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篇诠释一、预 备 式 较早的拳老谱不立预备式这一式名。后有立名为“无极势” 或“太极势”的。其内容主要包括:(1)调身松体。身体各部位忘情放松。调身可摆正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姿势,使躯体的各种机能得到平衡,强化各种腺体的分泌作用,从而达到对精神的有效控制。(2)调息自然。呼吸吐纳自然匀畅。调息以驾驭呼吸,使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增加肺活量,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促进肠胃的蠕动,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3)调神入静。思想宁静,摒除杂念,物我两忘。调神是控制人的意识活动,使身体内部的器官臣服自己的意志,从而使身体免出起因于机体紊乱的多种
2、疾病。三者相因互果,而入静为三者之关键。太极修炼者,在“无极”的静态下做好演拳前的准备。 王宗岳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概括地说明了的全部功夫不外乎“无极”和“ 太极”。“无极” 也者,天地未分,混沌一体,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相对绝对之可言,无始终对待之可名。就太极修炼者来说,从肉体到精神都处于“体无动静虚实阴阳之分,神无物我方圆时空之感”的静止状态之中。而这种“静止 ”既非 “死定”亦非 “空定”,而是“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拳谚所说的“抱元守一”。抱者怀依也,元者根本也,自抱寓合,静为其本,动为其萌。即是说,“无极” 未分动静而孕育着动静,“
3、无极” 未分阴阳而孕育着阴阳。说明了“无极” 的静功孕育了“太极” 的行功。而太极者,阴阳转换,动静开合,虚实变化总难越“太以虚,虚以空,空以无,无以静,静生动,动则化,化则极,极则变,变则复,复则静,静归无,无返空,空而虚,还其本来面目这一有无之规,故太极即无极,无极即太极也。”这充分说明了太极拳走架行拳必须从“百骸松弛,节节贯穿”和精神内敛的“无极” 静功状态,经过意识能动作用,澄心自滤,消除一切紧张状态并激励颓废情绪,才能进入“太极”的行功状态,而最终又回归抱元守一的“无极”状态。即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而无极,无中生有而归无。” “无极” 的基本要求 是:真气内收,神不外驰,精不妄伤,
4、心无旁鹜,气不轻浮,阴阳合德,真相不露,百骸松弛,节节贯穿。因此必须用意识在体内进行检察,即通过所谓“内视内听”“观自在” 的方式使整个直立的人体从头到足跟的每块骨骼都各安其位,节节松弛。特别是脊椎,它作为躯干的中轴支柱,上承,构成颅腔,前悬脏器,中附前后肋骨,构成胸腔,下连髋骨,构成腹腔和骨盆的后壁。又通过锁骨、肩胛骨与上肢相系,通过髋骨和下肢相连。所以“无极” 状态的预备式必须以脊椎为中轴支柱,将全身间架安排得当。头顶裆落,直脊垂臀,沉肩垂肘,松腰落胯,使身体端庄中正,体松涵虚,意含空洞,气格壮伟浑沉而意味纯朴虚和,外形静若处子,内气动如灵狮,外示安逸,内固精神。“内则一心,外则一身” ,
5、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身虽不动分毫而意含腾挪闪展之势,为进入“太极”的行功状态作好精神和肢体的充分准备,并贯穿整个行功过程。预备式多有主张“舌尖轻抵上腭”或“ 舌尖轻轻上卷” 或“舌舔上腭”的,意念牛郎(舌头) 织女(小舌头)鹊桥(上腭骨)相会,以期沟通任督两脉,分泌大量唾液,即养生家称之为“玉泉水”、“天河水” 、“神水”、“ 琼浆”、“甘露” 、“金津”、“ 玉液”“或“灵液” 。吞咽入腹达到温养之效。这是一个不得师承真传之误会。正如先哲所说:其实之修为原以松静为体,柔圆为用,道法自然,何须先作“舌尖微卷轻抵上腭” 之举。如舌尖人为上抵,势必导致舌根因
6、用力而不能松然。舌根一紧,咽喉之层楼叠宇便相继处于紧张状态,则气脉关窍自然因紧张而闭塞,从而引发整个身心的紧张。则阳气何以下?血脉何以畅舒? 阴阳何以互济?气机何以浩荡?何来涓涓玉 泉水? 育我渡长年。正确的方法 只须口齿轻合,舌身放松自然平卧即可。待太极修炼至心意和调,经络疏通,血脉畅舒,气血熔融,内气盈足,脏腑平衡吐纳有序,阴阳贯通和合互济时,由于阴气阳气相引相吸而触发“鹊桥飞架” ,即自发地吸引舌头上抵甚至上贴腭骨。此为行于其所不得不行,为自然。待太极行功收势,其气自下,舌头回复原状,此为止于其所不得不止,亦为自然。一切自然而然。 所以“舌抵上腭” 之举不在行拳的初始,而在行功的过程,因
