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前 言七鳃鳗科 1 日本七鳃鳗鲟科 2 施氏鲟3 库页岛鲟4 裸腹鲟5 马苏大麻哈鱼6 大麻哈鱼7 驼背大麻哈鱼8 花羔红点鲑9 细鳞鱼茴鱼科 10 北极茴鱼狗鱼科 11 黑斑狗鱼鲤科 12 半线(鱼丹)13 缺须(鱼丹)14 斑尾低线躐15 滇西低线躐16 黑背波鱼17 条纹裸(鱼丹)18 异鲴19 中华细鲫20 稀有(鱼句)鲫21 丁(鱼岁)22 东方欧鳊23 湖拟鲤24 真(鱼岁)25 尖头(鱼岁)26 洛氏(鱼岁)27 吐鲁番(鱼岁)28 东北雅罗鱼29 贝加尔湖雅罗鱼30 滩头雅罗鱼31 珠星雅罗鱼32 赤梢鱼33 黑龙江(鱼旁)(鱼皮)34 短须橘35 无须橘36 彩副橘37
2、 保山四须(鱼巴)38 墨脱四须(鱼巴)39 太平四须(鱼巴)40 后鳍四须(鱼巴)41 鲂形四须(鱼巴)42 小孔金线(鱼巴)43 无眼金线(鱼巴)44 月斑长臀(鱼巴)45 大鳞结鱼46 墨脱华鲮47 宽头华鲮48 云南华鲮49 彩花(惠)唇(鱼巴)50 桥街墨头鱼51 西藏墨头鱼52 条纹墨头鱼53 刺(鱼句)54 条纹似白(鱼句)55 东北黑鳍(鱼泉)56 图们江中(鱼句)57 凌源(鱼句)58 黄河(鱼句)59 犬首(鱼句)60 大头(鱼句)61 尖鳍(鱼句)62 棒花(鱼句)63 细体(鱼句)64 兴凯银(鱼句)65 辽宁棒花鱼66 软刺裂腹鱼67 保山裂腹鱼68 伊犁裂腹鱼69
3、塔里木裂腹鱼70 扁吻鱼71 斑重唇鱼72 新疆裸重唇鱼73 青海湖裸鲤74 黑鲫75 银鲫76 元江长须鳅 (鱼它)鳅科 77 北鳅78 小眼须鳅79 穗唇须鳅80 北方须鳅81 南方条鳅82 鼓颊条鳅83 侧带条鳅84 多鳞条鳅85 美斑条鳅86 长条鳅87 密纹条鳅88 多纹条鳅89 盈江条鳅90 孟定新条鳅91 岷县高原鳅92 粗壮高原鳅93 东方高原鳅94 黑背高原鳅95 黑体高原鳅96 硬刺高原鳅97 拟硬刺高原鳅98 新疆高原鳅99 长身高原鳅100 似鲶高原鳅101 黄河高原鳅102 斯氏高原鳅103 修长高原鳅104 隆头高原鳅105 尔羌高原鳅106 河西叶尔羌高原鳅107
4、 小体高原鳅108 突吻沙鳅109 鳞头鳅110 缅甸鳞头鳅111 黑龙江花鳅112 北方花鳅113 黑龙江泥鳅114 北方泥鳅平鳍鳅科 115 缅甸爬鳅鲶科 116 欧洲六须鲶117 兰州鲶(鱼尝)科 118 乌苏里拟(鱼尝)(鱼兆)科 119 穴形纹胸(鱼兆)120 龙江纹胸(鱼兆)121 大斑纹胸(鱼兆)122 三线纹胸(鱼兆)123 老挝纹胸(鱼兆)124 四斑纹胸(鱼兆)125 间棘纹胸(鱼兆)126 扎那纹胸(鱼兆)127 亮背纹胸(鱼兆)128 长尾纹胸(鱼兆)129 间褶(鱼兆)130 大孔(鱼兆)131 短鳍(鱼兆)132 拟(鱼晏)133 藏(鱼晏)鳕科 134 江鳕刺鱼科
5、 135 中华多刺鱼鲈科 136 河鲈137 梭鲈138 粘鲈塘鳢科 139 葛氏鲈塘鳢暇虎鱼科 140 黄带克丽暇虎鱼杜父鱼科 141 图们杜父鱼142 阿尔泰杜父鱼1 日本七鳃鳗 七鳃鳗科Lampetra japonica (Martens)(七星子)无上下颌,成体口吸盘呈漏斗状。鼻孔单个,位于两眼中间。无偶鳍,两背鳍分离,后背鳍与尾鳍相连。雄性个体较小,头略大,两背鳍间距较小,前背鳍较短,后背鳍较长。幼鱼(体长 200毫米以下)口吸盘不发达,呈三角形。典型的洄游性种类,成体在海中生活,秋冬季大量集聚溯河而上,每年 4 月下旬至 6 月初水温约达 15C 时开始产卵,亲鳗产卵后全部死亡。幼
6、鳗在江河中停留 34 年,称“沙栖鳗”或“沙隐虫”,在泥沙中生活。幼体以藻类等为食,成鳗在海中营寄生生活,溯河洄游期几乎不摄食。数量较多,产地居民大量捕获后一般晒干食用,有较大经济价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南至日本、朝鲜沿岸,北至阿纳德尔和阿拉斯加,国内见于黑龙江和图们江水系。(摄于吉林)2 施氏鲟 鲟科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七粒浮子)软骨硬鳞鱼类。吻端至口部中线上约有7 个瓣状突起。口下位,口前具圆柱形吻须 2 对。下唇完整,不中断。鳃膜与峡部相连。体具 5 列骨板,背鳍条少于40,尾歪形。肠管具螺旋瓣。珍贵经济鱼类之一,终身生活在淡水水域,栖息于砂砾底质
