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94664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九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九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三物理易错题分析(热学)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热(C) 、热量(Q) 、燃烧值(q) 、内能、温度(t) 。二、实验仪器:温度计、体温计。三、物理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规律,内能改变的方法,热量计算公式:Q=cmDt 及燃烧值计算 Q=qm,分子运动论。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例 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

2、;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也无关。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酒精的比热是 2.4103 焦 /(千克 ) ,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 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 3.0107 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 B。例 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 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 10 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

3、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个冰块均为 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选项 B、C 正确。第二类:有关温度计的习题:例 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

4、的示数变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所以 C 正确。第三类:有关物理规律的习题: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 深秋秧苗过夜

5、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解析:此题就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选项 A 正确。例 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 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 。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冰、水和水气都存在解析 :当把盛有 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 0的教室

6、里,由于它们的温度相等,之间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是冰水共存。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存在,故选 D。例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 100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 5的冰块放在 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析: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 A 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 B 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

7、 5的冰块在 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 0,既不能达到熔点,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 D也是可能的。正确答案选 C。例 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A 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向比热较小的物体传播解析:由题目我们不难知道这是为了研究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体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之后,末温与比热的关系。由 Q 吸=cm(tt0)

8、t=Q 吸/cm+t0 ,而由 Q 放=cm(tt0)t=t0Q 放/cm 。由于 Q 吸、m 及 t0 都一定,比热小的物体比比热大的物体的终温高。热传递的方向应从比热小的物体向比热大的物体。若 Q 放、m 及 t0都一定,比热大的物体比热小的物体终温高。热传递的方向应从比热大的物体向比热小的物体。由此分析得出 B、C、D 选项都是正确的。例 5: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 u1=3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 u2=20 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 u=10 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 20

9、 厘米 B.大于 15 厘米小于 20 厘米 C.小于 10 厘米 D.大于 10 厘米,小于 15 厘米解析:由题可知:u12f,即 30 厘米2f;fC 乙 C.C 甲P 额 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 U 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 P1P2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 P 总P 额 2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 P 总 v 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 乙 F2, 那么 F= F1- F2 D、F 总大于 F1和 F 2的任意一个【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

10、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 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 A 是正确的。3:重为 100 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1 米 2,现用一个大小为 20 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A、一定是 200 帕 B、可能是 1000 帕 C、可能是 800 帕 D、可能是 200 帕【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 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 20 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

11、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 为 120 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 1=F1/S1=120 牛/(0.1 米 2)=1200 帕 p2=F2/S2=120 牛/(0.1 米 2)=800 帕 本题正确选项为 C。4:某物体重为 0.5 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0.3 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A、一定为 0.3 牛 B、可能为 0.2 牛 C、一定为 0.5 牛 D、可能为 0.4 牛【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

12、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1)当烧杯中盛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 F 浮 =0.3 牛。(2)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浮力 F 浮 0.3 牛。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 0.5 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 0.3 牛R。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应该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 I

13、应小于 0.4 安,又因为 R不大于 R 的两倍,电流应不小于原来的一半,所以电流表示数 I应大于 0.2 安。9、乘坐火车的旅客,从两边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分别向东、西方向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在开动 B、观察者乘坐的火车一定静止C、必有两列火车向相反方向开动 D、可能三列火车开动方向相同10、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物体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下降时一定大 B、上升时一定大 C、一样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在图 14 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R 2值分别为 12 欧和 3 欧,甲、乙两处可分别接入电流表或

14、电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断开电键 S,甲、乙都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 2B、断开电键 S,甲、乙都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 1/4C、闭合电键 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 3D、闭合电键 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时,甲、乙两个电表示数的比值为 1212、在图 1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灯 L 可能变亮 B、灯 L 可能短路 C、电阻 R 可能断路 D、电阻 R 可能短路13、重 80 牛顿的正方体金属块边长为 10 厘米,放在面积

15、是 0.8 米 2的长方形的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 )A、可能是 100 帕 B、可能是 4000 帕 C、一定是 8000 帕 D、可能是 30000 帕14、物体在凸透镜前 10 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 7 厘米时所成的像 ( ) A、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二、陷阱型的试题:15: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 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 10 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 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

16、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个冰块均为 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选项 B、C 正确。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 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解析:此题就透彻理解内能、热

17、量、温度、比热的含义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选项A 正确。17: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 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 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解析:当把盛有 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 0的教室里,由于它们的温度相等,之间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

18、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是冰水共存。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存在,故选 D。18、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种做的主要目的是( C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 进行消毒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9、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D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实像为光线相交

19、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20、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 磁化铁质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的理想灶具,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和化学效应B电磁炉在使用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D铁、铝、铜锅均可在电磁炉上使用21、甲、乙两个身高相同的人抬着一个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悬点恰好在抬杠的中央。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所用的力 F 甲与 F 乙的关系是AF 甲=F 乙

20、BF 甲F 乙 CF 甲2f,即 30 厘米2f;fC 乙 C. C 甲 C 镜的焦D. 无法确定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 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A. 减小 90 B. 减小 30 C. 减小 45D. 减小 15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D. 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 u=5 厘米时,成正立的像;u=8 厘米时,成倒立的

21、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 u=4 厘米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B. u=9 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u=14 厘米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D. u=17 厘米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铜块放在沸水里煮相当的时间后,先取出甲铜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温度升高到 40;取出甲后,再将乙铜块放入此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到 50(不计热量损失),则此液体的初温度是_。 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

