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洁生产审核案例,某制药厂青霉素车间 清洁生产审核实例,某制药企业青霉素车间始建于1991年5月,生产单 一品种,为青霉素G钾工业盐,年生产能力为1000 吨工业盐。 全年平均发酵单位46663u/ml,发酵指数2.2208、 最高发酵单位60800u/ml。 2004年,工业钾盐发酵体积1480m3,三步收率71%; 产率1.617。2004年钾盐产量2440吨,年产值近1.95亿元。 车间现有人员2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3人。,该车间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车间针对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成立清洁生产小组,由车间主任担任组长,车间副主任及负责工艺、环保、安全等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制定
2、了车间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小组职责,制定了环保工作SMP(包括气味排放标准管理程序、塔釜排放标准管理程序、染菌发酵液排放标准管理程序、噪声处理标准管理程序、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标准程序,并与之相应的建立了各项记录。 车间利用板报及班组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清洁生产宣传,增强了员工们的清洁生产意识,从而为顺利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筹划和组织,(2)审计阶段,按照车间的管理方式,青霉素生产分成两大工段,即发酵和提炼。发酵液经过滤,分离出菌丝,在经历酸化、脱色、萃取、精密过滤、蒸馏、干燥等过程,最后经过包装成为成品青霉素G工业钾盐。 通过对车间近三年生产状况,管理水平及整个生产过程的调查
3、结果的分析和评估,该车间日排污总量COD折纯22.5吨,占工厂日COD总量的28.13%。主要废弃物有:青霉素菌渣,日排放量60吨;青霉素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水,日排放量900吨;溶酶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洗塔液,日排放量23吨;提炼过程产生的废碳,日排放量2.5吨湿碳;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该车间的目标是单位产品COD排放量由3.27吨降到3.2吨。,确定审计对象和目标(预评估),(2)审计阶段,物料平衡估算 以下按2004年9月份计当月产量209.7吨,9月30天,平均每天按每批计。本月使用丁酯350m3,由于生产工艺的条件所限,不能100%回收,其中130m3随废水进入中浓度干线。,实施审计(
4、评估),针对物料平衡结果,审计小组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对废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3) 方案产生和筛选,该车间利用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开展清洁生产宣传和动员,审核小组对车间内各生产部门的能耗、水耗、物耗及废物排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与总体评价,与技术人员及现场操作人员座谈,鼓励各车间、班组本岗位实际情况出发,发现清洁生产的机会和潜力,围绕清洁生产审核的“八个”方面寻找废物产生最小量化方案,面向全车间广泛征集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共产生合理化建议33条,通过对国内外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调研,审核小组提出清洁生产方案13个,经合并产生各类被选方案34个。,在清洁生产审核期间,对易于实施的方案采取边审核边实施,对方案实施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进行了初步估算。,(4) 可行性分析,(5) 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