7、河道宽阔的河段。每年 5 月末至 9 月初为产卵期;产卵场在水流较急、水深 23 米的砾石底区域。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成鱼还捕食小型鱼类。鲟鱼卵可加工成鲜美的鱼子酱;鳔和脊索可制作鱼胶。近年来由于人为的影响使其资源锐减,现已进行人工繁殖并实施放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摄于黑龙江)3 库页岛鲟 鲟科Acipenser medirostris Avres(鲟鱼、鲟鳇鱼)主要特征是吻须较长,后伸接近上颌。第 1 鳃弓鳃耙少于 30枚。体侧骨板 2236 枚。大型肉食性鱼类,主要在海中生活,每年秋季溯河产卵,产卵场选择砾砂底质河段,怀卵量80240 万粒,卵径约 3 毫米。幼鱼以底栖昆虫及小型
8、鱼类为食。经济意义和施氏鲟相近,但在我国仅属偶见种类。分布于太平洋亚洲沿岸和美洲沿岸,我国见于图们江水系。(摄于吉林)4 裸腹鲟 鲟科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鲟鳇鱼)主要特征和施氏鲟相同。第 1 鳃弓鳃耙 1520 枚。体侧骨板多于 58 枚。大型底层洄游性鱼类,长可达 2 米,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在海岸区度过。1214 年性成熟,56 月份产卵,不是每年繁殖。幼鱼是以昆虫幼虫为食,成年个体以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肉和卵均为食中珍品。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前苏联在 19331934 年将其引入巴尔喀什湖,现已进入我国伊犁河水系。(摄于新疆)5 马苏大麻哈鱼
9、鲑科Oncorhvncbus masou (Brevoort)(奇孟鱼、齐目鱼、花斑鳟、花鳟)雄鱼头后不隆起。生殖季节雄性个体吻端突出呈钩状,颌齿变强变黑。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陆封型喜群居冷水,个体较小,眼较大,体侧有 810 个终身存在的紫黑色横斑,背部和侧线上下有紫黑色圆斑点分布,无红色斑点。2 龄雄鱼、3 龄雌鱼性成熟。在图们江,洄游型每年34 月份成群聚于江口并开始上溯,45 月份大批进入图们江,89 月份洪水下泄时成熟个体上溯至支流产卵。产卵场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深约 0.5 米,流速平均 0.7米秒,水温 1120C。卵粒赤橙色,怀卵量约 3500 粒。产卵时,通常 1 尾雄鱼
10、追逐数尾雌鱼进入产卵场,雌鱼摆动尾鳍利用水流向四周煽动砂砾,形成椭圆形产卵床。雌鱼分数次排卵,受精卵落入产卵床内后由雌鱼利用尾鳍煽动砂砾加以覆盖。产过卵的亲鱼守护在旁。经 23 日后亲鱼全部死亡。一般在淡水中生活 1 年后的幼鱼开始分离成洄游型和陆封型。是我国大麻哈鱼属中洄游种类分布最南的一种,南限达北纬35,对温度的适应较高,是内陆驯化对象之一。属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腻而味美,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其资源锐减濒于枯竭。国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摄于吉林)6 大麻哈鱼 鲑科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大麻哈)头后肩部至背鳍基部隆起。口大,吻端微弯而突出,雄性个体在生殖季节尤
11、为明显。上、下颌各具齿一列。脂鳍呈屈指状,体被细鳞,侧线完全。鳃耙发达,有幽门垂,胃呈曲管状。有江里生,海里长,而后又回到原出生河流产卵的特性。历年 910 月份溯河产卵,此时称为“秋鲑”,每昼夜行程3050 公里,并能跃过障碍。在产卵场靠尾鳍摆动产生水流冲击砂砾形成产卵床。雄鱼有驱逐习性。卵沉性,呈橘红色,怀卵量平均约 4000粒。受精卵落入产卵床后由雌鱼摆动尾鳍用砂砾掩盖。亲鱼有护卵行为。产卵后不久亲鱼大批死亡。幼鱼以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为肉食性。大麻哈鱼是我国珍贵鱼类之一,肉色粉红,细嫩味美;卵也为优质食品,常用盐渍成“大麻哈鱼籽”。分布广,遍及太平洋北部北纬 40 以上水域,我
