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诗五首,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登高,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早期怀有远大理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曾经在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他的诗歌多是体现忧国忧民,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有反映,故称“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作品风格沉郁顿挫。,杜甫(712-770),“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文学史上一般指杜甫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月夜,安史之
2、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诗人此时身处长安,为何开句却是“今夜鄜州月”? 采用对写法,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妻子,而是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转换的抒写角度,曲表意更深,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只独看,与以往“同看”暗对,愈显分离之苦。,此诗炼字精准,体会“怜”“忆”二字的意境。,明确:昔日同看月,而今只独看、独“忆长安”,这“忆”不仅是辛酸,更有忧虑惊恐,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3、亦不懂为母分忧,此一“怜”字,饱含深情。,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 “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里闪耀着四海升平人团聚的理想,泪干即是指不再受两地思念之苦。,为何“双照”可以“泪痕干”,“独看”就不可以?,“独看”和
4、“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是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主旨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拓展迁移,二、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情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白居易琵琶行
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廿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拓展迁移,三、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拓展迁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
6、酒问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拓展迁移,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古诗词中的“月”意象,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二、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情怀。 三、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小结,杜甫 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月夜通过描写月夜思亲,表现其对战争纷扰的厌恶,渴望和平生活的感情。 古代诗歌的月亮意象作业:背诵月夜、预习哀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