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3、联系上下文、通过学习了解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1950
2、年 10 月25 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1958 年 3 月 15 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不打标点)3、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加标点(板书:, )再读:再见了,亲人 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4、提问:”亲人”一般指哪些人?”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板书:志愿军 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板书:朝鲜人民 他们是亲人吗?不
3、是。板书:不是亲人老师:可是 (出示课题:再见了,亲人)二、介绍背景,导入新课。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人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但 14 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边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请同学放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可以问老师,可以查阅工具书,也可以询问学习伙伴;读通每一个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直到读通顺为止。1、出示生字。(齐读,指名读)2、出示生词。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
4、雪中送炭。(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短暂:zn 友谊:y 血泊:p 阿妈妮:ni(篮、谣、嫂 、噩 )4、生自己写易错、难写的字。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自读课文,思考: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让我们觉得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2、说说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3、出示人物图片,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点击人物图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从请求、恳求、哀求等情感指导朗读) 4、学生自学,讨论。5、汇报交流。五、小结1、多深的一份情感啊!车内车外,中朝两国人民洒泪道别。千言万语化着了一句话:再见了,亲人!(学生齐读)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3、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六、作业1、课后书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并把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摘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