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设备配置技术,RCNA_01,课程介绍,学时: 64学时,理论34,实习30。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组网基本理论交换机的组网配置路由器的组网配置实验:计入平时成绩。辅导:每周实验课后一小时辅导。考试:理论答卷,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际操作多注重复习所学理论严格操作规程,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网络管理员 (前台操作和应用,了解理论)网络工程师 (后台设计、施工和技术支持,较深理论)网页设计(中级)技能证书 企业证书:CISCO、华为等 劳动部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介绍,培训证书样本,思科CCNA培训证书,国家软考-网络工程师证书,培训证书样本,培训证书样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证书(
2、原CETTIC培训认证证书)。序列号唯一编码。有效性可通过“中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服务网” 查询,谭 守 忠 于2007年12月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1+n”复合型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中 网络信息化工程师 专业课程培训考核。经审核,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发此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程议题,第1章 概述,本章内容,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模型 1.2 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 1.3 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 1.4 常见通信接口 1.5 有线传输介质 1.6 无线传输介质,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您能够: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常用介质 掌握OSI
3、七层参考模型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重点的网络协议,课程议题,计算机网络模型,计算机网络介绍,Internet,SOHO,Server,Intranet,移动,宽带上网,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分层模型,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 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区分开来 使网络的不同功能模块分担起不同的职责 减轻问题的复杂程度 在各层分别定义标准接口,各层相对独立 能有效刺激网络技术革新 便于研究和教学,OSI七层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
4、SI七层参考模型,设备A,设备B,中间节点,中间节点,OSI七层参考模型,设备A,设备B,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 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这3个步骤 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正确地传输比特流 常见协议 EIA/TIA 232(RS-232-C ) 典型设备 中继器:连接两个(或多个)网段,对信号起中继放大作用 ,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 集线器:可以将多台设备以星形的拓扑结构连接起来,组成共享型的网络,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 对数据进行检错、纠错、流量控制。 将数据分成帧,以数据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典型设备 网桥:连接两个局域网,在各种传输介质
5、中转发数据信号,扩展网络的距离,有效地限制两个介质系统中无关紧要的通信 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 ,转发延迟小,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和中继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实现数据链路的复用 排序、流量控制 典型设备 路由器: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传输层,实现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进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虚电路管理 在通信子网和高层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会话层,建立和维持会话 使会话获得同步 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
6、压缩、格式转换等,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接口 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协议,这些协议往往直接针对用户的需要 ,如: HTTP FTP SMTP TELNET,OSI七层参考模型,允许接入网络资源,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将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 提供网络互联,在媒体上传输比特; 提供机械的和电气的规约,对数据进行转换、 加密和压缩,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 报文传输和差错控制,将分组数据封装成帧; 提供节点到节点方式 的传输,TCP/IP参考模型,在20世纪60年代末为ARPAnet而开发 因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
7、P而得名 包含多个协议 四层的体系结构,TCP/IP和OSI模型的对应关系,TCP/IP协议栈,OSI和TCP/IP模型的比较,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 各层功能大体相同 OSI模型严格区分了各层的服务、接口和协议;而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明确区分这三者 OSI模型先于其协议出现,模型更通用;而TCP/IP协议先于模型出现,因此不能描述其他协议栈 OSI的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传输层只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而TCP/IP在网络层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在传输层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课程议题,第2章 网卡和调制解调器,2.1 网卡,2.1.1 网卡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提
8、供主机与网络间的数据交换。 1.发送数据 (1)介质监听:网卡先监听传输介质是否空闲,即是否有其他工作站正在传送数据,如果没有工作站正在传送数据,则开始准备向传输介质发送数据。(属于链路管理CSMA/CD) (2)数据传输:把存放计算机内存中的数据通过系统总线发送给网卡。 (3)数据缓存:把要发送的数据存放到网卡缓存,一般是4KB大小,(4)帧的建立:网卡接收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按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为数据帧。网卡将数据按一定格式装配成帧,配以前导码、帧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以及填充段、CRC检验等。 (5)并/串变换:把要发送的数据转换成网络介质需要的串行数据 (6)数据编码/解码:把计算机
9、内二进制数据编码为网络介质需要的数据格式。(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7)发送数据:通过传输介质发送数据。,2.接收数据网卡监听到传输介质上有传输信息,则准备接收数据,数据接收时,首先鉴别目的地址,如与本站地址不符,则将此帧信息丢弃,否则进行串/并转换,再对信息帧进行分解,把有效数据送往缓冲存储器。接收完一个信息帧后,如检验正确,则向发送站送出一个ACK应答帧,如有错误,则发出NAK否定应答帧。网卡在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要进行传输介质收发控制,网卡对传输介质收发控制通过载波侦听进行冲突检测来实现。,2.1.2 网卡的类别,(1)ISA总线网卡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
10、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总线采用16位总线,带宽为8.3MHz,ISA总线网卡的CPU的占用率高,速度较慢,最大传输速率10Mbps。 (2)PCI总线网卡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总线为32位总线,带宽为33MHz,PCI总线的网卡,CPU的占用率较低,速度快,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000Mbps,是目前最流行的网卡。目前主流的PCI规范有PCI2.0、PCI2.1和PCI2.2三种,总线分类,(3)PCMCIA总线网卡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
11、nal Association)网卡是笔记本专用的网卡。PCMCIA总线分为两类,一类为16位的PCMCIA,另一类为32位的。 (4)PCI-E总线网卡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提出。PCI-E技术规格包括X1(250MB/s),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规格,目前PCI-E X1和PCI-E X16已成为PCI-E主流规格。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2.1.2 网卡的类别,(5)PCI-X总线网卡 PCI-X是目前在服务器开始使用的网卡类型,它与原来的PCI相比在I/O速度方面提高了一倍,比PCI接
12、口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PCI-X总线接口的网卡一般采用32位的总线宽度,也有64位的数据宽度。 (6)USB总线网卡USB总线网卡是最近才出现的产品,这种网卡是外置式的,具有不占用计算机扩展槽的优点,因而安装更为方便。这种网卡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2.1.2 网卡的类别,2.按带宽分类按照网卡的传输速率(即其支持的带宽)可分为10Mbps网卡、100Mbps网卡、10/100Mbps自适应网卡、1000Mbps网卡以及10000Mbps网卡。 3.按网络接口分类 目前常见的网络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BNC接口、AUI接口、FDDI接口、ATM接口等。,2.1.2 网卡的类别,2
13、.1.4 网卡的选购,1.工作站网卡的选购 (1)接口类型。 (2)传输速度。 (3)总线类型。 (4)对操作系统的支持。目前网卡支持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类操作系统、UNIX类操作系统、Linux系统以及Netware操作系统等。 (5)对全双工通信方式的支持。 (6)对远程唤醒功能的支持。 (7)对远程引导功能的支持。,2.服务器网卡的选购 服务器网卡应具备以下特性中的几个或全部。 (1)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较低的处理器占用率。 (3)网管特征。 (4)就总线接口类型来看,应选用在服务器上使用的PCI-X总线接口类型的网卡。,2.2 网卡的安装和设置,1.网卡的安装(略) 2.驱动程序的安装 (略) 3.安装和设置网络协议(略) 注意:tcp/ip协议的安装和配置,课程回顾,计算机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网卡,作业,看书12章,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