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57468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9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一 章 解 表 剂第一节 辛温解表麻 黄 汤 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解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可恢复肺之宣发之功能。 君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助麻黄发散肌表之寒。 臣杏仁:宣肺利气,止咳平喘,与麻黄配伍则肺气可宣可降,喘止咳平。 (二药性味,麻黄属升,杏仁属降,一升一降,相得益彰) 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1)缓解麻黄、桂枝悍烈之性,不致发汗太过。 (2)使气分之麻黄和血分之桂

2、枝协调为用。 (3)协调升发之麻黄与肃降之杏仁的作用。 (4)炙甘草本身有止咳平喘之功。 使运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使用注意:只能用于体质强壮者,且只能暂用不宜久服。表虚自汗、体虚外感、 2新产妇人禁用。对疮家、淋家(血淋) 、衄家、亡血家皆禁用。桂 枝 汤 伤寒论方歌桂芍甘草姜枣同。 组成桂枝 芍药 甘草 大枣 生姜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八纲辨证(太阳中风证六经辨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与恶寒有程度上的不同) ,鼻鸣干呕(呕:有声无物谓之呕;吐:有物无声谓之吐。 ) ,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病因病机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

3、。主要包括:1、卫弱营强: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外泄,汗液自汗而出,症见身不热而时有汗出。2 、卫强营弱:卫气强而浮越于外,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病机关键: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方解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 (调卫)君白芍:敛阴和营,固在内之营阴。 (和营)臣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助桂枝解除表邪。大枣:补益脾胃,补脾生津,助白芍和营。 佐 运用 1、辨证要点:发热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2、除风寒表虚证外,还可以治疗内伤杂证、病后、产后等因营卫不和、阴阳不和而致之证。 3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

4、,三阳解表宜变通。 组成 羌活 防风 苍术 川芎 白芷 细辛 黄芩 生地 甘草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羌活:散表寒,祛风湿,止痹痛。 (太阳)君 防风:祛风散寒除湿。苍术:发汗祛湿健脾。 (太阴)臣川芎:(厥阴、少阳)细辛:(少阴)白芷:(阳明)祛风散寒,行气活血,宣痹止痛。黄芩、生地:清泻里热。 (治、制)佐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2、本方为四时感冒风寒湿邪的常用方剂。书中记载:“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

5、所以应用本方要结合季节气候的不同,灵活加减。 小青龙汤 伤寒论方歌4小青龙汤治水气,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组成 半夏 细辛 干姜 桂枝 五味子 麻黄 芍药 甘草功用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方解麻黄: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宣肺平喘。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温阳协助温化君干姜:温脾肺之寒。细辛:解表温肺散寒。 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臣芍药五味子养阴敛肺防止汗散太过伤津耗气 佐运用1、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清稀而多,舌苔白滑,

6、脉浮。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3、使用注意: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必须确属寒水相搏于肺者,方可使用。阴虚干咳无痰,口渴,舌苔黄,脉数者不宜使用。4、加减: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桂枝,可加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外感已解,但喘咳未止:去桂枝、麻黄,+少量炙麻黄胸满,痰多,气急不得卧:重用细辛、半夏,再加生姜,以增强其降逆下气,温化寒痰之功。止嗽散方歌 止嗽散用百部菀,甘草炒桔梗,荆芥与陈皮。5组成 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 功用 宣利肺气 ,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 。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

7、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第二节 辛凉解表银 翘 散 温病条辨方歌银翘桔梗薄,竹叶生甘草,荆芥牛淡豆豉组成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竹叶 荆芥穗 豆豉 牛蒡子 甘草 苇根(用法中加入)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方解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芳香避秽。君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芥穗、豆豉:解表散邪,防止凉遏太过。 (制性取用)臣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清利咽喉。 佐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佐使6运用1、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2、 温病条辨称

