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多维探索综述【原文出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原刊期号】20062 【分 类 号】A1 【作 者】张森年 【作者简介】张森年,上海政法学院社科系主任,教授,博士。 【参考文献】1 常柏把握理论创新实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访理论动态原主编沈宝祥教授J.长白学刊,2002,(6).2 黄楠森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EB/OL. http:/www. zbshgd. com/20031/llcs. htm.3 郭长春理论创新与理论工作者的责任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2).4 张国祚关于理论创新的思考J. 求是,2001,(22).5 张先贤遵循规律,努力推进理论
2、创新J. 探求, 2003,(1).6 陈耀彬理论创新的特点及取势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7 王兆铮在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J. 理论探讨,2004,(1).8 陈先达论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4).9 韩振峰对理论创新内在规律性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40211(4).10 沈央珍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谈理论创新的特征和重大启示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1 邢福有论理论创新的一般特性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2).12 孙宏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J.宝
3、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3 杨海英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3,(6).14 梁树发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5).15 廖良初论理论创新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 湖南社会科学, 2003,(3).16 韩介迎理论创新:时代的要求J. 理论学刊, 2001,(2).17 陈黔珍浅议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J.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1,(6).18 王崇熹关于理论创新必须重视的认识与方法问题J. 社会科学,2001,(8).19 方世南全球化态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价值、宗旨和方法J. 中共云
4、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3).20 刘玉梅、崔健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思考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2).21 高心湛理论创新是党的不竭动力80 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总结J.河南社会科学,2001,(5).22 赵增彦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八大基本经验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5).23 邓剑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J. 江汉论坛,2001,(6).24 孙艳平、张洪乾试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4,(2).25 邓泉国五十年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J. 社会主义研究,2000
5、,(4).26 雷国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J. 新华文摘,2001,(7).27 刘正云、余元姣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坚持理论创新的重要启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228 李明华深入研究理论创新的机理N.光明日报,2003128(4).29 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现机制EB/OL. http:/www. southcn. com/news/gdnews/hotspot/lwzt/lunwen/200211050815. htm, 20021105.30 成卫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机制J.前沿,2004,(5).31 杨长江理论创新规律研究J. 鲁行经院学报
6、, 2002,(6).32 陈仁和理论创新工作的一般规律探索EB/OL. http:/www. lnedu. net/Tresearch/Print. asp? ArticleID=1435, 20030723.33 杜宇理论创新规律初探J. 前沿,2004,(7).34 纪宝成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俱进的几点思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6).35 胡纯和理论创新与坚持五个统一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5).36 贺曙敏、高继文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37 罗恢远论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J.社会科学辑刊,2003,
7、(2).38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 张宁、陈铭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9 Maurice Meisner, Maos China and After, 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1986.40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M.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41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松年、杨德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2 英戴维麦克来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 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3 美约翰斯塔尔毛泽东
8、的政治哲学M.曹志为、王晴波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4 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点、形式和内在规律,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同时也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一、理论创新的内涵界定沈宝祥认为:“理论创新就是认识世界,就是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即新的思想、观点、原理。 ”1 黄楠森认为: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是理论创新,对
9、过去的观点、理论有所改进,增加了什么或减少了什么,也是理论创新。他强调指出,新的“理论”应该是真实的理论,即真理性的理论,而不是主观随意的虚假之词。理论创新并不是为新而新,新就是一切。2 郭长春从理论创新的客观根据、客观内容、客观标准的角度,界定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有三:一是理论确实反映了人类历史时代的变化和中国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二是理论确实回答了时代变化提出的新课题;三是理论的这种反映和回答确实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3 张国祚指出,凡真正的理论创新都是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新飞跃。4也有论者提出:“理论创新就是要在解决实践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提出正确3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论。 ”5 理论创新
10、是客观辩证法发展的必然,理论创新的灵魂在于体现时代性,创新的动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开拓性,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规律性。6 王兆铮提出,执政党理论创新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探讨。7二、理论创新的特点陈先达指出,理论创新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创新必须与求真相结合。第二,理论创新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应该立足现实,继承传统。第三,理论创新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和市场经济的关系。8 韩振峰认为,理论创新常常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突破性,二是彻底性,三是实践性。9 沈央珍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有:继承性、