12、国见于黑龙江和吉林。(摄于吉林)7 驼背大麻哈鱼 鲑科Oncorhynchus gorbuscha Walbaum(罗锅子)主要特征和大麻哈鱼相同。背部和尾鳍有较大黑斑。生殖季节雄性头后明显隆起呈佝偻状。名贵珍稀鱼类之一。降海洄游型鱼类,每年 67 月份见于图们江支流珲春河下游。溯河初期雄性少数个体有较明显的佝偻状,雌鱼生殖腺不发达。2 龄性成熟。卵径 5.86.1 毫米,卵红橙色,怀卵量平均约 1700粒。产卵期在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产卵场水质清澈,砂砾底质,水深 0.41米,流速 0.470.94 米秒,水温 613C。幼鱼在江中栖息时间较短,于翌年 45 月份开始降河。是我国鲑蹲鱼类
13、中最为稀少的一种,已濒于绝迹。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我国境内仅见于图们江和绥芬河。(摄于吉林)8 花羔红点鲑 鲑科Salvelinus malma (Walbaum)(花里羔子)口下位,口裂较大,呈弧形。上、下颌均具成行细齿;犁骨齿稀疏,不与腭骨齿相连;舌面亦有少数细齿。体鳞细小。雄性个体头部较尖。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我国境内为陆封型,终身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每年 910月份,水温 8C 左右时,在砾石底质、水深 3060 厘米的缓流处产卵。34 龄性成熟。卵圆形,橙黄色,卵径 4.25.0 毫米。怀卵量为 194310 粒。食性广,以底栖动物及落入水面的昆虫为主,有时甚至跳出水面掠食
14、。分布在太平洋北部,我国见于黑龙江、图们江、绥芬河和鸭绿江。(摄于吉林)9 细鳞鱼 鲑科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细鳞)口横裂,亚下位。上、下颌均具齿,腭骨齿 1 行,生殖季节成鱼有 2 行明显的舌齿。脂鳍大,与臀鳍相对。随栖息环境不同及个体生长体色变化较大。终年栖息于山涧溪流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称“山细鳞”;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个体较大,体色鲜艳,称“江细鳞”。冷水性鱼类,栖息于山溪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冬季在支流的深潭或大江中越冬。雌性个体 46 龄性成熟,雄性个体早熟于雌性。初春解冻时即上溯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位于深潭下处(底质为砂砾、水温 81
15、2)的急流中。卵沉性,卵径 3.74.2 毫米。肉食性鱼类,在大麻哈鱼生殖季节也吞食其卵。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可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其自然资源已趋枯竭。国内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摄于吉林)10 北极茴鱼 茴鱼科Thymallus arcticus arcticus (Pallas)体长形,侧扁,前背窄棱状。口裂斜,上、下颌各有齿1 行。背鳍高大,上缘圆凸。脂鳍很小,尾鳍深叉形,下叶常较宽大。背部深紫色,体侧淡黄色。成鱼体侧有较多的斑点且颜色鲜艳。雌雄在外形上区别比较明显,雄鱼背鳍特别高大且鲜艳,雌鱼背鳍较低。冷水性底层鱼类,生活于砂砾底质的清澈流水中,以水
16、生昆虫及幼虫为食。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水系。(摄于新疆)11 黑斑狗鱼 狗鱼科Esox reicherti Dybowski(狗鱼)头前部扁平,鼻孔前下凹似鸭嘴。吻长,口裂大,上、下颌及犁骨具锥形锐齿。背鳍后移,与臀鳍相对,无脂鳍,体鳞细小,侧线完全。体侧斑纹在幼鱼与成体中因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变化。凶猛性鱼类,喜栖息于缓流河岔及湖泊。幼鱼集群,成鱼分散活动,冬季在深水处越冬。食物以各种小型鱼类为主,也吞食蛙及雏鸟。3 龄性成熟,解冻后游向支流河口及附属小湖产卵。怀卵量约 8万粒,卵粘性。本种数量较多,是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摄于吉林)12 半线鱼丹 鲤科Danio interr
