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各类火灾的扑救揖训练要求铱各类火灾的扑救是灭火战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遥因此袁在开展对各类火灾扑救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袁要从了解各类火灾特点入手袁切实掌握对各类火灾的扑救对策袁以求达到有效提高指挥人员组织指挥能力和提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目的遥襓第一节建筑火灾扑救襓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救人第一” 的原 则,按照“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运用“ 内攻近战、上下合 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 等战术措施,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一尧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和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二层及二层以上、建筑高度超
2、过24m 的厂房或库房。(一) 特点1援基本特点(1) 建筑高大,用途广泛。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多数在主体建筑底层建有裙房(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的1/4 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 的裙房);高层建筑多数用于住宅、办公、商贸、宾馆及综合使用等。此外,在建筑内用电设备多,可燃物质集中,火灾荷载密度大。(2) 内部竖向管井种类多。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各种楼梯通道等。此外,设有共享空间的高层建筑,使楼层间互相连通。(3) 消防设施完善。高层建筑设有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及避难、防排烟等消防设施;同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水喷淋、事故监控
3、和广播等系统等。2援火灾特点(1) 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竖向管井与通道、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 效应,烟火流动速度快;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高强度热辐射会引起临近建筑物燃烧。(2) 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火灾中,浓烟、毒气及其他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中毒死亡;内部温度高、烟气浓、能见度低,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内部,实施有效的人员救助及灭火战斗行动;楼层高,消防移动作战装备器材难以发挥作用;被困人员易惊慌失措,可供疏散逃生的通道少,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 玻璃幕墙破碎,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和破坏地面消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影响灭火进
4、程。(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按照“以固 为主,固移 结合” 的战术要求, 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 运用“上堵下防、内攻近 战、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战术措施,迅速消灭火灾。具体要求:1援火情侦察(1) 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起火楼层内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人员扑救初期火灾情况。(2) 利用消防控制室了解:受理火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工作运行情况;消防电梯运行及燃气管道阀门是否关闭情况;对各类消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等。通过监控设备进一步查明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火势威胁程度等情况,并根据救人与灭火需要,指
