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管理归零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82613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归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归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归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归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归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档 号 编 号: 保管期限 密 级: 阶段标志: Z 页 数: 5 名称: VVV 捕获传感器 电路错误质量问题管理归零报告 单位: XXXXX 有限公司 编写: 校对: 审核: 审定: 会签: 批准: 同意: XXXXXXXXXXXXXXXXX2010 年 12 月 28 日所属型号名称 研制阶段 发生问题产品名称 图(代)号 编 号SZ-8、 9 对接机构 Z 环位置传感器 ER-25Y 1004 批发生问题日期 地 点 相应技术归零报告编号、名称2010 年 12 月 24 日 XXXX AAAAA 捕获传感器电路错误质量问题技术归零报告一、过程叙述:2010 年 12 月 18 日,1

2、49 厂对我厂提交的 1004 批 ER-25Y 进行复验时,发现整批产品的 2#、3#触点接线线路接反不符合要求。针对该现象,对产品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了清查,结合技术归零报告,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工艺在转换设计图纸时,接线原理存在错误,审签中未发现。装配工艺产品压接工序规定的接线原理(见图 1)与内壳体刻字工序标识“3” 、 “5”对应的一、二级线路(见图 2)存在不一致。按该压接工序生产的产品会出现一级 2#插针与二级 3#插针线路接反不符合设计要求。长 触 点长 触 点 短 触 点短 触 点531二 级二 级一 级一 级注:长触点为一级,短触点为二级图 1 装配工艺压接

3、工序规程的接线关系 图 2 内壳体刻字工序规定一、二级线路标识2、1004 批以前生产的产品均为同一工人装配,在装配时发现了该问题,并向工艺人员进行了汇报,但工艺未予落实。1004 批产品更换了装配工人,该工人是按照图 1 进行接线总装,而工艺对一、二级检测线路要求未明确说明,致使产品线路错误未及时发现。3、装配检验是按照装配工艺要求进行参数检测,检测线路的指示灯无对应标识,检测操作规定不详细,致使产品在检验时未发现该问题。4、在性能试验、环境试验、下厂验收等检测环节,均通过非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该检测设备是通过采集信号触发点的个数,来判定触发位置、行程和全行程力,但对触发点对错,设备未予判断

4、识别。二、原因分析:针对此问题,通过排查分析确定管理上存在如下问题,导致交付产品出现了上述故障。1、工艺人员工作意识不到位,工艺文件编制存在错误,产品检测操作规定不详细,审批不严谨,导致工艺规程对工人、检验操作指导性不强。2、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到位,在前期装配过程中工人发现了该问题,技术人员口头指挥装配生产,未按工厂程序文件办理相应的工艺更改,导致装配现场管理失控。3、检测实验室、机动机安处技术人员在对该非标测试设备进行验收时,技术上未吃透,未对产品测试设备的测试原理进行消化,未发现该设备缺少产品线路检测识别功能,导致产品在试验过程未能发现产品线路问题。三、措施及落实情况;针对 ER-25Y 产

5、品存在的上述质量问题,制定以下改进措施,并制定相应落实节点。1、纠正措施a) 对 ER-25Y 装配工艺过程进行符合性复查,细化工艺,细化检测要求和检测方法。b) 对航天 AK-37 系列其它产品装配工艺进行举一反三。c) 对工艺人员进行培训教育(Q/6E2232006 工艺管理制度工艺文件控制及管理要求) 。d) 对装配车间领导及工人进行工艺纪律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e) 对机动机安处、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结合设备的再确认进行培训。对检测试验技术员、操作人员进行测试设备使用培训。2、落实情况a) 2010 年 12 月 27 日完成了对 ER-25Y 产品装配过程的复查。b) 装配细化工艺,明确

6、检测要求和检测方法,预计 2010 年 12 月 30 日完成。C) 2010 年 12 月 28 日 AK-37 系列装配工艺进行了举一反三复查,符合设计要求。d) 装配车间的人员培训教育,预计 2011 年 1 月 10 日完成。f) 检机动机安处、测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预计 2011 年 1 月 10 日完成。上述预计措施完成后形成书面报告或书面介质作为本报告附件。四、处理情况:a) 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b)对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五、完善规章情况:无。六、结论:该问题已按照 XXXX10-2002XXXX 质量问题归零实施要求 ,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剖析,明确了纠正措施,对责任人员进行了教育和宣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可以进行管理归零评审。八、质量部门意见;签名: 日期:九、质量监督代表意见;签名: 日期:十、承制单位负责人意见: 签名: 日期:十一、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