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235418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 题: 探 索 自 然 1 主备人: 赵爱丽 课时:2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2、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3、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二、活动感知。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1、游戏:盲人火车(1)把孩子们分成 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2)对每一个

2、回答都要作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2、一片草地(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交流1、学生从低到高排成队。闭上眼睛,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2、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安静向前走。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3、行程结束,猜出行走的路线。1、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限制(51

3、0 分钟),强调观察期间第 一 单 元: 十万个为什么保持安静。三、总结:(2)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3)师生互动: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正如同学们在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任何有草的地方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板书设计探索自然植物草地 动物没有生命的东西课后反思课 题: 探 索 自 然 2 主备人: 赵爱丽 课时:3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

4、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 谈 话 导 入 :二 、 活 动 感 知 :三 、 拓 展 活 动 :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我发现了鸟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花园、公园、路边树上等的鸟吗?给 学 生 提 供 一 些 有 关 鸟 类 的 信 息 。师 生 交 流 互 动孩子们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行询问。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或见过的鸟。燕子 麻雀 黄鹂 乌鸦

5、 和平鸽孩子观察校园里的鸟。四 、 课 外 实 践 : 让学生在课外观察鸟、认识鸟。板书设计探索自然积 云 云 卷 云卷层云积雨云课后反思课 题: 我 发 现 的 环 境 问 题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4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污染环境的现象。2、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 谈 话 导 入 。二 、 活 动 感 知 。大家一定下过很多种棋吧,跳棋、军棋、象棋,但是有谁下过环保棋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赛下环保棋。1、下环保棋。(1)分析棋图:教师要示范,并强调安全。(2)游戏方法:

6、从起点开始,每组同学轮流掷骰子,骰子的哪个数字朝上,就走几步棋。看谁能最快得到小蜗牛头上的王冠(即最快走完) ,就授予谁“环保小卫士”的称号。棋图说明:(1)浪费水,退到起点;(2)蛇;(3)不用塑料袋,提篮子买菜,进到 4;(4)树袋熊;(5)小松鼠;(6)排放废气,退到 2;(7)给小鸟提供食物;(8)白天鹅;(9)使用无氟冰箱,进到12;(10)排放污水,退到 5;(11)爱护花草,进到 14;让 学 生 观 察 “环 保 小 蜗 牛 ”的 壳 上 每一 格 是 什 么 。 4 人 一 组 , 每 人 或 每 组制 作 一 个 小 骰 子 。 方 法 : 把 橡 皮 ( 或肥 皂 、 木

7、 块 等 ) 切 成 一 个 棱 长 1 厘米 的 小 正 方 体 , 在 六 个 面 上 分 别 写 上l、 2、 3、 4、 5、 6 几 个 数 字 。(12)白鳍豚三、总结。(13)伤害小鸟,退到 8;(14)扬子鳄;(15)环境优美;(16)垃圾分类回收,再掷一次;(17)小猴子;(18)乱吐瓜子皮,停掷一次;(19)小老虎;(20)挂人工鸟巢,进到 22;(21)汽车鸣笛,排放尾气,退到 14;(22)大熊猫;(23)乱砍滥伐,退到 12;终点,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2、环境问题大搜索。经过一系列有趣的观察活动,孩子们会有许多发现和感想,应及时安排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并鼓励学生借助

8、文字、图画、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和记录问题。借身边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1)对学校或社区的对方位的观察,找出环境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把问题分类,如住房问题、水污染问题、农业问题等。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问 题 银 行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5教学目标:1、 激 发 学 生 对 提 问 的 兴 趣 , 为 下 一 个 活 动 做 好 准 备 。2、 通 过 活 动 , 鼓 励 学 生 成 为 爱 提 问 的 孩 子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 活 动 导 入1、师生互动做游戏:我是

9、谁(1)教师根据班级人数选择一些绘有动物图像的卡片用衣服夹子夹到孩子们的后背上,孩子本人不能看到自己背后的动物卡片。(2)提问的过程中逐渐知道自己背后的动物是什么。(3)作为逐步探询正确答案的要点,要从生活范围,哺乳、鸟类、虫等大范围中考虑。实在找不到正确答案时,教师可以给予启发暗示。如果知道自己后背上卡片的名称,可以说“我是”然后把卡片挪到胸前来核实一下。(4)如果有五六个人都猜不出,可以由一个人对这些人分别进行孩子们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根据回答,猜自己后背上贴的是什么动物。例:“我有四只脚吗?”回答仅限“是、不是、不知道”三种。提示。二 、 问 题 银 行 开 业 1、 教 师 激 发

