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9131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生物课后题答案 2015.10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答: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入不是生物。旁栏思考题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答: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人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观察与思考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答: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是生物。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答: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

3、异的特性,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 、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技能训练1你是怎样进行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答:此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2哪些特点是你没有观察到的?其他同学的观察方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答:此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情

4、况来回答。练习1.(1);(2) ; (3); (4)。2略。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答: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葚,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菜花、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

5、 、黄蜂(伏在菜花上) 、油蛉(泥墙根处) 、蟋蟀(泥墙根处) 。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 (草丛中) 。练习1略。 2略。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答: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大熊猫以箭竹等为食,食性单一,这些地区的环境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主要是有竹类植物和水源。旁栏思考题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施肥?这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答: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

6、钾等。由于年年耕种,人们在收获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将土壤中的这些营养物质带走了许多,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因此,为保证农产品持续生产,必须给农作物施肥。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的生长还受到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答:在河流中生长的鱼,有些终生只能在淡水中生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有些能在海洋中生活,如在淡水中生长的鳗鲡,要洄游到海洋中产卵。探究l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答:需要根据所选择的实验动物来回答: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索引起的?答:将动物分成两组除了实验要探究的因

7、素外,其他因素在两个组要保持一致。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 1 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答: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用 1 只鼠妇做实验会有很大的误差。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答: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资料分析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答: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缺水环境。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这也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海豹的皮下脂肪层很厚,具有保温作用,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2蚯蚓是怎样影响

8、和改变土壤环境的?答: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此外,蚯蚓吞食土壤,排出的蚓粪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答:略。练习1.(1);(2);(3) ;(4)。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 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3(1)(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革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

9、的数量就会减少。三叶草是牛的食物,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牛的食物缺乏。4.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铡说明了什么道理?答:见教材同页正文,此处略。资料分析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答:会。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

10、碳、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答:见教材同页正文,此处略。旁栏思考题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答:现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已经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例如,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皤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消费者能够加快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观察与思考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答:该生态系统中

11、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如下图。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答: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吃虫的鸟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资料分析 2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答:这些有毒物质会在 A 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答: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这样就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图中的大鱼比小鱼营养级别高,大鱼一生会吃掉许多小鱼,这些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大鱼体内,结果导致

12、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比小鱼多。南此可见,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练习1(l);(2);(3) 。2D。3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的,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捕食青蛙会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4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致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5四个长方框从上蓟下依次填写:生产者,动物,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 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答:在其他洲农田中施用的农药

13、 DDT,被雨水冲涮进入河流等水体中,随河流进入海洋,而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进入其他洲海洋的 DDT 能够随着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的海洋,从而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资料分析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答:从教材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许多生态系统相关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因此与河流相关联,湖泊能够吞吐河水,调节河流的水量;河流可用于农田灌溉,也可为城市和农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河水浅滩及河流沿岸河水滞流处,往往形成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有的河流流经草原,与草原生态系统也有关联;许多河流是与海洋连通的,河水流人海洋,海洋中大量的水也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

14、蒸气进入大气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陆地上空,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补充河流中的水,可见河流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旁栏思考题海洋中的水还能返回陆地吗?答:能。详见上面资料分析的参考答案。技能训练这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呢?答:与环境的变化有关系。人们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河流和稻田中的水,不利于鱼、虾等动物的生存。练习1D。2 猞猁 森林生态系统扬子鳄 草原生态系统疣鼻天鹅 海洋生态系统鸬鹚 河流生态系统黑斑蛙 地生态系统鳗鲡 农田生态系统3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由于学生所熟悉的当地生态系统不同,答案会有所不同。参见本节资料分析的答案。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

15、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观察的材料应该放在哪里?哪些部件可以将观察材料放大?答: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与物镜接近的载物台上。目镜和物镜可将观察材料放大。实验“四、练习”想一想,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实验“讨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答: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射物镜?答: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要在下降镜筒时,就必须眼睛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请说出你看清

16、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答: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练习1.(1);(2);(3) ;(4)。2.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3.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4小熊的操作有四点错误: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先对光再观察;在双眼注视下,将镜简下降至与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调焦观察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5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 号 200 倍,2 号 400