22、热量不一定多计算题:把质量为 220 克的金属块放到 500 克沸水中加热到 100,然后放入 440 克15的水中,热平衡后的温度是 23,求该金属的比热(一个标准大气压,不计热损失,准确到 0.01)同步练习答案:1D 2C 3( 1)热传递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做功 做功 C B AD BCD 28 CD 0.8710 3 焦/ (千克 )D C 热传递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做功 做功 C B AD BCD 28 CD 0.8710 3 焦/ (千克 )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分析(光、热部分)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例 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23、B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C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体吸热还是放热无关。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酒精的比热是 2.4103J/(kg) ,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 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 3.0107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少而改变。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例 2甲、乙两块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

24、均为 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 10 米高处,这两块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甲的机械能大 A内能一样大 B甲的内能大 D乙的内能大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块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低,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块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两块冰块均为 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内能也相同。故 B、A 正确第二类:有关温度计的习题例 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

25、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所以 C 正确。第三类:有关物理规律的习题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得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度高的

26、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解析此题应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得少一点,以保护秧苗。所以 A 正确。例 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 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A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C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冰、水和水

27、气都存在解析当把盛有 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 0的教室里,由于它们温度相等,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该是冰水共存;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的存在,故选 D。例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 100;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5的冰块放在 0的水中会熔化;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析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 A 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

28、大小和表面上的气流的快慢,故选项 B 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 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于 0,既不能达到熔点,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故选项 D 也是可能的。正确答案选 C。例 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 13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 22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 310 厘米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 20 厘米 B大于 15 厘米,小于 20 厘米C小于 10 厘米 D大于 10

29、 厘米,小于 15 厘米解析由题可知: 1,即 30 厘米2 22,即 20 厘米2 3,即 10 厘米解方程得: 10 厘米15 厘米故选 D。初二下期中物理练习题(一)1. 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 2 105mg 的是:BA、 一棵图钉B、 一册初二物理课本C、 一张课桌D、 一把木椅 2、托盘天平的使用: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现将游码放在标尺的 零 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填“左”或“右” )3、夏天,使用空调器给房间降温,空调器中有水流出,这些水的来源是:A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的B、 接上的水管流入机器,

30、给工作时间太长的机器降温用的水C、 空调器内水箱中流出的水D、 空调器内机器工作太热,蒸发出来的水4、把 100mL 的酒精和 100mL 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将 小于 200mL(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这种现象直观的说明了 分子之间有间隙 ,间接说明了 分子之间有斥力 。5、现代测量质量最精密的仪器是 电子天平 。6、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 ,符号是 答: , )( 千 克焦 C0).0KgJ(7、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 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C、 一种是实心固体,另一种是液体,只要它们的质

31、量相等,体积相同,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D、 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8、一个空瓶装满水后的质量为 64g,装满酒精后质量为 56g,则空瓶的质量为 2.410-2 Kg,空瓶的容积为 410-5 m3。9、有体积、质量都相等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C A、铜球B、铁球C、铅球D、无法确定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铁比棉花重B、 把一块砖分成两等分,其密度为原来的一半C、 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D、 液体的密度可能比固体的大11、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铅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水的相同的量筒中,三只量筒中水面最高的是 C A、 三水面一样高B、

32、放入铅球的量筒C、 放入铝球的量筒D、 放入铁球的量筒12、三个同样大小、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由铝、铁、铜制成,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最小的是 A A、 铝球B、 铁球C、 铜球D、 一样大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B、 密度相等的物体,其质量不一定相等C、 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D、 密度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同种物质组成的1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2:3,它们的密度之比 2:3 ;如果把甲物截去一半,乙截去 4/5,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2:3 .15、普通热水瓶盛满水后,瓶中水的质量大约是 B A、 2104mgB、 2106mg

33、C、 2105mgD、 2105g16、用一架天平在赤道上称量一物体,待横梁再次平衡后,将它移到南极,这时天平的指针由中央的位置(天平底座保持水平) C A、 向左偏B、 向右偏C、 不会发生偏向D、 无法判断物理中考易错题1、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 5 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仍小于阻力 10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2、民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_;表演者从沸腾的

34、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_。3、常用的打火机从打火方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粗糙的小轮摩擦“火石”打火;一种是能产生高压电的装置打火。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前者是把_能转化为_能;后者是把_能转化为_能。4、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找到了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_和_,前者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后者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氘和氚结合成氦核的过程属于_。5、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 ,2006 年 3 月 19 日,俄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在我国张家界进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表演。表演中受油机与加油机的精确对接,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此时,加油机飞行员

35、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_ (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次飞行表演取消了重型战斗机穿越天门洞活动,原因是重型战斗机高速穿越天门洞时,洞内的压强_ (填 “大于” 、 “等于”或“小于”)洞外压强,可能会造成山洞崩塌。6、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 V 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 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 )A摩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 B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C摩擦力不变

36、,灯泡的亮度不变 D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7、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灯泡关闭后,风扇的电动机还应工作一会儿,才能停止。则以下所设计的四个简化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 O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 100的水蒸气,下列所示的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9、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钛合金强度高,它密度小,强度大,密度是钢铁的一半而强度和钢铁差不多;钛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50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高强度。这些优点最适合做( )A导线 B钻头 C轮船 D火箭发动机和飞机的壳体10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06 年全国竞赛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