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有限责任公司年产白冰 5 千吨、净菜 1 万吨农产品加工项目9JWKffwvG#tYM*Jg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资 2636 万元;改造中低产田 1.5 万亩;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 8237.13 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47 个,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 1000 万元。实施 46 个自然村“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完成 1800 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在 78 个自然村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工作,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供销社改革发展成效明显。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随
2、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种植业结构得到更进一步调整。蔬菜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短、商品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而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际运作中仍还存在部份问题:蔬菜生产零星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由于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不是很快,蔬菜产业化经营“ 龙头 ”企业数量不够,与农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2010 年本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抓好“三农” 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涉农补贴范围和规模。建立健全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
3、障机制。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 ”。实施好财政奖补、家电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补贴资金,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加大农产品经纪人的培养力度,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坚定不移抓好绿色支柱产业。继续抓好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着力抓好有机食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度,完成绿色食品认证 3 个以上,申报菜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 个,实现畜水产品无公害绿色
4、认证零的突破,提高品牌的使用效益,塑造“冬早蔬菜之乡”新形象。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更好地探索出一条果、蔬生产管理模式,改善生产与营销状况,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并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培育壮大蔬菜龙头企业,使种植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农民年存款达 7 亿元以上,农民收入在全省排名 22 位。2001 年,本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全国首批 100 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之一, 2003 年被认定为 “中国冬早蔬菜之乡”,2004 年被列为
5、云南省“ 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 首批 16 个示范基地县之一,2005 年列为“ 全国加工型农业示范基地” 。目前,无公害洋葱、番茄、菜豌豆已被评为“云南省名牌产品 ”,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第三章 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本县位于*此段略*。最大纵距 82 公里、横距 42 公里,国土总面积 2021.69 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占 55.7,山区占 44.3。全县所辖 7乡 2 镇,82 个村(居)民委员会,647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20.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8.65 万人,占 89.66。2、自然资源状况本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境内无重工业,特别是没有化学工业的
6、“ 三废 ”污染。热区四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据气象、土肥、水文等有关部门测定,酸性和微酸性土壤(PH4.5-6.5)占15%,中性土壤(PH6.5-7.7 )占 35.4%,微碱性土壤(PH7.5-8.5)占 46.09%。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的限定标准内。灌溉水质好,达到国家一类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空气综合评价指标,符合国家城市二类区域空气质量标准。本县属非地带性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不分明,全年基本无霜,享有“天然温室” 之美称。项目区年均日照 2670 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 6355 兆焦耳/m 3,日照率 60。年平均气温 21.9,日均气温大于 10有
7、365 天,年积温 7721,大于18有 244 天,年积温 6046。年均雨量 616mm,相对湿度53。充足的光热条件,有利于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种植,为水果、特别是香葱生产与加工提供了保障。 项目区大部分土壤为“燥红壤 ”或“紫色壤”,适宜多种水果种植。当地主要河流有龙川河、青岭河、孟岗河,这些河流贯穿于项目建设区内。全县共有中型水库五座,小型水库 18 座,小坝塘及其它水利工程 1200 余件,特别是东片的东山大沟和丙间大沟以及西片的西山大沟形成了本县全县的大型灌溉网络。 3、社会经济状况2009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1.6%
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8700 万元,增长 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35211 万元,增长 21.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63991 万元,增长 11.6%;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44.219.836.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 42.8%;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 11509 万元,比上年增长 1.9%;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333 元,比上年增长7.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8 万元,比上年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7576 万元,比上年增长 23.6%。全县财政支农资金达 10294 万元,增长 28.5%;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达
9、 3059 万元,比上年增长 202.6%。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县粮食总产量达 73341 吨。外销蔬菜 22.01 万吨,农民卖菜收入达 46938 万元。畜牧业产值预计达 2.8 亿元。烟叶生产实现产值 3157.04 万元,实现税收 695 万元。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稳步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 168644 万元,比上年增长 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45423万元,比上年增长 3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8530 万元,比上年增长 25.6%;预计实现利税总额 2612 万元,比上年增长48.9%。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全县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 143 万人次,实现