17、倍,3 号 40 倍,4 号 125 倍。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3 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6最简便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装片上。第二节 植物细胞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萌萌为什么没有观察到细胞?你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答:萌萌没有观察到细胞的原因是菠菜叶太厚,反射光线无法穿过。解决的方法:制成菠菜叶细胞临时装片再观察。实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或苦草、黑藻叶片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答:相同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一般看不到线粒体) ,液泡,等等

18、。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目的是什么?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几乎是无色的。碘液是用来使细胞核着色的,以便观察到细胞核。练习1.(1);(2);(3);(4)。2.视野中气泡边缘是黑色的且较粗,大小不一,呈圆形。细胞则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多样。3.给临时装片染色的染色剂,可分成两大类。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且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如龙胆紫可将细胞核染成紫色,醋酸洋红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经它们染色的细胞已经失去活性。另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但对细胞的活性无大的影响,称为活体染色剂,如可对线粒体染色的健那绿。一般说来,给临时装片标本中的细胞染色,大都会使细胞失去活性,但对观察有帮助

19、。当需要被观察的细胞保持活性或所要观察的结构较明显时,可不用染色。4.挤压水果所得到的果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第三节 动物细胞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这三种动物细胞的结构有哪共同点?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答:蛙的三种细胞具有的共同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示意图中看不到线粒体) 。蛙的三种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的不同之处是缺少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实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答:不同的动物细胞生括的液体环境不同。不同的液体环境具有不同的渗透压。生理盐水是指在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其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哺

20、乳动物(包括人类)细胞需用的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 0.9%。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人的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涨破。为什么要用稀碘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扁平,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呈无色状态,不易观察其内部结构。稀碘液染色后,可见较清晰的细胞核。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模拟制作与真实的动物细胞相比,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果脯、琼脂各相当于细胞的什么结构?答:塑料袋细胞膜;果脯细胞核;琼脂细胞质。如果你想试着制作一个类似的植物细胞模型,还要解决哪些问题呢?答:在制作动

21、物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制作植物细胞模型,还需要添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制作这个细胞模型,你还可以换用哪些材料?答:从可食用的角度考虑,根据当地情况,食用淀粉、藕粉等可代替食用琼脂;葡萄、枣等可代替果脯。如只要求模型具备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则制作自由度更大。练习1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 液泡2可将样品制成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有叶绿体或液泡,则该样品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一般也没有液泡。若没有发现叶绿体(由于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则可将生物样品放置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若仍看到有细胞存

22、在,则说明该样品细胞有细胞壁,应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怎样才能让培养瓶中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答:一般应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有营养物质(合成培养液) ;适宜的温度和 pH;适宜的气体环境(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其中加入动物血清十分关键,因为动物血清可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同时动物血清中也含有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 )资料分析多莉的长相为什么既不像 C 羊,也不像 A 羊,而与 B 羊十分相像?答:多莉是

23、由一个特殊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个细胞由 A 羊的卵细胞膜、细胞质和 B 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构成。移入 C 羊子宫内的是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小胚胎。结果多莉的长相与 B 羊十分相像,正好说明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物质在细胞核中。这里没有说多莉与 B 羊完全一样,而只是说十分相像,是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因此多莉有少部分性状与 A 羊相似。练习1(1);(2) ;(3) 。2细胞膜 细胞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线粒体 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3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的原因: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能量转换时,需要利用氧将细胞中的营养物质

24、(主要是葡萄糖)分解,才能将营养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变成人体细胞能利用的能量,供人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危重病人的各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危重病人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获得的氧、营养物质减少。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就是在给病人补充氧和营养物质,以便细胞中的线粒体能正常工作,使病人尽快康复。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运用你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壁虎尾巴断掉后还会重新长出来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答:壁虎尾巴损伤处具有再生细胞,再生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经过细胞生长和分化,逐渐发育成新的尾巴。其他问题:例如,新长出的尾巴与原来的尾巴完全

25、相同吗?所有的壁虎都有断尾的现象吗?壁虎断尾后,多长时间能长出新的尾巴?练习1(1);(2) ;(3) 。2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 DNA,而 DNA 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 DNA 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

26、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图中省略号代表的过程大致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细胞的数量增加以外,还发生了什么变化?答:图中省略号代表的过程大致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细胞的数量增加以外,还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分裂的细胞要进行生长,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并由组织构成了各种类型的器官,如鳃、心脏等;不同的器官又构成了系统,如鱼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实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组织名称 主要功能上皮组