8、本方为“辛凉平剂” 。3、使用注意:本方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则禁用。4、加减:本方也可用于风疹发热和麻疹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齐+ 浮萍、蝉蜕等以透疹达邪;疹色红赤,有热入营份现象+生地、赤芍等以清营凉血解毒。治疗痈疮初起而有风热表证者+蒲公英、大青叶、紫花地丁等以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桑 菊 饮 温病条辨方歌桑菊饮中芦桔梗,杏仁甘草薄荷翘。 组成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 薄荷 桔梗 苇根 甘草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表热轻证) 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方解桑叶:散上焦风热,清宣肺热而止咳。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 君

9、 杏仁:肃降肺气。桔梗:开提肺气。 臣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佐运用1、辨证要点:咳嗽,身热不甚,微渴,脉浮数。2、本方较银翘散力量较弱,故被称为“辛凉轻剂” 。73、使用注意:风寒咳嗽者禁用;肺热甚者应加味使用本方,否则药轻病重,必不奏效;本方均为轻清之品,不宜久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方歌麻杏石甘汤组成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方解麻黄:宣肺散表。石膏: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君杏 仁:利肺气平喘咳。 臣麻黄汤与麻杏甘石汤本方是麻黄

10、汤之变剂,麻黄汤可治喘咳,但为风寒束表,肺气不得宣降之寒喘,故用麻黄、桂枝配伍,以散风寒。本方证之喘是热壅于肺的热喘,绝对不能用辛温之剂,故配伍石膏,且其用量要大于麻黄,确保辛凉之剂之旨。与麻黄汤相比,本方麻黄用量增多一两,杏仁少 20 个,炙甘草多一两。因为本方减掉了桂枝,所以相应增加了麻黄的用量。又因重用了石膏,石膏质重而降,故减少了杏仁。甘草防止石膏伤胃,且二药甘寒可以生津,故加大用量。两方只差一味药物,可性能和功效却迥然不同。 运用1、辨证要点: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2、加减:可治麻疹之疹毒内陷+大青叶、连翘、黄芩;痰阻气急 +葶苈子、枇杷叶;痰黄稠+瓜篓、贝母等。 3、现代运用:

11、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8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升麻葛根汤组成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方歌 升麻葛根汤 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 解肌透疹此方良。主治 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身热头疼 咳嗽 目赤流泪 口渴 舌红 舌苔薄而干 脉浮数 第三节 扶正解表败毒散 局方方歌柴前川壳羌独苓 桔梗参甘草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方解羌活、独活:辛温发散,通

12、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柴胡:辛散解肌 臣(散表邪)桔梗:宣肺 枳壳:降气 前胡:祛痰 茯苓 佐(利肺气)人参:扶助正气以祛邪; 散中有收不伤正。佐(扶正气)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以助解表。 - 佐使9逆流挽舟:是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的方法。即邪从外入里者,治疗时乃使邪气由里还表而出,好像在逆流的水中挽船上行一样。代表方剂:败毒散。运用1、辨证要点: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2、加减后可以治疗麻疹有出疹征兆,但未出疹,身热不壮,脉细弱,苔白不渴,大便溏者。3、现代运用: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炎、湿疹等属外感

13、风寒湿邪兼气虚第二章 泻 下 剂第一节 寒 下大承气汤 伤寒论方歌 大承气汤中用芒硝,大黄厚朴枳实绕。组成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方解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之邪的方法,好比抽去锅底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代表方为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指用苦寒泻下药迅速通便泄热,清除燥结以保存津液,防止痉厥变证之法。代表方为大承气汤。 运用1、辨证要点:痞、满、燥、实四症,舌红苔黄,脉沉实。2、随证加减:气虚,加人参适量;津亏,加玄参、生地。103、使用注意:(1 )体虚慎用。 (2 )中病即止

