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docx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297486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X 页数:224 大小:38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教学重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二、介绍新闻: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

2、,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 、描写。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 、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2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

3、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1)时代背景简介1947 年 7 月到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 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 年 1 月 21 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 1948 年 12 月 31 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

4、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 。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 年 4 月 15 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 8 条 21 款,限蒋介石 20 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 月 21 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21 日3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

5、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 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6、。四、分析本消息的结构: 消息结构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必不可少) 电头( ):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发电时间和地点。【附】:新华社即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在各省、市和自治区都设分社,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派驻记者,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和新闻图片,并向国外发布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 如:法国:法新社。 英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 本文电头中发电时间精确到“时” ,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标题:新闻内容的提要。 (迅速了解

7、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三标齐全,或只有主标。 (前)4引标:交待背景,点明中心。 (中)主标。 (后)副标:概括主要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本文标题以凝练的语言,不仅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而且“百万” “横渡”写得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思考: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是实数。中路军 30 万人;西路军 35 万人;东路军 35 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大都是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较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 本文的导语: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

8、文。句概述主要事件(渡江胜利) 句在地点上作补充: “百万大军”(人数之多) ,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一千余里”(区域之广) 。 “均是”概括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冲破敌阵” 、 “横渡长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思考:(1) “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 “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本文导语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下文;它气势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洋溢着胜利豪情。 (2)为什么导语部分不交待时间? 因为在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月 22 日时电)已作了

9、介绍,本文是报道渡5江战役的第二篇,时间仅隔 20 小时,读者关心的是战役的进展,故时间交待从略。主体: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具体展开事实,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消息的躯干) (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本文主体分别写中(30 万) 、西(35 万) 、东(35 万)三路大军渡江盛况,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结语。五、 分析新闻六要素:(即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 20 日夜起 24 小时内

10、 地点1000 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 35 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六、分析主体部分:(一)指明学生朗读主体部分,了解各路军渡江时间和人数,体会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给课文主体部分分层次。第一层:从“20 日夜起“到“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第二层:从“21 日下午“到“不到丝毫作用“。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段“。6指出各路军渡江人数、时间、进展,了解整篇新闻的具体内容。各路军渡江情况:军别 时间 地段 人数 遇敌中路军 20 日夜 安庆-芜湖

11、30 万 甚微西路军 21 日下午五时 安庆-九江(不含) 35 万 甚微东路军 同日下午五时 南京-江阴 35 万 较强进展:渡至繁昌,鲁港等地已占领广大南岸地区,正向南扩展中摧毁抵抗,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分析第三层:阅读第三层回答:1.“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段防线“2.“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21 日下午五时。3.“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透露出喜悦之情。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与第一句照应。因为这句中提到“防线是很巩固“的,“抵抗较为顽强“是与之有联系的。5. 把“ 我已歼灭及击

12、溃一切抵抗之敌”改为“我已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或“我已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可以吗?为什么?首先要理解“歼灭“与“击溃“的意思。 “歼灭“就是打死了,而“击溃“,只是打败,没有打死。当时实际战况是,有的敌军被我军打死,有的被打退,所以改成那两句就与实际不相符了。76. 第 6 句“占领” “控制” “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什么?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所有,所以用“占领“。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在敌军手中,不过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控制“这个词来表明。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这个词较恰当。(二)思考:(1)主体部分的

13、三个层次安排有什么特点?明确:三个层次,从中路军到西路军再到东路军,这种顺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是与发动进攻的时间有关:20 日夜一一一一 1 日下午五时-22 日下午;二是与所遇敌情有关,西路军与东路军虽同时发动进攻,但西路军与中路军又有相同之处,所遇敌军抵抗较小,而东路军所遇敌军之抵抗则较为顽固;三是各后之间有明显衔接,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和内容上的衔接。 为什么要按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写? 结构顺序的安排是由时间和事件本身特点决定的。本文作者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B 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东路之抵抗较顽强,所以中、西路放一起写。b 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