17、upta (Day)(糠粃鱼)口亚下位,下颌稍长于上颌,下颌门中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无泪骨突起,无须,体鳞无纵裂,侧线不完全。小型鱼类,生活于山溪或沟渠缓流处,是产区常见鱼类。色彩鲜艳,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分布于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13 缺须鱼丹 鲤科Danio apogon Chu(糖粃鱼)主要特征和半线鱼丹相同,但无侧线。小型鱼类,生活于山涧溪流及沟渠,是产地常见种,有观赏价值。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14 斑尾低线鱲 鲤科Barilius caudiocellatus Chu(小白鱼、糠片鱼)主要特征和滇西低线躐相同,2 对须均呈退化状。第一鳃弓外侧鳃耙 8
18、枚。背鳍鳍条中部呈黑色。繁殖季节下颌有密集的珠星。小型鱼类,多集群栖息千缓水河段中、上层。体色鲜艳,是产区常见种。分布于怒江和澜沧江水系。(摄于云南)15 滇西低线鱲 鲤科Barilius barila (Hamilton)(白鱼、飞片鱼)口端位,下颌前缘门中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须 2 对,均短小,有时吻须退化或消失。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腹鳍之后,侧线完全。繁殖期吻端、下颌、胸鳍和腹鳍的背面有发达珠星。小型鱼类,多集群生活于水流迂缓处的中、上层,是产区常见种,有一定观赏及经济价值。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16 黑背波鱼 鲤科Basbora atridorsalis Kottelat
19、 et Chu(小白鱼)口小,亚下位。下颌稍突出,其前端正中有一突起与下颌凹陷相嵌合。无须,腹部无棱,臀鳍具5 根分枝鳍条。侧线完全。小型鱼类,生活于水流稍缓的砂砾石底河段,单独或集小群活动,数量较少。分布于澜沧江水系。(摄于云南)17 条纹裸鱼丹 鲤科Gymnodanio strigatus Chen et He(小白鱼)口端位,口裂向下倾斜,无须。背鳍基部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腹鳍至肛门间具腹棱。除侧线鳞外,整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小型鱼类,生活于河流缓流浅滩处,喜群居。仅见于澜沧江中游支流。(摄于云南)18 异鲴 鲤科Aspidoparia morar (Hamilt
20、on)(小白鱼)口亚下位,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唇后沟仅限于口角,无须。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有一明显腹棱。鳃耙细密,下咽骨前角发达。臀鳍具 10根分枝鳍条。体鳞较大,易脱落。侧线和缓下弯,至尾柄后半部时上折,止于尾鳍基部。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河流主河道,吸刮水底附着有藻类的草屑和沉渣。为产地常见种。分布于怒江水系。(摄于云南)19 中华细鲫 鲤科Aphyocypris chinensis (Cunther)集群性小型鱼类。口端位,口裂向后方倾斜,唇薄,无须。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有腹棱。鳃耙短小,稀疏。鳞片大,侧线不完全。生活于水田、沟渠、池塘、湖泊中。喜集群,游泳迅速。生殖季节在45 月间。分布于我国东
21、部各溪流。(摄于云南)20 稀有鱼句鲫 鲤科Gobiocypris rarus Ye et Fu口端位,弧形。口裂斜。侧线不完全,有时断断续续。背鳍无硬刺,其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与腹鳍基底相对,尾鳍分叉,上下叶等长。体侧具淡黄色宽纵纹,从鳃孔后至尾鳍基有一条较宽黑色条纹。小型鱼类,生活在泥沙底质和水流畅通的水田、渠沟中,群居。摄食无脊推动物。有特殊的分批产卵习性。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摄于四川)21 丁鱼岁 鲤科Tinca tinca(Linnaeus)体较高,略侧扁,腹部圆。口小,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口角具触须1 对。鳞细小,隐藏于皮下。侧线完全。背鳍短,无硬刺,其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尾