14、。4、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等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大黄牡丹汤组成 大黄 丹皮 桃仁 冬瓜子 芒硝功用 泻热破淤 散结消肿。主治 肠痈初起 湿热淤结 右下腹疼痛拒按 自汗恶汗 临证加减 热毒较甚加 蒲公英 金银花 败酱草 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血瘀较重 加赤芍 乳香 没药 活血化瘀。第二节 温 下温 脾 汤 备急千金要方方歌温脾当归与芒硝,附子人参草硝黄; 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组成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参 大黄 芒硝 当归功用攻下寒积 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症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

15、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附子:温补脾阳,以解寒凝大黄:荡涤泻下,以除冷积 君大黄虽然苦寒,但与大辛大热的附子同用,则寒性可去,而泻下的作用仍然存在,此处用大黄,就是取大黄的泻下作用,使寒积从大便而出,即为“制性取用” 。芒硝:软坚通便,助大黄泻下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散寒 臣11人参、当归:益气养血(归:润肠通便) 佐制性取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药物所制约,不至于加重病情,助长邪气或影响疗效,但又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运用1、辨证要点: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弦。2、随证加减:腹中胀痛,加厚朴、木香;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3、现代运用:本方

16、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于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第三节 润下剂麻子仁丸方歌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组成 麻子仁 芍药 枳实 大黄 厚朴 杏仁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治 脾约症。大便干结 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方解 麻子仁 性味甘平 质润多脂 润肠通便 -为君药 大黄泄热通便以通腑 杏仁肃降肺气而润肠 白芍养阴合理以缓急 为臣药枳实 厚朴 行气破积消滞 为佐药五仁丸组成 桃仁 杏仁 松子仁 柏子仁 郁李仁 陈皮方歌 桃杏松柏李陈皮功用 润肠通便。主治 津枯便秘 大便干燥 艰涩难出 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孕妇慎用12第四节 逐 水十 枣 汤 伤寒论方歌十枣非

17、君非汤剂,芫花甘遂与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组成甘遂、大戟、芫花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症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2、水肿。症见: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甘遂:善行经隧脉络之水大戟:善泄腹膜肠胃之水 芫花:善消上部胸胁之水大枣:1、培土制水:补养脾胃,以制水邪。 2、益气护胃:防止逐水药伤及脾胃。 3、缓其峻毒:缓和逐水药的毒性。运用1、 辨证要点: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2、本方为攻逐水饮之峻剂,需要注意的是,无大枣,则本方不可应用。3、使用注意:(1 ) 本方为

18、攻逐水饮的峻剂,非水饮壅盛不能妄用。服时宜清晨空腹,剂量从 0.5 克开始逐渐加大,若泻后积水未尽,患者精神尚可,则次日再服(3-5 天为一疗程,服 2-3 疗程) ,如泻后患者精神疲倦,短气厌食,虽水未尽去,亦应暂停攻逐,须观察 1-2 日,再看具体情况而定;若服后泻下不止,可服冷粥或冷开水以止之。(2 )体虚者及孕妇慎用。 (3)甘遂等不能与大枣同煎,否则可增加腹痛吐泻的副作用。13第五节攻 补兼施剂黄龙汤组成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甘草 人参 当归 方歌 黄龙汤中用大黄 芒硝枳实人参藏 厚朴甘草当归配 攻补兼施效力强。功用 泄下热结 益气养血 。主治 阳明腑实 气血不足 心下硬痛 下利

19、清水 色纯青 或大便干结 腹痛拒按 身热口渴 神倦少气 舌苔焦黄脉虚 临证加减 若腕腹胀满不甚 可去枳实 厚朴 以缓下热结 若阴虚较甚者 可加玄参 麦冬 生地等滋阴增液。增液承气汤组成 玄参 麦冬 生地 大黄 芒硝 方歌 增液承气用黄硝 玄参麦地五药挑 热结阴亏打便秘 增水行舟此方怡功用 滋阴增液 泻热通便 主治 阳明热结阴亏证 大便秘结 下之不通 腕腹胀满 口干唇燥 舌红苔黄 脉细数 第三章 和解剂一、概念: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属“八法”中的“和法” 。二、适应范围: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