10、学 生 提 出 自 己从 小 到 大 心 中 所 藏 的 问 题 。2、 鼓 励 学 生 提 出 更 多 的 问题 , 成 为 问 题 银 行 的 百 万 富翁 。1、 各 小 组 的 问 题 银 行 开 业 。2、 将 问 题 记 录 在 记 录 纸 上 , 并进 行 交 流 。3、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把 问 题 卡 分 成生 物 类 、 地 球 与 宇 宙 类 和 其 他 问题 三 大 类 , 分 类 记 录 在 问 题 银 行存 折 上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开发问题宝藏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6教学目标:1、 培 养 学 生 多 角 度 发 散 性 思 维 的 能 力 。2

11、、学习用开放式概念图的方法记录问题并进行交流。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教学难点: 学 习 用 开 放 式 概 念 图 的 方 法 记 录 问 题 并 进 行 交 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 谈 话 导 入 :教 学 准 备 :1、 提 供 材 料 超 市 。2、 每 组 准 备 一 张 白 纸 。3、 学 生 每 人 准 备 一 支 彩 笔 。“想 成 为 问 题 银 行 的 百 万 富翁 吗 ? 其 实 每 一 个 物 体 里 都蕴 藏 着 许 多 的 问 题 , 就 像 一个 个 问 题 的 宝 藏 , 只 要 我 们认 真 地 观 察 , 从

12、不 同 的 角 度去 思 考 , 就 能 把 其 中 的 问 题挖 掘 出 来 。 ”板 书 课 题 : 开 发 问 题 宝 藏 二 、 学 习 活 动 1、 教 师 从 超 市 中 拿 出 一 个吸 铁 石 , 让 学 生 观 察 提 问 ,教 师 根 据 学 提 出 的 问 题 在 黑板 上 绘 制 出 关 于 吸 铁 石 的 概念 图 。2、 各 小 组 到 材 料 超 市 选 购 自 己喜 爱 的 物 体 。3、 小 组 同 学 认 真 观 察 , 从 不 同的 角 度 提 出 自 己 的 问 题 。4、 每 个 小 组 用 概 念 图 的 方 式 表示 出 本 小 组 提 出 的 问

13、 题 。5、 各 小 组 选 择 一 个 自 己 能 够 研究 的 问 题 , 进 行 自 由 研 究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五官兄弟”游乐场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7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五种感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2. 养成仔细体验、观察及积极提问的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五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五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导入新课:二. 活动学习: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五彩缤纷,有滋有味。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解世界观察、自然的方法有五种。那么那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是哪五种方法?师:这五种方法分别是通过哪个

14、器官去完成的?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五官的具体作用。目标出示:1.了解人体五种感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2.养成仔细体验、观察及积极提问的习惯。1. 视觉活动师总结 : 眼睛 (看) 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2. 听觉活动师总结 : 耳朵 (听) 物体发出的声音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桌子上的物品,把眼睛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想一想,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些方面?先小组观察讨论,再展示。闭上眼睛听录音。你听到了什么?(小狗 小羊 小鸟的叫声)第 二 单 元: 五官兄弟三. 反馈检测:四. 课堂小结:3. 嗅觉和味觉活动师总结 : 鼻子 (闻) 物体的气味嘴巴 (尝) 物体的味道4. 触觉活动师总

15、结: 手 ( 摸 ) 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五官兄弟”一条心,才可以更好的帮出我们了解这个五彩的世界。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伸出小手摸一摸。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我们这五个器官。老师这里有三杯水:一杯是糖水,一杯是盐水,一杯是醋。用什么办法区别开呢?可以同桌两个先商量商量。(老师提问几个同学,找区分的办法)摸一摸你带来的水果、玩具,看看有什么感觉?老师这里有两杯水,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冷水。如何区分?这儿有一个物体,那位同学用手摸一摸它,说说摸后的感觉?练习册“五官兄弟”游乐场的一、二题板书设计“五官兄弟”游乐场眼睛 (看) 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耳朵 (听) 物体发出的声音鼻子

16、 (闻) 物体的气味嘴巴 (尝) 物体的味道 手 (摸) 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与光滑课后反思课 题: 瓜果交易会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8教学目标:1.模拟生活场景,学习辨别和选购常见瓜果,2.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引入二、瓜果交易会师:同学们买过水果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瓜果供应商和采购商,来展示一下我们选择瓜果的本领吧!教师巡视 瓜果交易会的活动规则:、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采购和推销自己小组的瓜果。、负责推销的同学要设法向别的小组负责