22、鳍微凹或平截。冷水性鱼类,生活于静水湖泊或缓流的河段。常在底层活动,杂食性,适应性较强。每年 57 月份产卵于水草上。最大个体可达 700 毫米,重 7500克。分布于欧洲,我国仅见于新疆。(摄于新疆)22 东方欧鳊 鲤科Abramis brama orientalis Berg(鳊鱼、鳊花)体高,较侧扁。腹鳍后方的腹部有一皮棱。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咽齿一行。侧线完全,尾鳍深分叉,下叶长于上叶。生活于河流、湖泊等水流缓慢的水域,以水草、植物种籽及藻类为食。每年 56 月间在生长有水草的砾石底质河段产卵。个体较大,具有一走经济价值。分布于里海和咸海各水系,我国只见于新疆。
23、(摄于新疆)23 湖拟鲤 鲤科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 (Pallas)(小白鱼、小红眼)体略高而侧扁,背部稍隆起。腹部圆或有一不明显的腹棱。口端位,上、下颌等长,无须。咽齿1 行,鳃耙短小,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侧线完全。背鳍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喜生活于静水或缓流中,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主食的杂食性鱼类。56 月份为生殖季节,多在有水草的河叉、河湾静水处产卵。常见个体长100200 毫米。作为食用鱼,具有一走的经济价值。分布于前苏联及我国新疆北部。(摄于新疆)24 真(鱼岁) 鲤科Phoxinus phoxinus (Linnaeus)(柳根子)口小,端位,上颌稍长于下颌
24、.头长较体高为大,尾柄细长。鳞细小,胸、腹部无鳞;侧线不完全。尾鳍深分叉。栖息于清澈的小河和山涧溪流,喜集群活动,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成体一般为5090 毫米。生殖期间,体色鲜艳、美观。分布于欧洲和我国黑龙江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摄于新疆)25 尖头(鱼岁) 鲤科Phoxinus oxycephalus Sauvage et Dabry(柳根子)体长,稍侧扁,腹部圆,尾柄稍高。吻皮略突出于上唇之前或与上唇相齐,吻长等于或小于眼间距。口裂宽浅,呈弧形。鳞细小,排列不规则。侧线完全。常见于水草较多的江河静水区。杂食性,为产地占优势的小型鱼类。分布于前苏联、朝鲜、日本及我国图们江、黄河和长江水系
25、。(摄于吉林)26 洛氏(鱼岁) 鲤科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柳根子)体长而侧扁,体高小于头长或尾柄长。头长且尖,上颌稍长于下颌,眼较大。鳞小且排列紧密,胸部具鳞。侧线完全。背鳍起点在眼前缘与尾鳍基距离的中点。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支流的上游。喜栖于清冷流水,以昆虫幼虫为食。成体大小为100150 毫米。数量多且分布较广,为产地常见食用鱼类。分布于黄河以北广大地区。(摄于吉林)27 吐鲁番(鱼岁) 鲤科Phoxinus grumi Belrg体长而侧扁,体高小于头长。口端位,半圆形。前后鼻孔中间有一皮质突起。鳞较小,腹侧自腹鳍到峡部无鳞,侧线完全。尾柄较长,尾鳍分
26、叉较浅。吐鲁番盆地特有的鱼类。喜栖息于溶氧量高、水温较低的流水中。个体较小,可食用。分布于新疆吐鲁番盆地。(摄于新疆)28 东北雅罗鱼 鲤科Leuciscus waleckii (Dybowski)(雅卢、白鱼、沙包)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口端位,口裂倾斜,上、下颌等长,唇薄,无角质缘。头长小于体高。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离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鳞中等大,腹部鳞片较体侧鳞小。侧线完全。喜栖于河口、小河汉及山涧溪流。江河解冻后即成群溯游产卵。常见个体长170 毫米,最长可达370 毫米。由于其繁殖力强,资源较丰富,为我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黑龙江、鸭绿江、辽河及黄河等水系。(摄于黑龙江)29 贝加
