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与思考,袁 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提 纲,一、我国能源形势与挑战 二、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 四、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 五、我国能源发展展望 六、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意义,2,我国能源形势与挑战,1,世界能源发展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工业化前,人类主要利用薪柴作为能源,18世纪第一次工业化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带动煤炭逐步取代薪柴。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带动石油逐步取代煤炭。目前,世界能源正处于第三次变革初期,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最终取代化石能源。,第一次能源变革 1860 至 1
2、920 蒸汽机,第二次能源变革 1930 至 1960 内燃机、柴油机,第三次能源变革 1970 至今 石油危机与环境问题,薪柴 Wood,煤炭 Coal,可再生能源 替代能源 New Energy,石油 Oil,引发原因,世界能源格局,世界能源消费由发达国家主导,开始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份额逐步上升的格局发展。 但发达国家在优质能源(油、气、核电等)消费中,仍占主要份额,且人均能耗仍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化石能源的供需平衡,只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低速增长,世界化石能源资源进一步趋紧。,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资源和环境制约等全球变化因素,对传
3、统能源格局提出挑战。能源利用将进一步向节能、高效、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在今后几十年内,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煤、油、气、可再生能源、核能五方鼎立的格局。,经济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经济发展阶段与模式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部门能源需求的影响,世界能源消费格局,亿吨标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能源消费也随之增长,能源行业的一系列改革,使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中国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国土资源部2006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我国能源格局,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确定,中国将“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
4、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战略”;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302050报告提出2050年煤炭年产量控制在30亿吨,因此煤炭将长期作为我国的主导能源。,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本世纪以来,能源供应紧跟需求拉动,出现超高速增长,我国会很快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40%以上,China USA AUS IND RUS S. AFRICA,亿吨 100 Mt,如果我国能源消费保持8.9%的增速,则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将达79亿吨标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即使能持续实现每五年GDP单耗下降20%,但继续保持9%的年经济增长,2020年我国能耗也将占目前世界能耗的三成。 显然,
5、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对化石能源消费提出必要的总量控制目标,统筹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消费模式。,人均资源量低,150年前,一位叫做李希霍芬的德国人随外交使团来华。两赴山西考察后,这个德国人说,“中国是世界第一石炭国”、“中国煤炭资源可供世界两千年之用”。但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资源状况了。,我国人均资源量,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煤炭产量约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42%。利用煤炭产生的C02比利用石油和天然气高得多。在全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原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偏低,结构调
6、整取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导内需的发展方向,扭转奢侈性的消费取向) 原因: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用能装备能耗低,煤炭的采收和使用系统效率低。,我国GDP占世界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我国能耗占世界能耗的百分比,粗放的能源开采与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土壤都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环境压力会更大。,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由工业化前280ppm增加到379ppm。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环境制约大,全球平均温度、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北半球积雪面积变化,大气中CO2浓度变化,随着生活的改善,人民的环境诉求不断提高,要求
7、能源优质化、洁净化。,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战略,能源新技术成为竞相争占的新的战略制高点,以争取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我国需要在世界能源环境中寻求最优的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无论气候变化问题有多少争议,我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 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能源发展战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中央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建成中国特色的基本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本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将经历快速增长阶段、平缓增长阶段,然后过渡到低速增长阶段。 中国的能源如何发展,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机构给出了各种情景和预测,反映了不同的发展观
