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诗歌鉴赏之客观题(教师版)(2).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90643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诗歌鉴赏之客观题(教师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诗歌鉴赏之客观题(教师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诗歌鉴赏之客观题(教师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届诗歌鉴赏之客观题(教师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届诗歌鉴赏之客观题(教师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届诗歌鉴赏一轮复习之客观题的命题角度与应对策略(教师版)高三语文备课组1、2017 年高考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和情况分析: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中对“古代诗文阅读”考点提出的考查重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题型的变化: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由之前的两道主观题,变成选择题加主观题。考查侧重点的变化: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的鉴赏。二、回顾 2017 年高考真题,探究命题角度【新课标 I 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礼部贡院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

2、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BE)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表现手法,情感态度)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语句理解:重点字词理解有误)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语句理解)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语句理解)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情感态度误判)【2017 年新课标 2 卷】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BD)

3、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表现手法、语句理解)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语句理解)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语句理解)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语句理解)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情感态度)命题角度总结:命题范围:局部赏析和整体赏析。命题角度:内容理解 情感态度 表达技巧 语言赏析(炼字、炼句)三、常见命题角度归纳与应对策略(一)内容理解方面:词语

4、解释有误【1998全国】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解析:B,少邻并是指周围没有邻居,地方偏僻。句意的理解有误【2013北京】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风(其十) 李 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

5、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错误选项: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解析:“后世仰末照”是指其光

6、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应对策略:读懂诗歌的意识1、 字词落实,逐句翻译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抒情性、形象性、凝练性 (省略、倒装)(二)情感态度方面:情感理解偏差【2000全国】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

7、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错误选项: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解析:“闲适恬淡”错误,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无聊。情感无中生有【自选题】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望秦川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注: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官场失意,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指长安一带。A.领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B.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卜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

8、一种清冷之境。C.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D.本诗情景交融,对秋景的描写极为生动细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错误选项:本诗情景交融,对秋景的描写极为细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解析:没有表达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应对策略:整体把握意识1、从文本出发,兼顾作者和背景知识2、掌握诗歌抒情的艺术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人物形象抒情,借景物形象抒情,借事物形象抒情3、打破思维定势(三)表现手法方面:表现手法的知识性错误【湖南省湘东五校

9、联考】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 14-15 题。秋风辞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注:刘彻即汉武帝,公元 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14.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

10、“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C.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D、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前者清新流丽,后者苍莽雄放。E、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解析:A、C 解析:A“动静结合 ”错,皆为动景;“凄凉”一词,氛围用词稍重;D 项非曲折缠绵,是直接抒发。混淆了动静与静景,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应对策略:明确概念意识1、明确各类艺术手

11、法的概念和用法2、熟练掌握常见的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正侧面结合,对比衬托;比喻,拟人,互文,借代,夸张3、重点区分易混淆的艺术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正衬与反衬;比喻和拟人,借代与借喻四、合作探究,模拟命题试着从命题人的角度给下面这首诗歌设置一道错误选项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赏析: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

12、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颔联集中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

13、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1.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

14、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横二方面着笔。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解析】C“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横二方面着笔搞反了。五、巩固练习,提升能力(1)【2003 年北京卷】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

15、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解析:B 项考查的是语句理解和情感,是对曾经一起赏月的人而今不在身边的境况感到无限伤感。E 项是情感的偏差,主要的情感是对人的思念,对物是人非的感伤。(2)【长沙市一中月考试卷】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雁门胡人歌崔颢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注】代部;这里指雁门。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

16、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B. 颔联生动摹写雁门胡人放鹰捕鸟、骑马射猎的图聚,表现边地少数民族日常习武备战、时刻警惕的生存状态。C. 颈联描绘“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画面,烟雾颇似烽烟,易使边地百姓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引 起下文。D.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解析:BE(B 项,放鹰捕鸟、骑马射猎是边塞百姓富于民族特色的日常活动,并非习武备战,这里展现了少數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17、,E 项,“时时醉向酒家眠”一句并非想象之景,而是真实的写照.这里生动呈现胡人在和平的日子里从容醉酒的情形。(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415 题。临江仙 朱敦儒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注释:朱敦儒:两宋之交词人,洛阳人。本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 14 年后,作者避乱南方时。凤凰城:汉长安城中有丹凤阙,后因此称长安城为凤凰城、凤城。此处指宋都汴京。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凤凰城”原指长安,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凤凰城破”指“靖康之难”