27、尔湖雅罗鱼 鲤科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口端位,口裂倾斜,上颌较下颌稍突出。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长稍大于或等于眼径,头长小于体高。咽齿 2 行,无须。侧线完全,尾鳍深叉,上下叶未端尖。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喜集群。杂食性。常见个体长150200 毫米,重 50160 克。每年 45月间溯河产卵。分布于前苏联鄂毕河至科累河水系和我国新疆。(摄于新疆)30 滩头雅罗鱼 鲤科leuciscus brandti (Dvbowski )(滩头鱼、大白肚)头长,呈圆锥状。吻长而钝,上颌突出,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下唇两侧叶宽圆,无须。侧线完全,叉型
28、尾。生活于海里的唯一鲤科鱼类。每年 5 月末进入淡水河流产卵。大量的鱼群喜聚集在水质清澈的砾石底质河段或河的岸滩,因此得名“滩头鱼”。为产地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黑龙江及图们江水系。(摄于吉林)31 珠星雅罗鱼 鲤科leuciscus hakonensis Gunther(冬狗子、黄盖)主要特征和滩头雅罗鱼相同。但其吻尖,下唇两侧叶狭窄。河口鱼类,每年 34 月进行生殖洄游,上溯至河流滩地产卵。冬季在江河深处越冬,故称“冬狗子”。杂食性,个体较大,成体体长 300400 毫米。为图们江春季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可作为人工养殖对象。分布于图们江水系。(摄于吉林)32 赤梢鱼 鲤科Aspius a
29、spius (Linnaeus)体长而侧扁。口裂较大,超过眼径长13。下颌突出于上颌,并与上颌的缺刻相嵌合。头长小于体高。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臀鳍基较长。侧线完全。鳞较大。尾鳍叉型。常见于水量较大的河流,偶尔也进入湖中,以鱼为食。45 龄达性成熟。繁殖期在 45 月份,产卵于河底砾石上。生长速度较快,3 年可长到300470 毫米,大个体体重超过 800克,为产地重要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欧洲,我国仅见于新疆北部。(摄于新疆)33 黑龙江(鱼旁)(鱼皮) 鲤科Rhodeus sericeus (Pallas)(葫芦籽)体侧扁,轮廓略呈椭圆形。口小,端位。下颌略比上颌短,无须。背鳍及臀鳍均无
30、硬刺,背鳍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侧线不完全。生活于水草茂盛的缓流或静水中,为草食性鱼类。雌、雄鱼外形有明显的区别,雄鱼个体小,吻较短,腹鳍较短,尾柄较高;生殖季节雄鱼眼球上方具鲜艳的红色斑,吻部和眼眶上缘具白色珠星。分布于欧洲及我国黑龙江水系。(摄于黑龙江)34 短须橘 鲤科Acheilognathus barbatulus Gunther体侧扁,轮廓呈长卵形。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口角具须 1对。侧线完全。背鳍及臀鳍均具硬刺,背鳍起点距吻端距离比距尾鳍基距离大。肛门接近腹鳍,胸鳍未端不达腹鳍,尾鳍深分叉。小型鱼类,喜生活于水草较多的静水或缓流水域。产卵于河蚌的鳃瓣中,以高等植物和藻类为食。分布于
31、长江、澜沧江水系。(摄于云南)35 无须橘 鲤科Acheilognathus gracilis Nichols体侧扁,轮廓呈长纺锤形。口亚下位,无须。侧线完全。背鳍和臀鳍均具硬刺,腹鳍起点稍前于背鳍。喜栖息于浅水缓流水域,主要以藻类和植物碎屑为食。小型鱼类,分布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常混入养殖种类被带到其他地区。分布于长江水系。(摄于辽宁)36 彩副橘 鲤科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 (Gunther)(石包橘)外形与无须橘相似。背鳍及臀鳍均不具硬刺,仅不分枝鳍条的基部较强硬,而未端仍柔软分节。腹鳍未端超过臀鳍起点。侧线完全。喜集群,生活于静水或缓流水域,以浮游动物为食