7、人而宜,因人而易,要看各人的修为和造化。神气合而津液滋生,修炼多年,功底深厚的家,预备式一开始阴阳两气即可贯融,而致“舌抵上腭”通其鹊桥,任督飞渡。故其著作预备式亦有“ 舌抵上腭”之说,不足为怪。太极修炼者不能不辨讹误,明其所以。 二、起 势 起势有的称之为“起势”或“ 太极出手”。古代拳术通常直接以第一拳为起势,或称为“开门式”或“ 初势”,人们可以凭此式辨别为哪一门派的套路,而不另列“起势”名目。当今凡另立“起势” 名目的,一般只是“守静待动” 的起始动作,而不是具体的技击动作。正宗的“起势” 的特别之处是两腿不蹲不曲,正如先生说,这是杨派之特点,不曲不蹲之“起势”,礼貌而理直气壮地以拳式
8、表示“我姓杨” 。而不必再作口头的宣示。杨式太极拳之起势,垂下之双臂徐徐弧形向前上平举,直止与肩等高同宽,这也是一种*%手,象征乾卦自下而上,阳气上升,积极向上,向前推进,寓一动无有不动之意。 有拳家注释“起势” 用法为: “敌在我后以两手分握我两小臂近腕处,我两手向前平举,敌握必解。”或“设敌于我前双手向我攻击(握或推我下臂近腕处),我腕部以松劲接住,以*%劲前举,卸其直推之 力,或以指骨抛击其肘旁软骨,或以指插其等。”先师体用全书无此解,近代太极泰斗傅公钟文无此解,太极拳专家沈寿先生无此解,杨公澄甫哲嗣守中(振铭) 、振基等均无此解,杨公澄甫之华南弟子昭然(如柏) 博士则在太极拳全书中明确
9、指出,此类似是而非解释“非也”(见太极拳全书第 87 页) 。 三、揽 雀 尾 我国著名拳专家在法研究中说:“揽雀尾,两手来回往复,像轻柔地抚摩揽拂燕雀的尾羽,故名。陈、吴、孙式作懒扎衣 ,明代戚继光拳经中所编的三十二势,也以懒扎衣 为第一势。原意可能是模拟古代拳家与人交手前从容不迫地把长袍的下摆扎入衣带。揽雀尾可能是懒扎衣的音转。但音转不一定都是由于古代拳师缺少文化,在口授时以讹传讹所致,而是由于各拳派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有关式名作出了一些音近义异的修订,使之与已改革的拳式更为切合;也有的是纯属润饰文字,或者为自成一派而标新立异的。” 揽雀尾一势包括掤捋挤按等四法。俗称“四正手” 或“四手
10、” 。“子本”陈子明(?1951)著陈氏拳械汇编。陈子明为陈复元之子,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八世作“掤、摅、挤、捺”;“ 仪本”(河南温县陈家沟两仪堂拳谱传抄本)作“挤、掤、摅、捺”;“ 曾本”曾昭然著全书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60 年3 月版)作“ 拼、摅、挤、按”。曾注:拼,坊间本作掤,悲陵切,向作箭筒或以手覆矢解,显系“拼” 之别字。摅,坊间本作扌履,字书无之,显系“摅” 之别字。摅,鲁故切,引也,敛也,与动作之原意正合。或误作“摅”(丑居切) 。是太极拳法中最基本的四法,称为“四正”。连同分布在各拳式中的采、挒(曾注:“ 挒”即捩,拗也。即用力学上所谓隅力将手关节或颈腰等拗折
11、之意)肘、靠等“四隅” 合称“太极八法”。太极拳释名说:“掤扌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四斜角,即四隅,也即四奇。奇,犄角,即斜角。八法以“四正” 为常法,以 “四隅”为奇法即“变法”。八法以掤为首,以“ 四正”为主,以“四隅” 为辅。由于太极拳的“ 四正”法,是技击上最基础的方法,所以无论拳架和推手都把它当作基础的功夫来训练,因而它成了太极拳的总手。由于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拳架、推手方面的重要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把“揽雀尾”术式列为起式,以“揽雀尾” 、“上步揽雀尾”的式名,加上“抱虎归山” 类如斜揽雀尾的两式,重复八次之多出现于套路中间的原因所在了。一
12、些拳术改革者却因其重复,而将其擅自简化省略,可见古今拳家对拳路编套和布局的主导思想不同。明乎此,才能客观评价两种不同的编套方法及套路的优劣所在。历来的拳家都注重“揽雀尾”一势,且有不少专论。此从略。 揽雀尾一势包括掤、扌履、挤、按等四法,是杨式拳中的基本四法,称为“四正” 法。“ 四正”为常法,是技击的基础,所以无论拳架和推手都把它当作基础功夫来训练,因而成了的总手,而在拳架中反复出现。 四、单 鞭 单鞭,一手钩手,另一手拂面后向前挥出,下盘弓步,犹如跨马扬鞭,故名。这是传统拳术的通用名式,在技法上属拴法,或称拴手。因其手法近似拴门或拴马桩而得名。栓与推、扑等手法有所不同,不可混淆,也不可以推
13、代拴。所以不能诠释为“将掌心翻朝前推出”。否则单鞭的动作是容易走样的。 有人误以为“单鞭”系据后吊手( 钩手)的形象如“催马加鞭”而拟名,其实不然。传统拳术往往将双手左右分拴称为“双鞭” ,以一手分拴作为“单鞭”。这足以说明“ 单鞭”是以前一手的拴法形象为主而拟名。后面的“斜单鞭” 势,则是指其方位指向斜角,而不能诠释为“身体倾斜”。这是要引起重视的。“单鞭” 势之平面抹圈,因两手随腰摆动所划圈之轨迹状如八卦中之双鱼,杨式太极传人如陈微明都作如此演练,故名“八卦鱼” 。此乃单鞭之前奏,主要起拔根动基,引进落空,化解敌之攻势的作用。 单鞭之钩手,一作“勾手”,又名吊手。钩手之钩型为“鹰嘴钩” ,
