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 年 4 月国家税收试卷 发布日期 : 2010-7-28 16:20:45 点击次数:6432008 年 4 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家税收试卷(课程代码 00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实现的()A.一般分配关系 B.特殊分配关系 C.行政分配关系 D.投资收益关系2、税收分配关系的主体()A.企业事业单 位 B.社会成员 C.国家 D.股份制公司3、罚没人与税收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固定性 B
2、.无偿性 C.连续性 D.惩罚性4、对于价格稳定,质量规格统一的产品,应尽量采用的税率形式是()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5、直接影响投资报酬率的税种是()A.增值税 B.所得税 C.消费税 D.销售税6、建立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是()A.财政原则 B.法制原则 C.公平原则 D.效率原则7、下列各项中,在税负转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 B.课税商品的成本形态 C.课税商品的垄断程度 D.课税对像的性质8、下列属于 1994 年税制改革后新开征的税种的是()A.证券交易税 B.遗产税 C.土地增值税 D.盐税9、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商
3、品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3%的是A.自来水 B.方便面 C.自行车 D.古旧图书10、某企业为化妆品生产企业,该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化妆品作为本企业职工福利。如果该产品无同类产品价格可比照,其组成计税价格是()A.(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B. (材料成本+加工费)/ (1+消费税税率)C.(成本 +利润)/(1+消费税税率) D.(成本 +利润)/ (1-消费税税率)11、某商业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该企业于 2006 年 10 月实现含税销售收入 6780 元,如果征收率为 4%,则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额是()A.260.77 元 B.271.20 元 C.443.55 元 D.
4、474.60 元12、某企业 2006 年度实现利润总额 10 万元,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 5000 万元,业务招待费 28。5 万元,如果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且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33%,刚该公司 2006 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A.3.3 万元 B.56.765 万元 C.7.095 万元 D.7.7455 万元13、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B.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信的个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C.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居住满一年的个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D.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居信不满一年的个人,负有限纳税义务14、下列企
5、业中应缴纳资源税的是()A.天然气销售公司 B.进口铁矿石的企业 C.国有盐场 D.以原煤加工洗煤企业15、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是()A.以继承方式无偿转让 B.以赠与方式无偿转让 C.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D.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16 某政府机关有办公楼一幛,房产原值 5000 万元。2006 年将其中的四分之一对外出租,取得租金收入 200 万元。已知:该省统一规定,计算房产余值时,减除幅度为30%,则该政府机关当年应纳房产税为()A.120 万元 B.36 万元 C.24 万元 D.13 万元17、甲乙双方发生房至交换行为,当交换价格相等时,契税()A.由甲方缴纳 B.由甲、
6、乙双方各缴一半 C.由乙方缴纳 D.甲乙双方都不缴纳18、某建筑公司与 A 企业签订一份建筑承包合同,合同金额 5000 万元,(含相关费用 40 万元)。施工期,该建筑公司又将其中价值 600 万元的按装工程转包给 B 企业,并签订转包合同,该建筑公司此项业务应缴纳印花税(印花税税率为 0。3%)()A.1.49 万元 B.1.5 万元 C.1.67 万元 D.1.68 万元19、在下列行为中,应征收印花税的是()A.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B.李某将其财产无偿赠与其朋友所立书据C.李某将其财产无偿赠给儿童福利院所立书据 D.国家指定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20、A 公司坐落
7、在某县城,2006 年 1 月因销售产品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150 万元,当月又收取房屋房屋租金 15 万元,则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A.7.54 万元 B.12 万元 C.12.12 万元 D.15.07 万元21、我国现行税制中,在利润形成阶段对生产经营者的各种级差收进行调节的税是()A.消费税、增值税 B.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C.营业税、所得税 D.房产税、所得税22、我国印花税应纳税额()A.由财政机关确定 B.由工商管理机关确定C.由上级主管机关根据规定计算确定 D.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确定23、下列属于中央税的税种是()A.营业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
8、.个人所得税24、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欠税者所征收的一种罚金其计算是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所欠税款的()A.1 B. 2 C. 3 D.525、我国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是()A.3 日内 B.6 日内 C.15 日内 D.30 日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下列采用累进税率的税种有()A.房产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土地增值税 D.个人所得税 E.关税27、下列属于行为
9、税类的税种是()A.印花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 C.关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E.消费税28、下列收费中应免征营业税的是()A.展览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费 B.托儿所、幼儿园收取的托儿费C.保龄球场收取的服务费 D.科研单位技术转让收费 E.婚姻介绍所收取的服务费29、下列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有的()A.城市郊区的土地 B.某市财政局自肜的土地C.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的土地 D.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土地 E.市政街道用地30、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的有()A.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国有企业 B.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外国企业C.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外商投
10、资企业 D.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个体经营者 E.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部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31、简述纳税人与负税人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2、简述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33、简述分类征税和综合征税制。34、简述实行分配制的优点。35、简述税收的形式特征。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36、作家李某 2007 年 10 月取得以下收入:(1)工资收入 3200 元;(2)出版著作一部,取得稿酬 60000 元。(3)替某出版社审阅书稿,获得审稿费 3600 元;(4)拍卖其珍藏的书画一幅,收入 9500
11、 元,原买入价为 2500 元,拍卖手续费及应纳各项税金 1000 元;(5)取得国债利息 1000 元。要求:计算李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及结果保留两个小数)37、某公司 2006 年度全年境内经营应纳税所得额为 600 万元,该公司在甲、乙两国分别设有一个全资子公司,甲国子公司当年纳税所得额折合人民币为 300 万元,适用税率为 40%;乙国子公司当年纳税所得额折合人民币为 500 万元,适用税率为 20%;已知各子公司已按所在国的规定缴纳所得税,该公司达用国内税率为 33%。要求:计算该公司 2006 年度境内外所得汇总缴纳的所得税额(计算过程及结果保留两个小数)38、某生产企业
