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鹿河小学语文电子备课课题 第 3课 向背有致 授课日期: 月 日 课时安排 1教学目标1.通过“圆、门”两字初步了解书法结构的向背有致原则,并能在书写中有所体现。2.学习不同结构汉字中的向背变化,并在实际书写中处理好向背关系,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3.欣赏赵孟频妙严寺记,感受“赵体”楷书的端庄飘逸之美。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分析、临写“圆、门、妙”等字,理解向背有致原则,并能书写表现。难点: 准确表现汉字中的向背关系,在实际书写中做到向背有致、和谐统一。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了解向背的含义。教师请两位同学上台,做面对面和背靠背姿势。
2、教师把这两种姿势用符号“()”“)(”表示出来,给这两种姿势取 个名字“相向”“相背”。2.教师小结:像这样两个人面对面和背对背的姿势,在汉字中也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汉字中的这种向背关系。二、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笔画间的“向背”。(1)课件出示“圆、门”两字,请学生找一找其中的向背关系。“圆”字外框两竖如面对面两人,呈相向状。“门”字外框两竖如背对背两人,呈相背状。(2)临写上述两字,教师巡视指导。(3)指导评价。选取优劣作业,对比点评。重点评析向背的笔画,弧度是否合理。小结。(板书课题:向背有致)2.深入理解不同结构中的向背。课件出示“妙、行、肩、我、浮、施”。思考:(1)请学生想
3、一想:向背是不是只存在于汉字外框纵向的竖笔呢?(2)教师提问:这些字哪些笔画作了相向或相背的安排?学生讨论。明确:“妙”字左右两部分相向,顶端靠近。“行”字两竖外拱,左右相向。“肩”字“月”左撇向右弯曲,右竖钩挺直而势向左,呈相背之势。“我”字竖钩和斜钩相背。“浮”字左三点与右竖钩相向。鹿河小学语文电子备课“施”字“方”横折钩右拱,“也”竖弯钩左拱,背而不离。教师小结:向背变化在不同结构的汉字中都会存在。有的体现在两个笔画间,有的体现在两个部分间。在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的字中表现较为明显。(板书:两个笔画间的向背、两个部分间的向背)(3)学生临写“妙、行、肩、我、浮、施”。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互动
4、评价。三、拓展延伸1.单钩比对。用钢笔单钩例字,并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处理向背关系的。体会相同汉字中的笔画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2.拓展思考。请学生说一说“行、顺、雅”这三个字中哪些笔画做了相向或相背的安排;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分析字中的向背关系。3.欣赏妙严寺记.妙严寺记由南宋牟巘撰文,记载了湖州妙严寺建寺及刻印佛经的情况,是元代书法家赵孟(公元 1254-1322年)50 多岁时所写,字迹匀称,用笔灵活,点画精妙,结构开张舒展,端庄秀美,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是学习“赵体”书法的优秀范本。四、整理反思1.思考并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2.清洁、整理学具。 板书设计:鹿河小学语文电子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