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TSUBISHI 可编程控制器 QJ71C24N QJ71C24N - R2 QJ71E71-100 QJ71C24N - R4 QJ71E71 QJ71C24 QJ71E71 - B2 QJ71C24 - R2 QJ71CMO Q 系列 MELSEC 通讯协议 参考手册 A - 1 A - 1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设备前请阅读本说明 在使用本产品时敬请阅读本手册及注意正确操作产品以确保安全 本手册中的说明均是关于本产品的关于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安全说明请阅读要使用的CPU模块的用户手册 在本手册中安全守则的等级分为危险和小心 ! 危险 小心 ! 表示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引起死亡或重伤
2、事故 表示错误操作可能造成危险后果引起人员轻伤中度伤害或财产损失 注意根据情况不同!小心这一级也能引发严重后果 因此一定要遵守以上两级对人员安全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 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需要时就能够取阅并且一定要把它发送给最终使用者 设计注意事项 !危险 当通过连接外围设备到CPU模块或者连接个人计算机等到智能设备模块来控制运行中的PLC时更改数据时在顺控程序中配置一个互锁回路从而自始至终保持整个系统的安全另外对运行中的PLC进行其它控制操作程序修改和操作状态修改状态控制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本手册并确定是绝对安全的 尤其通过外部设备对远程PLC进行上述控制操作时如果数据通讯出错那么PLC一侧发生的
3、问题可能不会被立即处理 制定一个当数据通讯发生错误时排除外部设备和PLC CPU之间故障的处置方法同时在顺控程序中建立互锁回路 不要将数据写入智能功能模块缓冲存储器的系统区 另外不要从PLC CPU向智能功能模块输出任何禁止使用信号 将数据写入系统区或输出禁止使用信号可能导致PLC系统故障 A - 2 A - 2 设计注意事项 !小心 当闪存ROM中注册了某些值如缓冲存储器设定值那么在使用模块时不要断开安装了模块的站的电源也不要复位PLC CPU 当闪存ROM中注册了某些值此时如果断开安装了模块的站的电源或者复位PLC CPU那么闪存ROM中的数据内容将前后矛盾结果必须在缓冲存储器等中再次设置
4、这些值并且重新注册到闪存ROM中 另外还会导致模块发生故障及误动作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小心 在开始控制操作通过将个人计算机等连接到智能功能模块运行着的PLC尤其是对数据程序和运行状态状态控制进行修改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确定是绝对安全的 对数据程序和运行状态进行的不正确修改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损坏机器或引发事故 A - 3 A - 3 初版 手册编号在封底的左下角 制作日期 手册编号 修订版 2003年3月 SH-080414C -A 修订履历 日语手册版本SH-080003-G 本手册未被授予工业知识产权或其他任何种类的权利亦未被授予任何专利许可证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对使用本手册中的内容造成的工业
5、知识产权问题不承担责任 2002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 - 4 A - 4 导言 感谢您购买MELSEC-Q系列PLC 使用设备前请认真阅读本手册以对您购买的Q系列PLC的功能和性能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确保正确地使用 请把本手册的拷贝件发给最终使用者 目录本手册 安全注意事项A- 1 修订记录 A- 3 目录 .A- 5 关于本手册.A- 16 手册的使用和结构A- 17 关于总称和缩写A- 19 术语定义和内容.A- 22 1 概要 1- 1 1- 4 1.1 MELSEC通讯协议的概要. 1- 1 1.2 MELSEC通讯协议的特点. 1- 3 2 关于采用MELSEC通讯协议进行的数据通讯 2