14、即五指自然撮拢,屈腕钩尖内扣,手背自然绷紧,钩手顺序为大、食、中指三指撮拢,令无名指及小指紧密附着即可。太极拳仅单鞭一势是钩的,旧称“捏指”,是归为指法的,其技击意为防守时以钩尖钩开人手;进攻时以钩背击人,也可用钩尖啄人要害。 此势是太极拳最为开展之功架,宜多多练习为佳。 关于“单鞭” 按后抹转是“ 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 转”的问题,引带出杨式太极拳是“虚腿( 脚) 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长期争论,甚至杨家门人、传人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张“虚腿( 脚)转” 说者,其主要理由是“实脚磨转法练久可能会损害膝关节的功能” ,会造成膝关节痛。并说虚腿(脚) 转“这种练法是杨家祖传”。而持“实
15、腿(脚) 转”说者认为,“实腿( 脚)转的负担是重的,正因为负担重,多练后增强了腿部力量,从而增强了体质”。两说争持,因杨公澄甫124 张铜版照片及体用全书均无此照此说,似成了“无头公案”。笔者说“虚实腿( 脚)转”说,客观而慎重地进行了多年的了解、考证、研究和实验,赞成“实腿(脚) 转 ”说。 各势白话歌一文有,“双手推出拉单鞭” ,“回身拉成单鞭势” ,“扭颈回头拉单鞭” ,“回头再拉斜单鞭”,“回身又把单鞭拉”,“ 更拉单鞭真巧妙”,“ 转身复又拉单鞭” ,“再拉单鞭重下势”等八句。所有关于单鞭的动作都用一个“拉”字,说明“ 单鞭” 是“拉”出来的。意示前( 左)手拂面挥出,后(右) 手
16、钩手向右后钩挂,必须形成对拉之势,足具张力,才能使左手拴法发劲有力。杨家太极拳八十五势中,一个单鞭就重复“拉” 了十次之多,由此可见单鞭在杨家太极拳中的显著地位。这是由于它的亲和性,作为套路中的衔接结构将前后不同的式子自然地衔接起来,成为整体。其次由于它采用“侧弓步” 的基本功架,定势身型中正安舒,步型稳固,支撑八面,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发劲特点,加上单鞭在技击上,特别在乱环中的简单而实用的价值,从而使它在套路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因多练此式即是加强了基本功架和功力的训练。所以套路中的“重复” 就显得十分自然和必要。 五、提手上势
17、所谓“提手上势” 之“ 提手”,是一种“着法”,“ 手”即“ 法”之义。如“ 揽雀尾”一式,可分为“ 掤手、捋手、挤手、按手”等,所以,提手即为提法,是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扌列肘靠,抹钩拂拨,开合提担” 等九十六法中之重要“着法”之一。其用法犹如两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状如提物,故名。 “提手上势” 的定式外形姿势与“ 手挥琵琶” 近似,而左右方向相反。但就技击劲别实质内容而言,则差异甚大。本势用的主要劲别是合劲、提劲和搓劲。而“手挥琵琶”势用的主要劲别是缠绕劲、穿化劲,以及采扌列、剪托之劲。劲别的不同,就决定了其技法的不同及中途动作的不同。有的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势” 仅看作“虚回
18、含化” 而否定它的“ 提搓合劲”。更有把“提手上势”视作“ 右手挥琵琶”或“ 右手挥琵琶 的组合” 。这是不应有的错误。两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称,是由于两势从动作形式到技击劲别内容都有较大的区别,否则按一名可矣。但从其相似的定式来看,两者都类同于松溪征南派之内家八桩之“龙桩”,两手侧掌,一长一短,一前一后,一伸一屈,置于身侧左或右的同一侧,前后遥遥相对,互相呼应。两眼透过长手的食指极目凝视,眼与长手的食指尖等高。此式即为古代拳术中最常用的以静御动的“格斗势”,一名“长短手” 。在防守上含有“静观待变,以静伺机”和“ 长以卫短,短以救长” ,以进为退,以退为进的意义。这里的静是一种自然的静态或静
19、象,而不是一种“死静”和 “死寂 ”。即“静中触动动 犹静”。要求神志清逸,头脑冷静,善待机势。静中要寓预动之势,守中须寓攻击之意。劲营体内,力奋骸外。前手主守,主掩护;后手主攻,主突击。换言之,短手随时可以乘隙而进击。沈子拳法方略篇“急著前去,补手相承;隐着埋伏,出奇制胜”句,可形象地描述其作用和意义。如果要说“ 提手上势”与“ 手挥琵琶 ”有什么共同点的话,或许就是这一点。六、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 势,右臂上扬亮掌,左臂下落按掌,右腿坐实,左脚虚点。舒臂提踵犹如白鹤亮翅,故名。沈寿太极拳体用全诀“白鹤亮翅挤靠分,悬顶坐身寸腿踢”句,形象简明地说明了白鹤亮翅势的体用要求。即架势的基本要求是
