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0007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学问和智慧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学问和智慧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的观点。 2、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3、体会隽美的语言,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历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1、学生或老师讲这个成语的来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 259 年,秦军又来进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

2、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计谋,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2、赵括对于如何用兵打仗的学问应该是很高的,可为什么最后大败呢?今天老师 就和大家一起研读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 ,共同寻找答案吧。 (二)导学 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 (一)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陶冶y 寸积铢累(zh li) 批大郤(x )导大窾 (kun) 矻矻穷年(k) 探

3、骊得珠 (l) 读书得间(jin) 犀锐(x) 22、解释下列词语: 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无关宏旨: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 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读破五车:形容读书很多。 寸积铢累:一点一滴地积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本文主要论述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运用勾画法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思考、讨论:(1)本文 1-2 自然段主要解说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3-6 自然段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关系。(2

4、)作者在文末归结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学问和智慧的区别 (1)这篇文章开头两段用多种手法说明“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你能依据作者的意思,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与“智慧”吗? 师生讨论、明确: 学问是积累的知识,是工具(板书) 。智慧是一种能力(板书) ,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是创新的能力。这在文中的一些语句可以得到印证。 (2)学生朗读 生齐读:学问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是运用知识进行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师(抽句朗读):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学问好比是铁,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

5、具。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智慧是炼钢的电火,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 (3)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来解说学问和智慧,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一系列精彩的比喻生动形象贴切,化抽象概念为形象解说,通俗易懂地揭示了两者的区别。 3、学问和智慧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主要在哪几段进行论述的? 学生回答:第 3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 学问。 师在此基础上理3清论证思路 两者区别 学问不能等同于智慧 学问不能离开智慧两者联 系 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归结中心论点 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三)精读课文 学习论证方法 探究: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细读课文第

6、 3 到 6 节,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证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要求:1、细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批注;2、同桌交流;3、展示个人探究的结果。 老师总结归纳:第 3 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论证思路:先将有学问没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做对比论证;然后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子,做举例论证。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 5 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论证思路:先从反面论述,直说无(离开)学问的智慧是肤浅而不能长久的;接着

7、将无(离开)学问的智慧比喻成“浮光” 、 “肥皂泡” ,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 然后正面论述,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 、 “珍珠泉的泉水” ,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 可宝贵。 ” 对比鲜明,比喻形象生动、贴切恰当,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瞬起瞬灭- 无学问的智慧 -浮光 肥皂泡 有根底 最靠得住-学问中产生的智慧 -探照灯 珍珠泉水 第 6 节把学问比喻为“建筑材料” ,把智慧比喻为“建筑师的匠心” ,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学问与智慧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4板书:学问离不开智慧(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智慧也离不开学问(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8、) 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比喻论证) 明确:本文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师生总结其作用。 (四) 细读课文 品味语言 1、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值得仔细地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一句加以赏析并背熟。 找一找: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值得积累的语句 品一品:品评妙处,在语句旁边作批注 读一读:读出文章的趣味,争取背诵 示例: (1)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肥皂泡”比喻没学问的智慧,是肤浅的,瞬起瞬灭,一触即破。 ) (2)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

9、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探照灯”和“珍珠泉的泉水”比喻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突出了他的深度和恒久性。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是有根底的智慧,才能最靠得住”这一道理。 ) 赏析:以上两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智慧离不开学问的道理。对比鲜明,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恰当,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生再读课文,圈点勾画。例如:将“学问”比作“建筑材料” ,把“智慧”比作“建筑师的匠心” ,形象地说明二者之间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 将“有智慧的书”比作“珠玉” “斧凿”

10、 ,形 象地揭示了这种书有思想光辉,充满智慧与灵性,对读者有启发。 将“学问 ”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 -铁” ,将“智慧”比作“炼钢的电火” 。用精彩的比喻阐释了学问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是发现、创造的能力,化抽象概念为形象解说,通俗易懂地揭示了两者的区别。 52、我来试一试 本文说理形象、语言精辟充满智慧。请同学们齐读下面两句话,然后仿写句子。 (1)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的从水底上涌。 (2)若 把学问比作建筑材料,那么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仿照例句(1) ,用“友谊”与“理解”为相互关系的词造一个句子。 示例:惟有从理解中产

11、生的友谊,才不是春天易谢的花朵;他永远如松柏一般,四季常清。 仿照例句(2)填词补句 若把学问比作建筑材料,那么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若把学问比作 ,那么智慧便是 。若把学问比作 ,那么智慧便是 。 三、悟 1、真正理解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再来联系我们学生实际,谈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学问和智慧的统一。 示例: 启示 1:既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不做纸上谈兵的“有学问的笨伯” ,而要做有渊博学识、有睿智思维、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智者。 启示 2:一 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来自于他掌握的知识的多少 :掌握的知识多,这种能力就容易培养,且持久,且能影

12、响并决定人的发展。 启示 3:善学习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知识奥秘的金钥匙。知识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我们先要有知识,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能力,就得先积累知识。 四、链 联系课外 旁征博引 根据作者观点,请学生再举一个课外的例子或名句进行补充论证。 注意:概括时要包括什么人什么事,论据要能证明论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1、事例: 有学问未必有智慧 学问离不开智慧 (赵括纸上谈兵) (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有智慧不见得有学问 智慧离不开学问 6(古人建造金字塔 曹冲称象) ( 三国时吴国吕蒙事例) 不但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周恩来智答美国记者“派克”钢

13、笔) 2、关于学问和智慧关系的名言: (1)掌握知识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应当善于使知识不断发展 【德】歌德 (2)智慧胜于知识。 【法】帕斯卡 (3)知识能够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 【 日】池田大作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掌握知识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应当善于使知识不断的发展。 ”而我们的身边存在这样一种人:平时考试独占鳌头,碰到实际问题却一筹莫 展,束手无策。请你写一封信给这样的人,用你的论述让他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一个“高分高能”的人。 要求:观点要有针对性,说理要有条理性,恰当运用文中的语句。 六、总结全文,砥砺人生 同学们,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我们要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老师送给大家 12 个字:飞扬智慧之魂,畅游学问之海!我把黄征演唱的奔跑歌词做了些许调整:把浩瀚的智慧装进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有智慧相帮,也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