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数学作图能力培养案例的反思与启示清华大学英语系测试:为中小学生英语量身定做.官方网站:http:/qinghua.yeryy .com/ 清华大学英语教授研究组提供学生数学作图能力培养案例的反思与启示海盐县元通中心小学 董林根关键词 作图能力、案例、反思、启示。内容提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要达到这个学习要求,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作图能力的培养。从自己的教学案例中,我通过反思,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 “万丈高楼平地起” ,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也应从“娃娃”抓起。在图形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图形作图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生
2、学会作图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习得一种解题技巧。另一方面,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发展下去,对进入初中学习平面图形的证明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平面图形作图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这种能力延续、发展到立体图形。并且由单个图形发展到适度的组合图形。数学教学中,学生作图能力培养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而要“细水长流” ,持之以恒。借助作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这种数学思想要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要达到这个学习要求,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作图能力的培养。本文拟结合自己平面图形教学中的相关案例,对如何重视培养学生作图
3、能力谈一点粗浅的反思与认识。案例 1 一次,我上完了“垂线和平行线”后,很感得意,学生似乎能很熟练地作出各类不同的垂线。然而到了画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时,部分学生的作图能力令我扫兴,尤其是几个“学困生” ,更是乱画一气,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画法:反思这种现象,一个因素固然是这一部分学生对高的意义的理解有误,实践操作能力偏弱,但与教师前期教学(垂线教学)估计不足有关。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或是智力偏弱等原因,听不懂别人的帮助意见,因而没有掌握作图操作技能。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实施一点“手把手”教的过程,让这部分学生在“模仿”中理解、接受
4、、掌握,并逐步形成技能。以后在教学垂线时,应该重点让学生熟练地画好以下几种形式的垂线(或垂线段)以便使学生较好地过渡到画高:同时,强调直角三角尺使用时一条直角边必须与所画的“底线”重合,通过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到达相应的位置(点或角的顶点) 。再在以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画高中,补充图形外画高的内容,如钝角三角形外部的高,让学生真正懂得“延长后画高”的知识,学会“灵活作高” 。案例 2 一次检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公园里有一个长方形水池,长 40 米,宽 25 米,水池四周有一条宽为 1米的绿化带。这条绿化带占地多少平方米?”许多学生竟无从下手,乱答一气。出现了以下几种错误算式:1、4
5、025 ;2、40(25+1) ;3、 (40+1 ) (25+1) ;4、4012+2512;5、 (40+25)21。反思这些学生的错误解答,不难发现学生仅凭想象解答,或者根本不想通过画图加以分析。其实,只要引导学生把题意用示意图画出,稍加分析就可正确解答。如图所示,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1、 (40+12) (25+12)4025;2、 (40+12)12+2512 ;3、4012+(25+12)12 ;4、4012+2512+114 ;5、 (40+25)21+114;6、 (40+12+25 )21。分析学生解答的错误,责任不在学生,而在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总是怕学生作图耗费时间,没有
6、重视引导学生借助作图帮助理解和分析题意。回想起来,反而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涉及到“文字形式”的图形题,一定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作图兴趣,逐步使学生养成自觉借助作图帮助理解、分析图形应用题的习惯。案例 3 今年我的一位同事执教三年级,她很重视学生对长方形习题的作图训练。小学数学第六册期末检测卷(2004.6 嘉兴市统一卷)上,有这样一个 判断题:“用 3 个边长 是 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2 厘米。 ”检测结束后,她告诉我她的学生大多是通过画图才下结论的。一般的学生都能画出示意图,标上数据,再认真计算:(3+1 )2=8 厘米。最后发现原 题是
