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略论抗战时期安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 陈盈盈 山西职工医学院 摘 要: 抗战期间, 安徽国统区职业教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切以御侮抗战、养成 人才为目标。体制上, 支持多元办学, 鼓励社团及私人创办职业教育;办学方法 上, 分区设学, 力求均衡发展;办学理念上, 根据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 于普通 中学设立职业科;办学政策上, 实行免费教育及政府补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多元办学; 免费教育; 作者简介:陈盈盈 (1987) , 女, 山西太原人, 山西职工医学院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史。 安徽地处江淮之间, 又紧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于 1937年
2、11月份从东南方向侵入安徽境内, 全省大部分地区惨遭日军蹂躏, 仅存皖西大 别山区及皖南山区未遭受日寇侵害。 当时, 制定新形势下的教育政策以满足战争 的需求, 培养建国御侮之人才, 是摆在安徽教育当局面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职业 教育因为重在培养各种技术人才, 以解决国家切要之问题, 成为各界关注的焦 点。 一、办学方法 安徽大部分地区沦陷以后, 职业教育随即宣告停止。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从1938 年开始, 安徽省教育厅一方面登记失学青年人数;另一方面积极筹划恢 复原有学校的建制, 尽力挽回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损失。 经过八年的不断扩充和发 展, 到抗战结束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 (一)
3、 优化资源, 分区设学 分区设学即是考虑到战争的特殊需要, 根据经济、 交通、 军需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结合战略部署合理规划区域, 设立职业学校。 战前原有的职业学校, 尤其是高等 职业学校多设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省会或市, 随着战争的推进已成敌占区。 另外, 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直接造成了教育“高地”现象, 出现了教育资源分 配不均和畸形发展。为改善这种极不均衡的状况, 安徽省政府依照本省职业、交通、文化的特殊情况, 重新划分出9大职业学校区。其中, 省立职业学校, 包括 第二区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立煌商业职业学校、霍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立 煌医职。第三区设有省立第一临时职业学校;第七区设
4、有徽州农业职业学校、屯 溪工业职业学校;另外还有省立师范共计 8所。县立职业学校数量最少, 仅有5 所, 距离国民政府教育部战前要求的一县设立一所职业学校的规定相差甚远。 (二) 鼓励政策 抗战初期大量学校校舍变成废墟, 设备损失更是严重。教科书则因为印刷困难、 交通不便等因素数量奇缺, 偶有所得也是质量参差不齐。 鉴于此, 安徽省政府一方面积极寻求中央政府的资助, 筹措补助费, 下拨专款 用于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划拨七所职业学校实习设备费 2500万元, 令各校 采购实习设备。同时, 特别规定县立和私立职业学校由省教育厅予以酌情补助, 不足之处县立者由县政府设法拨款办理, 私立者由各校校董
5、会筹款充实。从 1936年到 1946年, 安徽省政府对省立职业学校补助标准由 46588元增为 167883685 元, 联立职业学校从 2902元增至 5272868元, 县立职业学校由 7780 元增至56374262元, 私立职业学校由1078 元增为35511840元。教科书供应在 安庆沦陷以后几乎全部断绝, 为解燃眉之急, 省厅专门组建安徽省中小学教材 编审委员会, 由省政府出面贷款招商承印。 国统区教育厅还专门制定了考核与奖励办法, 用以扶助职业教育的发展。从 1942年起取消补助费用的发放, 一律改为奖助金, 对于成绩优秀、表现合格的 优良学校给予奖励, 对于办理不善的学校则不
6、给奖金, 以示奖优罚劣。 为此, 安 徽省教育厅专门制定 中等学校总考绩百分数比率量表 及 中等学校督导要点 , 由督导组成员每年上下两个学期分赴各个学校进行考核, 按照量表成绩排定等 级, 发放奖助金。 (三) 救济政策 由于战争, 各行各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 一些职业学校教师或就地解 散或改投他业, 有的则流亡到西南大后方, 致使职业学校出现师资短缺。 战前原 有1800 余名教员, 1937 年以后则所剩无多。根据安徽省教育厅统计, 留居省内 的失学青年至少在 1万人以上。 从1939 年开始, 安徽省教育厅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失学青年的登记工作。对于登 记青年分别送往省立及各临时中