8、。按照粗放高速发展的惯性进行外推预测,是不科学的。,我们力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立足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给出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战略。 把资源和环境约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条件,体现节能提效优先,必须大力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环境友好,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有控制的健康发展,统筹规划和调控国家的发展速度、结构和供需模式,为今后长远的发展开创一条可持续的新型道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指导原则,原则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二: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原则。 原则三:节约优先、高效经济、合理调控供需的原则。 原则四: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原则。 原则
9、五:有差别地确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战略目标与重点,达到总体优化的原则。 原则六: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经济手段调控、建设先进能源系统的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 阶段的战略定位,3,2050年前的四十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节 约 高 效 洁 净 多 元 安 全,粗 放 低 效 污 染 欠安全,2050年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现在的能源体系,2050年后,我国将拥有一个中国特色的能源新体系,我国将进入比较自由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阶段。我国未来的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判断。能源的结构、“颜色”、质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2030年前的20年,是上述转型期中的攻坚期(困难
10、期)。 其间,要花大力气形成节能提效机制、实现新型能源(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突破、化石能源的洁净生产和利用、实现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石油安全供应和替代、电力系统优化发展、农村能源形态的显著进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3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2020年前的10年,特别是“十二五”,是上述攻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期,是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期,经济转型应实现重大调整,能源消费增长结构将有显著变化,节能、提效、减排取得新的明显成效,逐步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转变:从现在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科学的
11、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并在此新模式下,实现可持续的供需平衡,以支撑科学发展。,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4,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可概括为“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绿色和低碳也是两个有差异的概念,但在中国能源的具体情况下,二者在工作方向上高度一致:走向绿色和走向低碳并行不悖。 中国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可概括为: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系统经济高效。,节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是能源战略之首。 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人
12、均资源小国,必须确立“人均能耗应控制在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思想。 基于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分析和结构节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及社会消费节能潜力的分析,我国的节能提效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这项战略旨在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能耗(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耗)最小化,以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0.5,并随时间进一步降低)来支撑经济发展。,战略一: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把节能放在优先位置,将2020年的总能耗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是一个十分困难又十分有意义的战略指标,是转变发展方式实际成效的标志,也是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关键。 这项战略
13、的强化实施,将有力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耗总量(亿吨标煤),年份,未来我国能耗总量控制目标,煤炭目前是我国主导能源,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2.5亿吨。煤炭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重应该也可能逐步下降,2050年可望减至40%(甚至35%)以下,其战略地位将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 煤炭年消耗的绝对量,近一、二十年内仍会有所增加,经努力,有可能在2030年达到峰值,此后,总能源的增量将由洁净新能源补充。 煤炭的开采、洗选和利用必须改变粗放形态,走安全、高效、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战略二:煤炭科学开采和洁净高效利用,2030、2050年煤炭需求预测,煤炭需求预测,按行业统计的煤炭需求预
