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3地球运动导学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19686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地球运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 1 课时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一、 【学习目标导航】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认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2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黄赤交角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地球产生的影响。3运用地球运动的原理解释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长短和下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的形成原因和五带的划分,在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区时和日界线。二、 【知识梳理导学】1.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和 。2.地球自转的特点:地球的自转轴叫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_附近。(1)自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 时针方

2、向旋转。(2)自转的周期:以恒星为参考点为 日,地球自转 ,时间长度为 时 _分 秒,以太阳为参考点为 ,时间长度为 小时,地球自转 。(3)自转速度:自转的角速度是: ,线速度分布规律是:a、_b、_c、_d、_e、_。三、 【活动、问题探研】问题 1在下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观察地球经纬线侧视和在极地上空俯视有什么不同?问题 2我们在发射卫星时,如果要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发射?选择什么纬度地带更利于卫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对应点是相对静止的,在某地上空运行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和对应地面点有何差异?2例题: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回答(1)

3、(2)题。(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 )A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四、 【课堂检测】1.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B.南北两极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最大C.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D.同一条经线上各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等2.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4、附近B.地球自转 360 需要的时间是 24 个小时,为一个恒星日C.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处都相等D.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3.下列纬线圈上的线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纬 30 度 D.南北纬 60 度4.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40N,120E B.90N,60E C.1N,120E D.40S,70W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为顺时针,从南极看为逆时针B.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自西向东,从南极看自东向西C.地球自

5、转 360 度需要的时间是 24 小时,为一个恒星日D.地球自转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7.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8.某天文台于 3 月 21 日 20 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 3 月 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A.19 时 3 分 56 秒 B.19 时 56 分 4 秒 C.20 时 D.20 时 3 分 56 秒3第 2 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一、 【学习目标导航】1

6、.了解昼半球、夜半球的划分以及昼夜交替的原理。2.区分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的特点,画图理解昼夜的交替。二、 【知识梳理导学】1.昼夜形成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 、 的球体。2.昼夜交替 原因:是因为 。昼夜交替周期:昼夜交替周期为 小时,即1个 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为 昼夜半球分界线: 线(圈)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天进入黑夜为 三、 【活动、问题探究】(一)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 。2.晨昏圈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夜半球,思考:除晨昏圈外还有哪些大圆?3.移动方向是 。4.晨昏线(圈)上纬度最高点介于6634和90之间。活动:作二分二至昼夜半

7、球图,即太阳光照图。在下图上画出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二)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不同。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使得在同一时间里,地球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即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是静态现象, “昼夜交替”是动态现象。四、 【课堂检测】1.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昼和夜的形成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90 B.是昼夜的分界线 C.与地轴重合 D.地方时为

8、6 点或 18 点3.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线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二分日 北半球夏至分日 北半球冬至分日44.绘出下列不同日期的晨昏线(用红色表示晨线,用蓝色表示昏线) 。 二分日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小结:利用光照图可以确定日期(主要有四种情况,如下图所示)5.判断晨昏线,并试着判断节气。AB 为 线 CD 为 线 AO 为 线 CO 为 线5节气为 节气为 BO 为 线 DO 为 线节气为 节气为 第 3-4 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方时和区时一、 【学习目标导航】

9、1. 地方时的换算。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换算。二、 【知识梳理导学】1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 的地点比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即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间 ,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刻值 。 (简称:东 西 ,东 西 )含 义:人们把太阳在当地天空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钟,并由此等分全天时间的一种计时方法。当某地太阳到达一天中最高时,正是太阳直射该地所在经线的时候,同时该经线上所有地方太阳高度角都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因此,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 ;经度不同,地方时。2地方时 换算 不同经线:经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分钟。东边经线的地

10、方时早,时刻值大。3.特殊经线的地方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_.昼半球的中央经线:_.夜半球的中央经线:_.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_.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_4时区与区时时区的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 为中时区;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 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东西12区各7.5度,合并为一个时区(东西十二区) 。记时方法: 的地方时同一时区:区时 区时 换算原则 不同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 。 ,时间相差 小时。北京时间:东 区区时,即经度 的地方时。三、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地方时的计算:1.含义:因 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 )2.计算方法:经

11、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 分钟。方法归纳:所求地点时间已知地点时间 时间差 (选择:东大西小) 。步骤如下: 首先求两地相隔的经度:(同减,异加) 。 用经度差15,整数商为小时数,余数4为分钟数。 165E180 1800 15E15W165W6 判断两地东西方位,根据东大西小选择+、-计算。相加时超过24小时,日期加一天,时刻值减去24;相减小于0时,日期减一天,时刻值加24。例 1 已知 30E 时间为 10:20,求 120E 的时间为 。例 2 已知 30W 时间为 10:20,求 120W 的时间为 。例 3 已知 30W 时间为 10:20,求 120