11、实践性、突破性。10 邢福有认为,理论创新的显著特性有:实践性、继承性、现实性、扬弃性、探索性。11 孙宏健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本质特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敢为天下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显著特点。12三、理论创新的类型陈先达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原创性的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发展。再一种理论创新,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自己专业范围内提出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新见解,不同程度地对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贡献。8 韩振峰根据创新程度的
12、不同,将理论创新区分为原始性创新和综合性创新两类。所谓原始性创新,就是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有效探索社会实践新领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立新原理、新理论或新学说;所谓综合性创新,就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对前人创立的理论或学说,在充分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以新的观点、范畴作出新的补充、丰富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原始性创新和综合性创新往往交替出现。9 郭长春认为,理论创新有四种基本理论表现形式:一是第一次提出或第一次进行阐述和概括;二是在以前曾经提出过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需要补充进了新的思想、观点;三是以往虽然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但又从新的情况出发进行了阐述;四是根据新
13、的形势,结合新的实际,重新提出了以往曾经提出过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3 也有人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指出理论创新的几种类型:一是原创性的,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二是否定性的,即根据实践的新发展,对前人的个别已过时的观点进行修正;三是肯定性的,表现为对前人提出的思想进行补充和完善,把前人的思想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以使原有的思想发挥新的功能和作用。据此,作者提出,不是任何新出现的理论、观点都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和性质。只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科学地回答了实践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并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3四、理论创新的前提
14、和要件黄楠森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理论必须在实践与理论的反复互相作用下才能趋于完善。2 梁树发指出,影响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因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4史条件;第二,无产阶级实践的发展状况;第三,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第四,无产阶级领袖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主观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第五,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14 陈耀彬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的辩证统一,坚持科学的态度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坚持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时代
15、的呼唤。6 廖良初认为,理论创新必须解决好方向、原则、关键和途径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应把握的方向;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理论创新应把握的原则;坚持继承优秀传统又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应把握的关键;坚持立足本国实际又不断向世界学习是理论创新应把握的途径。15 韩介迎提出,理论创新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论创新要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2.理论创新要注意不断深化和完善;3.理论创新要深入群众实践之中,坚持群众路线。16 陈黔珍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有:1.要深入学习、研究、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2.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研究新问题中创新马克思主义;3.要始
16、终坚持实事求是,做“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17 孙宏健认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12五、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研究王崇熹提出,理论创新,必须首先重视和解决好以下认识与方法问题:1.厚积薄发,戒除浮躁,有自己风格,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2.听取反映,反复修改,在实践中完善,是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和必然过程;3.坚持为社会服务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8 方世南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科学的方法论:1.系统方法;2.实证方法;3.动态方法;4.实践方法。19 刘玉梅、崔健在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思考一文中,对理论创新要坚持的基本原则、途径、切入点、目的、精神状
17、态进行了阐述。20六、理论创新的经验教训和现实启示高心湛提出,我党 80 年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为:1.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3.坚持把独立自主作为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4.正确认识和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在实践中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科学理论。21 赵增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八条基本经验:1.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深入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
18、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4.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坚决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5.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还必须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6.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7.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党的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8.领导决策的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22 邓剑秋提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结