17、采购的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瓜果的优点,争取以更高的价格成交。、负责采购的同学认真选购,争取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当小组内认为购买的瓜果不满意时,如时间答应,可以继续卖出和买进,小组成员须协商进行。、小组共同参与,必须卖出和新买进水果。、及时填写采购单,记录交易时的观察收获和发现的问题。(学生活动,)三、交流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瓜果交易会手摸 耳听 鼻嗅 嘴尝课后反思课 题: 寻找秋天(1)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9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教学重点:

18、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质疑激趣2赛诗会:美丽的秋天3探访秋天里的生物放一秋天景色的录像(内容是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天里的行为。)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寻找秋天。组织形式:(1)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小组预赛,每个小组选出 1 名优胜者;(2)班级赛诗会。赛诗会结束后,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诗句中的亮点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到“收获的季节”上来(3)秋天的景色确实与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吗?最后,借用妙妙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探访秋天吧!”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变化,什么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变黄的是什么树?地上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教师要适时

19、进行评价:如,叶的美丽靠自己留心欣赏,我们感受到叶的美好,就会喜欢它、爱护它。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看书。以书上“秋”、“秋天到”、“我眼中的秋天”的描述格式,说说“我”心中的秋天。走出教室,行走在秋天的校园里。仔细观察动物,包括动物的名称,活动方式,鸣叫声等等。第 三 单 元: 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4讨论与交流 我们描述的秋天和看到的秋天是一样的吗?谁写的诗更贴近真实的秋天? 教师提出下一节课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引出下一节课探究的主题。每个小组挑选 1-2 篇,由一个小组负责出一期“秋天的景色”的班报。板

20、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寻找秋天(2)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10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教学重点: 手脑并用,探究树叶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测量气温(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2)认识温度计(3)正确使用温度计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计离地面约 1.5 米左右;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4)学习记录温度的方法讲解:用摄氏温

21、度计测量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 C 表示摄氏,C 左上角的小圈表示度。0 度以上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读的时候先说数字,再说单位(摄氏度)。例如 10,20,30。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先写数字,再写单位。零上温度的刻度,从 0 开始,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分组观察温度计。汇报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2制作树叶书签3阅读“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0 度以下的温度叫做零下温度,读的时候要先说“零下”,然后说数字,再说单位。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按这种顺序,用“-”表示零下。在温度计上读温度的时候,要看清从 010 分红几格,每格是多少度。如果

22、分红 10 格,每格是1 度;如果分红 5 格,每格是 2度,每半格是 1 度。(5)交流与分析总结探究的内容。拓展:(1)下周上课时展示各自制作的树叶书签。(2)下周上课时每人带来一种果实。整理测量数据。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气温资料。讨论与分析:气温由 22降至10的这段时间称为秋天。制作方法:(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用废旧书报夹一个星期左右,使它们变得干燥、平整;(2)然后衬上卡纸,较大的树叶可用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后再用透明胶带固定;较小的树叶可直接把树叶固定好,再修剪卡纸的外形;(3)最后,在叶柄处系上红毛线即可。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果实累累的季节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11教学目标

23、: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3、了解果实的种类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激发活动兴趣2果实展示会3趣味活动找“星星”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

24、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归纳果实的特征: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 2 件好作品。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注意事项:(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4分类:找果实5、拓展活动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采集植物的种子。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学生阅读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寻访蚂蚁 主备人:赵爱丽 课

25、时:1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3、归纳昆虫的特征。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归纳昆虫的特征。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教学引入二、观 察 提 问1967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化学家波特(George Porter 1920)曾经说过:“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这是因为,好奇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儿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并且极富想像力。这正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和必备的素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26、去寻访蚂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能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第 1 个 画 面 : 是 一 个 相 对 静 态的 画 面 。 奇 奇 、 妙 妙 、 探 探 、 究究 聚 精 会 神 地 观 察 着 地 面 上 的 蚂蚁 。 “蚂 蚁 住 在 哪 里 ? ”“这 些蚂 蚁 排 着 队 干 什 么 ? ”“咱 们 顺着 长 队 去 瞧 瞧 !”。第 2 个 画 面 , 是 一 个 动 静 结 合的 画 面 。 四 个 小 伙 伴 顺 着 蚂 蚁 长长 的 队 伍 追 击 。 探 探 、 奇 奇 跑 的快 一 些 , 最 先 找 到 并 趴 在 地 上 观看 蚂 蚁 窝 : “我 找 到 了 !蚂 蚁 住

