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 (有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1273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 (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 (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 (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 (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 (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图 31 是某建筑工地利用滑轮组和卷扬机提起重物的示意图。当以速度 v1 匀速提起质量为 m1 的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 P1;当以速度 v2 匀速提起质量为 m2 的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 P2。若2-1=5%,P 1: P2=2:3,m 1=90kg,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G 动 =100N。滑轮与轴的摩擦、细绳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g=10N/kg。求:(1)提起质量为 m1 的建筑材料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 F1;(2)两次工作过程中,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v1 与 v2 之比。2在生产玻璃过程中,常用位于天车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

2、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和真空吸盘提升玻璃,如图 22 甲所示。当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 60kg 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 v1 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 F1,天车对卷扬机的支持力为 N1,拉力为 F1 的功率为 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当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80kg 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 v2 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 F2,天车对卷扬机的支持力为 N2。已知拉力 F1 所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22 乙所示,卷扬机的质量为 120 kg,滑轮 A、B 的质量均为 4kg,3v 1=5v2, =75%,吸盘和绳的质量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

3、 取 10N/kg。求:(1)P 的大小;(2)v 2 的大小;(3)N 1 与 N2 的比值。图 31建筑材料卷扬机乙240W/J4807209600 t/s1.0 2.00.5 1.5卷扬机ABC玻璃 吸盘 甲图 22天车 2解:(1)由题中 Wt 图像解得 P= =480W (2 分)2s960Jt( 2) 根 据 = (1 分)%75480N11vgvm有总有解得:v 1 =0.6m/s已知:3v 1=5v2解得:v 2=0.36m/s(1 分)(3)设动滑轮 C 所受重力为 G0,卷扬机提升 60kg 玻璃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所以有 = ,代入数据解得 G0=80 N (1

4、 分)%753B01gmW总有第一次提升 60kg 玻璃的过程中,玻璃、动滑轮 C 受力分析如答图 5(1)所示,动滑轮 B 受力分析如答图 5(2)所示,卷扬机受力分析如答图 5(3)所示。第二次提升 80kg 玻璃的过程中,玻璃、动滑轮 C 受力分析如答图 5(4)所示,动滑轮 B 受力分析如答图 5(5)所示,卷扬机受力分析如答图 5(6)所示。由答图 5(1)的受力分析可知 T1= (m 1g+G0)= (600N+80N)= N,333680因 T1= T1,由答图 5(2)可得 F1= (T 1+mBg)= ( N +40N)= N, 224因 F1= F1,由答图 5(3)可得

5、N1=F1+mg= N+1200N= N(134030分)同理,由答图 5(4)可得 T2= (m 2g +G0)= (800N+80N)= N,38因 T2= T2,由答图 5(5)可得 F2= (T 2+mBg)= ( N +40N)= N,1130350N1mg(2)(1)G03T1m1gF1mBg2F1T1(3)N2mg(5)(4)G03T2m2gF2mBg2F2T2(6)答图 53因 F2= F2,由答图 5(6)可得 N2=F2+ mg = N+1200N= N 3503410所以 = (1 分)N1N2 40(其他解法正确均得分)3工人利用如图 25 所示的装置,在河边打捞水中的

6、物体 M。打捞过程中物体 M 在水中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0.2m/s,此时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360W;当物体被打捞出水面后,工人对绳子施加最大的拉力,恰好能使物体继续匀速上升。已知:工人的质量为 70kg,物体 M 的密度为 2.5103kg/m3。不计绳重、轴摩擦及水对物体的阻力, g 取 10N/kg。求:(1)物体 M 的重力 GM;(2)动滑轮的重力 G 动 ;(3)物体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结果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物体 M 在水中,人对绳的拉力FT 450N 1 分vP4s/m2.0W36对物体 M 和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物体 M 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如图 6 甲所示。

7、物体 M 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时,如 图 6 乙 所 示 。GMG 动 F 浮 4F T GMG 动 4F max FmaxG 人 m 人 g 图 25M图 6甲4FTF 浮G 总 =GM+G 动乙4FmaxG 总 =GM+G 动4两个受力分析图或三个方程1 分由式解得:F 浮 4m 人 g4F T470kg10N/kg4450N1000N 1 分F 浮 MV水物体 M 的体积:V M 0.1m 3 1 分g动kg/N10m/k13物体 M 受到的重力:GM MgVM 2.5103kg/m310N/kg0.1m32500N 1 分(2)由式得: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 动 4F maxG M4m 人

