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老店-兴衰思考,金融(第一组) 主讲:陈恒尚 组员:王熊郭玉锦朱迪马世超薛坤夏竹林王堃李汾刚刘旭,百年老店-兴衰思考,巴林银行(Barings Bank)的创建、创始人、地位经营理念 创建于1763年,233年的历史 创始人弗朗西斯巴林爵士 特殊客户:英国王室,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五个世袭爵位,地位显赫 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巨大成功,有别于普通商业银行,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只能靠自身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是一家典型的投资银行业务专长: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曾为开通巴拿马运河发放贷款,资产状况(截止年),总资产:亿英镑 净资产:亿英镑 核心资本排名:全球家大银行排 名位,巴林银行
2、的倒闭,直接原因:尼克里森从事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失败,亏损亿英镑,资不抵债。 深层原因:权力集中 监管不力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性,原音重现: 里森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88888”帐户,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期货公司工作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帐号为“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避免给伦敦
3、的工作增加麻烦。这样,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要求新加坡期货公司还是按老规矩办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有“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为里森日后制造假帐提供了机会。,巴林银行倒闭过程,里森被授权从事风险并不大的风险套利交易。 1992年7月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由于操作失误,里森为其隐瞒并将损失放入“88888”帐户。 此后,类似失误都被记入“88888”帐户,此帐户的亏损越来越大。 为了弥补亏损,里森大量购入225种日经股
4、票指数期货。由于判断失误,造成巨额亏损,并又被转入“88888”帐户。 巴林银行资不抵债,最终破产。此时才暴露出里森的越权违规操作。,权利集中与高层疏忽,里森身兼交易与清算两职,为其交易行为瞒天过海巴林董事长彼得巴林对资产负债表的不重视,他认为揭露更多的资产负债表,能增加对本集团的了解,那便是年幼无知。,制度缺陷与光环效应,巴林银行人员岗位缺乏必要的流动“光环效应”对发现风险极为不利,认为他的工作很出色,对他十分信任,被英国银行界誉为“金融骄子”。,信任,信任是联系组织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渗进了很多的感情色彩,往往显得不理性。 巴林总部对里森就是这样过分的“信任”。总部非常放心的让里森私立“错误
5、帐户“,对里森进行松散的而无实际意义的调查,审计,对其放心以致于放纵的地步,“完全不去深究可能的问题,一味相信里森,并期待他为巴林套利赚钱。对于许多人提出的异议,怀疑,都被高层忽略,连里森都惊叹:“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据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这种信任成为巴林倒闭的根本问题。,金融衍生品杠杆效应,杠杆效应-从个人失误到银行倒闭 从里森个人的判断失误到整个巴林银行的倒闭,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成倍放大的投资回报率的是同样成倍放大的投资风险。这是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杠杆”特性决定的,中航油事件 2005年12月,同样在新加坡爆发了中国版巴林事件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油)因从事石油投机(石油衍生产品交易)造成了5.5亿美元巨额亏损直接导致了其破产。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 破产保护。,启示,一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 前台交易与后台清算严格区分管理层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二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