6、- 1 2-27 2.1 数据通讯用帧的种类和用途 2- 1 2.2 各数据通讯用帧的可访问范围 2- 3 2.3 关于MC协议的控制步骤的思考方法. 2- 4 2.4 PLC CPU侧的访问时序 2- 5 2.5 设置在RUN期间写入PLC CPU的设置方法. 2- 7 2.6 关于其他站的访问. 2- 8 2.6.1 可以访问其他站的PLC模块2- 8 2.6.2 使用各帧时可以访问的站的示例.2-10 2.6.3 在各通讯帧内指定的访问其他站用的数据项目的指定示例2-13 2.7 数据通讯上的注意事项. 2-15 2.8 串行通讯模块的传送顺序的时序图和通讯时间 2-17 2.9 经由M
7、ELSECNET/H MELSECNET/10访问其他站时的传送时间 2-19 2.10 与多CPU系统的对应 2-22 2.11 与Q00CPU Q01CPU的串行通讯功能的对应 2-26 3 用QnA兼容3E/3C/4C帧进行通讯时 3- 1 3-270 3.1 传输文件的格式. 3- 2 3.1.1 命令说明项的读法3- 2 3.1.2 QnA兼容3E帧的文件格式控制顺序.3- 3 3.1.3 QnA兼容3E帧的数据指定项目的内容.3- 9 3.1.4 用QnA兼容3C帧的控制顺序和传输文件格式3-12 3.1.5 用QnA兼容4C帧进行控制的顺序和文件格式3-21 3.1.6 QnA兼
8、容3C/4C帧的数据指定项目的内容3-32 3.1.7 字符部分的传送数据的考虑方法.3-43 A - 5 A - 5 3.2 QnA兼容3E/3C/4C帧用命令和功能一览表. 3-48 3.3 软元件存储器的读出和写入. 3-55 3.3.1 命令字符部分的内容和软元件范围.3-55 3.3.2 位单位的成批读出命令0401 . 3-64 3.3.3 位单位的成批写入命令1401 . 3-66 3.3.4 位单位的随机写入测试命令1402 3-68 3.3.5 字单位的成批读出命令0401 . 3-70 3.3.6 字单位的成批写入命令1401 . 3-74 3.3.7 字单位的随机写入测试
9、命令1402 3-77 3.3.8 字单位的随机读出命令0403 . 3-79 3.3.9 软元件存储器的监视3-95 3.3.10 多块的成批读出和成批写入3-102 3.4 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和写入. 3-111 3.4.1 关于命令和缓冲存储器3-111 3.4.2 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命令0613 . 3-113 3.4.3 向缓冲存储器写入命令1613 . 3-115 3.5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和写入. 3-116 3.5.1 关于命令的缓冲存储器3-116 3.5.2 可以访问的智能功能模块3-121 3.5.3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读出命令0601 . 3-123 3.
10、5.4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写入命令1601 . 3-125 3.6 PLC CPU的状态控制 3-126 3.6.1 命令控制内容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126 3.6.2 远程RUN命令1001 . 3-128 3.6.3 远程STOP命令1002 . 3-129 3.6.4 远程PAUSE命令1003 3-130 3.6.5 远程RESET命令1006 3-131 3.6.6 远程锁存清除命令1005 . 3-132 3.6.7 CPU型号读出命令0101 3-133 3.7 驱动器内存的整理用于其他站QnACPU 3-135 3.7.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136 3.7.2 驱
11、动器内存使用状态的读出命令0205 3-139 3.7.3 驱动器内存的整理整顿命令1207 3-140 3.8 文件控制. 3-141 3.8.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141 3.8.2 文件控制时的注意事项3-154 3.8.3 用于QCPU文件控制的执行步骤.3-156 3.8.4 用于QnACPU文件控制的执行步骤.3-161 3.8.5 目录文件信息的读出命令1810用于QCPU. 3-165 3.8.6 目录文件信息的查找命令1811用于QCPU. 3-167 3.8.7 文件的打开命令1827用于QCPU 3-168 3.8.8 文件的关闭命令182A用于QCPU . 3-1