27、在 花 盆 底 下 。 ”妙 妙 、 究 究 闻 声而 来 。第 四 单 元: 有趣的动物三 、 动 手 操 作 。四 、 观 察 交 流五 、 总 结六、实践活动1、 做 “蚂 蚁 ”。2、师生交流评议: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教师适当引导: “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辅助观察。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归 纳 出 “昆 虫 ”这 一 概 念 。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学生根据经验动手制作蚂蚁模型,可用橡皮泥代替黏土。学 生 到 校 园 里 观 察 蚂 蚁 , 说 一 说 : 真正 的 蚂 蚁 什 么 样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28、: 动物怎样过冬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13教学目标:通过多层次的观察和提问,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学难点: 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 谈 话 导 入二 、 初 步 感 知三 、 探 究 活 动由 上 节 课 的 探 访 蚂 蚁 导 入 。1、 在 观 察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更 深 层 次 的 问 题 : “动 物 过冬 的 方 式 为 什 么 不 同 ? ”、“其 他 动 物 是 怎 样 过 冬 的 ?”2、 通 过 查 找 资 料 的 形 式 ,调 动 学 生 脑 海 里 已 有 的 知 识和

29、 经 验 , 唤 起 对 动 物 的 家 的回 忆 。3、 用 什 么 方 法 搜 集 资 料 ?4、 更 深 层 次 的 观 察 与 提 问 :给 动 物 的 过 冬 方 式 分 类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备粮:蚂蚁南飞:大雁换毛:猫、狐狸阅 读 “小 蚂 蚁 找 朋 友 ”。 谁 能 说 一 说“这 些 动 物 是 怎 样 过 冬 的 ? ”让 学 生 通 过 查 阅 书 籍 , 上 网 等 方 式 进行 搜 集 资 料四 、 拓 展 活 动 游戏:卡片竞答角色扮演我们来排练一个小节目,扮演准备过冬的动物。看那一小组的表演最棒!每组两人,轮流抽取卡片,讲讲每张卡片上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0、看谁知道得最多。小组内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准备过冬的动物,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意思。比一比谁扮演的最像。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上夜班的动物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14教学目标:通过多层次的观察提问,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探究质疑能力.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引入二、夜间的巡警三、观察与提问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存款现在有多少了。今天就让我们来从中选出一些问题来解决吧!今天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还知道哪些上夜班的动物?关于它们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把你的问题提出来。生:我从问题银行中提取了一个问题:晚上,动物是否都安静的睡觉

31、呢?生:有些动物白天睡懒觉,晚上干什么?打开课本 37 页,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然后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全班为大家展示一下!学生阅读课文,分配角色,教师巡视。学生展示。说说你在刚才活动中的感受,在这些角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把我们的问题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四、观察与讨论五、动物夜间通行证这些动物是怎样上夜班的?它们上夜班都在做什么?有些动物是上夜班的,给他们办一张“动物夜间通行证”吧,否则猫头鹰警官会抓他们的!在办证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关于这种动物的那些资料?你们还有哪些问题?老师这有一张蟾蜍的夜间通行证,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小组内整理一下我们所知道

32、的,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汇报交流。小组选择一种上夜班的动物,为它们办一张通行证吧!全班展示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 探访蚯蚓的家 主备人:赵爱丽 课时:15教学目标:1、 知 道 土 壤 的 构 成 ;2、 能 提 出 问 题 , 初 步 选 择 适 合 自 己 探 究 的 问 题 ;3、 能 运 用 多 种 方 法 观 察 ;4、愿意合作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教学重点: 知 道 土 壤 的 构 成 ; 能 运 用 多 种 方 法 观 察 ;教学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 谈 话 导 入二 、 探 究 学 习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

33、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 “蚯蚓的家在哪儿?”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 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1、 鼓 励 学 生 提 出 自 己 想 知道 的 问 题 。2、 组 织 学 生 讨 论 : “怎 样选 择 适 合 自 己 研 究 的 问 题 ”,并 指 导 学 生 根 据 自 己 具 备 的条 件 选 择 研 究 问 题 。3、 观 察 土 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来 到 室 外 , 观察 土 壤 , 要 求 学 生 要 作 好 观察 记 录 。学 生 交 流 , 教 师 有 选 择 的 板 书 学生 提 出 的 问 题 。第 五 单 元: 蚯蚓小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