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 疗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徐照运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豫东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 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用中医手术整复 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组用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总有效 率中医治疗组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肘部有直接及间接外伤史, 骨折部位出现显著压痛、 肿胀, 移位骨 折会出现活动性障碍、 骨擦音, 或合并有张力性的水泡, 肘后的三角关系无明显 异常, X 线片示有骨折移位。 2 治疗方法 中医治
2、疗组:用中医手法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外固定。患者仰卧, 患肢轻度外展, 前臂旋转向前, 两名助手分别握紧患肢上臂与前臂, 顺着患肢畸形位置进行拔 伸牵引, 并且纠正重叠移位。 若有旋转移位, 则需先进行纠正, 一只手固定接近骨折端, 另一手则握住远骨折端与肘部, 同时根据旋转移位的方向旋转至骨折 远端, 告诉远端助手进行配合2。若出现尺偏型骨折, 则将两只手分别放置在 近端骨折外侧、远端骨折内侧, 同时进行挤压对偏移位进行纠正。桡偏型骨折外 侧则需要进行相对挤压纠正桡偏移位。 最后纠正前后移位, 伸直型骨折则手术操 作者下蹲位, 并且使用两拇指将耻骨鹰嘴后侧顶住, 而余指将骨折近端前侧进 行环抱,
3、 并且用力进行提按, 让远端助手慢慢屈曲患者肘关节, 从而纠正远端 向后移位。 夹板长度需要达到三角肌中部的水平, 而下端要超过肘关节, 前后的 夹板要呈现90度弧形。若骨折为尺偏型, 则要在骨折近端的外侧、远端内侧 分别放置适合局部外形的塔型垫。若为桡偏型骨折, 则患肢内外侧不放置压垫, 若移位现象明显则要在近端前侧放置薄平垫或不放置垫, 远端后侧要放置梯形 垫3。若为曲屈型骨折, 则在肘关节部位打结, 屈曲肘关节90110固定, 根据肘关节的肿胀情况多以曲肘 90为宜4。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 固定35 星期。实施外固定之后观察 0.5h, 以确定患肢远端血运的通畅性, 及时调整松 紧。固定
4、术两天时进行复查。儿童的治疗方法为用石膏固定第 2掌骨, 同时在骨 折线上方桡骨干进行初步骨折牵引复位, 之后固定好外固定的支架, 并且在X 线的透视下实施对应的复位固定。 手术治疗组: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肘关节伸直, 将前臂进行中立位对抗牵 引, 纠正短缩、旋转移位等, 双手放置在肘内、外侧推挤, 纠正尺偏移位。将骨 折近端环抱, 并从前往后进行按压, 在进行复位时要保持前臂牵引状态下屈曲 肘关节, 纠正骨折前后移位。 复位完成后助手可维持复位, 对肘部进行第 2次消 毒, 用直径 2.0mm克氏针从肱骨外壳部位穿入皮肤, 当触及到骨质之后, 在冠 状面的上部与肱骨纵轴形成 3540、
5、 在矢状面的上部和肱骨纵轴向前 15进 针, 指导穿透肱骨近端的对侧骨皮质, 同样使用克氏针经过内髁部进针, 并且 在冠状面的上部保持和肱骨纵轴呈现 3540角, 在矢状面上方向后 10进 针没穿透近端对侧骨的皮质, 将两针进行交叉固定, 针尾弯曲90, 之后剪除 多余的针尾, 皮外留出 0.5cm, 用无菌敷料包扎。儿童手术治疗方法步骤相似, 但是进针角度为15。第2枚克氏针进针要在针旁 0.5mm的位置刺入, 进针的 角度与第1枚相同。 3 疗效标准 痊愈:术后伸屈功能正常, 能够进行自由活动。 基本痊愈:可以进行伸屈功能活动, 但是伸屈受到一定限制。无效:无法进行伸屈功能活动。 用SPS
6、S17.0 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以 (%) 表示、用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 下载原表 肘内翻中医治疗组 1例, 手术治疗组4例;无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组 1例, 手术 治疗组5例。中医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 5.0%, 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16, P0.05) 。 5 体会 中医手法复夹板外固定闭合内固定术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促进愈合, 术后并 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相道三, 吴连国, 刘其顺, 等.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中医正骨, 2014, 26 (10) :52-54. 2夏雷, 王美美, 陈伟楚, 等.超声引导在肱骨骨折患者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 2014, 19 (1) :144-146. 3李水胜, 黄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例对照研 究J.中国骨伤, 2014, 27 (11) :925-927. 4郭星, 欧剑锋, 原超, 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龄肱骨近端骨折 50例调 查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35) :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