12、69 3.8.9 文件的读出命令1828用于QCPU 3-170 3.8.10 文件的新建命令1820用于QCPU . 3-172 3.8.11 文件的写入命令1829用于QCPU . 3-173 3.8.12 文件的删除命令1822用于QCPU . 3-175 3.8.13 文件的复制命令1824用于QCPU . 3-176 3.8.14 文件生成日的更改命令1826用于QCPU 3-178 A - 6 A - 6 3.8.15 文件属性的更改命令1825用于QCPU 3-179 3.8.16 文件信息一览的读出用于QnACPU3-180 3.8.17 有无文件的读出文件查找命令0203用于
13、QnACPU. 3-186 3.8.18 文件锁的注册解除命令0808用于QnACPU 3-188 3.8.19 文件内容的读出命令0206用于QnACPU . 3-190 3.8.20 文件的新建文件名注册命令1202用于QnACPU. 3-192 3.8.21 文件的写入命令1203用于QnACPU命令1203 3-194 3.8.22 文件的删除命令1205用于QnACPU命令1205 3-198 3.8.23 文件的复制命令1206用于QnACPU命令1206 3-200 3.8.24 文件信息的更改命令1204用于QnACPU 命令1204 3-202 3.9 用户注册帧的注册删除读
14、出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08 3.9.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08 3.9.2 用户注册帧的注册删除命令1610 .命令1610 3-211 3.9.3 用户注册帧的读出命令0610 命令0610 3-213 3.10 全局功能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15 3.10.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15 3.10.2 全局功能的控制步骤命令1618 . 3-217 3.11 向对方设备发送数据接通要求功能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19 3.11.1 接通要求功能的执行步骤3-220 3.11.2 利用接通要求功能的数据发送格式.3-223 3.11.3 接通要求功能的控制步骤命令210
15、1 3-225 3.12 传送顺序的初始化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30 3.12.1 命令3-230 3.12.2 传送顺序初始化命令1615 . 3-230 3.13 模式的切换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31 3.13.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31 3.13.2 模式切换命令1612 3-234 3.14 LED显示器的关断通讯出错信息和出错代码的初始化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36 3.14.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36 3.14.2 LED显示器的关断通讯出错信息和出错代码的初始化命令1617 . 3-238 3.15 COM.ERR LED的关断用于以太网模块 3-239
16、 3.15.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39 3.15.2 COM.ERR LED的灯灭命令1617 . 3-240 3.16 环路回送测试. 3-241 3.16.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41 3.16.2 环路回送测试命令0619 . 3-242 3.17 PLC CPU监视注册/解除用于串行通讯模块 3-243 3.17.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45 3.17.2 PLC CPU监视注册命令0630 . 3-250 3.17.3 PLC CPU监视解除命令0631 . 3-253 3.17.4 利用PLC CPU监视功能发送的数据3-254 3.18 远程口令的解锁/锁定.
17、 3-265 3.18.1 命令和字符部分的内容3-268 3.18.2 远程口令的解锁/锁定命令1630 1631 3-269 A - 7 A - 7 4 使用QnA兼容2C帧进行通讯时 4- 1 4-15 4.1 控制顺序和信息格式. 4- 1 4.2 数据指定项目的内容. 4- 7 4.3 QnA兼容2C帧用的命令和功能列表 4- 8 4.4 数据通讯上的注意事项 4- 9 4.5 使用QnA兼容2C帧进行数据通讯的示例 4-10 5 使用A兼容1C帧进行通讯时 5- 1 5-51 5.1 控制顺序和信息格式. 5- 1 5.1.1 控制顺序命令说明项的理解要点5- 1 5.1.2 控制
