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古文P21 春日捂手 (其一) 秦观 (北宋)原文春日五首其一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作者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 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 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2、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 (纤云弄巧) 、 望海潮 (梅英疏淡) 、满庭芳 (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 ) 。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 (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解释一声轻雷过后,顷刻落下了如丝般的春雨,雨过天晴后屋顶上的琉璃瓦如碧玉般浮光闪闪。雨后的芍药如惆怅的女子含着点点泪珠,雨打后的蔷薇,也
3、似乎绵软无力,其实枝条正悄悄攀枝蔓延着。万丝:指春天的细雨霁:雨过天晴2瓦:琉璃瓦碧:碧玉碧参差:指琉璃瓦浮光闪闪,犹如碧玉芍药:草本之首,与牡丹形似卧:攀枝蔓延赏析春日这首七绝描写夜雨初霁的春天庭院的景致。丝,喻雨。浮瓦,晴光照在瓦上。雷是“轻”的,雨如“ 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 无力蔷薇卧晓枝,也有的版本写作,无力蔷薇卧晚枝。芍药,牡丹。春泪,雨点。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 “无力卧”之状。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 的
4、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春日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 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隐晦的反映了诗人由于对宦途命运艰险的恐惧,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心理。秦少游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北宋时候著名的婉约词派大家。他的词多写男女情爱和身世感伤。他的诗也写得很不错;但是,从内容和风格说,一样“诗如小词”。还有,南宋敖陶孙也说过:“秦少游(诗)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 ”春日就被金代的文学家元好问讥为“女郎诗”,因
5、为它格调比较柔媚。元好问对秦观的糜弱艳词极尽贬抑,他批评秦观“春日“说“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柔媚也是一种美,经过风雨的芍药和蔷薇,好似两个娇弱的女郎,一个饱含泪水,一个醉卧晓枝。以“春泪” 喻水珠,以“ 卧”字象征“无力”,用辞工稳而又自然,非经锻炼不能达到如此的水平。元好问对于秦少游“女郎诗”的批评,其实是受到了前人的影响;有一次与他的老师王中立讨论如何作诗,老师举例秦少游春雨(日) 诗云: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 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较之,则春日为妇人语矣。破却工夫,何至学妇人?”中国的诗历来以比兴著称,以物喻
6、人,以物喻情,以物言志,诗品即人品,看其诗,即能推测其为人,这就是中国诗词的独到之处。所以有人评说,在女人堆中厮混必对秦少3游浓词艳曲爱不绝口,其写诗也无非是对风花雪月,春秋美景一枝一叶的哀怨,时而如颐气指使的贵妇,时而为荡妇,时而又如怨妇,总脱不了妇人之形;心系民生、国家,必把杜甫、辛弃疾诗词印记于心,其诗必是醉里挑灯看剑;大江东去,浪淘尽这类豪情冲天的情怀。这或许有些偏颇,但不能不承认诗词对人的陶冶作用。(趣味念歌诗 ,黄德展 )“含春泪”中“ 含”比“噙” 好P22 三衢道中 曾幾 (宋)诗词原文三衢(q )道中(宋)曾几(j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
7、五声。诗人简介曾畿 (j)(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畿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 ,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 ,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 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
8、一二六) ,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 ,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 ,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 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 ,4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
9、(简称小集) 、 瀛奎律髓 (简称律髓)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曾畿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注释译文三衢道中:在去三 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区,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黄鹂:黄莺。析: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
10、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 “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 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诗词诗意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
11、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5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 “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
12、之机巧、剪裁之精当。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P3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战国时期)原文介绍舜(sh n)发于畎(qu n)亩之中,傅说(yu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g)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ng)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13、死于安乐也。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 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
14、。现存七篇,二百六十一章,约8.5万字。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 ;万章上、下;告子上、下;6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 “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
15、与论语 、 大学 、 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 “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 “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义”,提倡“ 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
16、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励志且悲壮意识。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 ,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 年) , 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 ,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 “邹国公” ,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
17、、大学 、 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 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 ) ,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 “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 ,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常见错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常被写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是人”的意思是:这。而“斯人”的意思是:此人。原文中为“ 是人”。注释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2.发:起,指被任用。3.于:从。4.畎亩:田间、田地。畎:田间小沟。5.举:推荐,选拔。6.版筑:古人筑墙时,在两块儿板中间放土。
18、筑:捣土用的杵。77.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这里指主管狱囚的法官。8.故:所以。9.任:责任,使命。10.于:给。11. 是:这。12.苦:使痛苦。13.劳:使劳累。14.饿:使受饥饿。15.空乏:使他穷困缺乏。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16.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17.拂:违背。乱:使 颠倒错乱。18.所以:用这些方法来。19.动:使惊动。20.忍:使坚强。21.曾:通“增”,增加。益:增加。22.恒:常常。23.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24.然后:这样以后。25.衡:通“横”,梗塞,不顺。26.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7.征:征验、表现。
19、28.发:抒发。喻:晓喻,明白。29.入:在里面,指国内。30.法家:指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31.出:在外面,指国外。832.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33.生于忧患: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 ,使人能够生存。34.死于安乐: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原文解释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
20、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方法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定,更增加他们原本所没有的才能。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篇章结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类比论证4.对比论证纵式论证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1、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9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
22、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 。论点“人恒过,” 解释“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不揣冒昧,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应是解说“人恒过,然后能改”的。 “然后能改”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教参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 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基本上是对的。但“ 困” 在这里应作忧愁解。 “于”是介词, “在”的意思,把它译作“受到”是欠妥的。译为“心里忧愁,思绪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就恰
23、切多了。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的注释是“ 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教参译为“ 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 ”我以为“征于色,发于声”这里应指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形之于色,发之声,然后使之警觉起来,有所省悟,从而改正错误。把它译作“(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 ”这样,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就很清楚了。这个句子说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的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因“而后作”,二是外因“而后喻”。这样就解说得较为恰切了。如果按照教参等的翻译“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不仅意思十分含糊,而且也是无
24、法论证“生于忧患”的。这句话还得从“喻” 字讲起, 说文解字 “谕”义, “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 ”中华大字典 “喻”字第二义,晓也;第六义,明也。根据这些解释,把它释作“省悟”是恰当的,这样才能排除“被人了解” 的说法,也才能使这层文字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不至产生歧义了。一、对此文的理解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 。说它是经典,在于:(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
