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课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2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关于弹吉他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A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 音强度B弹奏所用的力度的不同是为了改变音量大小C改变弹奏的快慢是为了改变响度D小王身体摆动是为了增大出声的能量3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4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实验室环境,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A大量冰块熔化 B用电风扇吹风C用“干冰”升华 D用喷雾法加快蒸发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
2、间的关系,已知 AO 是入射光线,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沿 ON 前后转动板 E B沿 ON 前后转动板 FC改变光线 OB 与 ON 的夹角 D改变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6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你看过去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C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3、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8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关于这只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B水面动物的“倒影”C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A 人的影子 D 日食2A虚像、 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9.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 试管未碰底 ) 。 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 1 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 几种物质的沸点(1 个标准大气压)A. 水 B. 甘油 C. 煤油 D. 酒精10下
4、列关于图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分解成彩色光带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且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 6 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 8 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 30%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 ( )A7 种 B5 种 C3 种 D1 种物质沸点()物质 沸点()水 100 甘油 290煤油 150 酒精 78312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
5、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目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13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色、响度和 ;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 。1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在动;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说明发声物 体在 。小华同
6、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1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 经过 而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择 “会吸热” 、 “会放热” 、 “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择“内侧” 、 “外侧”或“内、外侧”)。16春日的玄武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 “鸟语”是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中的;“柳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选填
7、“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水太阳 太阳杆 杆417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用白屏来承接是因为它能 所有色光。如果将白 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由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 (选填“大”或“小”)。18人们能查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查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 。汶川地震中,远在 600 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 而引起的。19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人其后果更重的是被 烫伤,这是因为
8、。由此小明想到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所以 层馒头先熟,刚蒸好的馒头很烫,厨师想用手从笼中取出来,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烫伤。20 “白纸黑字”是因为白纸 所有色光,黑字 所有色光,形成强烈反差而看见白纸上的黑字。在暗室的红光照射下,能否看清白纸上的红字,理由: 。21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正对凸透镜时,有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白纸上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 ,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 。22按要求作图(每图 2 分,共 8 分):(1)画出下图中
9、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2) 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3)完成下列光路图。523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 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甲所示。(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和 。(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位为 ,该示数表示的是图像 段所对应的温度(填“AB”或“DE”)。此实验室的大气压 1 个标准大气压(选填:“等于”或“不等于”)。2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
10、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 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 “较黑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 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
11、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625.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的。(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同桌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
12、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d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2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 ,其中反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度, 侧是空气。27.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 A 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 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
13、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28如图所示是济宁市 2013 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 。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 ,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 ,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29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考场号:01 座号:050105113488 张三7甲 乙 丙 丁小孔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1)根据
14、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 a(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 。(2)为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张带孔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 3mm,甲、丙、丁卡片中大孔的尺寸均大于 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应选用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
15、(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 。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B 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 到地面的距离有关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 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 OB 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反射角入射角。 8(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
16、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 )同一平面内,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3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这样。(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填“甲”或“乙” )的一侧观察。(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 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OA BO4040甲 乙甲乙第 31 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