20、悬顶坐身,基本的技法是挤靠分踢,主要的技法是分劲,而又不拘泥于此,要随机应变。攻防时,一臂上提挤靠架格或*%或截,另一臂下按分搂,或采或捋,以称其力,以衡其身。一足虽提踵虚点,而提踵踮足之劲输于两臂,另一腿虽坐实,而意含周身气血川流,通体无滞。精神团聚,含胸拔背,劲贯两膊,意注四梢,心手双畅,舒展安适。犹如白鹤亮翅,信步夕阳。 预备势和本势都强调了“含胸拔背”。而有拳家在眉批杨公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时说:“老论中无含胸拔背之说” 。又在书信中说:“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上没有。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
21、十要,把老论上的一些话,反正地说了一些,又添了这句话含胸拔背。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其实,不是那回事,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地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 在其看来,“含胸拔背”等“ 此皆郑曼青替杨澄甫撰写太极拳体用全书时学拳未久,不懂拳意,自己想造出来”或“ 陈微明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的缘故。此说纰缪。何以同是“世称永嘉五绝”之郑曼青,在其艺技大成,名重天下,技艺名声均远在某些拳家之上时,仍在其著作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及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强调“含胸拔背” ,指出“含胸者,不可挺胸,又不可陷胸,必要松胸,方为合法;拔背匪易言也,是为气通三关之候也”。以郑子
22、自己的话作注脚,“ 此书继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而作,盖一本其遗训。” 被郑之曼青称为“君子儒也,决不阿其好以成其恶” 的陈子微明先生,1925 年将杨公澄甫 口授内容笔之于书,征得澄甫先 师同意,1925 年由上海中华 书局出版 太极拳术 一书。并一再强调是代澄甫先生笔述成书的。 1931 年 ,文光印务馆 出版杨公澄甫著 太极拳使用法,1934 年2 月,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杨公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书中都无不例外地强调了“含胸拔背”。 这些著作是由陈微明、郑曼青等代笔成书的,能否忠实于杨老师的原意呢?记得很多年 以前,在武林的一些渠道里就传出以上一些意见。笔者就此垂询了最了解杨家太极拳情况
23、的傅钟文老师和沈寿老师。沈寿老师说:“很难想象在尊师重道的时代里出版杨老师署名的,而又不符合署名者本意的文章和书刊。”傅钟文老师说:“ 这些书都是杨老师健在时出版的,虽是陈微明、郑曼青等代为笔述成书,但以杨老师口授内容为基础,是杨老师过了目的,首肯的,当时亦未见有何异议。为什么当时不说,现在说三道四,冒出这样那样的说法?!杨老师何以 假手陈微明先生及“习拳未久”的郑曼青代笔著述太极拳著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文化程度高,而是他们能尊师重道,不自以为是。杨家的师承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杨老师生前很不满意他的学生随便改拳,现在有些人不是根据自己体会 ,把杨家拳从式名到拳架都改了吗!” 由此可见,这些著作都
24、是忠实杨公澄甫本意的。 此外,杨公澄甫弟子董英杰著作太极拳释义(1948 年版)。九岁追随杨公澄甫,与其朝夕相伴,直至其逝世的傅钟文之著作杨式太极拳(1963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及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1989 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杨公澄甫晚年粤南所授弟子曾昭然著作太极拳全书。杨公澄甫哲裔杨振基著作杨澄甫式太极拳。以及杨公后裔守中,杨公弟子牛春明、崔毅士等无不例外地坚持“涵胸拔背” 。可见“ 含胸拔背”并非因郑曼青习拳未久,或陈微明因先练过形意拳,而臆造或套用而致,而是杨家太极不折不扣之真传。 说“老论中无含胸拔背之说”,则是孤陋寡闻了。 “含胸拔背”源出武禹襄之身法八要:“涵胸,拔背