7、错误的 。反思学生对这个判断题的正确判定,我深感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图示理解、分析习题的重要。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无法脱离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常常要凭借具体事物作支撑。我执教小学高段检测时发现以下习题,学生错误严重:131、用 12 个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最大可以是( )厘米,最小可以是( )厘米。2、用 24 个棱长 1 厘米的小立方体积木,拼搭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其表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最小是( )平方厘米。究其根源,除去允许动手操作学具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无法画出拼搭图,缺乏直观载体的支撑,仅靠大脑想象难以实现对问
8、题的解决。以上几个案例,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启示 1 “高楼万丈始于基” ,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也应从“娃娃”抓起。一般说来,小学生是很喜欢画画的,教师要从低年级起就重视数学学习中“画画”教学,引导学生把文字的意思“图形化” ,借助图形理解题意。启示 2 在图形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图形作图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生学会作图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习得一种解题技巧;另一方面,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发展下去,对进入初中学习平面图形的证明题,具有重要意义。启示 3 本文所举案例,仅仅是平面图形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平面图形作图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这种能力延续、发展到立体图形;并且由单个图形发展到适度
9、的组合图形。启示 4 数学教学中,学生作图能力培养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而要“细水长流” ,持之以恒。学生数学作图能力培养,开始可能比较吃力,教师千万不能急躁,要耐心引导,悉心指导。当学生具备这种习惯和能力时,他们解决问题也同时具备了一种策略。启示 5 借助作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这种数学思想要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教学的难点,而借助图示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教学难点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有大量的习题,如:涉及“倍”的应用题、相遇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都可以通过作图加以理解和分析,从而找到题中英文书写知识一、 26 个字母的书
10、写1、 大写字母占上两格,写的时候要注意顶第一线,坐第三线;2、 小写字母:acemnorsuv wxz 占中间一格;bdhkl 占上两格(注意要顶第一线,坐第三线);gpqy 占 下两格(注意顶第二线,坐第四线);it 占上面一格半,j 占两格半;f 占三格;3、每个字母都稍向右倾斜5 度,斜度要一致;4、除 f,i,j,p,t,x6 个小写字母书写时是两笔完成外,其余小写字母都是一笔完成;5、C,G,J,L,O,S,V,W,Z 9 个大写字母,书写时笔尖不能离开纸面,都必须一笔完成;6、A,E,F,H,I5 个大写字母,书写时都是三笔完成;7、除以上大写字母外,其余大写字母是两笔完成的。二
11、、英语字母何时要大写 英语的 26个字母有大 写和小写两种形式。平时书写时都用小写字母,一般不用大写字母。现就常用大写字母的情况归纳如下:1英语句子第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用大形式。例如:This is our school这是我们的学校。2英语诗每行第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用大写形式。如:Good, better best, 从好,到更好,到最好,Never let it rest, 永远不要停息Till good is better, 直到好的变得更好,And better, best更好的变得最好。3表示某人、某地、某些特定集团或组织的专有名词或专门名称的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一般要用大写形式。
12、姓名中的姓和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如:Ann Read 安 里德 ,Li Lei 李雷,Class One 一班,China中国。注:(1)关于中国人的名字,姓氏(单姓或双性,都只写作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单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双名则两词之间用连词符号(也可不用),前一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后一词用小写。如:Li Ming 李明,Liu Wenying 刘文英,Ouyang Hai 欧阳海(2)专门名称中的冠词 the 和 of 等介词一般 用小写形式。如: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国共产党。专门名称的缩写形式一般用大写形式。如:TV 电视,OK 好,可
13、以,CPC 中国共产党4.地名中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如:the Summer Palace 颐和园 Zhongshan Road 中山路5.星期、月份、节日的首字母要大写。如: Sunday ,Septe mber, Christmas6.语言名及涉及到国籍的名词及形容词的首字母 要大写。如:I can speak English and French. Two Frenchmen ,Chinese music7.特指的学校、大学、政府、委员会等的 字母要大写。如:The Committee has discussed his proposal. Beijing University8.天体、