12、E 的时间为 。问题探究二: 时区与区时计算1.时区的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 为中时区; 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隔_为一个时区; 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 东西12区各7.5度,合并为一个时区叫东西二十时区。2.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3.相关计算:已知经度求时区序数:时区数经度15;若“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数;若“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数;东经东时区,西经西时区。N 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N15 (N=0,1,2,12)N 时区的经度范围=N157.5 (N=0,1,2,12)所求地点区时 已知地点区时 + 两地相隔时区数(时区差)

13、(+选择:东大西小)求时区差:借助数轴理解(同减异加) 西12 西 11 西 2 西 1 0 东 1 东 2 东 11东12例 4 120E 属于 区,40E 属于 区,56W 属于 区,175W 属于 区。例5 北京时间为9月25日10:00 ,求此时纽约(74W )的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为 ;区时为 。例6 东十二区今天上午8时时,西十二区是_。4.北京时间:我国东西跨越 个时区,但全国统一使用 区时,即经度 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中时区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 。问题三 国际日期变更线1.日界线: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经线作为地球

14、上 “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 “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 ”。2.日界线两侧日期变化规律: 由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要 由东向西跨越日界线,日期要 165E180 1800 15E15W165W73东早西晚、东大西小: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间 ,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刻值 。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 ,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刻值 。东、西十二区的时刻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的日期 ,日期值_。4国际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的区别与联系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人为规定的日期分界线,而时间自然推进中 0:00(或 24:00)所在经线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国际日界线(人为) 自然日界

15、线界线 180经线(但不全是)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时间 不固定,从 0 时24 时 固定,0 时或 24 时日期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 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日界线的 西侧,为旧的一天示意图相同点 都是日期分界线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由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天。例 7.观察右图,由于日界线是固定的,0 时经线是变化的,当 0 时经线为 时全球今天和昨天约各占一半;当 0 时经线为 时全几乎属于同一天四、 【课堂检测】1.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东八区的区时 120E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 116E的地方时A B C

16、D2.希腊雅典(东二区)19 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 )A.13 时 B次日凌晨一点 C次日 17 时 D.23 时3一日,测得某地正午时为北京时间 11 点 30 分,该地的经度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5E4.某地经度为115E,属于哪个时区( ) A东二区 B西八区 C东八区 D东七区5.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 10 月 1 日 17 时由我国上海(东 8 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 8 区),历时 14N昨天今天8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 月 2 日 15 时 B10 月 2 日 3 时 C10

17、 月 1 日 15 时 D10 月 1 日 3 时6.读右图,回答(1)(6)题。比较A、B、D角速度: ;线速度由大到小: 。与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的点是 。D点位于C点 方向,两点时差 小时;C点位于A点 方向,两点时差 小时。C点的地理坐标是 ;A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北京时间为 点钟。图中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的是 点,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线。7.右上图上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经线NA的经度为 ;经线NB的经度为 。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右图中,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4时,全球为7月7日的日期范围是

18、( )A多一半 B.少一半 C.恰好相等 D.恰好是三分之一【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1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 运动对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2 偏移规律:在北半球向 偏转,在南半球向 偏转,赤道上不偏转。(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3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 和 的水平运动中与众不同最明显。4 在分析河流水流中,直河道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对水流的影响,在河道弯曲处主要考虑惯性对水流的影响。实例:水流漩涡的形成当水槽放水时,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漩涡。漩涡呈逆时针旋转。如右图: 图中虚线是表示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是水的实际流动方向。北

19、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漩涡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不过江河中的漩涡不一定符合这一规律,因为它还受到河床特征的影响。9第 5 课时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 【学习目标导航】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二、 【知识梳理导学】1.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是 形轨道。公转的方向 ,与自转方向一致。公转的周期 年,其时间长度为 日 时 分 秒。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 ,在远日点 。2赤道平面:_ _。3.黄道平面:_ _。4.黄赤交角:_ _,目前度数是 。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_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6.太阳直射

20、的范围:最北到达_ _,最南到达_ _。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小结)自 转 公 转绕转中心 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太阳(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从北极看为逆时针 从天北极看为逆时针方向方 向 自西向东 从南极看为顺时针自西向东 从天南极看为顺时针方向恒星日:真正周期 23 时 56 分 4 秒 恒星年:地绕日公转的周期周 期 1 天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24 小时 1 年 回归年:太阳回归运动周期角速度 除极点为 0 外,任何地点约为 15/小时 平均约 1/天速度 线速度 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 0 平均 30 千米/秒1 月初,近日点,

