、免疫反应; 水杨酸类的柳氮磺胺吡啶具有抗风湿作用;同样非甾体抗炎药, 可抑制环氧化酶, 减少前列腺素, 起抗炎及镇痛作用5。然而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的损伤及过
8、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影响西药治疗的应用6。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RA 属于“痹病”范畴, 发病机理多因禀赋薄弱、内脏亏虚, 加之感受风寒湿外邪等因素, 表现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引起肌肉、筋骨及关节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 证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 为特征7。治疗以“祛风散寒、清热除湿、行淤化痰、补益肝肾”为主。马进 等8研究发现,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等西药治疗活动期 RA, 可快速减轻临床症 状, 抑制炎症反应, 其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可改善关节 僵硬时间、压痛肿胀指数及健康评价问卷评分, 同时降低ESR、CRP及 RF的表达 水平。针刺治疗
9、“痹病”历史悠久, 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方法, 具有平衡阴阳、疏 通经络、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作用。樊志忠等9统计分析RA针灸疗法的临床 文献, 结果显示针灸治疗RA具有确切且安全的疗效, 能有效改善RA关节晨僵时 间、压痛肿胀等临床症状, 缓解病情进展。现代医学认为针灸能减轻关节滑膜充 血水肿等病理改变, 抑制炎症细胞浸润, 改善滑膜细胞增生, 改善关节微循环, 降低血液粘度、ESR 及纤维蛋白原, 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10。 本课题组通过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湿痹型, 同时注重随症加减。组方中的川乌、 草乌具有显著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 配伍秦艽、桂枝、细辛治疗寒痹; 白芥子治疗上焦有寒,
10、 羌活、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川芎和白芍及当归具有 补血活血的功效, 上述诸药合用, 达到祛风湿、 止痹痛和益气补血的效果, 针灸 疗法选取主穴, 配合受累的关节局部取穴。 研究发现, 口服祛风通痹汤联合针灸 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能改善活动期 RA患者关节僵硬、肿胀 及压痛的症状, 降低血清 ESR、CRP及RF的表达水平,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果与白建等11研究相一致, 他们认为温针灸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 RA具有较 好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费用低,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同时中药热敷结合针 灸也可改善寒湿阻络型 RA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
11、在治疗老年RA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配合针灸治疗可提高RA患者的 治疗有效率, 改善患者关节病变的临床症状, 降低血清ESR、 CRP及 RF的表达水平, 且降低不良反应率, 中医综合治疗是RA 理想的治疗方案, 值得在临床推广 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腾文, 付新利, 李公明.除湿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 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8 (3) :77-80. 2朱洁宜, 吴鑫宇, 周海纯, 等.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 医药信息, 2015, 32 (1) :115-117. 3王红权, 詹杰.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理作用及机制J.医药导报,
12、 2015, 34 (2) :199-201. 4肖建墙.中西医结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文摘, 2015, 15 (69) :185-186. 5Lisa W, Robert M.Recent advances in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Prescriber, 2014, 25 (4) :14-17. 6吉训恋.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 33 (4) :117-119. 7向明, 王铀镭.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
13、 (19) :66-66, 69. 8马进, 陈岷, 李获, 等.中药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临 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5) :192-196. 9樊志忠, 杨金华, 虞跃跃, 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疗法临床文献计量学分 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 (9) :71-72. 10Zukow W, Kalisz Z, Muszkieta R, et al.Acupunctur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A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Acupuncture&Tuina Science, 2011, 9 (3) :168-172. 11白建, 孟凡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 科杂志, 2010, 24 (7) :68-69. 12马雪英, 马晓东, 杨登贵, 等.中药热敷结合针灸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 2013, 31 (5)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