5、导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3) 深入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在位置、起火地点、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及消防给水系统运行等情况; 确定人员疏散和救助路线及方式、灭火作战进攻路线、灭火阵地应设置的具体位置。2援疏散和救助遇险人员(1) 通过消防控制室,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现象的发生。(2) 疏散和救助人员的基本顺序: 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在到场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应同时进行。(3) 疏散和救助人员途径:从楼层疏散通道、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进入避难层(间)或起火楼层的下层,条件允许
6、可直接下到地面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带。同时, 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及其他救生器材(网、袋、绳索等)疏散救助遇险人员。3援利用各种通道、设施和装备登高进攻(1) 内部进攻。利用防烟封闭式步行楼梯及消防电梯,进入灭火和堵截阵地实施战术进攻。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的起点,又是前沿指挥所,还是人员、器材集结处。力量部署的顺序是:着火层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且靠近火点或各种竖向管井开口部位。(2) 外部进攻。在着火层的上层实施有效防御的基础上,利用室外楼梯、建筑物平台
7、、举高消防车、直升机以及大楼装有的塔吊、升降机、擦窗机等登高装备, 从外部建立进攻通道,依托承重结构设置阵地由外向内射水控制外蹿火势,进而攻入内部展开灭火救人行动。(3) 充分运用内部消防设施和外部进攻装备器材,创造一切条件,科学实施内外结合的灭火战法,消灭火灾。4援固定给水系统的使用(1) 启动固定消防水泵供水。主要是满足消防员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抢灭火的需要。固定式消防水泵既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也可在室内消火栓处由人工远距离启动。(2) 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补充供水。当固定式供水系统不能满足前方灭火用水需要时,要迅速利用消防车由水泵接合器向内部管网供水。一辆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
8、管网供水时,供水高度可达50耀80m。使用时应注意水泵接合器使用范围标志。5援移动供水装备的使用当室内固定消防设施失去作用时,要迅速通过消防车或移动式消防水泵直接向火场供水。供水方式主要有:由外部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供水,但是,一定考虑消防车最大供水高度及水带耐压性能和连接强度。6援火场排烟主要是利用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塔、排烟竖井、排烟窗等排烟设施排烟,也可以利用喷雾水流、移动排烟设备和破拆建筑结构等方法进行排烟。实施排烟时要选准排烟路径,以方便人员疏散和灭火进攻,避免造成新的燃烧,此外,严禁破拆玻璃幕墙排烟,防止因外部风力加大、内部火势蔓延强度。(三) 注意事项1援参战人员均应按各自分工和任
9、务,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战斗。2援进入消防控制室了解火情时,应由值班或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情况,并由他们操作设备按照消防指挥人员的指令处置火情。3援登高实施疏散、救助人员时,应首先使用消防电梯和消防楼梯。组织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注意选好疏散通道和出口,搞好人员分流。4援开通广播系统时,先通知着火楼层和受烟、火威胁的上层人员,以免使整个大楼内人员惊慌,造成拥挤,影响疏散行动。5援使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供水时,一定要查清水泵接合器的供给范围,并要求使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与固定消防泵出口压力基本匹配。在水泵接合器发生故障时,可用底层室内消火栓向管网供水。6援在进行排烟前,要关闭