21、快7 月初,远日点,慢问题 1看下面示意图,你认为北半球夏半年长还是冬半年长?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三、 【活动、问题探究】问题一 黄赤交角101.理解赤道平面的概念:赤道平面是指通过地心与_垂直的平面。2.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理解黄道平面的概念:黄道平面是指地球绕太阳_的轨道平面。3.读图 1-3-5“黄赤交角”图,完成: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有何关系?_。地轴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_,地轴与黄道平面间的交角为_。理解黄赤交角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极圈的度数的关系:如果用 表示黄赤交角,则南北回归线的纬度=_,南北极圈的纬度=_。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为 30,则热带的范围是从_S 到_N, 范围变_

22、;北寒带的范围是从_到_,范围变_;北温带的范围是从_到_,范围变_。4.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阅读以明确二分二至日的划分1 注地球公转方向。 标注二分二至日。问题二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垂直的点。直射点的太阳光线延长线过地心。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产生原因:假设:如右图,若地球始终直立自转,则黄赤交角度数为 ,则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 ,则地球上就不会产生 变化和 的划分。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即地球斜着身子公转) 。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_,最南到达_。3

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观察地球公转过程,总结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1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1 年_日_时_分_秒。四、 【课堂检测】1.从 12 月 22 日至第二年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 )A.向北移动 B.向南移动 C.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D.不变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当中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景象的次数是(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一次也没有 3.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 0 度 B. 23 度 26 分 C. 66 度 34 分 D. 90 度4.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 )A.公转速度

24、不快 B.公转速度较慢 C.北半球正值冬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6.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角的度数是 ,平面的名称是 。当太阳直射点在 F 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当太阳直射点在 H 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若黄赤交角为 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 20纬线成为北极圈C.直射点在南北纬 20之间作回归运动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7.读二分二至图,回答问题。当地球运动到 A 时,接近公转轨道的 (远、近)日点附近,公

25、转速度较 。地球运动到 C 时,节气是 ,日期是 。此时我们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2 B 到 A,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移动方向是 。12第 5 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一、 【学习目标导航】1掌握全球各地不同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昼长和夜长的计算。3极昼和极夜范围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二、 【知识梳理导学】1.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规律总结概括:一定要理解记住以下规律,以便今后应用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1)赤道上全年始终 ;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 。(2)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 ;南北半球同纬度数昼夜长短 。(

26、3)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 夜 ;且纬度越高,昼越 而夜越 ;极地地区出现 。 (另一半球情形相反)(4)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思考一下是怎样变化的?2.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即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夏半年 二分日时 间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地区出现 ;12月22日,昼 夜 。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地区出现 ;6月22日,昼 夜 。赤道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南极地区出现 ;12月22日,昼 夜 。昼 夜 ;纬度

27、越高,昼越 夜越 ;南极地区出现 ;6月22日,昼 夜 。13夜 弧 度 数150/小 时夜 长 = 夜 弧 度 数小 时夜 长昼 弧 度 数150/小 时昼 长 = 昼 弧 度 数小 时昼 长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的昼 夜 ;另一半球反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方向移动,则该半球的昼 夜 ;另一半球反之。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一年中昼夜长短没有变化,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高纬度移动时,极昼的范围逐渐变大,另一半球的极夜范围逐渐变大三、 【问题探究】1.昼弧、夜弧与昼长、夜长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昼弧、夜弧的划分 昼长与夜长的计算原理:典型例题分析1

28、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图” ,回答下列问题。14(1)在图中北极点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该图所示的节气为 ,此日大约为每年的 (月、日)前后。(3)这天 C 点的昼长为 小时,E 点的夜长为 小时(4)此时 D 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E 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地方时) 。2 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判断对错)太阳直射的纬线白昼最长。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 )四、 【课堂检测】1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 B. 南半球、向北 C. 北半球、向南 D. 南半球、向南2国庆长假期间,巴东

29、的昼夜长短情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昼长夜短 昼变长,夜变短 B.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C.昼长夜短 昼变短,夜变长 D.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3暑假期间,某同学到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旅游,感觉到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A.广州 B.武汉 C.哈尔滨 D.北京4当杭州(30N)白昼长为 13 小时 30 分时,悉尼(30S)白昼长约为( )A.10 小时 30 分时 B.13 小时 30 分时C.15 小时 30 分时 D.12 小时 30 分时表中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56 题。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

30、.乙地 C.丙地 D.丁地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7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9 月 23 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 6 时 B北京时间 5 时 44 分C北京时间 6 时 4 分 D北京时间 6 时 16 分8同一纬线上的各地 ( )A昼夜长短相同 B地方时相同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昼长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09 分 11 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6 分读图指导根据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判定为夏至日。根据晨昏线与赤道上昼夜等长的现象判定正午 12 点所在的经线,推知不同经线的地方