20、1、原为少阳证而定,少阳,从经络上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从六经辨证上位于太阳阳明之间,已出太阳之表,未达阳明之里,位于半表半里。2、肝胆相表里,胆经发病可影响到肝,肝经发病也可影响到胆,肝胆病又可影响到脾胃,14故可用于治疗肝脾失调。3、中气虚弱,寒热失调导致的肠胃不和也可应用。三、分类和解少阳邪在少阳小柴胡汤 调和肝脾肝脾不和逍遥散调和肠胃肠胃不和半夏泻心汤 四、注意事项:1、凡邪在肌表,或表邪全部入里,均不宜使用和解剂2、肝胆病常伴有情志因素,在治疗时应适当配伍调畅情志的药物疏肝理气之品。亦可配合心理疗法。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小 柴 胡 汤 伤寒论方歌小柴胡汤和解方 人柴黄芩甘 半夏生

21、大枣 组成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方解柴胡 解半表之邪(使少阳邪热外解) 疏理气机 君黄芩 清半里之热(使少阳邪热内消) 清泄胆火 臣和里解表的基本结构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扶正 佐15运用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临床上只要见到一部分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

22、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 2、随证加减: 半里之热渐盛,心烦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兼有肺寒留饮,咳嗽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 3、现代运用:常用于感冒、疟疾、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胸膜炎、乳腺炎、睾丸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4、使用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方歌大柴胡汤用大黄,柴黄芍夏实枣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理效无双。组成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功用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少阳初入阳明)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

23、数有力。方解16柴胡、黄芩(重用):和解少阳 君大黄、枳实(轻用):内泻热结 臣生姜(重用)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配伍治腑中实痛与枳实配伍可理气和血,除心下满痛 佐大枣:配生姜调和营卫而生津,调和脾胃 佐使运用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或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2.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少阳阳明合病者。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四逆散组成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方歌 四逆散中用枳实 芍药甘草与柴胡 功用 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 主治 1,肝脾不和证 胁肋胀痛 脘腹疼痛 脉玄 2,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 或腹痛 脉

24、玄。逍 遥 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歌逍遥散用柴草当归茯芍术,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组成当归 茯苓 白芍 白术 柴胡 甘草功用17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方解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助肝用)君当归:养血和血 养血柔肝白芍:养血敛阴 (补肝体)臣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佐配伍特点既补肝体、又助肝用,体用并调,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 。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补,诸证自愈。为调肝养血的名方。运用1、辨证要点:胁痛,神疲

25、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2、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月经不调:滞鸡血藤、香附、泽兰、 虚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痛经:鸡血藤、香附、川芎、金铃子散乳房胀痛、包块:橘络、青皮、夏枯草、 牡蛎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合补肾药 第三节 调和肠胃18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方歌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人参草枣行;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组成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功用寒热平调 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方解半夏(辛苦温):散结除痞,和胃降逆 君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苦寒泄热 臣人参、大枣

26、:甘温益气,以补脾虚 佐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使难点解疑本方证已有痞满,又用了参、枣、草滋补,能否会加重痞满?在伤寒论中,本方的产生是由于误下损伤中阳,邪气内陷,寒热错杂所致。误下后必然损伤脾胃,脾胃失运,可以加重痞满,故用参、枣、草健脾以消痞,这符合内经中“塞因塞用”的原则。配伍特点寒热并用 辛开苦降 补泻兼施 辛开苦降指用辛味药如半夏、干姜开结散寒,配合苦味药如黄芩、黄连19以降泄除热,用于治疗寒热互结之痞证的方法。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临床多用于治疗胃部疾患。运用1、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苔腻微黄。2、加减变化: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