14、前,西路在后。c 此前已有中路详细报道(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 ,此处简略交待中路(其渡江战况只用了写时间、地点、神速的一句话)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再写西路。 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这段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是哪几句?明确:此种情况,一方面不起丝毫作用。在叙述中路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来分析得8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敌军为什么毫无斗志、抵抗甚微? 两方面原因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略)

15、 敌军广大官兵厌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详) 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点。而第二方面的原因 则要详议几笔:B 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区别开来,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b 着重点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我军师出有名。 两方面顺序不能颠倒。因为我军英勇善战是胜利的首要条件,而且从行文的气势和语言的衔接看(下文要写的东面敌军抵抗较为顽固更突出“英勇善战” ) ,也以现在的写法为佳。 东路军由于所遇敌情与中、西路不同,而且上一篇也没报道,因此较为详尽。 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 。这样写说明了什么?报道准确(6

16、)本文语言有何特点?准确:如“1000 余华里“24 小时内“至发电时止“余部“等。简洁而具有气势::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 ) 。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9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七、小结:文章中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17、的英雄气概。八、课堂练习: 写一条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新事(当堂讲评) 要求:标题醒目、恰当 内容绝对真实 导语有概括性、准确性 语言简洁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整体感知:、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84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

18、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10二、思考品味:划分层次: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4)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三、拓展延伸:思考: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

19、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六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B、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评价:A 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四、教师总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11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

20、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五、布置作业: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诗两首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军帽底下的眼睛课题 诗两首 课型新授12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要了解田间“街头诗”的节奏特点,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3赏析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21、,领悟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 4学习军帽底下的眼睛,理解诗人的写作思路,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从而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 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2、 体会诗歌的战斗性和号召力。集体备课 个性设计13(一)走近诗人田间(1916 年1985 年) ,安徽省无为县人,著有诗集未明集 中国牧歌 、 给战斗者 、 抗战诗抄等。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作于 1938 年,是田间抗战诗歌的代表作。田间的抗战诗篇大多属于鼓动诗,善于用精短有力的诗句来表现战斗激情,又常用诗句的前后重复来渲染豪迈的声势,在节奏上形成一种急促感,增强了鼓动性,闻一多因此而把田间称作“时代的鼓手” 。(二)诗歌的写作背景

22、这是诗人田间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1938 年 8 月 7 日,被当时在延安的诗人称为“街头诗运动日”。这一天,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城墙上,张贴起街头诗。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地空着”,认为街头诗运动“是使诗歌服务抗战,创造大众诗歌的一条大道”(田间:延安的街头诗运动)。稍后,在一些抗日民主根据地,街头诗运动也渐次得到展开。 写街头诗、传单诗比较活跃的作者有田间、邵子南、史轮等。田间从延安到晋察冀一直是街

23、头诗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他这时期写的街头诗,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毛泽东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14我是庄稼汉等。诗行简短,寓意深长,在朴素的诗句里,充满着火热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三)朗读练习1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及停顿,揣摩朗读技巧。2着重体味“看,这是奴隶!”一句是谁讲的话,应该怎样读。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明确: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气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

24、情。(四)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畅谈读这首诗歌的感受。(五)内容探讨1诗歌的标题是一个什么句子?有何作用?请根据语感和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明确:设问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会怎么样?”2(1)“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会有怎样的结果?请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回答。 明确:“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2)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是作者的假设,是虚写,虚中见实。“用刺15刀杀”,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杀”已是鲜血淋淋的残忍;“用刺刀”更说明了敌人的残忍;“还”字意境更为冷酷;“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侵

25、略者对我们民族尊严的践踏,对我们人格、国格的侮辱。(3)为什么敌人是指着“我们骨头”而不是“肉体”来说呢? 明确:因为“骨头”指骨气,这不仅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是对人精神的侮辱。 (4)“看,这是奴隶!”是谁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明确: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气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 (5)这首诗非常短,没有一句是正面劝说“我们”去打仗的,但却很能起鼓舞作用,这是为什么? 明确: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结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