10、通风、空调系统;在烟雾流经部位和出口,要相应地布置水枪设防;对密闭房间进行排烟时,应逐渐开启排烟口, 并用喷雾或开花水枪掩护,防止发生轰燃。7援防止玻璃幕墙在火焰、高温作用和水流冲击下爆裂,溅落伤人。8援及时关闭动作的水喷淋楼层配水管阀门,同时,将地面水引入卫生间或楼梯间,防止流入电梯井。二尧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钢结构建筑,是指以各种型钢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一) 特点1援基本特点(1) 钢质承重构件数量多。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绝大多数都是利用型钢经过铆焊加工制成的,如屋架、梁、柱等。个别钢结构建筑的柱、墙等承重构件是由钢筋砼制成的。(2) 跨度空间大、承重能力强。大型体育文化会展中心、
11、大型航空站、大型装配维修车间、大型仓库等钢结构建筑,根据其使用要求,都具有跨度大、空间大、承重能力强等特点。此外,为保持结构的稳定性,承重结构通过金属构件和拉杆互相支撑、连锁,使承重结构形成一个整体。(3) 钢构件涂有防火保护层。按规范要求,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建筑的钢构件,以及甲、乙、丙、丁类厂房,都按不同要求在钢构件外部涂刷防火保护层,以抵御高温的作用。钢结构建筑中的一般钢构件则无保护层。(4) 多数钢结构建筑物存有大量的可燃物。用于住宅、宾馆、办公、商贸、工厂车间、物资仓库等钢结构建筑,同其他建筑物一样,在其室内存有大量的可燃物质。此外,用于内部屋面、吊顶、地板、墙壁等部位的装修,多属于可燃
12、材料,且燃烧产物具有一定的毒害性。(5) 个别钢结构建筑在吊顶内利用简易钢、木、人造板等建筑材料,设置附加楼层(多为违章建筑),作为临时生活、办公、仓储用房。2援火灾特点(1) 钢构件耐火等级低,易变形。当钢构件自身温度达到350益、500益、600益时,其强度分别下降1/3、1/2 和2/3 。据理论计算,在全负荷情况下,使钢构件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益左右。此外,钢构件受热膨胀,火场射水遇冷会急剧收缩,易破坏建筑的稳定性。(2) 火势猛烈,在高温作用下钢构件易发生坍塌事故。钢结构建筑空间大,室内空气充足,发生火灾时燃烧猛烈。火灾中室内高温对承重构件有极大的影响,当达到一定程度即可
13、发生坍塌事故,给实施内部灭火行动造成极大困难。(3) 屋面结构复杂,破拆难度大。现代大型钢结构建筑构件横截面积大,屋面呈弧形,屋面板内充装的保温材料多数具有可燃性,火灾中人员难以在屋面上停留,现有破拆器材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开屋面,进行排烟或控制火势蔓延。特别是钢结构倒塌以后,像一只大锅反扣在地面上,钢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很难破拆开口向内射水灭火。(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充分利用大口径水枪、移动水炮和高喷消防车在安全距离内,冷却高温中的承重构件,在无坍塌可能的情况下,接近火点实施内攻,迅速控制火势发展,消灭火灾。1援火情侦察(1) 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情况,了解有无易燃、
14、易爆及贵重仪器设备及电脑控制室,了解建筑内部楼层的基本分布及承重结构是否变形等情况。(2) 内部侦察。查清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火势蔓延途径、燃烧物性质、燃烧范围、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确定进攻路线和灭火阵地的位置;分析判断承重构件变形及坍塌的可能性。2援灭火措施(1) 利用水炮和高喷消防车远距离向建筑顶部或窗口射水冷却降温,防止钢构件受热变形。(2) 对彩钢板为屋面板的钢结构建筑火灾,首先要开启排烟窗或破拆局部结构,进行排烟、排热。(3) 在确定建筑物无坍塌的可能时, 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迅速深入内部救助被困人员,同时,实施“强攻近战、内外合击”等 战术措施,控制重点部位的火势,消
15、灭火灾。(4) 对隐藏在塌落物体下面的燃烧,要根据情况采取牵引和破拆措施,清除燃烧上面的障碍物,彻底消灭火势,以防复燃。3援火场供水(1) 部署消防车就近占领水源, 利用消防车直接出水灭火。(2) 充分利用内部固定灭火设施出水灭火。当固定供水系统不能满足前方灭火用水需要时,要迅速利用消防车由水泵接合器向建筑内部管网供水,补充水量增加水的压力。使用时应注意水泵接合器使用范围标志。(3) 为满足大量冷却用水的需要,及时安排大吨位消防车向火场运水,保证火场供水。(三) 注意事项1援参战人员必须随时注意建筑结构的变化情况,当确定无法制止建筑坍塌时,应及时撤离阵地。2援对大型钢结构建筑火灾,要尽量使用大