27、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3、使用注意:气滞较重或食积所致者,不宜使用。 第四章 清热剂概念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分类 1、清气分热: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代表方剂:白虎汤2、清营凉血:具有清营凉血的作用。代表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3、清热解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4、清脏腑热:具有清解脏腑经络邪热的作用。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5、清虚热:具有滋阴清热,养阴透热作用。代表方剂:青蒿鳖甲汤注意事项1、辨部位,掌握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里热已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热邪在表,尚未入里者

28、,宜发汗以解热;热邪入里,大便已结者,宜通便以泻热,均非清热剂所宜。 )2、辨热证真假:真热假寒,则大胆使用,真寒假热,则忌用。3、辨轻重:凡适用本类方剂时,应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体质强弱,投以适当的药量。因热邪虽易伤津,但寒凉之品用之过早或过量,皆可产生恋邪不解,或损伤脾胃之弊(苦寒害胃甘寒碍胃)4、辨虚实:屡用清热剂,热仍不退者,即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 。应考虑改用20滋阴补水之剂,使阴复而热退。5、应用反佐法:若热邪之炽盛,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姜汁或凉药热服。 (反佐法)第一节 清气分热清气分热的方剂,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伤津或气阴两伤之

29、证。主证壮热烦渴、大汗、恶寒、脉洪大等,或热病后气分余热未清,气阴皆伤,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口干舌红等。白虎汤 伤寒论方 歌石知甘米白虎汤, 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命名不是以君药命名。天上二十八星宿按四象来划分,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 柯琴曰:“白虎为西方金神,秋金得令,则炎暑自解也。 ”方中行说:“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若白虎。 ”以白虎来比喻清热之功,故名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方 解石膏(辛甘大寒):除阳明气分内盛之热 君 石膏辛甘大寒

30、,辛可透热外出,甘寒不伤津,清热又可除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可以调节体温中枢,使体温降低,但药力持续时间短,用之不久,旋而复升。且除热象外还有伤津之象。21知母(苦寒而质润):助君药清热滋阴 臣 知母虽为苦寒之品, 医学衷中参西录:“知母不甚寒,亦不甚苦,且质润多汁。”清热之力不及石膏,但滋阴之力强。既可助石膏清热,又可补已伤之阴。药理研究表明,知母药力持续时间较长,与石膏配伍,效果最佳。 炙甘草、粳米:益胃护津,防大寒伤中,防热盛伤津 佐使。 二药同用,可缓和石膏、知母的寒性,防止伤胃,并可使药气留连于胃,更好地发挥药力。运用1、辨证要点: 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2、随证加减:若气

31、血两燔,引动肝风,加羚羊角、水牛角。 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 烦渴引饮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3、使用注意:以下情况不可误用。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之阴盛格阳证。4、现代运用: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大叶性肺炎、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属气分热盛者。竹叶石膏汤 方歌 竹叶石膏人参汤 麦冬半夏甘草米组成 竹叶 石膏 半夏 麦门冬 人参 甘草 粳米 功用 清热生津 益气和胃。主治 伤寒 温病 暑病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证 生热多汗 心胸烦热 气逆欲呕 口干喜饮 舌红苔少 脉虚数 第二节 清营

32、凉血清营汤 温病条辨方 歌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 22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组成竹叶、犀角、生地、银花、连翘、玄参、丹参、麦冬、黄连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 病机: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方 解犀角:清营解毒 -君生地、玄参、麦冬:清热养阴生津 -臣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佐 丹参:凉血活血 -佐黄连:清心泻火,引药入心经 -佐使配伍特点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清气泻热之品,透热转气,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名词透热转气:用于治疗湿热病邪初传营分的治法。在清营解毒药中配伍清气分热的药物,如银花、连翘、竹叶,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代表方剂:清