27、织 保护(如表皮)和分泌(如肠腺上皮)肌肉组织 收缩和舒张 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 连接(如硫松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 ,保护(如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支持(骨组织) 营养(血液)练习1(1);(2) ;(3) 。2.皮肤分布在人体表面,有保护作用,说明皮肤中有上皮组织;如果皮肤被划破,我们会感到疼,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皮肤划破处会流血,说明皮肤中有结缔组织。3 心脏 上皮组织唾液腺 肌肉组织股骨 神经组织大脑 结缔组织4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番茄果实不同部位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吃番茄时,番茄里那酸甜的汁

28、液来自哪些细胞?答:番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具有保护番茄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番茄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番茄果肉中有一些筋络,里面有许多管状细胞,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吃番茄时,那酸甜的汁液来自于果肉细胞,因为果肉细胞的液泡很大,而且细胞液中溶解着糖类、蛋白质等物质。练习12D。3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输导组织贯穿在根、茎、叶等器官中,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4橘子是植物的果实,里面有种子。外面有果皮,

29、包括橘子皮、橘子瓣,其中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种子中除保护组织、营养组织以外,还有分生组织等。5位于树皮中的筛管,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供其利用,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就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导致植物体死亡。6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方面来比较,动物体比植物体更复杂,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人体的细胞如果离开人体就很难存活。眼虫也是一个细胞,它为什么能独立生活呢?答:眼虫也是一个细胞,既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特点。眼虫虽然没有

30、器官和系统,但是它的细胞分化出的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能运动的鞭毛,有光时可以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无光时可以通过表膜从外界获取营养。这些结构的存在都有助于跟虫独立生活。实验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依据是什么?答: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因为它具有细胞所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草履虫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观察,谈谈你的看法。答: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能够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到处游动。从水中获得氧以及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排入水中。它会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草履虫。练习1(1);(2) 。2从结构上看,草履虫具有细胞膜、细

31、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从生物特征上看,草履虫要从水中获得食物,伸缩泡、收集管也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如遇到障碍物时,它能够靠表膜上纤毛的不断摆动而运动到相对安全的环境中。3(1)甲()乙()。(2)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去;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4小熊认为眼虫是植物,判断依据是眼虫的结构中有叶绿体;萌萌认为眼虫是动物的原因是眼虫有跟点、鞭毛能运动。通

32、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眼虫是眼虫属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称为裸藻,在动物学中属于原生动物。因此说眼虫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第三单 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它们为什么会被称做“植物”呢?它们是怎样获取营养的呢?答:我们常见的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藻类植物的细胞里也含有类似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也称做植物。在池塘中生活的藻类植物,它们的个体微小,几乎全身都能直接从池水中获取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观察与思考(在“藻类植物”标题下)1这些藻类

33、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答:藻类植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2这些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答: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不少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3藻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答: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以参考教材中图 3-3 回答。观察与思考(在“苔藓植物”标题下)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答: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它

34、们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的生活不能离开水。苔植物的植株通常具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它们具有非简单的假根。苔藓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旁栏思考题为什么说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答:蕨类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水的问题。蕨类植物的植物体(孢子体)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强。其次,在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孢子体占优势,因此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35、练习1藻类植物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2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等会使得鱼缸中藻类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会逐渐变绿,贴在鱼缸壁上的藻类植物会形成绿膜。3多数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往往有苔藓生长,而向阳的一面没有。4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因而严重地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它的周围就很难看到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了。5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蕨类植

36、物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植物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能力,因而使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第二节种子植物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莲子是种子,它为什么能保持那么长久的生命力呢?答:莲子的种皮非常坚硬、致密,把种子密闭起来,既阻挡外面的水分和空气渗入。也阻挡种子内的水分散失,因此,莲子成熟后可以休眠相当长的时间,只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这是古莲子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实验1种皮有什么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答: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答: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

37、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答: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请你根据观察结果完成下表。种子类型 不同点 相同点菜豆种子 子叶丽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有胚乳 有种皮和胚观察与思考1哪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答:松、银杏等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种子是裸露的。2哪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种子的传播有什么意义?答:桃、苹果、梨、葡萄等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有利于种子的传播。技能训练请仔细观察左右两图中的植物,比较它们的叶脉,说说这两者之间有