32、。生殖期间,雌鱼具淡灰色产卵管。体色鲜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应性较强,常随其他鱼类被带到东北等地。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河北、山东等地。(摄于黑龙江)37 保山四须鱼巴 鲤科Barbodes wynaadensis Day(青鱼)口亚下位,呈深弧形。须 2 对,较发达。体高大于头长。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其后侧缘光滑无锯齿,尾鳍分叉浅。第 1 鳃弓外侧鳃耙 1213 枚。体鳞较大,侧线完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在头部具珠星。生活于江河缓流及开阔水域,数量较少。体色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分布于印度及我国怒江水系。(摄于云南)38 墨脱四须(鱼巴) 鲤科Barbodes hexagonolepi
33、s (McClelland)(绿鳞鱼)主要特征和保山四须(鱼巴)相同。躯体背缘显著隆起,尾鳍深分叉。第 1 鳃弓外侧鳃耙 1315 枚,侧线鳞 2527。中型经济鱼类,生活于江河于流及支流。肉质鲜美,是产区的主要食用鱼类之一。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39 太平四须(鱼巴) 鲤科Barbodes margarianus (Anderson)(青鱼、青鳞鱼)须 2 对,均细长。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具锯齿。腹鳍基部起点略前于背鳍起点,尾鳍深分叉。第 1 鳃弓外侧鳃耙 912。体鳞较小,侧线完全。中型经济鱼类,生活于江河流水。数量较多,肉味鲜美,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有较大的经
34、济价值。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40 后鳍四须(鱼巴) 鲤科Barbodes opisthoptera Wu et Lin(白鱼)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 2 对,较发达。背鳍后移,其未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具锯齿;尾鳍分叉较深。第 1 鳃弓外侧鳃耙 911 枚。体鳞中等大。侧线中央缓和下弯,至最后 23 枚鳞片处进入尾鳍基部中点。中型鱼类,常见于江河支流,数量较少。分布于怒江水系。(摄于云南)41 鲂形四须(鱼巴) 鲤科Barbodes rhomboides Wu et Lin(草鲮)体形似鲂。口亚下位,呈深弧形。须 2 对,其长度均长于眼径。背鳍最末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具锯齿。腹鳍基部起
35、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尾鳍深分叉。侧线在中央略下弯。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缓流河段。肉质细嫩,是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其资源量已趋枯竭。分布于元江水系。(摄于云南)42 小孔金线(鱼巴) 鲤科Sinocyclocheilus angustiporus Zheng et Xie头背前部及两颊侧线孔系发达,并连接成白色法纹。须 2 对,口角须长于吻须。口下位,呈深弧形,上颌突出于下颌。鼻孔在眼睛的门前方。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其后缘具锯齿。尾鳍叉型。体鳞细小,隐埋皮下。小型鱼类,常生活于与溶洞或地下伏流相联系的局限小生境,数量较少。分布于南盘江及其支流。(摄于云南)43 无眼金线(鱼巴)