19、合,坚持领导与群众的结合。23 孙艳平、张洪乾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的经验是: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与时俱进;立足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端正学风,学以致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集体智慧。24 邓泉国在回顾 50 年来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认识和理论创新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出理论创新的五条基本经验与启示:1.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力之所在,是社会主义焕发活力的生命之源;2.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来自实践;3.理论创新必须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4.理论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端正的学风、良好
20、的精神状态、适宜的环境;5.理论创新没有止境。25 沈宝祥针对从 1949 年到 1979 年长达 30 年理论创新所出现的曲折,总结出以下的经验教训:1.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掌握好;2.缺乏必要的知识;3.感觉经验不充分、不真实。1 雷国珍从回顾与反思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历史进程,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中国化;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26 刘正云、余元
21、姣指出,在党的 80 多年光辉历程中,理论创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很多重要的启示: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动力;第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第三,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基本依据;第四,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27 沈央珍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点重大启示:理论创新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正确与否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0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机理和实现机制李明华指出:在创新理论的科学活动中,要正确处理确定性和深刻性之间的关系。作为科学形态的理论,既要追求确
22、定性,又要追求深刻性。牺牲确定性而追求深刻性,只能使理论成为空中流云,失去覆盖功能,因而也就失去了理论本身的意义;牺牲深刻性而追求确定性,则会使理论无休止地寻求经验材料的“证实”和支持,结果反而不能达到确定性,同时还堵塞了理论创新的道路。我们所理解的理论的确定性,应是概括意义和理想意义、指南意义和纲领意义上的确定性,而非指可囊括一切的确定性。我们所理解的理论的深刻性,应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有充分的确定性作保证的深刻性,而非指纯思辨的范畴推演或依赖灵感猜测甚至臆想的深刻性。确定性以深刻性为目标,深刻性以确定性为基石,二者结合,方可达到理论的真理性理想。28 陈金龙指出,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时代发展
23、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客观协力;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的特殊理论品质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和内在要求;政治领袖的政治素质、理论自觉和创新精神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主观条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29 孙宏健认为,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12 成卫珍提出,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地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对理论进行自我批判和辩证否定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机制。30八、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规律杨长江提出,理论创新有以下一些特点
24、和规律:1.应运而生;2.与时俱进;3.崇尚人6民;4.博采众长;5.愈挫愈坚;6.事实胜于雄辩。31 陈仁和认为理论创新的一般规律是:1.依仗于实践的客观规律;2.要遵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发展规律;4.要从实际出发,求真求是;5.要坚持理论联系群众实际的原则。32 张先贤对理论创新做了以下阐述:理论创新是先导,理论创新是制约其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的矛盾主要方面,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关键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是推进创新的又一条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扬弃中外的文明成果;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发
25、展民主政治和建设政治文明。5 杜宇提出:1.理论创新规律包含了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掌握、运用已有的理论指导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发现理论的不足和缺陷;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补充、完善理论,从而达到理论的创新。2.理论创新规律有如下几个特点:实践性、扬弃性、探求性。33此外,学者们还从其它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行了研究。纪宝成提出,在现时代,要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有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眼光,有面向世界的国际眼光,有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或学科交叉综合的综合眼光;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34 胡纯和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发挥哲
26、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35 贺曙敏、高继文就理论创新的实践途径提了三点看法:1.进行理论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2.进行理论创新,必须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3.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要求办事。36 罗恢远提出: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前提,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强大后盾;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37 韩振峰提出,科学的理论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辩证统一;解
27、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群众实践与理论创造的辩证统一;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的辩证统一;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9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的个体研究之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探讨其思想来源和观点内涵。如莫里斯迈斯纳所著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主义38、 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39;斯图尔特施拉姆所著毛泽东40、 毛泽东的思想41;戴维麦克来伦所著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42;约翰斯塔尔所著毛泽东的政治哲学43 等。也有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如莫里斯迈斯纳的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44。但是,从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史的宏观视角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目前尚未见到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上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所作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料和极有价值的思维启迪。但是,研究状况也表明,这一问题的研究亟待深化;学者们虽然提出了这一问题,但还仅仅是涉及而已不仅他们所提出的论点有待商榷,而且论点本身也需要作出进一步严密的科学论证,尤其需要从规律的层面对其加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