38、什么区别。答:左侧植物(白网纹草)的叶脉是网状脉,右侧植物(银线鸟巢风梨)的叶脉是平行脉。练习1(1) ;(2) ;(3) 。2种皮 储藏养料胚 保护胚胚乳 能发育成新植株3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被子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类群。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清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答:这是一句农谚,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

39、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如果事先已经知道 2 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 2 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答:有必要。如果将 2 号瓶分别与 l 号瓶、3 号瓶、4 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因此,2 号瓶可以分别作为 l 号瓶、3 号瓶、4 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1 号瓶和 3 号瓶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答:不是。因为 1 号瓶和 3 号瓶中的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3略。旁栏思考题如何检测种子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答:首先从外观

40、上看种子的形态是否保持完整,胚是否受到损害。如果胚受损,则无法确定种子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种子完好无损,就将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等)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若种子还不能萌发,则可以判断它们可能处于休眠状态。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略。2哪名同学或小组与你所测定的是同一种种子?他们的数据与你的相同吗?如果不同,原因是什么?答:应该不同。本实验为随机抽样检测,那么选取的种子本身在完整程度、发育程度上就存在着差异。同时每名同学在本实验中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也会有所差别,因此种子的发芽情况会有所不同,收集的数据也不会完全相同。练习1因为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

41、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保存种子时可以降低温度;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保存种子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因此,可以通过密闭,或通入氮气,以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方法保存种子。3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条件无关,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萌发,苋菜种子在无光的条件下荫发。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你能说出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吗?答:黑麦的根数量多、总面积大

42、,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实验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答: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细胞体积增大可以增加根的体积。演示实验1描述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颜色,茎、叶、根的生长状况。答:根据学生的观察回答。回答参考:1 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玉米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2 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玉米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变浅发黄。2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答:蒸馏水的成分主要是水;土壤浸出液中除了水,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如Mg、Ca、K、Na 、Fe、Mn 、Cu 、B、P

43、、S 等。3为什么土壤浸出液能够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答: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如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技能训练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小麦的需水量随发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加。2哪个发育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答:抽穗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3计算表中各个发育时期每天的需水量,并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答:返青期每天需水量为 21.9 m3/hm2,拔节期每天需水量为 38.1m3/hm2抽穗期每天需水量为 47.8m3/hm2,灌浆期每天需水量为 38.5 m3/hm2。形成的柱形图如下。练习1(1);(2);(3);(4)。2D。3A。4保护

44、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5(1)输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促进植物的生长。(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6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这一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五、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花朵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还有不少植物 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又是为什么呢?答: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可以传播花粉,以帮助植物传粉。

45、这样的花属于虫媒花。有些植物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传粉不是通过昆虫来进行的,而是借助风的力量将花粉送到同种其他植株的雌花柱头上,以完成传粉。一般情况下,风媒花产生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而且表面光滑、干燥而轻,便于被风吹到相当的高度与距离相当远的地方。观察与思考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答: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答: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旁栏思考题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答: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例如,靠昆虫传粉的果树由于昆虫的飞行等活动受到限制,因此传粉不足,造成减产

46、;靠风传粉的果树由于阴雨导致花粉无法随风传播,也会造成减产。练习1(1);(2) 。23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会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六、参考答案想一想,议一议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以及自然界又有什么意义?答: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其余的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

47、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观察与思考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答:植物茎内有相互连接的导管,水分在茎内是通过导管运输的。实验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答: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的根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

48、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试一试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 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请比较叶片正面与背面气泡的数目。尝试对你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答:通常会观察到有气泡的产生。气泡的产生是受热后叶片中的气体从气孔中释放出来的缘故。气泡的多少与气孔的多少相关,因此观察到的结果与所选择的材料相关。大部分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不同类型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不同。一般禾谷类植物如玉米、水稻等,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如向日葵、番茄等,叶下表皮的气孔较多,有些植物,特别是木本植

49、物如桃、苹果等,通常只是下表皮有气孔;也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气孔的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旁栏思考题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 1 950 mm/a,蒸腾量是 l 570 mm/a。请计算,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几?它具有什么意义?答:蒸腾量占降雨量的 80.5%(1 570/1 950100%=80.5%)。蒸腾作用散失的水,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1(1);(2) ;(3) ;(4) 。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少水分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3(1)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分的减少是被植物吸收掉的。(2)插有枝条 A 的量简中的液面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