18、顺序传输文件格式.5- 3 5.1.3 A兼容1C帧的数据指定项目的内容5- 8 5.1.4 字符部分的传送数据的考虑方法.5-12 5.1.5 A兼容1C帧用命令和功能一览5-13 5.2 软元件存储器的读出和写入. 5-16 5.2.1 命令和软元件范围.5-16 5.2.2 位单位的成批读出命令BR JR . 5-20 5.2.3 位单位的成批写入命令BW JW . 5-21 5.2.4 位单位的测试随机写入命令BT JT . 5-22 5.2.5 字单位的成批读出命令WR QR . 5-23 5.2.6 字单位的成批写入命令WW QW 5-25 5.2.7 字单位的测试随机写入命令WT
19、 QT . 5-27 5.2.8 软元件内存的监视.5-28 5.3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读出写入. 5-33 5.3.1 ACPU通用命令和地址5-33 5.3.2 AnA/AnUCPU通用命令和软元件编号5-34 5.3.3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读出写入时的注意事项5-37 5.3.4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成批读出命令ER 5-38 5.3.5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成批写入命令EW . 5-39 5.3.6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直接读出命令NR . 5-40 5.3.7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直接写入命令NW 5-41 5.3.8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测试随机写入命令ET . 5-42 5.3.9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监视
20、5-43 5.4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写入. 5-46 5.4.1 命令和处理内容.5-46 5.4.2 控制顺序中的智能功能模块号的考虑方法5-47 5.4.3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命令TR 5-49 5.4.4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写入命令TW . 5-50 5.5 环路回送测试. 5-51 6 利用A兼容1E帧通讯时 6- 1 6-58 6.1 传输文件格式控制步骤 6- 2 6.1.1 命令说明项的理解要点.6- 2 6.1.2 传输文件格式控制步骤.6- 3 A - 8 A - 8 6.1.3 A兼容1E帧的数据指定项目内容6- 7 6.1.4 字符部分的传
21、送数据的考虑方法.6-11 6.2 A兼容1E帧用命令和功能一览. 6-12 6.3 软元件内存的读出写入. 6-15 6.3.1 命令和软元件范围.6-15 6.3.2 位单位的成批读出命令00 6-20 6.3.3 位单位的成批写入命令02 6-22 6.3.4 位单位的测试随机写入命令04 .6-24 6.3.5 字单位的成批读出命令01 6-26 6.3.6 字单位的成批写入命令03 6-28 6.3.7 字单位的测试随机写入命令05 .6-30 6.3.8 软元件内存的监视.6-32 6.4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读出写入. 6-37 6.4.1 ACPU通用命令和地址6-37 6.4.2
22、 AnA/AnUCPU通用命令和软元件编号6-38 6.4.3 读出写入扩展文件寄存器时的注意事项6-41 6.4.4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成批读出命令17 6-42 6.4.5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成批写入命令18 .6-44 6.4.6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直接读出命令3B .6-46 6.4.7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直接写入命令3C .6-48 6.4.8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测试随机写入命令19 . 6-49 6.4.9 扩展文件寄存器的监视6-50 6.5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写入. 6-53 6.5.1 命令和处理内容.6-53 6.5.2 控制步骤中智能功能模块号的考虑方法6-54 6.5
