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ppt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6501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小组成员:刘逸杉郑居祺温阳施浪,概况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 中国各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经济贡献分析 结论与政策建议,1.概况,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截至2015年3月,中国铁建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设有境外机构或拥有项目,在建项目111个,合同额151.1亿美元。 2015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

2、口1445亿美元,增长10%,占出口总额的28%,大幅领先于整体出口增速;自沿线国家进口91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4%。 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的问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沿海地区过剩产能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国外转移,有助于提升产业结

3、构,缩小区域差距。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都是新兴市场国家,对于贸易和发展的需求巨大。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主动构建合作框架的情况下,他们的参与到国际贸易合作中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C A 指数) RCA = ( Xia /Xa ) / ( Xiw /Xw ) Xia表示a 地区特定商品集合中所属第 i 类商品的出口额Xa为 a 地区特定商品集合的总出口额Xiw表示在世界范围内特定集合中所属第 i类商品的出口额Xw表示在世界范围内特定商品集合的总出口额,2.1,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判断标准:如果 RCA2. 5,

4、表明该地区的该类商品出口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2.5 RCA1.25, 表明该地区该类商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1.25 RCA8, 表明该地区该类商品出口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 RCA 0.8, 则表明竞争力弱。,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贸易互补性指数TCI(Trade Complementary Index),贸易互补性指数用于衡量贸易的互补程度和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该指数考虑了双边国家出口比较优势和进口比较劣势两方面因素。当某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相吻合

5、时,两国间的互补性指数就较大;相反,当某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不相对应时,两国间的互补性指数就较小。一般认为,当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时,表明出口国同进口国的互补性高于其他市场的平均水平,两国的贸易关系则比较紧密。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2.2,其中 表示双边贸易中的i国在出口k商品上的比较优势; .表示双边贸易中的j国在进口k商品上的比较劣势。后者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为国家j进口商品k的金额, 为世界进口商品k的金额, 为国家的全部商品进口总额,为世界全部商品进口总额。,专业化系数CS(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其中 和 代

6、表在t 时间内,i 国和j 国n 产品在其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其中一个国家恒定为中国,另一个则为所选国家。这个指数表明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和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的相似程度。指数越靠近1 表明竞争程度越高,等于1 表示出口结构完全雷同,竞争程度最高。,2.3,数据来源,2001-2014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数 据来自国际贸易中心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中国各省(市、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出口数据来源于2014 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区域 间投入产出表采用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 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编制的中国2010 年30 省区市 区域间非竞

7、争(进口)型投入产出表。,2.4,研究区域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网络,还没有精确的空间范围。为了研究方便,本文设定研究范围包括中亚5 国、蒙俄、东南亚11 国、中东欧19 国、南亚8 国以及西亚、中东19 国等板块(表1)。本文中的中国省域范围是指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区)。,2.5,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基于中国30 省区市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数据和2014 年海关贸易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公式,计算得到国内p 省份2014 年出口到q 地区拉动的本省全部增加值:Bpq =V P (I -Ad)-1Ypq 式中:Bpq 为130 的行向量,相应向量元素b

8、 pq 表示国内p 省份出口到q 地区拉动的本省全部增加值;Vp 为130 的行向量,相应向量元素v p 表示国内p省份的直接增加值率;(I -Ad)-1 为剔除进口品的本国中间投入3030 的列昂惕夫逆矩阵;Ypq 为p 省份出口到q 地区的3030 出口对角阵。计算p 省份出口到q 地区拉动的本省全部增加值对本省GDP 的贡献率公式为:pq =bpq /gdpp 式中:gdpP 为p 省份当年的GDP,pq 即为p 省份出口到q地区拉动本省GDP的贡献。,2.6,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1)经济大国的规模经济与递增报酬优势。中国作为第二大 经济体和最大的

