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B夏天,浓密的树影下能看到很多圆形的亮斑,亮斑之所以是圆形的是因为树叶间的缝隙是圆形的C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水,迎着月光走的人应该踩在较暗处,看起来很亮的地方是水面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340m/s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15时,反射角也为 15B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2、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检测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被测者面对镜子。相关距离数据如图,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A4.6m B4.2m C3.8m D1.9m4下列描述中,涉及光的折射现象且表述正确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如果将井中灌满水所见会更小B从鱼缸侧面看鱼,发现鱼变大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 “猪八戒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漫步在白云湖边,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5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 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6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
3、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7.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 9cm 时,则( )A. 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B 凸
4、面镜能扩大视野,所以在公路的急转弯处一般会安装凸面镜C验钞机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D牛顿通过实验,证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 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0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
5、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11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 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 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12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 50cm,直径为 5cm 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 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 N 筒上并能前后移动)(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关(2)若直筒 M、N 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 M 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
6、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的倒影”、“立竿见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14以 0.5m/s 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进,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变大/不变/ 变小) ,经过 2s 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 m。1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 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16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 小刚用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 (填“会聚”或“ 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 (填“靠近”或“ 远离”)鲜花,同时应 (填“增大
7、”或“减小” )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ABCDEFGO4 0 5 0 三、作图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17 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 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 S 发出的 经镜面反射且过 P 点的光线。18 如图,一束光线射向玻璃砖,请你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 离开玻璃后的光线。19如图,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 AB 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 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 F 的位置。四、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20晓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
8、线,这说明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 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 OA 射出,这说明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 2mm 的茶色玻璃 厚为 5mm 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SP的玻璃板是_(填序号)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
9、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3)如图所示,点燃 A 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 B 蜡烛,直到 A 蜡烛的像与 B蜡烛重合为止,这一步实验说明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把手指放在 A 蜡烛像的火焰上,手指 (填“会”或“不会” )感觉到痛,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填“虚”或“实” )像。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凸透镜,一个上面标有 f =30cm,另一个焦距未知。(1)小明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处,屏上呈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小李发现: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 0100cm,为了完成所有探究,你认为他应该选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3)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在光屏中心,你认为应该如何调节: , (写两种即可) ;(4)若将烛焰移至距离透镜 15cm 处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 、 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