23、.3 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读出命令0E 6-56 6.5.4 向智能功能模块的缓冲存储器写入命令0F . 6-58 附录 附录- 1附录-20 附录1 利用软元件内存扩展指定的读出写入.附录- 1 附录1.1 软元件内存扩展指定时的字符部分的数据的排列顺序和内容附录- 3 附录1.2 可以作扩展指定的软元件内存和指定例附录- 8 附录1.3 软元件内存扩展指定时的限制附录-15 附录2 缓冲存储器的读出写入.附录-16 附录3 采用MC协议通讯的可编程控制器侧的处理时间.附录-18 附录3.1 PLC CPU的处理时间扫描时间的延长时间附录-18 索引 索引- 1索引- 2 A - 9 A
24、 - 9 相关手册-1 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用户手册基本篇 SH-080004-I 1 概要 1.1 以太网模块的概要 1.2 以太网模块的特性 1.3 关于功能版本B中新增和更改的功能 1.4 软件配置 2 系统配置 2.1 适用系统 2.2 网络配置需要的软元件 2.3 使用QCPU的远程口令功能时 2.4 在远程I/O站处使用以太网模块时 2.5 在具有几个QCPU功能版本B的多CPU系统中使用以太网模块时 2.6 以太网模块与Q00J/Q00/Q01CPU一起使用时 2.7 检查功能版本和系列号的方法 3 规格 3.1 性能规格 3.2 通讯用的数据代码 3.3 外部设备的通讯功能和附
25、加功能之间的关系 3.4 以太网模块功能一览表 3.5 专用命令一览表 3.6 用GX Developer设置以太网模块的项目一览表 3.7 对PLC CPU的输入/输出信号一览表 3.8 缓冲存储器的用途和分配一览表 4 操作之前的设置和步骤 4.1 装载和安装 4.2 在开始操作之前的设置和步骤 4.3 各部件的名称 4.4 连接到网络 4.5 用GX Developer设定 4.6 网络参数设置MNET/10H以太网卡的编号 4.7 运行设置 4.8 自诊断测试 4.9 维护和检查 5 通讯顺序 5.1 通讯顺序的概要 5.2 初始化处理 5.3 路由信息设置 5.4 确定初始化处理的完
26、成 5.5 建立连接设置 5.6 连接的建立/断开处理 5.7 建立成对连接 5.8 自动建立连接UDP端口 5.9 与QCPU远程口令功能的对应关系 6 采用MC协议进行通讯 6.1 数据通讯功能 6.2 利用MX Component MX Links 7 固定缓冲存储器通讯有顺序控制方法 7.1 控制方法 7.2 发送控制方法 7.3 接收控制方法 7.4 数据格式 7.5 编程 8 固定缓冲存储器通讯无顺序控制方法 8.1 控制方法 8.2 发送控制方法 8.3 接收控制方法 8.4 数据格式 8.5 使用UDP/IP进行同步广播 8.6 编程 9 使用随机存取缓冲存储器进行通讯 9.1
27、 控制方法 9.2 数据格式 9.3 随机存取缓冲存储器的物理和逻辑地址 9.4 创建程序时的注意事项 10 专用命令 10.1 专用命令一览表 10.2 BUFRCV命令 10.3 BUFRCVS命令 10.4 BUFSND命令 10.5 CLOSE命令 10.6 ERRCLR命令 10.7 ERRRD命令 10.8 OPEN命令 10.9 UINI命令 11 故障查找 11.1 如何使用LED显示检查错误 11.2 如何通过GX Developer检查错误 11.3 出错代码清单 11.4 故障查找流程图 A - 10 A - 10 相关手册-1 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用户手册基本篇 SH-
28、080004-I 附录 附录1 以太网模块的功能升级 附录2 QnA/A系列模块 附录3 将以太网模块安装在现有的系统中 附录4 处理时间 附录5 ASCII代码表 附录6 参考文献 附录7 外部尺寸 附录8 程序示例 附录9 以太网和IEEE802.3之间的差异 附录10 以太网模块支持的ICMP协议 附录11 设定值记录表 相关手册-2 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用户手册Web功能篇 SH-080144-A 1 概要 1.1 概要 2 系统构成 2.1 系统构成 2.2 使用Web功能的注意事项 3 操作顺序 3.1 使用Web功能进行通讯的一般顺序 3.2 如何获得和建立通讯库和样例屏幕 4