16、口径水枪或水炮冷却承重钢构件,保持构件的承重强度,防止建筑结构坍塌。3援在进攻大跨度空间内的燃烧时,水枪阵地不允许设置在空间内, 必须依托承重墙体设置。但在具备充分的冷却条件下,经分析调查确认钢屋架不能发生坍塌情况时,可适当深入内部,打击火势,消灭火灾。4援对建筑构件的冷却要均匀、全面,防止局部骤然变冷,导致钢构件收缩变形。5援尽量减少登高和进入室内的灭火人员,消防车与建筑物应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三尧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砖木结构建筑, 是指以砖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梁、柱、楼板构成的单层、多层房屋。砖木结构建筑层数一般不超过五层。(一) 特点1援基本特点(1) 应用范围, 多数用于住宅、医院、
17、学校、商店、办公、物资仓库等。(2) 建筑形式,住宅和公司建筑大部分采用走廊式建筑形式;少数采用单元建筑形式。(3) 砖木结构建筑多为起脊屋顶, 内部设有可燃空心隔墙、木地板,木楼梯、木走廊,建筑互相毗连,通道狭窄,楼梯陡峭。2援火灾特点(1) 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砖木结构建筑的门、窗、内隔墙、楼梯、楼板、天棚、房盖都是用木质等可燃材料建造的,火灾中火势会在房间内沿可燃构件和物品蔓延,一旦火势烧穿门、窗、天棚(吊顶)或房盖,火势会迅速发展。(2) 易形成立体火灾。砖木结构建筑的楼房起火后,火势除迅速向水平方向蔓延外,会直接沿墙体或烧穿楼板进行垂直蔓延,形成立体燃烧。(3) 建筑易垮塌。火灾中木
18、制的梁、柱、楼板、吊顶、屋盖等建筑物承重构件,在火焰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因失去承重力造成局部建筑结构的垮塌。屋盖、吊顶、楼板的垮塌现象尤为常见。(4) 易造成人员伤亡。多层砖木结构的住宅, 居住人员多,疏散通道少,楼梯陡,走廊窄,如果起火点在一、二层或靠近疏散楼道,大火会迅速封堵疏散通道,使人员无法逃生。(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全力切断火势向四周蔓延的路线,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实施“强攻近战 、内外夹攻、上下合击、重点突破” 等战术措施,控制火势,消灭火灾。1援火情侦察(1) 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被困人员数量、所处的大概位置、起火部位、燃烧物性质、燃烧范围及火势蔓延方向。(2
19、) 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所处的具体位置、数量及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确定人员安全疏散路线;准确掌握建筑内部结构及受损程度情况。2援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1) 通过广播、喊话,稳定建筑内被困人员的情绪。(2) 当楼梯被烟火封堵时,消防人员应在水枪掩护下,强行攻入内部救人、灭火或利用消防登高装备从外部攻入实施疏散与人员救助行动。(3) 加强对浓烟区域内被困人员的搜寻,以防遗漏。3援灭火措施(1) 当火势在建筑内部蔓延时,应采取内攻近战的灭火战术;针对其火势发展猛烈的特点,组织强攻力量,阻击火势蔓延;对着火层上层和着火层下层应设置水枪阵地,控制火势垂直发展。(2) 当火势突破屋顶并威胁相邻建筑时
20、。应利用消防水炮、高喷消防车向起火建筑射水,同内攻人员密切配合,阻止外蹿的火焰,减少热辐射强度,保护邻近建筑物。4援火场供水。就近占领水源直接出水灭火。当水源距离火场较远时,安排消防车采用接力供水、运水的方式,保证前方战斗车辆用水的需要。5援火场排烟。充分利用雾状水流和移动排烟设备进行排烟, 同时,采取打开下风、侧下风方向的窗口实施排烟、排热,或者破拆局部建筑结构进行排烟、排热。(三) 注意事项1援承担前沿灭火和侦察救人任务的消防人员,要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具,必要时应安排水枪掩护。2援在破拆屋面扑救闷顶内的火灾时,要注意屋架承重构件的受损情况,防止因屋架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加强防滑措施,以免