36、鲤科Sinocyclocheilus anophthalmus Chen et Chu头呈犁头状,吻部向前突出,后部急剧隆起形成明显的额突。前鼻孔具短管,与后鼻孔之间有一发达的、高出管壁的鼻瓣相隔。眼退化,完全丧失视觉功能。须 2 对,发达。鳞片纵椭圆形,背鳍具硬刺,后缘具粗锯齿。生活时体呈半透明。生活于黑暗的溶洞环境中,以水生昆虫等为食,由于长期适应洞穴环境,体无色素,鳞片退化。仅见于云南宜良九乡。(摄于云南)44 月斑长臀(鱼巴) 鲤科Mystacoleucus chilopterus Fowler口亚下位,唇薄。须 2 对,不发达。背鳍起点之前有一平卧的倒刺,背鳍最末根不分枝鳍条强壮,腹
37、鳍基部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臀鳍具 89 根不分枝鳍条。体鳞较大。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流水环境,数量较多,是产区常见的小杂鱼,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分布于澜沧江下流及其支流。(摄于云南)45 大鳞结鱼 鲤科Tor douronens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吻略尖,唇肥厚,下唇分三叶。口下位,呈马蹄形。须 2 对,较发达。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强壮的硬刺,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第 1 鳃弓外侧鳃耙 1520 枚。体鳞较大,侧线完全。生活于江河水流迂缓处,杂食性,是产区的食用鱼类之一,定数量较少。分布于澜沧江和怒江水系。(摄于云南)46 墨脱华鲮 鲤科Sinilab
38、eo dero (Hamilton)(塌鼻子鱼)吻圆钝,向前突出。鼻孔前方有一横向隘痕,由此形成吻突。口下位,略呈半圆形。唇后沟由隔膜分隔成中部和两侧。颏沟 1 对。下颌具锐利角质前缘。无须。胸腹部鳞片较体侧显著为小。侧线平直。中型鱼类,喜栖于江河清澈流水环境,刮食周丛生物。肉味鲜美,是产地常见的经济鱼类。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47 宽头华鲮 鲤科Sinilabeo laficeps Wu et Lin(棍子鱼、ba bao)体前部近圆筒形。额部在鼻孔前略隆起,但不形成额突。吻皮发达,盖住上唇中部。下唇薄,具小乳突。下颌具锐利角质前缘。唇后沟连续。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3
39、、根分枝鳍条相对,其未端后伸超过肛门。底层鱼类,喜栖于清水河流,冬季在深潭洞穴中越冬,刮食水底附着生物。脂肪含量高,深受群众喜爱,是产地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澜沧江水系。(摄于云南)48 云南华鲮 鲤科Sinilabeo yunnanensis (Chu et Wang)(黑鱼)主要特征和宽头华鲮相同。下唇边缘及内面布满小乳突。口角须 1 对,短小。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较头为长。围尾柄鳞 16。底层鱼类,栖息于砂砾石底质水质清澈河段,刮食水底附着生物。肉味鲜美,是产地常见的经济鱼类。分布于南盘江、澜沧江及其支流。(摄于云南)49 彩花(惠)唇(鱼巴) 鲤科Crossocheilus latius
40、(Hamilton)(彩礼花、石棍子)吻钝圆,吻皮下包覆盖于上颌外表,边缘分裂成惠状,其上密布小乳突。口下位,横裂。下唇发达,其前缘内缘具乳突。左、右颏沟之间呈肉质垫隆起。须 2 对,不发达。底层鱼类,栖息于山涧溪流。数量较多,肉鲜味美,是产地的小型经济鱼类。分布于伊洛瓦底汪水系。(摄于云南)50 桥街墨头鱼 鲤科Garra qiaojiensis Wu et Yao(包公头、癞鼻子鱼)鼻孔前凹陷形成吻突。在吻端,吻突及吻突下方的两侧具许多锥形角质突起。吻皮下包或盖住上颌,表面具细小乳突,边缘成流苏状。须之对。体色随栖息环境而有较大变化。小型鱼类,吸附于水底石头上,刮食岩石表面附着生物。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是产区深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摄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