9、发展中国家, 有着雄厚的竞争优势, 已成为一带一 路的主要倡导和推动力量。 (2)市场大国的市场供求扩张与市场竞争优势。中国作为快 速增长的大规模经济实体,中国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一路 一 带的建设创造市场条件。 (3)制造业大国的产业竞争和创新优势。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产业门类齐全, 竞争优势显著, 能够为一路一带提供强大的产业 支持。 (4)投资大 国的基础设 施投 资与建设 能力 的优 势。可 以促 进 沿线各国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互连, 为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创造 条件。 (5)储备大国的储备资产、 货币、 投融资优势。我国是全球最 大的外汇储备国,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用和投融资领域具

10、有比较 优势 。,贸易基本格局,2001年以来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迅速,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20亿美元, 其中与东南亚11国达到480.3亿美元。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占中国贸易总额比例从2001年的16.5%增长到2014年的26.0%。其中出口比例从2001年的 14.5%增长到 2014 年的 27.2%, 几乎增长了一倍。这表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联系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密。,从 “一带一路”

11、 沿线国家的具体区域来看,图1 2001-2014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六大区域贸易总额,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最紧密,主要是由于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国家关系总体良好, 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东南亚11国与中国的贸易联系。西亚、中东19国与中国贸易总额占 “一带一路” 国家与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8.2%, 位居次席。,图2 2001-2014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年均增速,2001-2014年, 与中国贸易总额增速最快的是中亚5国,年均增速高达29.8%, 高于同期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年均增速

12、22.0%。年均增速相对较慢的为蒙俄地区,年均增速也达到了18.7%。 从分国家来看(图2),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波黑等国贸易增速相对最快,年均增速在40%以上;与乌克兰、俄罗斯、 泰国等国贸易增速相对较慢,年均增速不到20%,由此可见,与中国贸易增速最快的国家以新兴市场国家居多,而增速较慢的则是一些和中国的贸易大国或政治局势并不稳定的国家。,贸易商品格局-国家层面,从分行业对外贸易中沿线国家的占比来看, 沿线国家在中国各类商品出口的占比均有所上升;而在中国进口贸易中,不同商品类别的发展趋势各异。中国出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及纺织服装为主,但受沿线国家不同需求结构影响,中国对不同

13、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略有区别。 在进口方面, 由于沿线国家不同的资源禀赋及产业结构,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图3 2001-201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在中国出口方面,2001-2014年,出口至沿线国家的木材制品、金属制品、植物产品及塑料橡胶等占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以上;在纺织服装、鞋帽及能源等出口中占比上升了1620个百分点;而在机械设备及交通运输设备出口方面占比仅提高了6.80、11.73个百分点,远低于平均增幅。可见,尽管沿线国家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资源初加工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中国对该区域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相对滞缓。 在中国进口方

14、面,沿线国家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来源国。2001-2014 年,中国约60%的能源进口来自于该区域。另外,沿线国家在中国鞋帽、纺织服装及非金属制品进口中的份额增长迅速,占比分别增长了41.34、24.48、24.62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进口的鞋帽制品一半以上来自于该区域;但在动植物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矿物、木制品等多个行业的占比不断下滑。,图4 2014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六大板块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中国对中亚国家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其次为机械设备,2014年两者在中国对中亚出口额的占比达 31.84%、20.43%。中国对其他五大板块的出口以机械设备为主,其次

15、为纺织服装。2014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出口中机械设备占比约为1/2;而对蒙俄等其余4个板块的出口中,两个行业约占中国出口额的一半。 蒙俄, 中亚, 西亚及中东三大板块能矿资源丰富, 中国对这三大板块形成了能源绝对主导的单一型进口商品结构。2014年,中国从蒙俄(主要是俄罗斯),中亚,西亚及中东三大板块的进口贸易中,能源占比达67.24%、70.73%、81.07%。中国从南亚及中东欧进口的商品结构相对多元化。中国从南亚进口商品中, 纺织服装占比高达29.47%,金属制品、 矿物、 矿物制品等也占有一定比重;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及矿物等;中国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商