25、;裹骶,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李亦畲传抄之各势白话歌亦列有“ 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句。万本(工楷手写本,内容依次为杨式太极拳老谱,王宗岳著太极拳谱和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实为三者之合订本。因其所用十行纸在边框外左下角印有“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九个字,故简称“万本”) 打手身法歌列有“拔背涵胸含太极,裹裆护臂踩五行”句。澄本(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身法十要:1、提起精神。 2、虚灵顶劲。3、含胸拔背。4、松肩坠肘。5、气沉丹田。 6、手与肩平。 7、胯与膝平。8、尿道上提。9、尾闾中正。10、内外相合。与杨澄甫口述,陈微明笔录之太极拳说十要:1、虚灵顶劲。 2、含胸拔背。 3
26、、松腰。4、分虚实。5、沉肩坠肘。6 、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随。8、内外相合。9 、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两个十要相 对照,虽有异,而 “含胸拔背”则是共同的准则。今作此陈述说明,仅希望与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作进一步推敲而已。 拳式中一手搂过膝面,称为“搂膝”,用于防守对方攻击我中下路。凡左足在前而出右手者,或右足在前而出左手以为攻防者,皆谓之“拗步”。反之,若上下肢同一侧均在前而为“顺式” ,其步法也就称之为“顺步” 。但这一说法仅指走架行拳之拳式。如由二人搭手合成之顺、拗步式,则又当别论。“顺步”和“ 拗步” 均为太极拳的基本步法,尤其是“拗步” 更有“ 支撑八面”的作用。 李亦鱥
27、传抄之各势白话歌中有“搂膝拗步往前打” 句,沈寿老师太极拳体用全诀中有“搂膝拗步搂手打” 句,可见搂膝拗步势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力偶的摔法,和推击对手胸部等部位之击法的合成,是跌打兼施的拳势。此势的作用颇多,敌进击之手足皆可以左手搂去,而以右手进击。进击之手,原皆用掌,但用拳亦无不可,须视情势如何而定。 各势白话歌中又有“搂膝拗步重下势” 及“搂膝拗步须下势” 句,这两句的意思是一致的。即提醒此式的体用者必须注重下盘,突出下沉的气势,通过坐腰落胯,圆裆敛臀等措施,也就是通过蹲坐姿势,保持两脚虚实分明,齐整踏实,端正身法,气沉丹田,虚胸实腹,取得支撑八面,稳固厚重的“底盘”,才能充分发挥“搂膝拗步”
28、 跌打兼施的作用。拳谚说:“自立不稳,如何发人;下盘不灵,何来虚灵?”岂止 “搂膝拗步”一势。要“重下势” 及“须下势” ,太极拳之三十七势,式式都应如此。只不过“搂膝拗步”势是杨式太极拳的“经典拳势”而已。傅公钟文和沈寿等老师为学生及外来请教的拳友看拳,通常看此一势就能看出来者功夫的深浅及所犯的毛病。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 所以,修炼者都十分重视该势。在套路中仅按势序就重复六次之多,加上左右的复式,则有八式,由此可见对该势的重视程度。 八、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 势,顾名思义,拳势系模拟取名,侧身虚步,两膊相系,前后手参差成合抱之势,如怀抱琵琶,后手指斜向上,置前手肘凹处,护中节,恰似挥拨
29、琴弦,故名。 全体大用诀(见沈寿点校之太极拳谱207 页) 中说:“手挥琵琶穿化精”。沈子太极拳体用全诀说“ 手挥琵琶主采扌列,穿绕沾化借他力”。都明确的说明,“手挥琵琶”势采用主要劲别是“ 缠绕劲、穿化劲,以及采扌列剪托之劲”。再从拳势采用的不大不小、前虚后实的虚步之步型来看,来势是蓄势待变,以守为主,守中有攻的拳势。全体大用诀又说:“回身提手把着封” ,沈子太极拳体用全诀也说:“提手上势合着封,敌若抽身进身挤。” 说明了“提手上势”是以“封”为主,也是蓄势待 发,以守为主,守中有攻的拳势。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加上二式具有相似的身法和步型步法,都属于内家八桩中的“龙桩”,稍加变化,即可互变。
30、但互变并不说明可以等同和混淆。这是因为二势之劲别及实质内容有甚大差异。上文“提手上势” 中已有说明。可见二势具有对立统一之特点。 九、左右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 一式在第七势已有说明。拳势功架舒展简洁,体势工整,松朗壮伟,空灵圆融,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八面转换而轻灵圆活,是杨家太极拳跌打兼施的经典拳势。 “左右搂膝拗步” 三次搂膝拗步的连环搂打向前进击,左右方向都有,这对人体的均衡发展,全面活动,带来好处。它和“左右倒撵猴”势的连续向后退步,闪展腾挪,诱敌深入,连环划弧挽扳推击相呼应。两者其一为进,以攻为守,攻中有守。其一为退,以守为攻,守中寓攻。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相连不断”。杨家太极拳不但在