14、海洋等自然界事物的专有名词的首 字母要大写。如:Pacific Ocean, Cape of Good Hope9.国家、省、市、郡、州、县等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如:France ,New York City10整句的直接引语中的第一个词的第 一个字母要用大写形式。如:The teacher says, “The book is his”老师说:“这本书是他的。”11放在姓名前的职务、头衔、称呼等的第 一个字母要大写。如:DrLiu 刘医 生,Prof Wu 吴教授, Comrade Wang 王同志,MrSmith 史密斯先生。12. 文章的标题、书名、报刊名称等,第一个单词和每一个实词
15、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如:Unit2 Whats the Matter,Mike?注:冠词 a,an ,the,三个字母以内的介词in, at,on ,of ,by,for 和连词 or,and,but 等,除这些词是标题的第一个词或出现在一句的开端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外,一般都用小写。如:A Farewell Party,Lets Take a Trip!13. 表示编号的词要大写。如: Lesson Two 第二课, Row 3 第三排14. 大多数的缩略词要大写。如: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 ID(身份证), CD(光盘)15. “I“和“OK“在句中的任何位置都应大写。如:Tom and
16、 I are students. 汤姆和我是学生。Thats OK.不用谢。三、 英语的标点符号英语的标点符号与汉语的标点符号在形式上与使用上大同小异。容易疏忽的地方,大致有以下几处:1英语句号是实心点,而不是小圆圈,如果英语的句号也和汉语一样,则容易和字母“o”相混淆。2英语的省略号一般使用“”是 3 点,不是像汉语那样用 6 点“”3.当句子最后一个单词后有表示缩写的点 “.”或者句末是省略号时,一般不再加句号。如:The class meeting will begin at 3 p.m.She is a teacher, beautiful and4.包含直接引语的句子,说话人和表示
17、“说”的动词可放在句首、句中和句末。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不同。如:She said,“All of us are very interested in going abroad” .“All of us are very interested in going abroad,” She said“All of us,” she said ,“are very interested in going abroad.” 汉语中直接引语前的“某某说”等词语之后一律用冒号。而英语中既可用逗号,也可用冒号。当“某某说”等词语在直接引语后时,汉语的引语末尾用句号,而英语一般用逗号。如句子 “Its non
18、e of your business,“ the young men said rudely的汉语译文是:“这不管你的事。”年轻人粗暴地说。5.作“也”的 too,多位于句末,一般前边要 加逗号,位于句中时,前后均须加逗号;作“请”讲的 please 位于句末时,其前要加逗号;however 等副词无论在句首 、句中还是句末都要用逗号把它与句子的其它部分分开。如:Ill work hard, tooYou, too, should be quiet in class.Sit down, please.Later, however, he decided to go.6.美国英语中,在书信称呼后
19、可用冒号 亦可用逗号,而在英国英语里一般用逗号。如:Dear Mr. Smith: /Dear Mr. Smith, (AE.)Dear friends, (BE.)7. 字符号不要写得太长,写长了容易跟破折号混 淆。其长度应该与一个字母的宽度相当。破折号的长度约占两个字母的位置。书写破折号时,与前后的单词应有一定的距离。8英语中没有顿号“、”。要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汉语习惯用顿号,而英语只能用逗号,汉语中连词 “和”、“及”等之前不可用顿号,而英语中连接一系列并列项目的“and”或“or”之前往往可以用逗号。9使用所有格符号时,要注意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以免引起意义上的混淆。如
20、my fathers book 不能写成 my fathersbook。10.英语中没有书名号,书名一般用引号。如:Yesterday she saw an English film “Gone with the Wind”或书名大写Have you read Read Star Over China?或用斜体 Have you read Read Star Over China?11.标点符号要写在正确的位置上。“.”和“,” 要写在紧靠第三线的上方,而不是在第二格中间。“:”和“;”的下端与“.”和“,” 位置相同,上端稍低于第二线。引号“”与大写字母的上端相齐。缩略号(或表示名词所有格的
21、符号)“ ”大致比字母i 的点高出一些。“?”和“!”大致与大写字母同样高低,下端与句号“.”位置相同。四、 英文的书写和移行英文书写应符合书写规范,英文字母要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字母的大小和字母之间的距离要匀称。书写应做到字形秀丽漂亮,通篇匀称和谐。写英文字母 要掌握正确笔顺。如字母 i,应该先写下面的部分,然后再打点。字母 t 应为 两笔。不少人在四线三格的练习纸上书写尚有规矩,能按字母的占格、高低和大小要求书写,但在白纸或横线纸上书写,却显得十分幼稚拙劣。字母或跳上跳下,或一律写成同一高度,占上中两格的字母与占中下两格的字母完全没有高低之别。这些现象都要防止。另外,书写时还要注意词与
22、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紧靠在一起。 在一篇字数有限的作文里,我们还要注意尽量不把一个单词拆开移行。万一要移行,则必须以音节为单位进行,如 revolution 这个词,依照音节移行的原则可以按 re-,revo-, revolu-这几种方法移行。在移行时,我们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单音节词不能移行,即使是字母较多的单音 节词,如 through 等也不能例外。2.不要把词的一个字母,即使那个字母构成一个 音节,写在行末或行首,如:a-long, trick-y3、不要把只有两个字母的音节写在行首,如: cab-in4.避免把人名和地名分开写,如:Chi-na, Aus-ten5.