21、坠落受伤。3援不可使用大口径水枪直接冲击承重墙、梁、柱等建筑构件, 防止这些承重构件及所连接的局部建筑结构受冲击而倒塌。四尧洁净厂房火灾扑救洁净厂房,是指在生产工艺上对建筑有特殊净化要求的厂房。如洁净车间、超净室、无尘无菌车间及辅助用房等。(一) 特点1援基本特点(1) 洁净厂房多为钢筋砼结构,少数为砖木结构。(2) 多数厂房处于密闭状态,无窗少门,有些厂房设有固定灭火设施。(3) 厂房内设备经济价值较大,怕高温、忌水。如精密机床、计算机及各种分析仪器等。2援火灾特点(1) 烟气热量积聚,火势蔓延途径多。洁净厂房一般呈密闭状态,门窗少,烟气热量不易向外扩散,易造成烟气滞留,使厂房内热量剧增。燃
22、烧火势和高温浓烟会通过通风管道、电气线路套管或孔洞、闷顶、活动地板下的空隙向其他房间蔓延。(2) 人员逃生困难。厂房内部分隔复杂,通道曲折窄小,安全出口少,纵深距离长,充烟后易造成人员惊惶,迷失疏散方向。在厂房内的流水工作线上,工作人员少,初期火灾不易及时发现,故易使火势蔓延,造成人员脱身困难。(3) 烟雾毒性大。洁净厂房的装饰材料、电气套管、电线绝缘层很多是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4) 损失大。洁净厂房内的生产设备和精密仪器价格昂贵,产品也属高精产品,一旦发生火灾经济损失大。(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按照“内攻近 战、不 见明火不出水” 的战术 要求,积极疏散、救助被困人员,
23、有效实施排烟、排热,控制火势,消灭火灾。1援火情侦察(1) 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包括查阅有关建筑图纸)。了解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距离起火部位最近的出入口位置、起火单位自救等情况。(2) 利用消防控制室侦察。了解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灭火系统工作情况;进一步查明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烟火威胁程度等情况,并根据救人和灭火战斗的需要,指导控制室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3) 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起火点的准确位置、燃烧物质的性质,被困人员的数量、所在的具体位置及火势蔓延主要方向,特别是地板下面、闷顶内部以及通风管道、
24、空调箱内不易被人察觉的隐蔽火源;确定人员安全疏散通道、灭火进攻路线和灭火战斗阵地设置的位置等。2援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1) 首先利用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指明疏散逃生方向,防止遇险人员惊慌失措,找错疏散方向。(2) 深入内部搜索救人,重点是安全通道、出入口两侧和工作室。3援灭火措施(1) 当厂房发生火灾,且火灾处于初期或发展阶段时,到场的消防人员应迅速利用厂内手提式灭火器,扑灭设备、精密仪器及生产流水线上的燃烧,然后,将可移动的设备和仪器转移到安全地方。(2) 对厂房建筑发生的火灾,在生产设备和仪器没有得到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应在利用喷雾水流控制火势的同时,组织力量转移或利用不燃遮盖物,将
25、其保护起来,然后,根据其建筑火灾特点,运用适当的灭火措施,消灭火灾。4援正确运用灭火剂,减少水渍损失(1) 燃烧局限在某一工作室或隐蔽区域时,应视情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扑救精密设备及其周围的火灾只能使用二氧化碳等无污染灭火器。(2) 只见烟雾不见明火时,禁止盲目射水。(3) 用直射水流灭火时,应尽量控制水枪数量和喷射范围,对忌水物品或仪器,尽可能用防水布覆盖。当火势被控制后,要及时变换射流,减少用水量。5援疏散物资。对受到火势威胁,但可以移动的贵重设备或物品,要及时组织力量疏散;对受威胁的危险化学物品,要及时有效地疏散到安全位置存放。6援通风、排烟。充分利用固定排烟设备、移动
26、排烟设备进行排烟。有条件的可运用喷雾水流进行排烟,或者打开(破拆)门、窗自然排烟。必要时,可破拆局部墙壁或屋顶排烟。7援火场照明。启用车间内应急照明和使用移动照明器具进行照明。(三) 注意事项1援进入内部作战人员,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携带好必需的救生与灭火等器材。2援打开门、窗前,要做好射水准备,防止轰燃或火势逆风蔓延,导致燃烧面积扩大。3援对沿管道、闷顶以及地板蔓延的火势, 要及时采取封堵、破拆、灭火等措施,防止火势向四周扩展。4援火灾扑灭后, 要仔细检查各种管道、孔洞和吊顶等部位,防止存有遗漏火种。襓第二节地下工程火灾扑救襓地下工程火灾扑救,必须坚持“救人第一” 和“积极抢救保护财产”