31、拳式的演练时相连不断,在实际的运用时也是相连不断的,势势攻防相连,招招攻守相衔,不仅是几个式子的攻防相连,而是整个套路,自始至终都贯彻攻防相连,攻守相衔的原则。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圆活连贯,绵绵不绝,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川流不息。充分体现了王宗岳太极拳释名所说的“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左右搂膝拗步” 三次迈步向前,后腿从提起到前伸轻轻落地,都是均匀缓慢地进行,犹如猫之蹑足潜行。不但使支撑腿的肌肉得到锻炼,而且使前迈伸曲的大腿和小腿及腰胯的肌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所以此式得到很多拳家的垂青,专门抽出来作为单练的式子。 十、进步搬拦捶 “搬拦捶” 又叫“板拦捶”。武式太极拳作“搬揽捶
32、”,仅一字之差。陈式作“掩手肱捶” 。陈式二路另有“ 搬拦肘” ,拳式虽然不同,但“搬拦”二字有假借关系。杨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以及国家改编的 88式太极拳均称“进步搬拦捶”。此“ 捶”名列“太极五捶”之首,可见这是一招极为凶狠的招势。从拳势的名称已可看出,该势的技击特点是:一搬二拦三捶三招连环着法加进步。“进步” 是连续,以适应”搬、拦、捶”抡臂搬化,护中拦截,远拳捶击,“一打就是三下”的技击三步曲的步法连续逼插进套跌打的需要。 此势之“搬” ,腰臂连运,化中有打;此势之“拦” ,臂随腰出,追、封、截、打;此势之“捶”,顺势进步跟上,捶击胸胁。“搬拦捶” 三着连环,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瞬间出
33、击,防不胜防。 沈寿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进步搬拦捶胸胁,搬拦得法显技艺。”李亦鱥传钞之各势白话歌说:“搬拦捶儿打胸前”。“ 侠本”(吴孟侠) 杨式秘传太 极拳九诀中全体大用诀说,“进步搬拦肋下使”。可见 “搬、拦”虽是短打拳法中攻防兼备的运作,但在三着中还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是为最后的“捶”击,重创敌人服务的。而最后的“捶 ”,必须在 “搬拦得法”,引出对方顶抗性的反作用力,正门洞开,胸胁暴露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捶”之犀利的前冲直击的作用。所以有“搬拦得法显技艺或显神奇”的说法。“进步搬拦捶” 一势,搬拦为辅,捶为主,而妙在搬拦。三着贯穿,方显神奇。因此,此势不但是一着极为凶险的招势,又是一
34、着技术性极强的招势。杨式太极拳85 势套路中“搬拦捶 ”一势,其前后衔接势式虽有不同,但由于该式极强的亲和性,使得它与前后势衔接得天衣无缝。该势主要特点是左手搬拦,右手打捶,三着主次清晰,层次分明,极具实用价值,故在套路中重复出现,旨在加强该势的基本功训练。 因“进步指裆捶”势亦有搬、拦、捶之义,用法之一有相似之处,故亦列入。 十一、如封似闭 两手呈斜十字交叉,如贴封条状,称为“加封” ,属防守法;继而沉肩垂肘,两掌微收向里引进,以化解敌力,分后即合,以闭劲向前按出,似关闭门户,称为“似闭”,属进攻法。可见“如封似闭” 一势,是由“如封” 的防守法,及“ 似闭”的进攻法两者合成的。是先防后攻,
35、防后反攻,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典型拳势。陈式太极拳称为“六封四闭”,拳式差异甚大,但式名有音转关系。 全体大用诀说:“如封似闭护正中” 。沈寿拳诀说:“如封似闭守中攻,坠身脱铐长劲逼。”除说明了本势之用处外,也说明此势之按的劲别是长劲。但本势之“按”与“ 揽雀尾” 一势之“按”,虽整体均属长劲,却有较大的区别。“揽雀尾”之“ 按” ,劲点在掌根,腰、腿、手长驱直逼,关键在“逼按”,劲长而雄浑,是正统的按劲。而来势之“按 ”,移动距离短 ,变动快,势在突发。手掌如两扇门,门轴在两掌缘,不再是“长驱直按”,而是闭合而出,如关闭门户之势。此时掌缘不动,劲力由掌缘迅速结集于大鱼际侧,合力闭出,所以又叫“闭