23、遇到阿拉伯数字不能分拆移行,如: 1929,2357,December 23, 001, No.36.已带有连字符的复合词只可在连字符处分开,如: father-in-law, empty-handed7.带前缀、后缀的单词应前后缀和词根处分拆 移行,如:un-touched, dis-appointed, trans-late8.一页的最后一个词不要移行,把整个的词 写在下一页好了。9.合成词而在构成单词的两部分处分拆移行,如: loud-speaker, well-known, ear-phone10缩略词如 Mr., Dr.等不能和后面的名字拆 开移行。缩略的专用名词如 UK.,USA
24、等也不能拆开移行。11时间、量度及货币单位应视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移 行。如;11:00P.M.应写在一行内,不能将 11:00 和 PM分开移行;写 38时,不能将 36和分开 移行。12由“年、月、日”表示的日期,如果必须分 开移行只能将“月、日”与“年”分开。如 January 6,1980 不能将 January和 6 分开移行,但可以把 January 6,和 1980分成两行。五、英语作文格式1四边的距离在书写时,上下左右要留有一定的空白距离。2. 题目的写法题目应写在第一行的中间,题目左右两边的空白距离大致相等。题目的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从第二个单词起,其中每个实义词
25、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而冠词、介词和连词的第一个字母则一般小写。如:A Day to Remember Lets Go in for Sports写题目不要用括号或引号。题目后除了问号和感叹号之外,不加其它标点符号。3文章本体文章第一段的第一行应与题目隔一行或两行。每段的开头一般应该缩格,即向右缩进约四个字母的间隔;单词与单词之间须留一个字母的间隔,句与句之间须留两个字母的间隔。假若每行的最后一个单词写不下,最好不要轻易拆字移行,可将该单词移到后一行去书写。书写时,不要因为一行末尾还有一点空间就把一个词的前半截硬塞在那里,造成非移行不可的局面。实际上,移行过多是书写、打字或排印质量不高的表现。不必
26、过分地去追求右边的整齐,宁可多空一些,每行长短错落,要比移行过多看上去舒服。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坨南小学 杨东芳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作为刚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我,可以说对英语教学毫无经验,通过暑期小学英语教材学习,对六年级的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到了一些教学教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教小学英语之难之累,真是“苦在其身,乐在其心”!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一总结。一、学习课标,明确教学目标。为了使我的英语教学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求、树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抽休息时间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读,了解了
27、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明确了英语课程各级的总目标和各内容的分级目标、理解了英语教学原则、学会了一些科学评价原则等,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奠定了的扎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扎实备课,理清教学思路。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在备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课前备课,做到“有备而来”。我认真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考虑新知的横向衔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既要体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好各环节的过渡自然。并制作了各种有趣的教具,如:单词卡片、实物(图片)、头饰等教具
28、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课中备课,灵活安排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活动。我通过游戏引入新课教学时,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总是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及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生动有趣“快乐堡”,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中获得新知,通过反复的趣味操练(如:唱、演、玩、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来巩固所学新知。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良好。、课后备课,总结教学经验。每上完一单元,我都及时对该单元作出总结和反思,写出教后感,肯定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探讨该单元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9、三、认真上课,体现以人为本。