10、旅游业总收入 34251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55.2%、13.7%;接待国外游客 6863 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1338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87.1%、707.5%。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 31%,“省甲级卫生县城”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普通中学 15 所,其中:完全中学 l 所,初级中学 13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 所。职业高级中学 1 所。小学 76 所。小学教学点 141 个。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被国
11、家体育总局表彰为“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成昆铁路从南而北纵贯本县境,过境 78 公里,有 8 个停站点和 4 条专用线;公路村村通车,县、乡级公路与 108 国道高速公路和牟元公路、元大公路相接,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便于项目生产和产品、原料运输。本县电力已与全省大电网并网,实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邮电通讯也形成网络,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各乡镇已建移动、联通通讯基站,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电力供应和通讯服务。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97%。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云南启动实施“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 ”,是从加强无公害产地认证、强化农业投入管理和提高生产环节科技含量着手,实现关口前移,加大执
12、法力度,加强农药、化肥、外源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加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特别是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十一五” 已健全了全省州( 市) 县多层次配套的监测网络,最大限度地净化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确保了云南蔬菜产品产业的安全高效。投资 6500 万元,建设公路 236.2 公里;完成水利工程 268 件,改善灌溉面积 26075 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9000 亩;解决13761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97 平方公里;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资 2636 万元;改造中低产田 1.5 万亩;农网改造工程完成投资 8237.13 万元。实施
13、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47 个,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 1000 万元。实施 46个自然村“乡风文明示范带 ”建设,完成 1800 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在 78 个自然村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供销社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本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和能源建设取得新成绩。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保“三同时” 制度执行率达100%。围绕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和投资导向,积极编报项目规划,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2009 的,全县实施项目 231 个,新开工项目 207 个。其中,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 49 个,总投资 94713.
14、51 万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 24 个,项目协议总投资 50650 万元,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 28197 万元。10 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建设等一批企业技改、新建、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开展风能开发前期工作,建成测风塔 3 座;投产运行水电站 16 座,总装机容量 2.4 万千瓦。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白冰和净菜加工生产线就建在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内,具体位于*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旁,厂址拟占地 6 亩。厂址紧龄成昆铁路本县站,离县城 6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离新 108国道高速公路半公里,南通省城昆明,距离约 160 公里,北达四川省攀枝花市距离约 130 公里。全县乡村公路与 108 国道高公路连接形
15、成交通网络,运输条件较优越。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 “民族文化大省” 、 “国际大通道 ”的实施,县委、政府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和深刻分析本县情的基础上,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夯实基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突破瓶颈、促进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2、资源优势本县属非地带性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以龙川河、青岭河、孟岗河为主的三大水系贯穿本县热坝汇入金沙江,水源丰沛,水利条件好;全县土地资源丰富,实有耕地面积 20 多万亩;全年基本无冬无霜,享有“ 天然温室” 之美称。充足的光、热、水条件,为蔬菜生产提供了保障。多年对水库网的建设,有较好的水利基础,我省今年夏季的特大旱灾,本县由于得利于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相比其它地区所受损失程度相对较轻。3、市场优势二十一世纪,周边国家蔬菜生产相对较弱化,自给率持续下降。以亚洲为例,2000 年以来,日
17、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蔬菜进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云南,特别是本县热区的区位优势是其他省份和地区无法比拟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将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再向保健型转变。我国蔬菜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和地区性过剩,其原因一是流通还不畅;二是质量还不够高;三是加工能力薄弱。因此,通过本县蔬菜加工项目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本县外销蔬菜,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将充分利用已有的销售网络的优势,把蔬菜加工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4、科技开发能力以本县蔬菜产品为依托成立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 ,是集协会、企业实体、经纪人为一体的社会民间经济组织,协会成立