26、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性和号召力。 这首诗使人们在假想而又现实的淋漓鲜血面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就必须起来战斗,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闻16一多先生评价这首诗“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使人悲愤,催人战斗。 (六)小结目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田间的这首小诗难道不正是他们恶行滔天的如山铁证?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她日益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无论当时,还

27、是现在,田间的这首小诗都如战斗的鼓点,警醒我们,催人进取! 军帽底下的眼睛(一)走近胡昭这是缅怀诗人胡昭的一首诗,胡昭,满族正白旗人。祖籍河北宝坻县,祖上是旗兵。生于吉林省舒兰县暖泉岗村。从 1955 年开始,诗集光荣的星云、草原夜景、小白桦树相继出版;其中短诗军帽底下的眼睛为诗坛所瞩目。2002 年获首届吉林省文学创作奖。去世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第六届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第一届理事。2004 年 2 月 15 日下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 71 岁。(二)背景介绍军帽底下的眼睛于 1952 年 12 月写于朝鲜战场。诗中没有着意渲染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面,也没有从

28、正面歌颂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志愿战士的形象,而是以17战斗生活为背景,着重展示了另一个世界战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三)朗读课文(四)理清写作思路由救护人员的眼睛到妹妹、妈妈的眼睛,从前线到后方,从朝鲜战场到整个中国,从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到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切期待,联系紧密,构思精巧。 (五)内容研讨1诗的开头“透过炮火,透过烟雾” ,有何作用?这两句简明概括地渲染了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为下文展开战士丰富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背景。 2 军帽底下的眼睛刻画了哪两种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诗歌刻画了战士和战地救护人员的光辉形象。战地救护人员以女性形象出现,在可敬的勇敢中蕴

29、含着女性的温柔与细腻,对前线战士无限的关爱一览无余;诗中的“我”是一个英勇无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肩负着保家卫国重任的战士形象。3诗人为什么会不由地想到妹妹和妈妈的眼睛?诗人幼年丧父,家乡解放不久又失去了母亲,成了孤儿。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他从未得到的手足之情和过早失去的母爱是十分渴望的,这也许是诗人不自觉地写到妹妹和妈妈眼睛的一个内在原因。自然,诗人有权利向往那些从未得到的和过早失去的一切,更有权18利捍卫全国人民已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一切。4诗歌的最后一节,有什么表达作用?内容上,表达了“我”保家卫国的决心;结构上,收束了全文,深化了主题。(六)小结这首诗着重展示了战

30、士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叙事在前,是基础;抒情在后,是在叙事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板书总结军帽底下的眼睛胡昭第一层:所见:救护人员和伤员坚毅的眼睛。第二层:联想:妹妹和妈妈的眼睛。行动:杀敌,勇敢战斗第三层:决心和意志:保卫人民和祖国的眼睛。五、作业课外收集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选择其中一首朗读并点评。课后反思19鲁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芦花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2揣摩文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3学习老头子和大菱、二菱的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教学重难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

31、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20【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整天神出鬼没地穿越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手无寸铁的他,还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今天,我们就走进芦花荡 ,去结识这位传奇英雄吧。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全文,按要求复述课文,复述后其余同学补充、评价。(1)按六要素进行概括性复述。(2)创造性复述。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2讨论:(1)课文中的哪句话能概

32、括老头子的性格?明确:“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2)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正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这位传奇英雄,引出了这个传奇的故事。正是由于他的自信,使他敢于承担起穿越封锁线的重要任务。过于自信使他在送大菱二菱的过程中遭遇了敌人并使孩子受伤。他的自尊使他决心为孩子们报仇进而引发了芦花21荡中的“战役” 。(3)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塑造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老头子具有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

33、行为。象征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三、家庭作业摘抄本文中精彩的环境描写片段。第二课时一、同桌交流家庭作业中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二、品读课文,探美语言1同桌相互朗读、听读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写片段。2在全班范围进行赏析环境描写的交流。要求:用先朗读句子;再说说“这一句美在” ;最后说说这一处环境描写作用的顺序。补充: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等。3齐读文中公认的精彩环境描写片段,读出感情或韵味。三、研读本文写法上的特色讨论:这篇小说除了运用精彩的环境描写来推动情节、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外,这篇小说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渲染人物