7、学和私立中学就读;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减 免学杂费。在立煌、屯溪两地设立招待处, 供给失学青年以短期食宿, 无法收容 的学生则每人发放 6元的生活补助。 同时, 成立省立临时职业学校, 增招战区失 学青年。如1942年成立省立第一临时职业学校, 专门收容鲁南、苏北、豫东南 地区的失学青年, 学生各项费用均由学校供给。 对于公立职业学校的学生采取免收学费的政策, 且公费生名额不低于 30%, 到 抗战中期又将大部分职业学校公费比例提升到 80%的份额。 1939年, 省政府规定 “职业学校学生比照师范生待遇, 分甲、乙、丙三等津贴, 三年级学生给予甲等津贴 (15.5 元) , 二年级学生给予
8、乙等津贴 (10.5元) , 一年级学生给予丙等 津贴 (7.5 元) ”且逐年增长。到 1944年, 职业学校学生除由政府发放公粮外, 副食费每人每月60 元。 对于师资短缺的问题, 安徽省政府采取各种方法从后方聘请优良教师来皖任教。 为此省教育厅特别规定, 每名来皖任教的教师发给差旅费1000元, 到1943年则 变为每人3000元。同时, 奖励优秀教职员工到大后方进行培训, 并加大对农工 商团体创办职业学校的奖励力度。 在教师待遇方面, 一是提高课时费, 二是提高工资标准。1939年, 省立职业学 校老师每小时课时费为 7角5分, 到1943年则涨到每小时 3元5角。职员工资 由1939
9、 年的最高额 120元递增到1943年的 440元, 教师生活补助费由每月 30 元增至每月360元。大米补助则从 1942年起按照省级公务员的标准发放。 二、办学成就 到1941 年始, 安徽省教育厅开始着力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 强烈期盼 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教育厅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的政 策法令。 其中, 比较有名的有 非常时期教育实施纲要 和 临时中学课程纲要 , 用法律的形式规范教育运转, 强化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一) 多层次、多类型职业教育体系 纵向上, 分为初级职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 同时实行“省办高级、 县办初级” 的原则, 以教授生活所必需的
10、知识、培养健全国民、适应国家需要为宗旨。横向 上, 则分法、商、医、农、工等科, 另外, 专门设立女子中学。同时, 设立职业 补习学校与职业补习所, 以补职业学校之不足, 为民众提供职业教育继续学习 的便利。 在办学类型上, 既有公立学校又有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分为完全公立学校和联立 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内部普通中学也可以设置职业科, 作为收容学生的一项重要 措施。早在抗战以前就有教育专家明确提出普通中学设置职业科的计划。“一方 面人之个性不齐, 需要兴趣各有差异, 另一方面学生因个人家境之关系, 有毕 业后升学者, 有毕业后即须谋生者, 倘只有升学预备, 将置要求职业之学生于 何地?故中学教
11、育能适合学生个性与社会需要, 均不可不顾及职业教育。”安徽 省立第二临时中学在高中、初中科外即设有职业科。另外, 安徽省立徽州女子中 学亦在高中、初中科外增设职业科。 安徽省政府明确规定各县市须尽量设置初级职业学校, 最终做到一县一校的目 标。同时, 为弥补政府公办教育投入的不足, “鼓励私人或团体尽量办理职业学 校, 以培养经济建设人才, 储为国用”。 八年抗战期间, 安徽职业教育出现了多 层次、 多类型的发展格局, 如比较有名的私立芜湖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则是由西班 牙天主教会所创办的。 多种类型职业教育的创办, 既弥补了各自能力的不足, 又 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合力, 在战火纷飞的土地上营造出了
12、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气象。 (二) 增设职业学校, 扩充原校规模 从1939年起到1945年6月底, 省立职业学校从1所增至8所, 联立职业学校持 平保持1所规模, 县立职业学校由 2所增至 5所, 私立职业学校由 1所增至15 所, 在校学生数由744人增长为4806人, 班级数由20个发展成为128个, 在规 模和数量上有较大发展与突破。 在皖南山区, 安徽省政府对尚能勉力维持的学校进行规模扩充和科目调整。 如徽 州农业职业学校原有 3个班级, 后来根据皖南山区特色及战争需要增设高级茶 科及初中科各一班。 经过安徽省政府种种发展职业教育的努力, 这一时期的职业 教育较战前有了巨大变化。在数量上
13、, 高等职业学校有所增加。在质量上, 一些 职业学校受到实际需求的刺激在艰难困苦中得以增强, 教学内容及实习设备均 有极大提高。在学科设备上, 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 农、工、商比重增加, 理论 性科目减少。在学校性质上, 私立职业学校数量明显增多, 显示出蓬勃的生命 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M.南京:江苏 古籍出版社, 1997.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3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 5安徽省政府.安徽概览M.合肥:安徽省政府办公室, 1944. 6舒新城.中学学制问题J.教育杂志, 1922, (14) :1. 7安徽省政府教育厅.一年来之安徽教育M.合肥:安徽省政府教育厅编译处, 1930. 8汪少伦.两年来安徽教育之检讨M.民国正中书局刊本复印本,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