8、 gG M2800N 2500N 300N 1 分(3)物体 M 出水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9% 1 分动W动N3025说明: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扣 1分;计算过程中缺少单位的扣 1分。4、图 26 是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物品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由悬挂机构和提升装置两部分组成。悬挂机构由固定杆 OD 和杠杆 BC 构成, O 为杠杆 BC 的支点,CO:OB=4:1。配重 E 通过绳子竖直拉着杠杆 B 端,其质量 mE=500kg。安装在杠杆 C 端的提升装置由支架、电动机 Q、定滑轮 K 及动滑轮 M 构成。其中支架和电动机 Q 的总质量mQ=12kg,定滑轮 K 和

9、动滑轮 M 的质量均为 m0。可利用遥控电动机拉动绳子,通过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品。在一次打捞一批实心金属材料过程中,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竖直上升,此时电动机 Q 牵引绳子的功率为 P1,绳子 H 端的拉力为 F1,金属材料上升速度大小为 v1,地面对配重 E 的支持力为 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在金属材料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绳子 H 端的拉力为 F2,地面对配重 E 的支持力为 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已知 F1=200N,v 1=0.2m/s, 2=95%,N 1:N2=6:1,绳和杠杆的质量、捆绑金属材料的钢丝绳的质量和体积、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

10、水对金属材料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g 取 10N/kg。求:(1)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电动机牵引绳的功率 P1;(2)动滑轮 M 的质量 m0;(3)被打捞金属材料的密度 金 。 电动机 QBC OD定滑轮 K动滑轮 MH甲金属材料 图 26E5解:(1)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电动机牵引绳子的功率为P1=F13v1=200N30.2m/s=120W (2 分)(2)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以支架、电动机 Q、定滑轮 K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 5 所示,配重 E 的受力分析图如图 6 所示,杠杆上 C 点、B 点受力分析图如图 7 所示。 (说明:受力分析图正确得 1

11、分)=FC1 , =FB1 , FC1CO= FB1 OB1C1B=3F1+ GQ+G0FB1= 4(3F1+ GQ+G0) CO(4-EBE1N金属材料离开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支架、电动机 Q、定滑轮 K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 8 所示,配重 E 的受力分析图如图 9 所示,杠杆上 C 点、B 点受力分析图如图 10 所示。=FC2 , =FB2 , FC2CO= FB2 OB2C2B=3F2+ GQ+G0FB2= 4(3F2+ GQ+G0) CO(4-0EBE2N( 1 分)解得:G 0=50N,m 0=5kg (1 分)(3)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以动滑轮和被提升的金

12、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 11 所示,金属材料离开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动滑轮和被提升的金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 12 所示。F 1= F1,F 2= F2F 浮 +3F1=G0+G3F2=G0+G 解得:F 浮 =400N,G=950N(1 分)95%3202FW总有6)(40Q2E121GNFB2N2mEg图 92C3F1F 浮G0+G图 113F2G0+G图 12图 83F2GQ +G0图 10BCFB2FC2O图 7BCFB1FC1OFB1N1mEg图 6FC1图 53F1GQ +G06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 水 g V,解得:V = =410-2m3F浮水

13、 g金属材料密度 = = =2.4103kg/m3mV GgV(或 2.375103kg/m35用如图 20 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 M1,动滑轮 A 所受重力为 G1,物体 M1 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 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1,拉力 F1做功的功率为 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2 的动滑轮 B 替换动滑轮 A,如图 20 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2,物体 M2 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 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2,拉力 F2 做功的功率为 P2,滑轮组的机

14、械效率为 。已知:G 1G 2=30N, =5%, ,M 1、M 2 两物体的质215621P量相等,体积 V 均为 410-2m3,g 取 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来源:Zxxk.Com求:(1)物体 M1 受到的浮力 F 浮 ;(2)拉力 F1 与 F2 之比;来源:Z+xx+k.Com(3)物体 M1 受到的重力 G。解:(1)F 浮 = 水 gV 排 =1103kg/m310N/kg410-2m3=400N (2)P=F P1= F1 绳 =2 F1 P2= F2 绳 =2 F2 = = 2156(3)在匀速提升水中物体 M1 的过程中,以动滑轮 A 和物体 M1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4 甲所示;在匀速提升水中物体 M2 的过程中,以动滑轮 B 和物体 M2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4 乙所示。由图 4 可知: 2F1+ F 浮 =G+G1 2F2+ F 浮 =G+G2 G1G 2=30N 由得:F 1F 2=15N 由解得:F 1=240N F2=225N = 动W 2- 1=5%A甲卷扬机F1B乙卷扬机F2图 20M1 M2图 42F1F 浮G1G甲2F2F 浮G2G乙7 =5%2FG浮1浮 =5%N54040G=7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