18、中宋都 被金兵攻占。B.“擘钗”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借李、杨的悲剧表达了对 统治者享乐误国的讽刺。C.“信音稀”是说在南北交兵、形势险恶的情况下,亲人离散音信难通,把词中饱受战 难之苦的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D.“辽海” “玉关”代指遥远的地方,而“梦回”“魂断”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 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E.“月解重圆星解聚”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和“星”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并 和下文的“不见人归”形成鲜明的对比。14.BD (B 项讽刺之说无中生有;D 项“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之说属于曲解原意,这两句表现的是对远在天涯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19、。)(4)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4-15 题。【中吕】朝天子 卞和薛昂夫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传国争符,伤身行货,谁教献与他?切磋,琢磨,何似偷敲破?【注】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玉石,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是石头,砍掉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结果又被砍掉右足;文王时,他抱着这块玉石在荆山下痛哭,文王知道后,叫人剖开石头,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璧。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这支曲子上片运用了和氏璧的典故,点明卞和因献璞玉而身遭不幸,在荆山下痛哭。B“传国争符”是说秦王将和氏璧刻为传国玉玺,导致后来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C

20、“行货”,真的东西;“伤身行货”,是说此璧虽是真的,但使卞和伤身,是不祥之物。D结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词:与其让他们拿着璞玉去切磋琢磨,还不如偷偷地将它敲碎。E这首元曲先是介绍事件,然后揭示事件的惨痛教训,最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看法。14C E(选 C 给 3 分,选 E 给 2 分)【解析】C“真的东西”错,“行货”可理解为行贿。“伤身行货”,是说献玉目的不纯,结果使自己遭祸。E“直抒胸臆”不当。(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21、5 分)A.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B.“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C.“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D.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淸悲苦,再到恬静澹泊。E.对于写景与抒情,本诗更注重后者,意境幽美清新自然,写景中寄寓深情,情感真切动人。14.BE(B 本句不能体现归隐态度的坚决,“流水”句体现“一去不返”的态度。 E 本诗写景抒情并重,“本诗更注重后者”错误。)(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14-15

22、 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14.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

23、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14( A“萧瑟凄凉”不符,D“千村杵”是作者想象,选对一项 2 分,两项 5 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金陵怀古四首(其一)王安石霸祖孤身取二江 ,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 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注】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西纣王的叔父箕子路过殷商旧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诗麦秀歌。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24、 分)A题目中的“怀古”标明了这首诗的题材,“金陵”是地名,今指南京。B“霸主”句是写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只身匹马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霸主”句写的不是楚霸王项羽事迹,而是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C“东府”句虚实结合,写现在的金陵东府,将来可能只剩几间佛寺。【应是以前的东府如今只剩下几间佛寺了】D“后庭”化用了唐朝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E宋诗常以议论入诗,这首诗也如此,夹叙夹议,增添了诗歌的理趣。14B(2 分)、C(3 分)(B 项,“霸主”句写的不是楚霸王项羽事迹,而是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C 项,应是以前的东府如今只剩下

25、几间佛寺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长安秋夜罗 隐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注】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试,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铩羽而归。欹倾斜,歪向一边。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首联以天子比有道的羲皇,表达自己对踏入仕途有过幻想,暗含后悔之意。B颔联以“风霜”作喻,意指自己应试时因为朝中无人而受到的冷遇与打击。C颈联描绘出客居夜读与异地思家的情景,抒写自己多年在长安生活的凄凉境况。D这首诗以“长安秋夜”为题,通过在长安秋夜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

26、己的情感。【“所见所闻”赏析有误。本诗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诗人对长安秋夜的感受和联想来抒发的。】E全诗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又有对现实情景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情感饱满。【“相互映衬”赏析有误。本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来映衬眼前悲凉的境况,并没有“相互映衬”。】14DE(解析:D“所见所闻”赏析有误。本诗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诗人对长安秋夜的感受和联想来抒发的。E“相互映衬”赏析有误。本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来映衬眼前悲凉的境况,并没有“相互映衬”。)(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 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