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便要求,英语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认读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为此,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1、巧设导入,培养兴趣。每节的教学我首先通过做游戏、唱英语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洽在学习英语的氛围内。2、图文结合,掌握新知。根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运用单词卡片、实物教具、简笔画及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并借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义,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新
30、知过程,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遇到难读的单词或句子时,我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认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培养他们认读的能力。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还适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3、游戏活动,巩固新知。在完成了每节课的新授任务后,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简单易操作的趣味性、多样化游戏为主来实施教学,让学生进行反复模仿、认读、玩演、视听,从而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4、通过听,复习新知。我常在每节课结束的前5 分钟,
31、让学生听有关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听力练习。第一遍先认真听,第二遍边听边跟读。在学生能听读后并要求学生用相应的肢体语言或动作入情入境的来模仿、表演对话。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表演时及时给予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这样既复习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听说能力和读音的准确性,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四、加强自学,不断积累知识。由于本人在英语教学方面经验甚少,自己的知识又有限,在教学的同时,时时虚心向资历深的教师请教,和我们的同事一起学习有关英语方面的教学教法,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扩大视野;用心收集有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游戏资料,时常听录音
32、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报也不少:领导的信任,使我精力充沛;同事的帮助,使我干劲十足;学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游戏来辅助课堂教学,激活课堂。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更好的为英语教学服务,力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009 年12 月 30日小红帽小红帽:(唱着歌,欢快地跑进来)嗨,妈妈,你在干什么?妈妈:(一边把水果放在篮子里,心事重重地说)奶奶病了。这里有一些苹果和香蕉的奶奶。带他们到奶奶。小红帽:(边提起篮子,边点头说)
33、好!妈妈:(亲切地看着小红帽说)好。要小心。小红帽:是的,mummy.Goodbye ,木乃伊。妈妈:再见。亲爱的。第二场:在路上(一阵轻快的音乐远而近,小红帽挎着篮子蹦跳跳地跳到花草旁)小红帽:哇!花,多么美丽! (放下篮子采花)一花,二花,三花。狼:(随着一阵低沉的音乐,沃尔夫大步地走上台)我的狼。我饿了。(做找东西状,东张西望)这里是一个小红帽。你好!小红帽。你要去哪里? (做狡猾的样子和小红帽打招呼)小红帽:(手摸辫子,天真地回答)为了奶奶的。奶奶病了。狼:(自言自语)我会吃奶奶。但是. .(对小红帽说)嘿,看!六小宝贝鸭子。小红帽罗宾汉:(和 6 只鸭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狼:(悄悄地
34、藏到大树后)小红帽:(停止跳舞)您好!宝贝鸭子,你好吗?六鸭子:我们重新 fine.Thank你。你去哪儿?小红帽:为了奶奶的。噢,我必须去,再见。六鸭子:再见。第三场:奶奶家奶奶:(喘着气出场,颤颤悠悠地走到床前,吃力地坐到床边,喘了几口,打几个哈欠,慢吞吞地躺倒在床上。 )狼:(从树后出来,边走边说)我现在非常饿。 (做找寻的样子)如果是奶奶的家? (高兴地对观众说)啊,它在这里。 (敲门)砰,砰,砰。奶奶:是谁?狼:(装出小红帽的声音,一边得意地摇动尾巴,一边说)是我。小红帽。奶奶:(边说边起床)进来,进来狼:(得意洋洋地走到床边)奶奶,我会吃掉你。奶奶:(惊慌失措地抓紧衣服,瞪着眼睛,
35、边叫迫从床上滚到地上)灰狼把外婆吞到了肚子里。狼:(得意地拍拍肚子,翘起大拇指)美味了!我马上睡觉。小红帽:(高兴地敲门)Grandma.Grandma。狼:(装扮成奶奶的声音)是谁?小红帽:是我。小红帽。什么奇怪的声音!狼:进来吧,请进小红帽:(蹦跳着进来,把篮子放在桌紫,走到床前一看,跳回几步)哦!什么是大耳朵!狼:我可以听你的声音甜美。小红帽:哇!是一个大眼睛!狼:我可以看到你漂亮的脸蛋。小红帽:哦!什么大手。狼:我可以拥抱你。小红帽:(跪在床前,拉起狼的手,边摸边说)瞧!什么是大手?狼:(从床上跳起来说)我可以吃掉你!小红帽:(拼命地跑)哦!不!不!狼:(追到小红帽,做吃状,拍拍肚子说
