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上最复杂串息 周次 1 2 期 9.16 9.22 9.23 9.29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上午 中秋节 五理 五理 下午 五理 五理 五理 五理 五理 五理 自我介绍 万 敏 13504314715(单向收费) QQ:1040163877 第四篇 分子医学专题 分子医学时代:分子生物学将现代医学带入分子时代 生物化学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第四篇 分子医学专题 分子医学时代:分子生物学将现代医学带入分子时代 里程碑式成就: 1956年:镰状细胞贫血病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1976年: src癌基因(导致鸡肉瘤 Sarcoma)的发现 1978年
2、:对镰状细胞贫血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 1982年:基因重组产品 人胰岛素问世 1990年:第一例基因治疗实施 镰状细胞贫血病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珠蛋白的第 6位谷氨酸变为缬氨酸 第四篇 分子医学专题 分子医学时代:分子生物学将现代医学带入分子时代 里程碑式成就: 1956年:镰状细胞贫血病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1976年: src癌基因(导致鸡肉瘤 Sarcoma)的发现 1978年:对镰状细胞贫血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 1982年:基因重组产品 人胰岛素问世 1990年:第一例基因治疗实施 第四篇 分子医学专题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第二
3、节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第三节 基因文库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五节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一)印迹技术 (二)探针技术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 (一)印迹技术 (二)探针技术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提问)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
4、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 具有互补序列的 两条核酸单链 ,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形成双链 的过程。 磷酸 O P -O O- O CH2 5 O OH H 4 3 2 1 碱基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示意图: H2O H O P O O O O P O O O O P O O O CH2 5 O H 4 3 2 1 OH OH CH2 5 O H 4 3 2 1 O P O O O 5 O P O O O 5 CH2 5 O H 4 3 2 1 O P O O O CH2 5 O H 4 3 2 1 OH 3,5-磷酸二酯键 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 3,5-磷酸二酯键
5、连接起来,形成多核苷酸长链。 18.10.6 15 DNA:基本结构 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dNTP) 通过 3-5磷酸二酯键 连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 A-G-C-T- A G C T 磷酸二酯键 脱氧腺嘌呤核苷酸 (dAMP) 脱氧鸟嘌呤核苷酸 (dGMP) 脱氧胞嘧啶核苷酸 (dCMP) 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 (dTMP) DNA: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T G C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
6、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 具有互补序列的 两条核酸单链 ,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形成双链 的过程。 DNA RNA RNA DNA (复)分子杂交: 具有互补序列的 两条核酸单链 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形成双链 的过程。 (复)分子杂交: DNA变性与复性 DNA变性:加热、强碱和有机溶剂作用下 氢键断裂,两条单链分开 磷酸二酯键不受影响,碱基排列顺序保持不变 DNA的复性:去除变性条件 单链 DNA在溶液中随机碰撞 互补单链通过碱基配对形成氢键 两条重新缠绕在一起的互补链不一定是原来的两条链 (复)分子杂交:
7、 DNA变性与复性 具有一定同源性的 两条核酸单链 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形成双链 的过程。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 (一)印迹技术: 将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再利用相应的检测反应来检测样品的一种方法。 Edwin Mellor Southern 埃德温 迈勒 萨瑟恩 1975年,英国人 Southern建立了将 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 NC膜)上,并利用 DNA-RNA杂交检测特定的 DNA片段的方法,称为Southern印迹法。 人们用类似的方法,对 RNA和蛋白质进行印迹分析,对
8、 RNA的印迹分析称为 Northern印迹法, 对单向电泳后的蛋白质分子的印迹分析称为 Western印迹法, 对双向电泳后蛋白质分子的印迹分析称为 Eastern印迹法。 (一)印迹技术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 (一)印迹技术 :毛细管虹吸法 (一)印迹技术 :毛细管虹吸法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一)印迹技术 电转移印迹技术 真空吸引转移印迹技术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一、分子杂交和印迹技术的原理 (复)分子杂交 (一)印迹技术 :转膜技术 (二)探针技术 在 DNA复性过程中,如果把不同 DNA单链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或把 DNA与 RNA放在一起,只要在 DNA或 RNA的单链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碱基配对关系,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之间形成杂化双链。 其中一条单链由于被标记上可检测的信号而称为探针。 将已知序列的核酸片段 (单链 RNA或 DNA)进行标记 ,使之带有特殊可检测信号,作为探针,与未知 DNA或 RNA单链进行分子杂交 ,检测未知 DNA或 RNA单链中,是否存在与探针序列互补的特定序列。 (二)探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