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考马原14年—17年简答题汇总.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54349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原14年—17年简答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考马原14年—17年简答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考马原14年—17年简答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考马原14年—17年简答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考马原14年—17年简答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10-2017.04一、 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 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2. 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 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二、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能动性的实现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 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1.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四、 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 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

3、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2五、 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1. 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2. 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3. 再贴现率政策,

4、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六、 意识的本质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生活,学习一定的社会群体语言,接受群体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七、 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1. 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2. 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障。3. 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

5、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物质基础。八、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为了降低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九、 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1.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34.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 垄断资本主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十、 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6、主义共同理想关系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2. 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在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3.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基础。十一、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 的钥匙。3.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7、。4.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十二、 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十三、 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1. 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把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称为不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可变资本。2.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

8、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十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但其基本形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1.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2.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43.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十五、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1. 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2.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3.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

9、杂的发展变化,也是导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十六、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科学内涵:1. 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2. 内容:(1)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2)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10、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十七、 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1.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2.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发展存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十八、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 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

11、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也 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52. 资本家一定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十九、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方面1. 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作用。2. 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

12、党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二十、 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二十一、 与其他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哪些特点1.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3.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得到不断的解决。二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与劳动者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2.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该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十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6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观察和分析社会实

14、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二十四、 简述垄断阶段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存在了。1. 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2. 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

15、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3. 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序,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二十五、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本质区别。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二十六、 什

16、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左右。1.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7二十七、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二十八、 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1.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2.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3.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是解放全人类的革命。4.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自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