31、时,并得出各地的昼夜长短;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刻。15 ABD C C日出时间不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9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用字母 A 标出太阳直射点。(2)此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日(填节气) ,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日巴东是昼最 (长或短) ,夜最 (长或短) 。(4)此日自南极圈向北极圈,昼越来越 ,至此北极圈内出现极 现象。(5)赤道上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第 6 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的变化一、 【学习目标导航】1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初步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应用二、 【知识梳理导学】同一时刻,正午太

32、阳高度由 向 两侧递减。1 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值,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 冬至日: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值,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 。半球 纬度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 最小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时间2326N90N北半球02326N02326S南半球2326S90S注:同一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相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却不相同。三、 【问题探究】(一)基本概念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

33、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16D FE 例 1 读光照图,思考问题:判断各点太阳高度角: A , B , C , D 。该日 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点 B 和 C 正午太阳高度 90 0。小 结 同一纬度上的各点,其正午太阳高度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空间分布规律(同时间但不同纬度):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 ;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 。 (填大小)2.季节变化规律(同纬度但不同时间):当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变 ;当太阳直射点靠近某地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变 。 (填大小)例 2 右图中,把点 A、B、C、D、E、F 按照正午太阳

34、高度从大到小排列:(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 某地点与直射点之间相隔的纬度(同减异加)例 3 求 42N 地点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例 4 12 月 22 日,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0,求该地的地理纬度。17 H例 5 已知某地(40S)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60,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楼间距问题规律: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公式:L = hcotH例 6 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 215 度)建造了两幢 商品住宅楼。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 40m 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不超过

35、( )A.20 米 B.30 米 C.40 米 D.50 米 2.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问题规律: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公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 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即 + H =90 0, 或 =纬度差。例 7 洛阳(112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9 月 23 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35 C.6634 D.55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四、 【课堂检测】1.同一纬线上的

36、各地 ( )A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季节不同,地方时不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时间不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相同2.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A日出 B子夜 C正午 D日落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平原多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C南方气候潮湿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20W 和 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 46 题。 (双选题)4.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5 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37、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 90C各地夜长乙丙丁 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6 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郑州市(约 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C雅库茨克(约 62N,130E)已是白昼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18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图中 A 点的时刻为 ,D 点的昼长为 。图中 A、B、C、D 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 0的是 ,等于 0的是 。图中 A、B、C、D 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自转角速度的大小 。图中 A、B、C、D 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

38、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第 7 课时 四季更替和五带 光照图的判断一、 【学习目标导航】1知道四季的划分2五带的划分及特点,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3本节知识小结3认识简单的太阳光照图二、 【知识梳理导学】1太阳辐射从 向 呈有规律的递减。2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春秋季是冬夏季的过渡季节。3气候四季:春季 三个月,夏季 月,秋季 月,冬季 月。4五带划分的界线是 和 ,热带就是有 的地区,南北寒带就是有 的地区,南北温带是 的地区。在下图中注出五带名称,南、北回归线、南、北

39、极圈名称及度数。19三、 【问题探究】1当黄赤交角增大 1时,五带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本节知识小结:3光照图判读方法:虽然光照图的图形变化多,但只要抓住光照图中“特殊点、线、面、角和方向”这些关键,就能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数互余太阳直射点 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 ;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交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

40、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切点:晨昏线和高纬度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间经线) 、另一条是 0 点经线(夜半球中间经线)点极点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致每年 3 月 21 日至 9 月 23 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昏线则相反 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面与地轴的夹角度数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冬至日和夏至日,夹角达最大,为 2326

41、。线 晨昏线和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出时刻,和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落时刻太阳高度为 020日期分界线 0 点或 24 点所在经线和 180经线(理论上) ;沿地球自转方向,越过 0点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越过 180经线日期减一天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以东为东半球,其西侧为西半球;160E 以东为西半球,其东侧为东半球。面昼、夜的范围、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若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反之,为冬半年。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出现极夜,日期为 12月 22 日前后。只在每年 3 月 22 日或 9 月

42、23 日前后,南、北极点周围无极昼、极夜现象。角 角度关系晨昏圈和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变化范围 02326。直射点纬度极昼(极夜)圈最低纬度90。极点的太阳高度(一天内几乎不变)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极昼圈切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的 2 倍。极昼圈内某点的午夜太阳高度该地纬度极昼圈最低纬度北半球俯视图地球逆时针转,南半球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 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反之,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变大为东经度,经度变小为西经度判断下列图的节气:【达标检测】1、看右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注出南北极点。(2)确定图中是晨线还是昏线? 。A 点所在经线时间为 点。注出昼夜半球.(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得出节气 ,日期 。标出每条经线度数,找出 12 点的经线的度数,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数。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是图中 点。(4)C 点日出 点,日落 点,昼 夜 (长或短) ,昼长时间为 _小时。(5)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