33、营汤。 运用1、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2、随证加减:舌干较甚,去黄连。热陷心包,配用安宫牛黄丸。营热动风,配用紫雪,或配加羚羊角,钩藤,地龙。气分热盛,重用银、翘、竹叶、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兰根、贯众。3、使用注意:原书云:“ 苔白滑者,不可与也。 ”苔白滑,为有湿邪,本方中有滋阴之品,可助湿。 234、 现代运用:多用于乙脑、流脑、败血症等属热入营分者。第三节 气血两清剂清瘟败毒饮方歌 清瘟败毒地连芩 丹石栀甘竹叶寻 犀角玄翘知芍桔 气血两清火毒劫组成 生石膏 小生地 水牛角 真川连 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芍药 玄参 连翘 竹叶 甘草

34、丹皮 功用 清热解毒 凉血泻火 。主治 温病气血两燔证 大热渴烦 头痛 干呕狂躁 吐血 四肢抽搐 脉沉细而数 或脉大而数。犀角地黄汤 小品方方 歌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营血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专。组成 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热入血分证 病机:热毒炽盛于血分 证候特点神志症状:心主血,主神明,热入血分,必然扰乱心神。出血:热邪迫血妄行,血不循经,出现各种出血症状。瘀血:邪热耗伤血中津液,血液粘稠,运行不畅,聚而为瘀。方 解犀角:清心凉血解毒 -君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臣芍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佐使 配伍特点:凉血与化瘀并用,使热

35、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运用241、辨证要点: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 2、随证加减: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吐血黄芩、石膏、白及、三七 衄血黄芩、栀子、侧柏叶、白茅根便血地榆、槐花 尿血白茅根,小蓟 皮下出血(紫癜)紫草、仙鹤草、旱莲草、茜草、大枣 3、使用注意: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4、现代运用:多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DIC 、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于血分热盛者。亦有人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第三节 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方 歌普济消毒用黄芩,黄连甘草参橘红。鼠翘板马勃 、僵麻柴桔梗,大头瘟毒服之痊。组

36、成黄连 黄芩 牛蒡子 甘草 桔梗 板蓝根 马勃 连翘 玄参 升麻 柴胡 陈皮 薄荷 僵蚕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方解黄芩、黄连(酒炒、重用): 清泻上焦热毒 -君牛蒡子、薄荷(少量) 疏散上部风热 连翘、僵蚕 -臣陈皮:理气疏壅散结 玄参、马勃、板蓝根 助清热解毒 -佐甘草、桔梗:清利咽喉升麻、柴胡:疏散风热 载药上行: 火郁发之: -佐使25运用1、辨证要点:头面红肿焮痛 、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2、随证加减: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肿痛明显:加青黛、丹皮、赤芍,并用青黛外敷兼便秘:加大黄(热甚,无便秘亦可用) 。 3、现代运用: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

37、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于风热邪毒为患。仙方活命饮方歌 仙方活命饮用白芷 贝防赤芍当归草 皂角穿山天花粉 陈香没要金银花。组成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 当归 甘草 皂角 穿三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要 金银花 陈皮功用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 。主治 痈疡肿毒初起 红肿焮痛 苔薄白黄 脉数有力 五味消毒饮方歌 五味消毒治诸疔 银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葵子 组成 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功用 清热解毒 消散疔疮 。主治 火毒结聚之疔疮 疔疮初起 发热恶寒 疔行似栗 坚硬根深 以及痈疡疖 局部红肿热痛 舌红苔黄 脉数 四妙勇安汤方歌 四妙勇安金银花 玄参当归甘草加 清热解毒