25、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10(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身体,生活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26、于安乐也。 ”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 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
27、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二、此文教学设计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我想,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笔者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
28、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通假字1、曾,通“增”,增加。2、衡,通“横”,梗塞,不顺。3、拂,通“弼”,辅佐。4、忍,通“韧”,坚韧。 (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11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
29、乏其身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特殊句式状语后置 eg、困于心【于心困】一词多义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2.拂(bi)同“弼” ,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3 发 (fa)被选拔,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4 发 (fa)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5.安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安逸)衣食所安 (养)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中心逆境
30、造就人才。问题探究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六个人物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成大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12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 行拂乱其所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6、说出就“国”而言, “死于安乐” 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
31、2008年5 月23 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 “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
32、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1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这段文字以“必先” 二字领起“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11、孟子在选文第 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12、这些磨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答:思想、身体、行为。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13答:
33、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相关启示(一)关心国家大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礼记 大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 梁惠王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喻老(二)社会责任感积
34、小恶必成大恶,积小善必成大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三)政治社会问题道德化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 告子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
35、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四)追求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 离娄上14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 告子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P4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唐)原文左迁至蓝关
36、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基本简介韩愈(768 82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 之首。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与孟郊创建了“韩孟诗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
37、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外集十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感情真挚婉曲,诗风沉郁。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 ,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 “人主之怒 ”,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
38、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诗和谏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 。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15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潮州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八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侄孙韩湘匆匆赶来,来陪伴这孤苦的老人。韩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悲歌当哭,送给侄孙韩湘。注释【年代】中唐【作者】韩愈
39、【体裁】七言律诗【选自】 昌黎先生集【封】这里指谏书。一封:指韩愈谏迎佛骨表 。朝奏:早晨送呈谏书。【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潮阳】今广东潮安。一作“州”。【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秦岭】即终南山,又名南山,太乙山。【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汝】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瘴江边:充满瘴
40、气的江边,指贬所潮州。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鉴赏赏析一中唐文学家诗人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 ,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 ,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诗和谏佛骨
41、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16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 而“ 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 )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三、四句直书“除弊事” ,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
42、直不阿之态。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 ”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 ”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 、 “境界雄阔
43、”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 的子句即景抒情。 “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 严令限期赶到贬所, 怎奈“ 马不前 ”!“云横”、 “雪拥 ”,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 的坚强意志。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 “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 ,何
44、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 “马不前”用古乐府:“ 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险。 “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结语沉痛而稳重。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 :“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 ,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 ,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从思想上看 ,此诗与谏佛骨表 ,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
45、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 夕贬”、 “九重天” 、 “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 “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 “横”状广度, “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17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 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
46、用上(“欲为”、 “肯将 ”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赏析二首联写因“一封(书) ”而获罪被贬, “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颔联直书“除弊事” ,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 ,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 “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
47、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 “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其中就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联,亦写仕途险恶,不过,韩愈比之李白,境遇更为惨烈。韩愈仿此联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联借“秦岭”、 “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 “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 “马”固不能“前”, “人 ”却能“前” 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
48、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容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赏析三韩愈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文中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褛以观,升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香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骨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巨不怨悔。 ”这首诗和这篇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前两联写“左遣” ,一气贯
49、注,浑灏流转。 “贬”的原因是“ 奏”, “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 朝奏 ”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 “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 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心,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 “朝奏”与“夕贬” 、“九重天”与“路八千 ”、 “圣明” 与 “衰朽”、 “欲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强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18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