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十二字方针实施以来的亮点、不足和建议亮点:1.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获得自己的成功。任务驱动完成较好,课堂上能够捕捉学生的亮点,并能利用它使之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点” ,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学生爱学、乐学!2.在课堂中,我多采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放开胆量说,积极引导学生提问,积极鼓励学生挑战,让学生们能够做到三个“发问” ,善于发问,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做到真实探究。3.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通过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足: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有待加强。
2、教学中虽然能保证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要达到课件的精美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还需提高制作的技术和技巧。2、教学中经常会用以往用过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中的创新不够。无心挖掘教材中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尚待提高。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实施不够。建议: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使课堂属于全体学生 。教育每一位学生成才是教师的天职,学困生更是教育的对象,切忌出现只管
3、优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坚决反对“冷制”学困生或歧视学困生的错误行为。 2、贯彻平等原则,处理好师生提问的相互关系。教师应从人格、知识交流等方面平等对待学生,让课堂既有教师提问,又有学生设疑,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使教师由“演员”变“导演”,学生由“观众”变“演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把握好提问时机 适时设问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不太重视,提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提高他们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当学生学习势头松懈时,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有限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决心;当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而失去信心时,用学生已有知识加以铺垫,分散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认真分析学生心理,力求提问符合原则问题设置要根据学生特点,遵循提问的原则,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灵活性。提问的针对性是指问题的设置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通过讲述与重难点相关的知识,在重点知识上落题,在疑难处发问。提问的灵活性是指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对导学案创编评比办法的意见1.导学案创编要一案到底,体现学生学习过程。2.导学案设计要以素养立意,学习资源的选取、问题的设计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五大历史学科素养。3.要落实“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 ,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