36、劲 ”。整体劲虽仍属长劲,但较“ 揽雀尾” 之按劲为短,且手上的局部“闭劲”是短劲,以爆发力为主,所以拳家为有别于“揽雀尾” 势之“按” 劲,多已不再称其为按劲而专称这种“ 如封似闭” 势所特有的,长中寓短的突发按劲为“闭劲”。它对松肩、含胸、竖腕的要求就更高。十二、十字手 “十字手” 势,顾名思义,是两手大展分开后,先合抱结十字于腹,并渐拧裹钻翻上*%于胸前,在胸前交错环抱,呈斜十字交叉,故名。从用法可看出它为一开合劲,开以滚化敌手,合以*%封敌臂。可见是以防守为主,以静待动的招式,并用来衔接各式各势。故杨式太极拳的蹬脚、左右分脚、如封似闭、玉女穿梭等势式中都寓有十字手法。因此全体大用诀说:
37、“十字手法变不尽。”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十字手法变无穷,拧裹钻翻开合奇。” 义在此焉。 十三、抱虎归山 “抱虎归山” 势,为身后攻击法,人由我右侧或身后偷袭,我随转身以斜搂单按的手法。近代太极拳专家沈寿老师认为,“实际是使用斜搂膝拗步式应变,继作两手抱虎势引进,又随之以捋、挤、按势反击,整体动作,一气呵成”。可见“抱虎归山”的“ 捋挤按”前就有一“抱 ”,今人往往把 “抱虎归山”势所含之“抱”误作“*%”,这样就把手法给搞混淆了。其技击意义是,敌自我身后偷袭,我警觉地回身,以一搂一掌以应敌,如未能击中或击退,则即以我双手抱其来手,继以“捋、挤、按” 破敌。因此,此式捋前含一“抱” 而非一“*
38、%” 。这是“抱虎归山”势与“揽雀尾”势的主要区别。 本势吴式太极拳亦作“抱虎归山”,武、孙式均名“ 抱虎推山”,陈式名“抱头推山”。亦有杨公澄甫弟子李公雅轩认为,“抱虎归山的抱字,是虎豹之 豹的误写,应为豹虎归山为妥。”并认为此式动作“分明是右掌由胸间,左手平面部,扭项回头向右后方扑去,如虎豹归山之形势”。其作用如是说:“如对方在右后向我上部来犯时,我便由左往右后转身,以两手向其右臂或胸部找其右侧面打截劲,连掌带扑冲去,势如豹虎躐山之状。”并认定“ 太极拳体用全书虽署名为杨澄甫老师著,实执笔于弟子郑曼青之手,郑的文化很高,故由他根据杨老师的口述而成书。但是曼青先生那时学拳未久,对澄甫老师所讲
39、的拳理尚未十分明白,写时加上了很多自己个人的意见,所以在很多地方发生了错误。此书最宝贵者,乃是杨老师的拳照”(见李敏弟著杨式太极拳的几个动作名称一文)。笔者认为此说不公亦不确。郑子曼青执笔,杨公澄甫署名的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 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问世以来,一直是广大杨式太极拳爱好者的练拳指南,影响极大。此书虽为郑子执笔,但由杨公澄甫口述并经杨公再三审核。杨公文化不高,总不至于连“抱虎归山”的式名都分辨不清,此其一。此书1948 年由杨守中再版,杨守中在重刊序中声称 :“全书均照原本印制,未敢有所增删。至于拳之要理,诸先达言之已详。亦未敢再加阐述。海内贤达,如能循此以求之,身心之益,国家之幸
40、,窃愿共勉焉。”可见守中先生亦未认为有错而轻易改之,此其二。杨公澄甫1936 年已归道山,永嘉五绝郑子曼青 1936 年重阳出版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后又出版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陈微明先生题词:“名画家郑君曼青精歧黄,杨师澄甫南来从学太极拳六年,师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剂而起,师感之,悉以口诀相授,他人所未闻也。至蜀遇奇士,与究道益晋。一日与美利坚战士十五人较,败其六,余震慑不敢角,一时传为佳话。日本即降,君来海上出师授口诀,读之义极精,条别粲然,虽不出太极拳论之原理,而指示学者俾有可循之途,与拙作太极拳问答互相发明,君不吝啬公之于世,诚学太极拳之宝筏也。爰书数言以告真赏。丁亥四月陈微明”。从
41、陈微明这一题词,可看出郑曼青此时已得杨公真传,拳艺声望如日中天,而究其拳谱仍为“抱虎归山”。如前有错,焉有不改之理。退一步说,如郑子曼青不改,是因为错出由己,然杨公弟子陈微明等,亦沿用此谱,而无“豹虎归山”之说。须知陈微明、郑曼青、曾昭然等均是学有所成之文人,断无抱豹不清之理,此其三。而杨公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25 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均出在体用全书之前,以及许多吴式太极拳的门人弟子,出在体用全书之前的著作中均沿用“抱虎归山”式名,而无“豹虎归山” 之说,此其四。更早期相传杨班侯的全体大用诀亦有“抱虎归山采扌列成” 句,李亦鱥传抄的各势白话歌亦有“抽身抱虎去推山” 句,李亦鱥的十三势架谱