18、于 2000 年,是本县民办科研实体,主要研究蔬菜在本县热区的适应性种植,推广科学、先进的种植管理实用技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协会成立以来,吸收了从事蔬菜种植经营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农户和经纪人入会,现有会员 500户,蔬菜种植面积 3000 亩,会员严格遵守协会章程,各项工作开展正常,协会注册的蔬菜品牌 “XX”被云南省工商局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5、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实施地为*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旁,水、电、路和通讯条件好,场地平整开阔,占地 6 亩,建筑面积 1500 平方米。厂址紧靠成昆铁路本县火车站。新 108 国道高速公路南通省城昆明距离约 160 公里,北达四川省攀枝花市距离约 1
19、30 公里,乡村公路与 108 国道公路连接形成交通网络,运输条件较优越。成昆铁路从南而北纵贯本县境,过境 78 公里,有 8 个停站点和 4 条专用线;热区村村通车,乡村公路与 108 国道和牟元公路、元大公路相接,形成了公路交通网络,便于项目生产原料和产品外销运输。其它水电、通信、市场等条件也基本具备。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主要障碍因素本县在经济环境上还存在一些有待一步完善的地方,如中小企业建设融资、工业生产技术、有关管理部门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管理服务等,农业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许多困难。2、解决方案县委、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地方法规,在政策上给予引导,不断治理秩
20、序。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名称:*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住所:云南省*法人代表:*联系电话:*公司性质:公司属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蔬菜购销,加工,蔬菜包装销售。公司概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从事蔬菜购销,加工,蔬菜包装销售,具有管理科学、经营规范、制度健全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特点。公司总资产 500 万元,年蔬菜销售 4672.72 万元。采取“公司、协会、农户 ”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进行订单生产,蔬菜质量得到提高,也树立了信誉。协会组织会员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 1467 多亩,其中*、*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本公司是本县蔬菜生产、销售企业,公司从 200
21、0 年就在经营蔬菜的同时,构建营销网络,打造流通品牌,已将协会蔬菜注册“XX”商标。公司为本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下了业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度被州、县上级有关部门评为龙头带动型企业。公司现有员工 20 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 4 人。二、研发能力*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设的白冰生产、净菜加工厂,在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具有先进性,企业在种植、加工、销售、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白冰生产、净菜加工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现有科技人员 4 名,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有一定科研技术力量。三、企业财务状况2009 年底,企业总资产 500 万元
22、,其中固定资产 350 万元,流动资产 150 万元。目前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 4672.72 万元,实现税利 50 万元。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一、市场分析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本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对蔬菜进行加工,加工的蔬菜具有天然、营养、保质期长、食用方便的特点,有较高的增值率,项目的建设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 发展计划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根据市场状况,本项目以蔬菜为目标。首选产品以净菜加工为主,公司投入生产后可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引入和开发新项目。本项目也是国家食品工业“ 十一五” 发展计划鼓励发展的项目,并符合国家“ 十二五规划 ”产业发
23、展政策。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云南具有面向东南亚的地缘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早期收获计划” 实施后,中-泰蔬菜“ 零关税”及中国对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优惠关税政策的加速实施,云南外销蔬菜出口量猛增,特别是夏秋反季蔬菜与东盟各国互补性很强,出口东盟市场前景极为广阔。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泰国为主的出口市场和以周边国家为主的边贸市场,都看好云南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优势,与云南签订大量购销合同及建立外销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因此, “十一五” 蔬菜生产只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自然优势,
24、加快深度和广度开发” ,必然成为服务城市、振兴本县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1)季节优势:项目区的水源、大气、土壤,适合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由于特殊的亚热带河谷气候资源条件,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优势。(2)运输优势:本县地处云南省北端与四川省交界的金沙江边,运输通道有铁路、公路。本县冬早蔬菜从生产到市场具备了标准化、质量化和高速化,各种成本大幅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随着 108 国道高速公路改建的即将完工,建设绿色通道将有优越的条件,目前汽运吨公里运价在 0.6 元左右,发往全国东北大中城市的产品一般在 34 天内就能抵达。铁路运输吨/
25、公里运价在 0.3 元左右,38 天就能抵达全国大中城市。(3)生产优势:本县 2009 年的劳务成本为 25 元/工时,土地地租成本为每亩每年 200 元600 元,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全县有 16.4 万亩的蔬菜生产土地面积,广大农户通过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农业产业化。公司和协会共同对生产全程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监控,可保证实现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向市场提供优质、无害化、加工型的优质蔬菜产品。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从国内外市场分析,企业、协会、会员将对生产认真调控,稳定供应,均衡上市,缓解市场压力。在生产的各环节,企业、协会全程监控生产,不定期抽检农残量,按照行业标准组织生产
26、。产品由*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向省内外大中城市销售。企业在现有营销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本项目以加工净菜产品为主,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方案,市场定位于消费量较大的大中城市,其中以东北为主。在市场营销方面,继续加强自有原客户网络的建设,形成更紧密的联盟。并适当新增部份技术实力雄厚、品牌信誉度好的蔬菜经营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是企业的经营宗旨,企业按“ 企业 +基地+协会联农户 ”的模式运作。根据信息与业务员的调查情况,企业指导会员、基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照合同约定的品种、质量、数量进行收购。在市价高于最低保护价时,实行随行就市;在市价低于最低保护价时,按合同约定的最低保护价办理。产品由企业负责统一加工、统一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