14、测,煤炭需求预测表明:未来几十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占据半壁江山,主体地位明确;由煤炭相对易得的特性,决定了在未来即使走高投入能源发展路线,大力提升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为巩固能源基础和安全保障,实现煤炭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能源整体发展战略最具基础性和重要性的部分。,实现煤炭的科学、绿色开采,对传统煤炭开采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回采率高的机械化、自动化采煤技术高瓦斯矿井全面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实行环境友好型有控制地开采采用煤炭地下气化等革命性的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煤炭生产和高效利用技术,促进煤炭生产的安全度、煤炭的利用效率和洁净度较大幅度提高,煤的洁净化利用,不仅是一个战略方
15、向,而且要成为可定量衡量和检查的指标。 提出“煤炭科学产能”的概念,根据科学产能的要求,可以把合理的煤炭安全产能控制在30亿吨以内。提出煤炭“洁净化度”的概念和定量描述,可作为该行业的一个考核指标。,目前2030年,用20年基本实现煤炭的科学开采和科学利用,达到阶段目标。,科学开采目标:,安全:由目前每年事故死亡3000多人,降到30人;百万吨死亡率由1人/Mt,降到0.01人/Mt(年产煤30亿t以上)。 高效开采:全面淘汰、关闭615万t以下小煤矿;煤矿数由1万多处降到2000处以下;机械化开采率由40%上升到80%以上;少部分约5%煤矿实现自动化开采;开采能耗下降5%。 洁净开采:高瓦斯
16、煤层全部实现抽采利用;80%矿井水实现处理复用;基本消灭矸石山;塌陷土地复垦率达50%。,20302050年,再用20年,全面实现科学开采、科学利用,各项指标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开采目标:,安全开采:事故死亡减低到34人/年以下;百万吨死亡率0.001人/Mt以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煤炭开采成为安全的行业。 高效开采:全部机械化开采;30%自动化开采;开采能耗再下降5%。 洁净开采:已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全面实现绿色开采。,全面实现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减人提效新增生产能力:各项指标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达标;具备改造条件的现有未达标生产能力:应给与政策扶植,限期达标;不具备科学开采条件的要
17、坚决逐步退出;鼓励煤炭企业发展产业多元化和循环经济,扩大人员分流安置能力。对历史遗留问题:承认、梳理分类、在政府主导支持下(政策和资金),企业为主逐步解决。,战略措施,国家支持开展煤炭重大科学和技术专项研究,解决煤炭科学开采和安全面临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建议在煤炭资源开发和洁净利用领域支持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包括:,(1)煤炭地下开采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包括: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重大基础研究;深部煤矿高温热害成灾机理及其环境控制基础研究;深部软岩非线性力学特性及其流变机理研究;煤炭开采重大工程装备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2)环境协调采矿理论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包括: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础科学问
18、题研究;矿区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研究;大型煤矿区环境污染和控制基础研究。,(3)煤矿安全开采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包括煤与瓦斯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的基层研究;煤矿突水机理及其防治基础研究;煤炭深部开采中的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基础研究;煤自燃及矿井火灾动力灾害的防治基础研究;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的基础研究。 (4)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基础研究,包括:城市建筑物等三下提高煤炭开采回收率的基础研究;老矿区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基础研究。 (5)煤炭洁净利用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包括:煤基液态燃料制备用煤资源预测与评价的基础研究;煤炭洁净利用中有害元素污染防控的地质地球化学机制。,逐步实现煤炭由燃料
19、到原料的过渡,煤炭 Coal,水能 Hydro Power,电 Electricity,风能 Wind Power,石油 Oil,液体燃料 Liquid Fuel,生物质能 Biomass,化工产品 Chemical Product,天然气 NG,太阳能 Solar,核能 Nuclear,洁净煤技术是高效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多联产是煤炭的最佳利用形式,煤基多联产的龙头工艺是煤炭气化,根据市场需求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可以同时生产化工产品、液体燃料、电力和供热,具有产品结构灵活、生产成本低和能源转化效率高等特点。 在多联产中,煤炭中的污染物可被最大限度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如硫可回收利用、高纯度二
20、氧化碳便于利用或封存,从而实现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污染物的近零排放。,研究成果在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鉴定意见为国内外首创。行业院士、专家及世界采矿大会国际组委会主席杜宾斯基(波兰国家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袁亮先生提出的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一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应该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高瓦斯矿区推广应用,以改善高瓦斯矿井的安全生产形势。 摘自杜宾斯基院士在煤炭学报发表的书评。,我国煤矿未来必须走煤与瓦斯共采、科学开采的道路,很想与您进行更深入交流,以进一步了解您的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目前,澳大利亚部分煤矿也面临着高