29、使用样例屏幕验证Web功能的操作 4.1 可用在样例屏幕上的功能 4.2 操作顺序 4.3 样例屏幕的说明 4.4 样例屏幕上数据通讯的例子 4.5 样例屏幕上文件的构成 5 创建一个存取PLC的文件的示例 6 通讯库功能 A - 11 A - 11 相关手册-3 Q系列串行通讯模块用户手册基本篇 SH-080001-J 1 概要 1.1 串行通讯模块的概要 1.2 串行通讯模块的特点 1.3 关于功能版本B中新增/更改的功能 2 系统构成和可用的功能 2.1 适用系统 2.2 PLC CPU和外部设备的组合可用的功能 2.3 当使用QCPU的远程口令功能时 2.4 当在远程I/O站上使用Q系
30、列C24时 2.5 当在具有几个QCPU功能版本B的多CPU系统中使用Q系列C24时 2.6 当与Q00J/Q00/Q01CPU一起使用Q系列C24时 2.7 检查功能版本序列号和软件版本 3 规格 3.1 性能规格 3.2 RS-232接口规格 3.3 RS-422/485连接器规格 3.4 串行通讯模块的功能列表 3.5 专用命令一览表 3.6 实用程序包GX Configurator-SC功能一览表 3.7 用GX Developer设置串行通讯模块的项目一览表 3.8 PLC CPU的输入/输出信号一览表 3.9 缓冲存储器的应用和地址分配一览表 4 运行之前的设置和顺序 4.1 操作
31、注意事项 4.2 运行前的设置和顺序 4.3 零件名称和功能 4.4 与外部设备的连线 4.5 使用GX Developer设置 4.6 实用程序包GX Configurator-SC的设置 4.7 单独站的测试 4.8 环路回送测试 4.9 维护和检查 5 使用MELSEC通讯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5.1 数据通讯功能 5.2 使用MX Component 6 使用无顺序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6.1 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 6.2 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6.3 数据通讯注意事项 7 使用双向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7.1 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 7.2 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7.3 全双工通讯期间进行同时传送时的处理
32、 7.4 数据通讯注意事项 8 实用程序包 GX Configurator-SC 8.1 实用程序包可用的功能 8.2 安装和卸载实用程序包 8.3 实用程序包运行的说明 8.4 系统在闪存ROM中的注册 8.5 自动刷新设置 8.6 监视/测试 8.7 无顺序协议接收数据清除 9 专用命令 9.1 专用命令一览表 9.2 ONDEMAND命令 9.3 OUTPUT命令 9.4 INPUT命令 9.5 BIDOUT命令 9.6 BIDIN命令 9.7 SPBUSY命令 9.8 CSET命令接收数据清除 1 故障排除 10.1 检查串行通讯模块的状态 10.2 出错代码一览表 10.3 根据症状
33、进行故障排除 附录 附录1 Q系列C24功能的改进 附录2 QnA/A系列串行通讯模块 附录3 处理时间 附录4 ASCII代码表 附录5 外部尺寸 附录6 使用转换器时的连接示例 附录7 通信支持工具MX Component 附录8 接收数据用清除处理程序的示例 附录9 设定值记录表 A - 12 A - 12 相关手册-4 Q系列串行通讯模块用户手册应用篇 SH-080002-G 1 概要 1.1 概要 1.2 功能版本B中新增/更改的功能 2 使用PLC CPU监视功能 2.1 概要 2.2 关于PLC CPU监视功能 2.3 关于使用PLC CPU监视功能的设置 2.4 关于使用PLC
34、 CPU监视功能的注意事项 3 使用调制解调器功能进行通讯 3.1 概要 3.2 系统构成 3.3 规 格 3.4 调制解调器功能的起动 3.5 样例程序 4 使用中断程序接收数据 4.1 关于使用中断程序接收数据的设置 4.2 中断程序起动计时 4.3 使用中断程序的接收控制方法 4.4 编程 5 将发送和接收数据长度单位改为以字节为单位字/字节单位设置 6 更改数据通讯监视时间 6.1 无接收监视时间定时器0的设置 6.2 响应监视时间定时器1的设置 6.3 传送监视时间定时器2的设置 6.4 信息等待时间的设置 7 使用DC码传送控制进行数据通讯 7.1 DTR/DSR ER/DR信号控
35、制的控制内容 7.2 DC码控制的控制内容 7.3 当使用传送控制功能时的注意事项 8 使用半双工通讯进行数据通讯 8.1 半双工通讯 8.2 数据传送和接收计时 8.3 改变通讯系统 8.4 半双工通讯时的连接器连接 8.5 半双工通讯注意事项 9 数据通讯用用户帧的内容和注册 9.1 通讯时的用户帧类型和内容 9.2 使用用户帧注册数据进行传送/接收处理 9.3 在注册读取删除和使用用户帧时的注意事项 9.4 注册/读取/删除用户帧 10 使用用户帧进行接通要求数据通讯 10.1 用户帧数据通讯功能 10.2 用户帧类型和注册 10.3 用户帧接通要求数据传送和使用的缓冲存储器 10.4