27、的原则,集中兵力于火 场主要方面,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按照“以固为主,固移结合” 战术要求, 运用“强 攻近 战 、重点突破、分段合 击、区域窒息” 等战术措施,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一尧地下车库火灾扑救地下车库,是指建筑在地下停放机动车辆的库房或停车场。(一) 特点1援基本特点(1) 出入口少。通常情况下,中、小型地下车库只设置一出一进两个车辆出入口;大型地下车库一般情况下设置四个以上车辆出入通道(个别车库还设有备用车辆通道);自动化地下车库出入通道的设置,受机械运行的限制数量很少。(2) 通道形式种类多。一般分倾斜式、竖井式、平移式、转台式和圆盘式。(3) 火灾荷载密度大。地下车库建
28、筑平面格局一般为敞开式,采用的是按位停车方式。因此,在地下车库内车辆存放的数量多,加上车载的货物,造成车库内火灾荷载密度大。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多数车库超标准存车,使库内车辆移动十分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2援火灾特点(1) 爆炸危险性大。车辆燃油(气)漏出,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着火源极易引起爆炸, 另外,油箱在火焰的烧烤下,也会发生膨胀爆裂,使油料喷溅,扩大火势。(2) 易形成连锁反应。在车辆停放比较密集的库中,一台车辆起火形成的猛烈燃烧火势,会迅速向周围车辆蔓延,引起连锁反应逐车燃烧。复建式地下车库着火后,还可能引起地上建筑的火灾。(3) 车辆疏散困难。车
29、辆停放密集,车辆移动困难;驾驶员锁闭车门远离车场,一时难以寻找;浓烟弥漫影响视线,不利车辆脱离火场;起火车辆堵塞通道,妨碍其他车辆疏散。(4) 易引起地面建筑燃烧。在地面建筑底层建设的附设式地下车库,发生火灾时,猛烈的燃烧一旦失控就可能通过各种竖向通道,引发地面建筑的燃烧,造成更大的火灾损失。(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实施冷却保护,防止油箱爆炸,同时,调集社会救援力量协助进行车辆疏散行动。1援火情侦察(1) 地下车库的结构、规模、车辆存放形式、车型和数量。(2) 出入口位置,可供汽车疏散和灭火的进攻通道。(3) 起火部位、火灾范围和火势发展方向。(4) 库内有无固定灭火设施及技术状态。(5)
30、驾驶员召集的方法及所需时间。2援灭火措施(1) 内攻为主,辅以外攻。对设有固定灭火装置的地下车库,要及时启动固定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同时,由外部迅速铺设水带,从上风出入通道向内部进攻,实现围歼火势的目的。(2) 对附设式地下车库火灾,可充分利用地上建筑内消火栓出抢,从疏散楼梯通道直接攻入车库,展开灭火行动。3援火场供水(1) 利用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隧道内管网供水增压。(2) 利用消防移动器材建立供水线路, 确保前方用水需要。4援火场排烟充分利用固定排烟机械、排烟窗、移动式排烟设备或破拆采光窗口,进行有效的排烟、排热。5援火场通信(1) 设有移动通信装置的火场,指挥员可利用移动电话同地面保持通
31、信联系。(2) 建立无线火场通信网进行火场指挥。(3) 安排专门通信人员传达火情和命令。6援火场照明启动库内应急照明系统和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深入内部进行照明。(三) 注意事项。1援参战人员应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务, 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具,携带好所需的器材和工具。2援及时调集社会救援力量和装备到场协助车辆疏散,疏散车辆时不可堵塞通道,不可影响灭火作战行动。3援火灾扑灭后,要清洗现场,加强通风,防止地面残存汽油继续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4援掌握作战时间,及时替换前线灭火战斗人员。二尧地铁火灾扑救地铁,是指构筑在城市地面下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地铁是由轨道、电力机车、营运机务段、站台、变电、通信指挥、给
32、排水送风等系统组成。(一) 特点1援基本特点(1) 构筑形式。地铁为深埋双涵洞形地下建筑,洞中间用梁、柱分开,分设上下行三轨车道。各车站间距一般为1500m左右,车站设有乘客候车厅和站台,面积约2000m2耀5000m2 。地铁的供电、通信线路,全部用电缆在地下敷设。通信电缆一般设在中间墙体上,动力电缆设在侧墙,高压牵引电缆则设在三轨上。(2) 通风系统。一是自然通风,依靠站台、候车室等出入口与地面的连通部分形成空气对流;二是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分特风和普风两种,特风是战时专用设备,通过过滤装备清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普风是采用机械风机通过地面站和区间风厅,以每小时约20 万m3耀30 万m3 的