21、瓦斯低透气性的威胁,我认为我们应该向您学习期待着能到中国,到您的矿井,现场参观您技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澳大利亚采矿界同行的评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采煤国高度关注煤与瓦斯共采,世界采矿大会(WMC)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煤与瓦斯共采,尽快改善高瓦斯矿井安全状况,2011年9月11-16日,应邀出席第22届世界采矿大会,作中国低透气性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主旨报告,并获世界采矿大会“突出贡献奖”。,袁亮院士在第22届世界采矿大会上作主旨报告,袁亮院士获世界采矿大会“突出贡献奖”,确保石油在今后几十年的安全供应和能源支柱之一的稳定战略地位。 国内石油产量每年2亿吨可继
22、续保持几十年,但我国石油储采比较低,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走高。201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3%。 石油的战略方针是:大力节约,加强勘探,规模替代,适量进口(消费和储备)。,战略三:确保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和页岩气)是较洁净的化石能源。 我国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较丰富,其中,常规天然气3556万亿m3,页岩气35100万亿m3,致密气50100万亿m3,煤层气36.8万亿m3,天然气水合物100万亿m3。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明年3月份提交研究报告。应该大力发展
23、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将其放到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地位上,增大其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2030年国内产天然气产量可达到3000亿m3,进口量可达40005000亿m3,总量将占到一次能源的10%以上,使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亮点和能源结构中的绿色支柱之一。,我国煤层气地质资源储量丰富,为36.8万亿m3,居世界第三位。,开发利用煤层气是近期实现能源结构调整最有效、可能性最大的途径,2010年我国煤层气产量91亿m3,其中井下瓦斯抽采量76亿m3 ,地面煤层气产量15亿m3。,一是短期内无法采用地面煤层气开采的“三低一高”(低饱和度、低渗透性1mD、低储层压力,高的变质程度)矿区,推广“淮
24、南模式”,走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煤与瓦斯共采的路子,力争用510年时间,煤矿区瓦斯抽采量达到150250亿m3;二是适合地面煤层气开发条件的地区,推广“晋城模式”,走先抽煤层气后采煤的路子,用510年的时间,地面抽采煤层气达到150250亿m3以上;总体上,用510年时间,确保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总量达到300500亿m3 以上。,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应坚持“两条腿走路”,水电是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第一重点。资源清晰、技术成熟,在国家政策上,应促其积极、加快、有序发展。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装机3亿千瓦、4亿千瓦和4.55亿千瓦。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非水可再生
25、能源。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资源约20亿千瓦;风能资源大于10亿千瓦,陆上大于海上;生物质能资源约3亿吨标煤,并有培育的潜力。尽早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成为新的绿色能源支柱。,战略四:积极、加快、有序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逐步提升,成为我国的绿色能源支柱之一,2020年前应重在核心能力的创新、技术经济瓶颈的突破,重点解决风电提高经济效益、太阳能光伏与光热发电降低成本、间歇性能源并网和纤维素液体燃料技术等,扎实打好基础,做好示范,逐步产业化、规模化。 大力推广已有基础的太阳能热利用、生物沼气,积极发展海洋能、地热能。 高度重视垃圾的分类资源化利用。实现我
26、国农村的能源形态现代化。 非水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总贡献有可能分别达到2亿Tce、4亿Tce和8亿Tce 。 可再生能源(水和非水)的战略地位将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之一。,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 Biomass,光伏电站 Solar Power,水电 Hydro Power,风电Wind Power,经过努力,铀资源(国产和进口并举)不会成为对我国核能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核电的安全性和洁净性可以保证。 核能按照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部曲”的基本路线图,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需要高度重视从核资源-核燃料循环-核电站-后处理到核
27、废物处置全产业链的配套协调发展。 在目前压水堆为主的发展阶段,应充分发挥已成熟的二代改进型的作用,同时积极试验和掌握三代技术,发展沿海和内陆电站,同时,推动中国快堆技术加快发展。,战略五: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长期重大战略选择,可以成为我国能源的一个绿色支柱,2050年,核电可提供15%以上的一次能源,并继续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绿色支柱之一。,战略六:发展中国特色的适应新能源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发展非上网等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多方参与,分析不同方案,通过科学论证,特别是安全性、经济性论证,做好中国电力发展的规划和电网构架的规划。,利用信息技术与电网技术的结合,建
28、设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电网,达到提高电网的效率、安全性,也使电网有效接纳新能源的目标。 做好“风、光、储、输、用”示范工程,重视风电和光电的非上网和分布式用电方式;多种技术并举发展储能技术。,发展智慧能源网络(Smart Energy Network),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类能源生产、转化、运输、储存、利用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 更好地吸纳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把不同形态和质量的能源储存、配用到效率和效益最高的地方。 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智能电网”一词指的是电力交换系统的现代化,以使其可以监控、保护和自动优化其内部互联元件的运行。这里所谓的“互联元件”是指,从集中的