12、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7%。2006 年 6 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1)销售 A 产品,并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 58.5 万元。(2)销售 B 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 70 万元;(3)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 40 万元,进项税额 6.8 万元;(4)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 20 万元,取得了相关的合法票据。要求:分析并计算该企业 6 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过程及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9、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并出售了一幢写字楼,取得销售收入 8000 万元(营业税税率为 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
13、率为 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 3%)。该单位为建造此楼支付地价款 1000 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 2000 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为 1000 万元(能够按照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工商银行证明)。按规定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的计算扣除比例为 5%。要求:分析并计算该单位应纳土地增值额(计算过程及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0、试述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41、试述税收的效率原则。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 5、B 6、A 7、A 8、C 9、A 10、D 11、A 12、B13、C 14、C 15、C 16
14、、C 17、D 18、D 19、B 20、A 21、B 22、C 23、B 24、D 25、D二、多项选择题26、CD 27、AB 28、ABE 29、ACD 30、BC三、简答题31、答:(1)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交税的问题,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 分)(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1)(3)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的税种,税收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如各种所得税一般是属于这种情况;但有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不一致的,如增值税等,企业可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自己交纳的税
15、收,加在商品售价中,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这样消费者就成了负税人。(3 分)32 答:(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宏观税率也提高。(2 分)(2)国家职能的大小或国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参与程序的大小;(2 分)(3)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影响。(1 分)33、答:(1)分类征税制是将各类所得分别不同的来源,课以不同的所得税;分类税制的优点是课征简便,易于按各类所得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并采取不同的税率,能够控制税源,防止税款偷漏:缺点是不利于实行累进税率,不能按纳税人的能办课征,从而不能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3 分)(2)综合征税制是对纳税人的各项各种来源所得的总额征税的种制度;实行综合征税可以
16、采用累进税率,依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但是用这种办法计算核实纳税人的总所得额比较困难和复杂,如果纳税人缺乏纳税观念很容易造成偷漏现象。(2 分)34、答:(1)有利于中央财政集中必要的财力;(1 分)(2)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财政经济政策的调整能力;(2 分)(3)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能力。(2 分)35、答:(1)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形式牲,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式下税收的共性(2 分)(2)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1 分)(3)纳税人的强制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
17、非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1 分)(4)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1 分)四、计算题36、解:(1)工资应纳税=(3200-1600)10%-25-135 元(1 分)(2)稿酬应纳税=60000 (1-20% )20%(1-30%)=6720 元(1 分)(3)劳务报酬应纳税=(3600-800)20%=560 元(1 元)(4)国债利息不纳税。应纳个人所得税=135+6720+560+1200=8615 元(1 分)37、解:(1)该公司境内外所得应纳税额为=(600+300+500)33%=4
18、62 万元(1分)(2)甲国子公司已纳税额=30040%=120 万元( 0.5 分)甲国所得税抵免限额=30033%=99 万元(0.5 分)抵免限额小于已纳税额,故应予抵免的税额是 99 万元。(0.5 分)(3)乙国子公司已纳税额=50020%=100 万元( 0.5 分)乙国所得税抵免额=50033%=165 万元(0.5)抵免限额大于已纳税额,故应予抵免的税额是 100 万元。(0.5 分)(4)该公司 2006 年底境内外所得汇总缴纳所得税额=462-99-100=263 万元(1 分)38、解:(1)销售 A 产品的销项税额=58.5(1+17% )17%=8.5 万元(1 分)
19、(2)销售 B 产品的销项税额=7017%=11.9 万元(1 分)(3)外购货物应抵扣进项税额=6.8 万元(1 分)(4)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2013%=2.6 万元(1 分)(5)该企业 6 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8.5+11.9-6.8-2.6=11 万元(1 分)39、解:(1)转让房地产的收入额=8000 万元(0.5 分)(2)确定扣除项目取得工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1000 万元(0.5 分)房地产开发成本=2000 万元(0.5 分)诚心诚意 地产开发费用=(1000+2000 )5%+1000=1150 万元(0.5 分)费用加计扣除=(1000+2000)20
20、%=600 万元应纳土地增值税额=281040%-5190 5%=86.5 万元五、论述题40、答: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是指部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市场供求,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但由于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在市场经济中还需要通过国家运用财政策、货币政策等“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调控。税收作为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分)(1)税收的乘数效应:税收乘数是指由于税收引起的国民经济的变化量同税收的变化量之间的比例;税收之所以能够发生乘数效应,关键在于它的变动会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而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而
21、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 又是影响消费和投资的决定性因素;(4 分)(2)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这是指税收制度本身能够对经济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税收随着经济的波动而自动的增加或减少,以此来达到缓和经济波动和“熨平”经济波动幅度的效果;但是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并不是绝对的。(4 分)41、答:税收的效率,主要是通过税收的经济成本来衡量的。税收的经济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直接征税成本,指税机关为获得一定数量的税收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即税征管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二是指纳税人所支付的除税款以外的从属费用和额外负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收经济成本越大,税收效率就越低。由于其中直接征税成本占很大比重,所以提高征税效率,关键是强化征税管,节省征税费用,做到以下几点:(2 分)(1)提高征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序;(2 分)(2)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合;(2 分)(3)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精打细算,节约开支。(2 分)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依法治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完善税制与加强征管的关系及税务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的关系。(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