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内蒙古丰镇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 分) 1 危言 sng_听 眼花 lio_乱 根深 d_固 阴谋gu_计 2. 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 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 B. 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3. 古诗词默写(6 分) 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集中写出李白送孟浩然时留恋、孤独心情的句子是: “ _,_。” “_,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出自唐代
2、诗人_的 。 2 欲把西湖比西子,_。 4. 请补全下面两句谚语。(2 分) 千里之行,_。 熟读唐诗三百首,_。 5. 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 分) 善思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 6. 用名著中的人物名称补全下句。(2 分)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_三调芭蕉扇。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大闹五台山。 2、阅读与分析(30 分) 母 鸡 1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
3、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2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3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4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
4、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5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他三分。 6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 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 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7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8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
5、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9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 本文的线索是:_。(3 分) 8. 找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变化的语句。(3 分) A._。 B._。 C._ 来源_。 9. 文章中的第段的作用是什么?(3 分) _ 10. 说说你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理解。(3 分) 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_ 11. 文中的母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 分) _ (2) 苹果皮 1.那是 30 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
6、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2.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道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3.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7、。” 4.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答道:“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时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 80 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5. 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
8、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们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拿着书包走出屋外。 6.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7.“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9、。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呦。”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在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8.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2 分) _ 13. 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两个语句。(4分) _ 14.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_ 14. 第段写“妈妈
10、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3 分) _ 15. 第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简要说说“美好的心灵”的含义。(3 分) 三.作文。 我最喜的 (人或物)2017 年内蒙古包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1、积累与运用(40 分) 1、读下面四组词语,注意字形及带点字的音、义,其中全对的一组是( )。2 分 1、鸟喙(hu) 汗流夹背 言简意赅(齐备、完备) 2、衣冠(un) 金碧辉煌 芳草如茵(草地) 3、惬(qi)意 老生常谈 理直(正确、充分)气壮 4、蜷(qun)曲 桀骜不训 要(简要)
11、言不烦 2、填字组成语(6 分) ( )过( )非 ( )叛( )离 ( )骨( )心 居( )思( ) 百( )俱( ) 厚( )薄( ) 3、写出 3 个与四大名著有关的成语并写出相关的人物(3 分) 成语:( ) ( ) ( ) 人物:( ) ( ) ( ) 4、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2分) (1) 好逸恶劳-穷凶极恶( ) (2) 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 (3) 欲速不达-速战速决( ) (4) 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 5、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2 分 ) A. 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 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12、肝肠寸断 C. 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 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6、.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3 分 (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
13、素或指南之类。 (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7、按要求填空。(4 分) 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老师。 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 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 8、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_ (2) 油蛉在这里不停的叫,蟋蟀们也在这里叫。 改为拟人句:_ (3) 老师告诉
14、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改成转述句) _ 9、在原句上改错。(4 分) 在各门攻课中,语言是我最感兴致的。其他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批评,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提高。 10、古诗词积累(8 分) 1、题西林壁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 2、古代与季节有关的诗词多悲秋喜春。然而也有例外,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天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而于谦石灰吟抒发诗人高洁品质:“ , 。” 观书有感中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2、综合性学习(5 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
15、生命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 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标题,你认为不适合做为选题的一项是( )2分 A 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 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 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 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1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 (3 分) 1 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她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2 22 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
16、。在被困 70 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选择材料: 原因: 三、阅读理解(20 分) 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
17、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 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 10 元,后 5 元,再 2 元、1 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 5 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 5 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
18、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 5 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的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
19、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_。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 73 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
20、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1.给下列词语注音(4 分) 白皙 ( ) 绒线( ) 一摞( ) 陡然(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2 分) 无所事事_ 惟利是图_ 3、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4 分) _ 4. 联系全文,请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内 来源容。(2 分) 5. 文中多次写到女店主的手,请选择一处用波浪线划出。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_ 6. 你怎样看待文中女店主的行为?请做简要评价。(4 分) _ _ 3、写作(35 分) 题目:我尝到了 提示:在生活中,你可能享受过助人的快乐,也可能体验过失败的痛苦;你可能品尝过母爱的甜蜜,也可能经历过劳动的艰辛;你可能请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学习的快乐、劳动的艰辛、成功的甜头、母爱的甜蜜),然后写一篇500 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