16、品主要为机械设备, 占比超过2/5。,RCA指数分析(比较优势),RCA指数计算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蒙俄,中亚,西亚/中东地区能矿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显著, 其能源的RCA指数分别为2.71、 2.79、 2.62。南亚地区纺织服装及非金属矿物制品的RCA指数都较高,特别是纺织服装(2.99),可见南亚地区在全球纺织 业的新一轮分工中占有突出地位。 中东欧出口中交通运输设备RCA指数为2.70,比较优势显著。东南亚国家出口结构相对均衡,植物产 品、食品饮料、木制品、塑料橡胶及机械设备等行业均具有一定的出口比较优势。可见,在“一带一路” 贸易中,中国在鞋帽制品、纺织服装、机械设备、毛皮制品、金属及

17、非金属制品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总体上,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这些国家出口优势行业基本一致,同时受各国需求结构影响。中国出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及纺织服装为主;蒙俄,中亚,西亚及中东三大板块对中国的出口是能源主导的单一型商品结构,南亚主要出口纺织服装,东南亚主要出口机械设备,中东欧国家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及矿物等。,贸易竞争性分析,“一带一路”呈现“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具有三大贸易竞争群体。第一竞争群体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资源国家,其内部竞争激烈,但不与板块外部产生明显竞争。第二竞争群体是以印度、新加坡为首,由部分中东欧国家、西北非国家组成。第三竞争群体是以中国为首,由大

18、多数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组成。第二竞争群体和第三竞争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均有较强的贸易竞争。,贸易互补性分析,在“一带一路”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19个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板块。板块内部国家之间互补关系密切,同时与板块外的其他国家具有良好互补关系。这一板块的国家在贸易互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4.各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经济贡献,蒙俄地区 中亚5国 东南亚11国 南亚8国 中东欧19国 西亚中东19国,蒙俄地区,出口到俄罗斯和蒙古国对各省(市、区)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及东部沿海地区。,中亚5国,2001年上海合

19、作组织成立后,中国与中亚5国经贸发展迅速,从2001年的15.09亿美元增长到2014 年的449.7亿美元。但各省(市、区)对中亚5国出口对GDP贡献的空间分异也十分明显。,东南亚11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东南亚11国与中国与贸易联系紧密。其地缘、亲缘、文缘优势使得沿海省(市、区)对东南亚11 国的出口对当地GDP 的拉动比较明显;尤其是广东和上海对东南亚的出口拉动贡献程度分别达6.4%和 4.5%,南亚8国毗邻中国的云南、西 藏、新疆等西部省份,但出口到南亚8国对其GDP增长贡献程度高的省(市、区)则主要为浙江、广东、上海、江苏等沿海省市,其贡献程度分别达到1.83%、1.42%、

20、1.12%、1.02%,南亚8国,中东欧国家主要由东欧各国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等组成,目前部分中东欧国家又是欧盟成员国。空间距离上,中东欧 19 国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离中国较远的区域,海路运输、陆路运输都不太便利。,中东欧 19 国,西亚、中东19国,该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新兴出口市场,其贸易联系紧密程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仅次于东南亚11 国。,5.结论与建议,结论,(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加深,总体上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增长迅速,进口额和出口额均高于我国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我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联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西亚、中东19国。 (2)中国对

21、沿线国家出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及纺织服装为主,进口产品以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为主。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这些国家出口优势行业基本一致。 (3)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虽然在加剧,但是中国与其主要的贸易竞争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之间的竞争程度有所减弱;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补性也在逐渐增强,从整体上看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要强于贸易竞争,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合作。 (4)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各省(市、区)GDP增长的贡献程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出口对沿海地区GDP增长贡献最大,另外,除了沿海省外,由于地缘关系等优势,新疆对中亚出口、新疆和黑龙江对于蒙俄出口、云南对于东南亚出口对其GDP贡献也都较高。,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更好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优化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2)加快贸易通道建设。(3)要充分发挥各省(市、区)的区位、产业和文化等优势,来扩大对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同时相邻省份之间要加强产业协作,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贸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