33、风量,每秒约0援75m3 的风速,通过消音砖和扩散孔洞进入洞中。(3) 运行设备。电力机车,电力机车由车头和车厢组成,每列一般为五节车厢,每节车厢长19m,能容纳乘客180耀200人。车厢两侧设有四个气动车门,据测算,在满员时若遇紧急情况,在30 秒钟内即可将车厢内人员全部撤出。列车中设有良好的通信工具,随时可与地面联系。调动系统,为机车运行的指挥中心,负责处理终点、转线和停车作业, 开启线路道岔。指挥调动系统一旦中断和发生差错,将导致全线瘫痪或机车相撞,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2援火灾特点(1) 突发性强,不易预防。地铁线长面广,客流量大,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强,而且
34、发生爆炸、毒气等恐怖袭击事件初期极具隐蔽性,不易发觉。(2) 火势蔓延快,洞室温度高。地铁通道内空气对流强,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速度快。如对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控制,会加速火势的发展。此外,大量高温烟气在通道内积聚,难以扩散,使洞室温度增高。(3) 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地铁人员密集,出入口少,疏散距离长,通风、照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大量惊慌失措的人群很难在设计的时间内顺利疏散到安全地点,如果着火列车停于隧道区间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4) 情况复杂,灭火行动困难。地铁内发生火灾后,浓烟高温,能见度差,火情侦察艰难,通信联络不畅,在灭火行动中指挥人员一时很难确定起火点和遇险人员集中点,加之作
35、战纵深大,灭火与救援十分困难。(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应组织若干救助小组,深入内部充分利用内部消防设施,疏散和救助遇险人员,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1援火情侦察(1) 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火势发展及出入口、通风口的烟雾情况;了解起火形式及地点,列车是否停靠在站台上,起火部位与最近的出入口的位置和单位自救情况。(2) 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侦察。了解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工作情况;消防控制室对各类消防设施联动的控制情况;并通过监控设备进一步了解起火部位、火灾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烟、火威胁程度等情况;并根据救人、灭火战斗的需
36、要,指导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3) 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起火点具体位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等情况;确定人员疏散途径、灭火进攻路线和灭火阵地设置的位置;查清隧道内上下行间应急旁通路线受火势威胁情况等。2援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1) 利用车站、列车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然后在地铁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疏散,防止因惊慌拥挤,造成伤亡事故。(2) 疏散应选择最近、最方便的路线,尽快将人员疏散到地面;在运行的隧道内应选择距离近、危险性小的方向及上、下行线间应急旁通进行疏散。(3) 实施接力疏散救人方法,减少一线人员的体力消耗。其接力区间分配,
37、一般是隧道内至站台、站台至站厅、站厅至地面。3援灭火措施(1) 首先部署优势力量,从多处出入口进入地铁内部,利用固定灭火设施快速出水, 全力掩护人员疏散和人员救助行动。(2) 适时组织特勤力量,运用“重点突破、强攻近战” 等战术措施,按照“固移 结合、以固为主”的战术要求,对着火的车辆及其他物体,进行灭火攻势,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实施内攻行动时,人员要形成梯队交替掩护前进。(3) 根据灭火战斗的需要,以及为有效减少高温对地铁建筑的危害,在可能情况下及时调动地铁牵引机车或其他工程救援装备,将着火车辆迅速转移到地面停车站,将地下灭火战斗转变成地面灭火作战行动, 集中优势灭火力量和移动消防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