27、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本词写于词人统兵收复襄阳六州驻兵鄂州时。1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A全词采用散文化笔法,所写有歌舞之欢、沦陷之乱、恢复之志、凯旋之思,当年、而今、来日,事情交织,纷至沓来。B词的上阕词人着力描写风尘之恶,写出了当时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的景象,堪称千村寥落,民不聊生。【“风尘恶”乃词的过片,并非上阕的主要内

28、容。】C词人写北方铁蹄践踏占领区,情景惨痛,与记忆中北宋朝廷的歌舞升平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可谓繁华成空,惊心动魄。D词人用汉书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他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而“何日提锐旅”反映出词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E南北两宋之交,豪放词风完全取代了婉约词风,艺术风格的转变根源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了词的时代性主题。【豪放词风没有“完全取代婉约词风”。】14BE(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B“风尘恶”乃词的过片,并非上阕的主要内容。E豪放词风没有“完全取代婉约词风”。)(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 故道风

29、烟在,翁仲 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B. “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

30、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D. “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E. “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15. 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4. BD14. 试题分析:B 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结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

31、文来理解。D 项,“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不对,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诗人的反话,他们招致“物议”的真正原因是为人迂直,坚持操守,所以为小人所不容。(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11 分)杜鹃花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 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14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首联出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

32、,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首联对句紧承上句继续在写杜鹃鸟,仍然未写到杜鹃花,它传达出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能留下遗恨的悲情,缠绵感人。【仍然未写到杜鹃花不当,颔联写杜鹃鸟把对往事的思念和满腔的遗恨,寄托在满山遍野鲜红怒放的杜鹃花上,对句已一笔带出杜鹃花。】C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D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

33、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E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14B、D。(解析:B 仍然未写到杜鹃花不当,颔联写杜鹃鸟把对往事的思念和满腔的遗恨,寄托在满山遍野鲜红怒放的杜鹃花上,对句已一笔带出杜鹃花。D 动静结合不当,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答对一项给 2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致酒行 李

34、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 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 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 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注】元和初年,李贺因其父名曰“晋肃”的避讳而被剥夺了科举考试资格,之后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歌。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客人身体健康之意。主父:据汉书载,主父偃擅长纵横之术,游历入关后请人举荐出仕,无果;不久财尽则“诸侯宾客多厌之”。马周:据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时被旅店主人轻视对待,仍悠然独酌,后至长安当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马周代替常何条陈二十余事,皆合太宗心意,即被授监察御史。迷魂

35、:宋玉曾作招魂招屈原之魂,此处指执迷不悟。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本诗构思别致,主客对答,情节性强,先总起写劝酒场面,接着两句是客人表白心怀,于是主人再次劝酒致辞,客人最后再作回应。B“主父”句使用了贤士主父偃入关后不得任用,资财匮乏,屡遭白眼的典故,客人以之自比,“困不归”一语中寓无限愤怒之意。【结合“折断门前柳”来看,“困不归”应是寓含困顿羁旅、异乡漂泊的辛酸之意。】C“马周”句使用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投宿新丰的典故,马周当时处境或比主父偃更狼狈,这从“天荒地老无人识”的夸张表达中可推知。D“空将”句引用了马周后来代写条陈,令太宗大悦而被破格提拔的典故,但事实上马周并未“直犯龙颜”,主人如此表述大有言外之意。E“雄鸡一声天下白”写出了主人开导所产生的效果,但这开导激起了客人的愤怒反驳,“幽寒坐呜呃”五字形象刻画出客人此刻的悲愤之情。【“激起”的应是客人积极乐观的豪情,而非被激怒后进行反驳,“谁念”意即“谁还惦念着”或“谁还会念及怜惜”,表明自己已振作,不复之前的悲愤难过。】14BE(B 结合“折断门前柳”来看,“困不归”应是寓含困顿羁旅、异乡漂泊的辛酸之意。E“激起”的应是客人积极乐观的豪情,而非被激怒后进行反驳,“谁念”意即“谁还惦念着”或“谁还会念及怜惜”,表明自己已振作,不复之前的悲愤难过。)(选对一项 2 分,两项全对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