36、使用用户帧时的接通要求功能控制顺序 10.5 一个使用用户帧的接通要求数据传送程序示例 11 使用用户帧的数据通讯 11.1 数据通讯顺序的概要 11.2 数据接收 11.3 接收程序 11.4 数据传送 11.5 传送程序 12 透明码和附加码 12.1 操作透明码和附加码数据 12.2 注册透明码附加码 12.3 在无顺序协议数据通讯中操作透明码和附加码 12.4 使用无顺序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例 12.5 在双向协议数据通讯时操作透明码和附加码 12.6 使用双向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例 13 用ASCII代码进行通讯 ASCII二进制转换 13.1 ASCII二进制转换 13.2 ASCII二进
37、制转换的设置 13.3 对通过无顺序协议进行通讯的数据进行ASCII二进制转换 13.4 使用无顺序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例 13.5 对通过双向协议进行通讯的数据进行ASCII二进制转换 13.6 使用双向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例 A - 13 A - 13 相关手册-4 Q系列串行通讯模块用户手册应用篇 SH-080002-G 14 使用外部设备和PLC CPU以mn连接进行数据通讯 14.1 数据通讯注意事项 14.2 外部设备互锁条件 14.3 PLC CPU数据通讯用顺序示例 15 起动后切换模式 15.1 模式切换操作和可以更改的内容 15.2 模式切换注意事项 15.3 PLC CPU和信息
38、交换用I/O信号和缓冲存储器 15.4 从PLC CPU切换模式 15.5 从外部设备切换模式 16 使用通讯数据监视功能时 16.1 通讯数据监视功能 16.2 通讯数据监视功能的设置 16.3 通讯数据监视的例子 17 专用命令 17.1 专用命令一览表 17.2 BUFRECVS命令 17.3 CSET命令PLC CPU监视注册取消 17.4 CSET命令初始化设置 17.5 GETE命令 17.6 PRR命令 17.7 PUTE命令 A - 14 A - 14 相关手册-5 QJ71CMO型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用户手册详细篇 SH-080140-D 1 概 要 1.1 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
39、的概要 1.2 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的特点 2 系统构成和可用的功能 2.1 适用系统 2.2 PLC CPU和外部设备的组合可用的功能 2.3 当使用QCPU的远程口令功能时 2.4 当在具有几个QCPU功能版本B的多CPU系统中使用Q系列CMO时 2.5 当与Q00J/Q00/Q01CPU一起使用Q系列CMO时 2.6 用GX Developer连接时 2.7 检查功能版本系列号软件版本 3 规 格 3.1 性能规格 3.2 调制解调器接口LINE规格 3.3 RS-232接口规格 3.4 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的功能一览表 3.5 专用命令一览表 3.6 实用程序包GX Configurato
40、r-SC功能一览表 3.7 用GX Developer设置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的项目一览表 3.8 PLC CPU的输入输出信号一览表 3.9 缓冲存储器的应用和地址分配一览表 4 运行之前的设置和顺序 4.1 操作注意事项 4.2 运行前的设置和顺序 4.3 零件名称和功能 4.4 与外部设备的连线 4.5 使用GX Developer设置 4.6 实用程序包GX Configurator-SC的设置 4.7 单独站的测试 4.8 环路回送测试RS-232接口测试 4.9 维护和检查 5 调制解调器接口线路连接流程 5.1 线路连接顺序 5.2 缓冲存储器的详情 5.3 调制解调器的初始化 5
