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奉献论据.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8435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奉献论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奉献论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奉献1.道理论据奉献是指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或生命献给祖国、人民或事业。奉献要从身边事做起。奉献精神来自崇高的理想。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汗水、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奉献者收获的是他人的尊敬和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奉献是竞争机制的补充和完善。为伟大事业而献身者,其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可能很短,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命却很长。奉献是对私欲的否定。2.事实论据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舜帝派鲧治水无成,又派禹继父业治水。当时禹刚刚结婚,他离家外出,带领民工沟通九河,引济漯水人海,把汝汉淮泗导人江。他用了 8 年时间,终于制服了洪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三次

2、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看一看。他把天下有人淹死看成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直受到后人称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个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今后人敬仰的,是他那种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他出山辅佐刘备后,运筹帷幄,事必躬亲,南征北战,为蜀汉立下了不朽功勋,为四川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后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伐魏途中,时年 54 岁。他那种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堪为后世楷模。文明1 道理论据文明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反映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综合素质的水平。文明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上,要养成整个社会讲文明

3、的风气,就要从每个人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文明行为。2 事实论据周恩来的风采世人除了敬佩周恩来的高尚情操、献身精神、精明智慧和学识渊博外,还十分仰慕他的迷人风采。他仪表整洁,举止文明,态度优雅。他身为国家总理,但总是谦恭有礼,服务员给他端茶,他常常起身双手接过去,并微笑点头表示感谢;外出视察,每到一处,他总要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一一握手,亲切地道谢;在公共场所他总是模范地遵守一切公共秩序,遇见人民群众,他都要微笔着向大家招手致意;他每天工作 18 小时,每次接见外宾,总是提前到达,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态度和蔼诚恳,会见结束,他总把客人送到大门外,直到汽车开动离开。外国记者赞美他:“大凡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总理道歉霍克任澳大利亚总理时,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 ”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困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