38、兼活血 热毒脱疽效甚夸组成 金银花 玄参 当归 甘草 主治 热毒炽盛之脱疽 患肢暗红微肿灼热 疼痛剧烈 溃烂腐臭 烦热口渴 舌红 脉数 第四节 清 脏 腑 热龙胆泻肝汤26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 生地车前泽泻皆 。木通甘草当归和 ,肝经湿热力能排。组成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当归 生地 柴胡 甘草 车前子 功用 清泻肝胆实火 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 肝胆实火上炎症 头痛目赤 胁痛 口苦 耳聋 舌红苔黄 脉玄有力2 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 阴痒 阴汉 小便淋浊 妇女带下黄臭 舌苔黄腻 脉玄数有力 清 胃 散 脾胃论方 歌清胃散用升麻连,生地当归牡丹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39、组成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 病机:脾胃论言本方病机为“阳明经中热盛” ,阳明热盛循经上攻。症见: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方解黄连:清胃泻火 君 升麻:清热解毒、疏散郁热 臣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丹皮:清热凉血 臣27当归:养血活血助消肿止痛 佐运用1、辨证要点: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2、随证加减:胃热甚:加石膏、大黄;口臭:加芳化药(藿香、佩兰、砂仁) ;牙痛冷热皆加重:加细辛、白芷;牙龈溃烂:加芳化、淡渗药(藿香、砂仁、车前、木通、滑石

40、) 3、现代运用: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属胃火上攻者。4、使用注意:风寒及肾虚牙痛不宜使用。5、升麻的用量:升麻在方中用量重,但其必借黄连的苦寒泻火于下,不致助火上炎。陈士铎:“夫火性炎上,引其上升者易于散,任其下行者难于解。所以必须多用。升麻多用,是为了清泻胃中火热而设,但无黄连恐升散太过,故为臣药。芍 药 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 歌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组成黄芩、炙甘草、肉桂、大黄、槟榔、木香、当归、芍药、黄连功用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主治湿热痢疾 方解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 针对湿热之邪 君芍药:养血和营,又可缓急止痛28当归:养血活血

41、和血 臣二者共用 , “行血则便脓自愈” 。木香、槟榔:行气导滞 行气 臣“调气则后重自除” 。大黄:泻热除积 通因通用 佐肉桂(少量):可协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制约芩、连苦寒之性,防止呕逆拒药。 佐助和反佐之用。 甘草:与芍药配伍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诸药佐使配伍特点: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 。 寒热共投,重在“热者寒之” 。运用 辨证要点:便脓血,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赤白相兼,苔腻微黄,脉弦数。2、随证加减:白多赤少:加厚朴、砂仁、车前、泽泻;赤多白少:去肉桂、当归,加丹皮、地榆、白头翁;热盛津伤,去肉桂,加乌梅 兼食积,苔腻脉滑,热重者,加白头翁、银花。3、使用注意: 痢

42、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4、现代运用: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属湿热为患。白 头 翁 汤 伤寒论方 歌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秦伯二皮黄连藏;清热解毒并凉血, 赤多白少脓血宜。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29主治热毒痢疾 病机:热毒深陷于血分,下注大肠。症见: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解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君黄连:清热燥湿 “治痢之最” 黄柏:清热燥湿厚肠 臣秦皮:清热解毒,收涩止痢 佐与芍药汤比较:1、病机:芍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白热毒深陷血分,下注大肠2、功用:芍清热燥湿与调和

43、气血并用。 白清热解毒兼凉血止痢3、主治:热毒痢重于湿热痢运用1、辨证要点: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2、随证加减:兼有表邪,加葛根、连翘、银花; 里急后重甚者,加木香、槟榔、枳壳;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 夹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阿米巴痢,合桂园内包鸦旦子同服。3、现代运用:常用于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属热毒偏盛者。第五节 清 虚 热30青 蒿 鳖 甲 汤 温病条辨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组成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方解鳖甲:滋阴退热青蒿:清热透邪外出 君二药配伍,鳖甲专入阴分滋阴,青蒿可出阳分透热,使养阴而不恋邪,透热而不伤正,有相得益彰之妙。 “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生地、知母:滋阴清热 助鳖甲养阴以退虚热 臣 丹皮:泄阴中之火 助青蒿透泄阴分伏热 佐 配伍特点:滋清兼备,标本兼顾,清中有透,养阴不恋邪,祛邪不伤正。运用1、辨证要点: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2、随证加减: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去生地,加天花粉;兼肺阴虚,加沙参、麦冬;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3、现代运用: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等属于阴虚内热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