41、.4 与外部设备的连线 5.5 线路连接 5.6 数据通讯通知 5.7 线路断开 5.8 样例程序 6 使用MELSEC通讯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6.1 数据通讯功能 7 使用无顺序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7.1 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 7.2 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7.3 数据通讯注意事项 8 使用双向协议进行数据通讯 8.1 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 8.2 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8.3 全双工通讯期间进行同时传送时的处理 8.4 数据通讯注意事项 9 实用程序包 GX Configurator-SC 9.1 实用程序包的功能 9.2 安装和卸载实用程序包 9.3 实用程序包运行的说明 9.4 系统在闪存ROM中
42、的注册 9.5 自动刷新设置 9.6 监视/测试 9.7 无顺序协议接收数据清除 10 专用命令 10.1 专用命令一览表 10.2 ONDEMAND命令 10.3 OUTPUT命令 10.4 INPUT命令 10.5 BIDOUT命令 10.6 BIDIN命令 10.7 SPBUSY命令 10.8 CSET命令接收数据清除 11 故障排除 11.1 检查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的状态 11.2 出错代码一览表 11.3 根据症状进行故障排除 附录 附录1 与相关设备的功能比较 附录2 处理时间 附录3 ASCII代码表 附录4 外部尺寸 附录5 使用转换器时的连接示例 附录6 接收数据用清除处理程
43、序的示例 附录7 设定值记录表 A - 15 A - 15 关于本手册 下表列出了与本产品有关的手册 如果需要请订购所需手册 有关手册 手册名称 手册编号 Q系列串行通讯模块用户手册基本篇 本手册说明使用时的概要适用系统构成规格运行之前的设置顺序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的基本方法维护和检查故障排除 另售 SH-080001 Q系列串行通讯模块用户手册应用篇 本手册说明特殊模块功能的规格和操作顺序使用特殊功能的设置和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的方法 另售 SH-080002 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用户手册基本篇 本手册解释以太网模块的规格与对方设备的数据通讯步骤线路连接开启/关闭固定缓冲存储器通讯随机存
44、取缓冲存储器通讯和故障排除 另售 SH-080004 Q系列以太网接口模块用户手册Web功能篇 本手册说明如何使用以太网模块的Web功能 另售 SH-080144 QJ71CMO形调制解调器接口模块用户手册详细篇 本手册说明使用时的概要适用系统构成规格运行之前的设置顺序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的基本方法维护和检查故障排除 另售 SH-080140 A - 16 A - 16 手册的使用和结构 使用本手册的方法 下面按照使用目的分别说明使用MC协议进行通讯的功能 1 采用MC协议进行通讯的功能 第2.1节2说明采用MC协议进行数据通讯的概要 第2.1节3说明采用MC协议进行数据通讯的主要功能 2
45、采用MC协议时用的帧的种类和可访问范围 a 采用MC协议时用的帧名的读法 第1章说明帧名的读法 第2.1节说明原先生产的模块的通讯帧和采用MC协议时的系列帧 b 各种帧的种类和可访问范围 第2.2.1节说明关于串行通讯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能够使用的帧的种类 后面的第2.2.2节说明各种帧的用途和可访问范围 3 采用MC协议进行通讯 第2章的第2.3节以后部分说明使用MC协议进行通讯的公共信息 第5章说明A兼容1C帧用的命令传输文件格式控制顺序 第6章说明A兼容1E帧用的命令传输文件格式控制顺序 第4章说明QnA兼容2C帧用的命令传输文件格式控制顺序 第3章说明QnA兼容3E帧QnA兼容3C帧QnA兼容4C帧用的命令传输文件格式控制顺序 4 使用QJ71CMO 使用QJ71CM0时请将说明中的Q系列C24的标记部分替换成Q系列CMO后阅读 A - 17 A - 17 本手册的结构 以下列格式说明采用MC协议进行通讯时的传输文件格式控制顺序 控制顺序 1 用ASCII代码进行通讯读出内部继电器 M100 M107的8点份的位软元件存储器时 Z ! *30H 34H 30H 31H 30H 30H 30H 31H 4DH 2AH 30H 30H 30H 31H 3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