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92098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结构实训报告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构造实训报告所学专业:建筑施工与管理指导老师:李立群实习学生:韩似锋 姓名:韩似锋 学号:1636001462075实习目的: 通过在施工现场实习的方法,使学生对建筑构造课上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大量民用建筑构造的常用做法,为施工图设计打下基础。 实习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以下内容: 1.基础及墙身的构造做法、常用材料。 2.楼地面形式、支承方法及面层做法;阳台雨蓬形式及做法。 3.各种使用性质内外楼梯的形式及结构形式、栏杆扶手的形式及构造做法。 4.屋顶结构形式及布置;防水、保温及隔热构造;细部构造。 5.装修构造。 实习体会 :在实习中,我主要认识了有关墙体的构造和墙体在保温隔

2、热方面的做法。在保温方面,具体了解了外墙外保温和夹芯保温两种做法。外墙外保温比较常见,以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加气混凝土作为材料,其中前者外贴一层薄铁丝网或玻璃棉网以增强与外抹灰的粘结强度。块材用砂浆作为胶结材料,砌筑成墙体,起嵌缝作用,同时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声能力。墙体的组砌关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块材的垂直缝交错,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同时,我还认识了变形缝,细看了它所处的位置。在参观框架结构的体系中,我认识了填充墙轻质隔墙,用以维护和分割墙体。在砖混结构体系中,认识了构造柱的位置,和柱与墙体咬接的浇筑方法。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 抵抗地震力

3、的影响,通常要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构造柱应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轻墙体的酥碎现象发生。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 2/3,高度不小 120mm

4、,常见的有 180mm 和 240mm。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 房屋的影响。另外,我认识了梁板式建筑基础形式;框架钢结构既可以解决大跨度的难题,又显得格外轻巧。 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4.0 kN/mm2

5、2楼面面层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20 kN/mm3) ,板底及梁用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17 kN/mm 3) ;柱网尺寸为 Lx=6300mm, Ly=6300mm.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2/.14mNfc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 或 HRB335,吊筋采用 HRB335,其余均采用 HPB235()。2/10mNfy4板伸入墙内 120mm,次梁伸入墙内 250mm,主梁伸入墙内 490mm;柱的截面尺寸 bh=300mm300mm.二、设计过程如下:(一)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并配筋。板厚 hl 0/40=2100/40=

6、52.5mm,对工业建筑楼盖,要求 h70mm,故取板厚h=80mm。取次梁截面高度 h=450mm,梁宽 b=200mm。1、荷载计算荷 载 种 类 荷载标准值(KN/mm 2) 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设计值(KN/mm 2) 永 久 荷 载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80mm 厚现浇板自重15mm 厚板底抹灰 0.42.00.2551.21.21.20.482.40.306小 计(g) 2.655 1.2 3.186可 变 荷 载(q) 4.0 1.3 5.2总 荷 载(g+q) 6.655 8.3862、计算简图 计算板的跨度:边跨 l 01= ln+h/2=(2.1-0.12-0.2/2)m

7、+0.08/2m=1.92ml01=ln+a/2=(2.1-0.12-0.2/2)m+0.12/2m=1.94m 取二者中的最小值,即边跨 l01=1.92m中间跨 l 0=(2.1-0.2)m=1.9m 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 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沿板的长边方向取 1 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3、弯矩设计值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下表截 面 边跨跨中 离端第二个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中 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 1/11 -1/11 1/16 -1/14弯矩值( KNm) 2.81 -2.81 1.89 -2.164、板的配筋计算b=1000mm,h=80mm,h 0=80-2

8、0=60mm。各截面配筋计算过程见下表,中间板带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 M2、 M3 及 Mc 应降低 20%,计算结果应填在表四括号内。板正截面配筋计算表中间跨中(2)(3)中间支座(C)截 面边跨跨中 (1)第一内支座 (B)边板带(中间带板)边板带(中间带板)2.81 -2.81 1.89 1.890.8=1.51-2.16 -2.160.8=-1.73337 337 224 179 257 205 229.48 229.48 152.53 121.89 175 139.60选配钢筋 8/10 2008/102008200820082008200实配钢筋面积 2m322 322 25

9、1 251 251 251验算配筋率 0.40% 0.40% 0.31% 0.31% 0.31% 0.31%(二)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配筋平面图(1)边区板带钢筋布置图(2)中间区板带钢筋布置图(3)板的配筋图自我总结:通过一周多的实习及课程设计,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我初步了解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及设计方法,把课堂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了设计过程中。这次设计给我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的平台,使我对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从中我发现了以前学习的不足,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上,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课程设计过程中,我能认真完成任务,积极查找资料,认真学习任务书,听从老师安排,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圆满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