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课济南的冬天一、文学常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有话剧龙须沟 、 茶馆 ,小说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2、字词 撑(chng)起 肌(j)肤 水藻(zo) 澄(chng)清 伦敦(dn) 敞(chng)亮 镶嵌(xing) 贮蓄(zh x) 发髻(j) 安适:安静舒适。 宽敞:宽大开阔。 慈善:仁慈,富有同情心的。课文里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济南的冬天。 狭窄:课文中指范围小。通常也指宽度小,或指人的心胸、见识等不宏大、不宽广。 贮蓄:储存,积聚。 澄清:清澈明亮。精神:形容人或物有生气。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本文意思是
2、清净透明。三、课文理解 篇章结构: 本文的结构清楚,描绘景物有条有理。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l 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没有风声、没有重雾、没有毒日,突出它的“温晴” ,赞誉它是个“宝地” 。 第二部分(第 2 段至结尾),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第 2 段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过渡,转而写山写水。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受暖和安适,然后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 5 段写冬天的水色,紧扣“暖”字来写。作
3、者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概括以上所写,与开头“宝地”呼应,并扣题。 主题归纳: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山、城、雪、水等动人的冬景及其特有的魅力,呈现给读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四、重点句子的理解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 ,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
4、们唤醒” 。 “睡着” 、 “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 “露出点粉色 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 “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况且还 不可去掉, “况且 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 “还”表示范围的扩大, “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本文题目为“济南的冬天” ,结尾又变成“冬天的济南”,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