34、及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明确: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出强烈的反差来渲染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在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支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22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在情节上,课文着重写了一场“英雄的行为” ,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他是胸有成

35、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再是在叙述老头子的战斗过程时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接着就用莲蓬引诱鬼子。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

36、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同时,从人物塑造上说,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更显示他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 ,感受作品的诗意美。五、板书设计情节传奇色彩23芦花荡美 人物立体美、真实美环境诗情画意【资料宝藏】1.关于孙犁其人其文7 月 11 日晨 6 时,患病多年的孙犁抢救无效,驾鹤西行。其时,大雨从天而降;当亲人、医护人员和天津日报社的领导将他的遗体护送至太平间时,大雨戛然而止。巧

37、合乎?好雨知情自荐哀!孙犁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走进当代文学史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生大都读过他的代表作荷花淀,这篇清新、沉静、质朴而又蕴含深情的文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孙犁 1913 年生于河北安平一个农民家庭。1933 年夏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36 年到安新县同口镇教小学。学校靠近白洋淀,这使他领略了白洋淀地区的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抗日战争改变了孙犁的人生道路。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投笔从戎,1939 年被调到冀西新创建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从此开始了报业生涯这也成为他的终身职业。孙犁的文学创作始于 1939 年写的

38、叙事诗梨花湾的故事、白洋淀之曲,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成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源泉,而成名作则是 1945 年创作于延安的“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孙犁对这篇小说很有感情,晚年的他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24抗战胜利后,孙犁回到冀中,主编平原杂志,并坚持文学创作。1949 年 1 月 15日天津解放,第二天孙犁就随军入城,参加创办天津日报,从此五十余年如一日,他没离开天津,没离开天津日报。在办报的同时,他创作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等

39、,出版了评论集文学短论、散文集津门小集。1958 年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获得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1956 年初夏,孙犁尚未完成铁木前传的写作,不幸病倒,此后是“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近 20 年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极少写作。“文革”浩劫时期,他受到残酷迫害,谪居陋室。他几次想到自杀,而终于坚持下来。进入新时期,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体弱多病,但他思想活跃,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晚年的写作持续了 20 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不间断地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共写出一百二十多万字,相当于 1966 年前所写的所有作品。这些作品都收入了晚华集、秀露集、曲终集等 10

40、 个集子,又称耕堂劫后十种。1982 年,孙犁文集出版。在自序中,孙犁自省:“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现在证明,不管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关山,这些作品,以原有的姿容,以完整的队列,顺利地通过几十年历史的严峻检阅。”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说:“如果我们能够在 70 年代,把自己 60 年代写的东西拿出来再看,看看是否有愧于亲友乡里,能不能向山河发誓,山河能不能报以肯定赞许的回应。”无疑,孙犁的全部作品,都可以获得肯定的答案。像孙犁这样严肃看待自己的作品的,在中国当代文坛并不很多。孙犁说过

41、:“在生活中,在一种运动和工作中,我也看到错误的倾向,虽然不能揭露,求得纠正,但从来没有25违背良心,制造虚伪的作品,对这种错误,推波助澜。”简而言之,他从未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更没写过违心的作品。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孙犁从未在批判会上批判别人,更没有写过一篇大批判文章。有一次,组织上指派他到北京,批判他年轻时崇敬的老作家,幸得会议主持人说“他身体不好,就算了吧”,他对这事铭记在心,永远不忘。还有一次,他不顾个人利害,为当时被批判的一个诗人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幸得主持人了解他,未予深究。“文革”中,有人找他调查一位老战友说了哪些反党的话,他情绪激动,慷慨激昂地