29、和分布式的发电机,通过高压网络和配电系统,到工业用户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到储能装置,到终端用户和他们的温度调节装置、电动汽车、电气设施和其它家用电器。,智能电网(Smart Grid )是智慧能源网的核心,智能电网是个能够智能地集成接于其上的所有使用者(发电、用电或两者间备)的电网,目的是有效地传递可持续的、经济的和安全的电力。 智能电网特点是电力和信息的双向流动性,以便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网络,为了实时的交换信息和达到设备层次上近乎瞬时的供需平衡,把分布式计算和通信的优势引入电网。 我国正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十分繁重的节能减排任务需要智能电网。,智能电网(Smart Grid
30、 )是智慧能源网的核心,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将明显抑制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SO2等污染气体排放,将在目前的基础上逐步下降,并将在2030年前显著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将逐步下降,首先在“十二五”期间使碳排放强度再降20%,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将确保我国已作出的主动承诺的兑现,并可能使我国CO2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估计峰值90亿吨/年),然后逐步下降,在2050年回落到70亿吨/年以下的水平。 这首先是我国的内在需求,也会在国际舞台上为我国争得战略主动权
31、。,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二是新技术的创新,解 决发展的技术瓶颈,快中子实验堆工程,能源资源的勘探,百(千)万屋顶太阳能工程,风、光、储、输、用示范工程,煤的洗选技术推广,智能电网,水电工程,三是对重大工程项目和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十二五”期间需重点支持和推进核电、水电和天然气的发展,加快煤炭洁净化和安全生产,支持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改变汽车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等。建议国家统筹规划、分渠道落实。,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 发展展望,5,煤炭年利用量达到峰值。 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
32、核电上规模,突破实验快堆技术。 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走上规模发展。 煤炭洁净化达到较高水平。 天然气和水电的开发大幅度进展。 节能、提效达到先进水平。 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预期到2030年前后我国能源发展将出现历史性的转折点,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预期到205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能源体系的变革,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学平衡。 能源结构中,洁净能源将占一半以上,并呈继续增长势头,并为下半世纪的发展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我国能源结构可望实现如下的情景,实施科学、绿色、低碳 能源战略的重大意义,6,在市场经济的
33、大环境下,在粗放发展的惯性力作用极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只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大手,就难以实施科学、绿色、低碳的能源战略。 必须用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抓住“十二五”这个关键期,以降低GDP能源强度,控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数量为抓手,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尽早走上重质量、重效率、绿色、低碳、节约、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综合运用体制机制改革、管理调控措施、经济政策、法律 、行政措施和科技创新推进等手段,形成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此,提出以下几点重大建议。,国家设立能源统一管理部门,以科学的机制制定能源战略、规划、政策、标准,以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调整结
34、构、转变发展方式;对能源新产业,主动进行优化引导;对争议较大的能源重大决策,通过科学程序主动决策,使我国能源有序健康发展。 对各级政府和企业,完善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GDP的增速上,强调又快又好,不宜追求两位数的增长,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把节能、绿色、低碳的要求作为硬指标,列入考核体系。,建议一:管理体制,以有力的经济政策为杠杆,倒逼地方和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完善能源立法,出台资源税、能耗税、排放税、碳税、物业税、调整能源价格、强化资源管理等政策,完善各类准入标准、技术标准,从制度上引导低耗能建筑、节能减排汽车,促进建筑业和汽车业的健康发展,适当控制我国汽车拥有率,严控高能耗产业的增长
35、,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十二五”再实现20%的节能降耗目标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建议二:经济政策,增加能源科技投入,建立新能源发展专项基金,把支持的重点放到科技研发和工程示范上去,突破技术经济瓶颈,促进自主创新,增强核心能力,争占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建议三:建设国家级的能源科技研发机构和平台,加快能源重大科技攻关,把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制约条件。从各级政府机构带头,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倡导“适度的物质消费、丰富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把建设“两型社会”落到实处。,建议四: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和生态文明理念,86,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型道路的要素!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中国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的通道!,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