36、)这是美味。我还在沉睡。我喜欢睡觉。猎人:(一边拿着枪,一边做寻找状出场)在哪里狼?瞧!阿门。(推门)狼来睡觉。狼:(发出呼呼的响声)猎人:(端起枪想打,又放下)什么大的肚子! (摸摸狼的肚子)奶奶和小红帽都在里面。我必须赶时间。 (从桌紫拿起剪刀,举起)瞧!剪刀。 (做剪狼的肚子)切,切,切。小红帽/奶奶:谢谢你。亨特:奶奶,给我一些针线。小红帽,给我一些石头。奶奶:(从桌紫拿来针线)小红帽:(搬来几个石头)一,二,三名。猎人:(把小石头装进狼的衣服里)奶奶:我将它的线程。猎人:(拿起枪)醒来!狼:(起床,两手托着大肚子)我的肚子是那么沉重。猎人:你的大坏狼,提高你的怀抱!狼:(边跑边说)帮
37、助!我不要开枪!亨特:(开枪)爆炸,爆炸!狼:(应声倒下)亨特:坏狼已经死了。小红帽和外婆:是啊!谢谢。小红帽,外婆,亨特(一起鞠躬):谢谢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度假区中心小学 蔡晓霞教材简释: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写所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宕开一笔,由实而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示出诗人襟怀的宽大,也为后两句析事明理做铺垫。诗的后两句写
38、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歌紧扣“登”字, “登楼”有所见, “登楼”有所思,由“见”及“思” , “思”中悟“理”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雄浑,气象开阔,又用纯白描的手法,真景实写,一气呵成,于平淡之中见奇伟。全诗仅 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易于诵读,言近旨远,给人启迪。目标预设:1、 学会本课 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全诗。3、初步理解诗意,让学生感悟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 重点、难点:1、
39、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诵读课文。2、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的意境和哲理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想象,理解诗中的意思,体验诗中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同时,采用多样化诵读方式,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设计思路:1、利用媒体看图导入,结合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鹳雀楼和诗人写诗的情况。2、初
40、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了解古诗内容。3、精读感悟,充分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太阳西沉、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说说诗人所看见的,讲讲画面内容,想象诗人所见之景。随后引导学生观察诗人观看时的位置,想象要望远的做法,结合联系日常生活经验,逐步懂得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其间,把理解古诗中字词意思自然穿插其中。4、总结课文时,进一步深入,通过“古诗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由观景深入到做人的思考,联想到做人也应不断上进,特别是联系学生所熟悉的春笋精神,理解就更到位了。5、最后学习生字,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很快掌握生字字形;引导观
41、察、老师示范,重点指导“雀、更”的书写。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因此要尽量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简介激趣1、媒体出示鹳雀楼的图片:你们看见了什么?谁来简单说一说。2、简介鹳雀楼和诗人写诗情况:师指着图片介绍:这鹳雀楼曾经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靠近黄河,面对中条山。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停留在上面,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叫做鹳雀楼。 (板书:鹳雀楼) 。鹳雀楼一共有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快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水,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千古
42、传诵的名诗登鹳雀楼 (板书“登”完成课题) 。3、设疑: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播放配有古筝曲的课文录音,学生欣赏2、引导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朗读,随时正音。4、启发学生思考:首诗主要写什么?(板书:看见、想到)哪些诗句是写诗人看见的?哪些诗句是写诗人想到的呢?我们来好好读读想想。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一)学习一、二行。 1、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谁想来读读这两句诗?2、引导思考:这两句写了什么呢?你知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哪些景物吗?诗中的“白日”是指什么时候的太阳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