42、亦用“抱虎推山”。各式太极拳虽各自形成流派,套路式名及程序一般是各家有各家的谱,但基于各家太极拳之一脉相承。我们从各家的谱中可看出,杨、吴、武、孙各家都取“抱虎” 而无“豹虎”之谱,陈式取“ 抱”而无“豹”之说。从以上的推理中我们认为,“抱虎归山”并非郑曼青尚未充分理解杨公澄甫所讲拳理而错误杜撰,而是杨家正源。李公雅轩推究太极势名拳理,本是好事,无可非议,然只能作一家之说而已,不能主观臆断是郑曼青之错。其他如“转身白蛇吐信”、“ 高探马带穿掌” 及“搂膝拗步”等见解,作者不一一与其论理,在此只为郑子曼青讨一个公道而已。 十四、肘底看捶 各势白话歌说:“肘底看捶打腰间” 。全体大用诀说:“肘底看
43、锤护中手。”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肘底看捶缠绕沾,乘隙一拳莫失机。”充分说明了“肘底看捶” 势的体用。寓用拳看守于肘底,以静待动,伺机乘隙,蓄而后发之义。以拳横撇敌之胸、胁、腰等中部为主,兼或乘隙捶击腹、裆等下部,或直冲头面上部,乃太极“五捶”之一,因其凶险而要谨思慎用。 “肘底看捶” 势之“看”,不是五官器官眼睛的视看,而是技击术防守之一法,就是看守对方的动静,蓄势待发的意思,是指手法腿法而言。俗说“看手” 、“看腿”或“看剑”,就是准备以手、腿或剑击人。有人曲解为“眼看肘底之拳”,那就大谬不然矣。该势杨式也有简称“肘底捶” 的,孙式名 “肘底看捶”,陈式名“肘底捶”。其实“ 看”字既不能简
44、,也不能少的。“看”之一字,寓以静待动之势,寄伺机乘隙,蓄势待发之态,气势呼之欲出,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看” 字一被简略,气象顿挫,形势全无,索然无味。“看”是万万少不得的。 十五、左右倒撵猴 “左右倒撵猴”, 十三势 (李亦鱥藏本)作“ 倒辇猴”,“澄本” 太极拳十三势名目作“左右倒辇猴”,曾子昭然太极拳全书作“倒捻猴”。顾名思义,犹如人猴相搏,我退步以诱其深入,然后乘势袭击其头面胸肋,将其撵走,故名。此势原名“倒卷红” 或“倒捻红” 。意为:若敌连续猛攻,我却战却退,以避其锋,但守中有攻,退中有进,走中有粘,化中有发,以抑挫其攻势。边退边打,左右连环探扑按击,抓闭藏捞,挽扳挑担,敏捷如猴,
45、发劲沉着通透,出手见红。今改为“倒卷肱” ,肱者,臂也,皆因其手臂向侧后方连续回环倒卷的动作而得名。 “左右倒撵猴” 是连续退步,以守为主,以守为攻,边退边打,闪展腾挪的经典拳势。体用大全诀说:“退行三把倒转肱,坠身退走挽扳劲。”可见此势之奥妙在于发沉劲,腰松胯落,坠身挽扳。劲起于脚,而腿而腰而脊而达于手,对方受沉劲顿挫,必失其握力,乘隙探扑按击,必建奇功。 十六、斜飞式 斜飞式,顾名思义,是定势斜隅,两脚左蹬右弓,两臂斜分,犹如隼鹰展翅斜飞翱翔之势,故名。此势为开劲,主采扌列,左手采,右手扌列。如敌自侧击我上部,或压我臂腕时,我即乘势往下沉合蓄劲,随将右手斜展,以开劲斜击,并斜迈右步以助其势
46、。斜飞式外型动作,粗看只是手足运动,但若不是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背脊,由肩而肘而手达于梢,节节贯串,就不能很好的达到体用要求。所以此式之运动,要“四肢随腰内外合,立身中正不偏倚。” 斜飞式之“斜” ,仅指其定势方位为斜隅,朝南偏西。有人运势上体倾斜作“斜飞” 状,则大谬矣。 十七、海底针 “海底”是武术穴位的专有名称。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的人身缠丝正背面图中说:“气海之底为会阴,即任脉起处。”又说:“ 督脉通前蛋 弦为海底。” 由此可知“ 海底”即中医针灸经络学说的会阴穴。俗说“腹深如海”、“ 肚量如海” 或“气量如海”,因而气功一类学说多指腹部为“气海”。气海者,气之海也。
47、针灸大成曰:“男子生气之海。气海位处冲壬,穴居少腹,前邻脐,后近肾,其用专主吐纳,为呼吸之根也。”而“会阴” 位于腹的最下端,即气海之底。所以“海底”即“气海之底”的意思。中医气功学说认为,此处是任脉的起点,又是督脉的终点,二者及诸阴皆交会于此,又位处下部,上为阳,下为阴,故称“会阴”。所以,“ 海底” 和“会阴”是同一穴位,只不过是不同学说不同的命名而已。不过,武术的“海底” 借指,相当于这一穴位高度的裆部,因技击时实际攻袭的要害部位乃是男子的肾囊,即睾丸。 海底针的“针” 指的是指法,以针喻指四骈指象钢针似地插点敌方的裆部要穴。故此势名“海底针”。由此可见,在演练此式的时候,折腰点插只须插
48、到裆部的高度。即四指稍过膝即可,而不必深插到地面去。有的演练者因不明所以,错误地将地面喻为“海底” ,或将膝内侧的“血海” 穴及脚内侧的“ 海照”穴,误作为“海底”,因而有其相应的错误插点高度。还美其名曰“仰之弥高,俯之弥低” ,都是不得要领的。 “海底针” 一式又有“ 金丝手”之美称。主要作用是用柔中寓刚的锁缠劲擒拿制服对手。其用法如下:敌以右手握我右手,我即以左手覆于彼手背上,锁扣其掌指使不得脱,我右手稍引进,以掌缘由下往上缠钩其腕桡骨处,两手同时随折腰沉裆势,屈肘沉劲下采,带劲齐发,使之反筋背骨,立跪于地,或双脚离地,向前仆俯,且后脑震荡。若不依势就范,必遭骨折。 “海底针” 势系毒招,莫轻易使用。武、孙、陈式太极拳皆无海底针势,但武式用掌的“按势”姿势有其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