42、说:“他没有说过反党的话,他为什么要反党呢?”在创作上,孙犁极其认真地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他的主题、人物、情节,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绝不“虚张声势”;他的文章语言,更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孙犁在晚年极其珍惜时间,他在屋里方桌上的大玻璃下压过一张小纸条,写的是“本人年老多病务请来访亲友体谅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文字未加标点,写在从报纸裁下的一块边角纸上。他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读书、写作上。孙犁对当代文学史最大的影响也许是创立了“荷花淀派”。那是在新中国初期,一批青年作家学习孙犁、追随孙犁,受他的影响和指导,创作出一批较优秀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文学研究者称他们为“荷花淀派”(或“白

43、洋淀派”)。但晚年的孙犁却不认为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无流派,而名人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更何况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历坎坷,当他们再度写作时,其风格与情调已不复往日了。2.芦花荡一文的描写艺术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富于传奇色彩。“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读之使人在赞叹中振奋。本文的26描写艺术一直受人称道。(1)环境描写揭示主题。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紧扣战争背景和人物的心境,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首先,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

44、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环境的险恶:“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到深夜才能有,“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而即使在夜晚,敌人也“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芦花荡”自然环境的优美:“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可是,这样美丽的国土,竟是被敌人践踏着,我们怎能不愤怒与抗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环境里顽强生存的英姿:“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充满了意

45、志和力量。也正是这样的水土,这样的人民,才能产生“老头子”那样传奇式的英雄。(2)心理描写刻画性格。同样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的。任何心理描写都是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反映。课文中的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可是,这一次却要带着挂花的人进去。他是那么喜爱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伤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伤了,也在流血。听着受伤的大女孩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的话语,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

46、他感到无地自容。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点。273.芦花荡环境描写赏析芦花荡是孙犁白洋淀纪事系列小说中的第二篇,被选入人教版的初中教材。芦花荡可视为荷花淀的姊妹篇,将这两篇小说看作是“荷花淀派”作品的“双璧”,毫不为过。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优美如诗,生动如画,与荷花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集中体现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除此之外,这些景物描写还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体现了小说的情节的真实性。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情节和细节却要合乎情理,贴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读者信服、叫好乃至拍案称奇。芦花荡中的老英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

47、了的鱼鹰” , “而且不带一支枪” ,这样的老人怎样为大菱、二菱复仇呢?不光读者会产生怀疑,就是两个女孩子也深表怀疑。可是文中的景物描写却为老英雄的胜利复仇增加了可信性,让我们觉得事情的发生是那样的合乎情理。作者在写老人实施复仇计划之前有两句十分简短的景物描写,阅读时是万万不能放过的:“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正因为红日当空,天气非常闷热,鬼子才会下船,泡到清凉的淀水里,忘乎所以地洗澡、戏耍;也正因为天气非常闷热,鬼子才会对清凉幽香可口的莲蓬垂涎欲滴,争抢着去追赶老人,最终一个个成了老人钩子上的死鱼,老人也因此得以痛快淋漓地为大菱、二菱报仇雪恨。鬼子

48、不下船,老人的复仇计划无从实施;鬼子不抢莲蓬,老人的复仇计划依然无望,而这所有环节的发生,都和复仇前看似非常平常的两句景物描写密切相关。可见,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写却体现了情节的真实性,这就是好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2)推动了情节的向前发展。28在护送这一情节中,一切都是那样静谧、安详,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爱美的女孩儿陶醉在这宁静的月色里,忘记了身体的病痛和战争的创伤,将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淀水里,又掬一把泼到脸上,洗净战火、硝烟和泥尘,露出了俊俏的富有少女青春气息的脸庞。生活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美好恬静与安宁的,可是“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这样的景物描写打破了眼前暂时的宁静,暗藏着危机和不安全因素,为下文的遇敌和受伤打下了铺垫。在复仇的情节中,景物描写也很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向前发展。 “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一看就知道,平静中暗藏着老人复仇的怒火,拉长的水草就是日寇的葬身之地,紧接着那痛快淋漓的复仇场面的出现,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3)逼真地渲染了气氛,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形象。“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