43、生看图、联系“依山尽”来思考)媒体播放太阳靠着群山慢慢往下落的情景:你看见太阳是怎样落下去的?诗中哪个字是“靠着(挨着)”的意思?“尽”说明什么?谁能把太阳下山的情景说一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往下落,最后看不见了)引导想象: 引导想象:诗人看见的黄河水是怎样向东流去的呢?会发出什么声音?想看看这种景象吗?(播放黄河水东流的录像片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水?(滔滔、滚滚)滔滔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向大海。3、引导说诗句意思:现在,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指导朗读:太阳正慢慢西沉,黄河水奔流向前,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练习朗读。(二)学习三、四行、 1、诗人看到这样雄伟壮观的景象,他想些了什么
44、呢?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引导观察想象:现在,诗人正站在鹳雀楼的哪一层上欣赏着这雄伟壮观的景象?如果他想看到更远一些的景色,该怎么办呢?你觉得站在哪一层上能看得更远?为什么?你曾经有过登高望远的经历吗?人们在山顶上、在几十层高的楼顶上、在东方明珠塔上,就是为了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出示)“只有看得高,才能望得远”让学生读一读。 3、诗句和意思对应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哪个词语是“想要”的意思?哪个词语说明“很远很远”呢?“更”是什么意思?“穷”呢?尽、到头引导学生读读诗句、读读意思。4、指导朗读背诵: 师引导学生读诗
45、,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练习背诵:谁会背这首诗了?想象描述:现在,让我们也来登上这鹳雀楼,抬头向远处看,只见 一轮红日正 靠着群山慢慢西沉;再低头往下看,滔滔的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看到这雄伟壮观的景象,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生有感情吟 诵 登鹳雀楼)四、总结全文,当堂反馈1、总结思考: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这首诗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吗?(一个人也要不断求上进,要积极向上,像我们学过的春笋那样向上,向上,再向上)2、让我们再一起来把这首诗吟诵一遍。3、反馈练习:出示填空题: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人登上 ,抬头远望,只见太阳
46、 ,黄河水 。看着看着,诗人想:要想 ,就要 。指名口头填填,再一起读读。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生字,检查认读。2、引导自己想办法记忆字形,并交流。提示记忆字形的基本办法:换偏旁(楼数、欲容) ,加偏旁(依、穷)3、指导书写引导观察生字的组成和笔画摆放重点指导书写“雀、更” ,示范书写。学生描红、仿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s 1-2 单元检测卷一、听力部分 (20 分)A)听下面 10段短对话,根据对话内 容回答问题 ,每段对话读两遍。(每小题 1 分)( ) 1. Where is Sams pen pal from?A. France. B. Canada. C. A
47、ustralia.( ) 2. What languages does the girls pen pal speak?A. French and Japanese. B. English and Chinese. C. French and English. ( ) 3. Where is John from?A. France. B. The United States. C. Canada. ( ) 4. Does Jim like science?A. Yes, he does. B. No, he doesnt. C. I think so.( ) 5. What does Alic
48、e want to play?A. Basketball. B. Volleyball. C. Football. ( ) 6. Where is the library?A. Its next to a pay phone. B. Its in front of a pay phone. C. Its behind a pay phone. ( ) 7. Where is the mans house?A. Its near a supermarket. B. Its near a park. C. Its near a bank.( ) 8. Where is Garden Hotel?A. Its on Fifth Street. B. Its on Fifth Avenue. C. Its on Fourth Street. ( ) 9. Where do they want to buy some food?A. In a store.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upermarket. ( ) 10. Where does Tom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