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纠正策略【摘要】:正所谓错别字,就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正确的字,也就是写的字不念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的字代替应写的字,这样的字念字,只是不该用在这个场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写错别字是一种普遍现象。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关键词】: 错别字 类型 引导学生 记忆特点 教学 纠正 【作者姓名】:李志芳【作者单位】; 建水县陈官小学【作者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陈官小学【邮编】654399【联系电话】:13908733483【正文】:错别字是错
2、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正确的字,也就是写的字不念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的字代替应写的字,这样的字念字,只是不该用在这个场合。错别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同音代替。如“戴”写成“带”,“留念”写成“留恋”,“九州”写成“九洲”,“竞”写成“竟”,“暑假”写成“署假”,“再接再厉”的“厉”写成“励”,“哈密瓜”的“密”写成“蜜”,“金碧辉煌 ”的“碧”写成“壁”或“璧”字等。2、画蛇添足。如:写“试”、“晓”、“荒”等字时,常把“试”字多添一撇,“晓”和“荒”字多加一点。3、偷工减料。如:“夏、真、惧、俱、直、值”等字,常常少写一横;蒙眬的“蒙”字,秃宝盖下是两横,学生就忘记一横。裸露
3、的“裸” 有同学将左边衣字旁错写成“示”字旁。4、形近干扰。如:“钓”与“钩”,“己”与“已”,“拔”和“拨”,“辩”与“辨”,“候”和“侯”等字,许多学生混用。5、置换部首。如:将“棉”写成“绵”,“凌”写成“淩”,“虚”写成“虑”,等等。6、变形金刚。如:左右结构的写成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写成左右结构。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字体多变,有不少字形近、音同、义易混。重视对同音字、形近字的细致分辨,有助于把那些音、形、义易混的字辨析清楚,从根本上减少以至于消灭错别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写错别字是一种普遍现象。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
4、,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如何纠正小学生的错别字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第一、针对差异,进行分辨。1、区别笔画法。通过区别笔画的异同来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如汉字有不少的字形体极为相近,如“己”和“已”。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笔,“己”空,“已”半,对于这样的字稍一疏忽就容易写错。2、结构比较法。有些字可以看结构的异同来纠正错别字。如“外”与“处”,结构不同,而部件相似。3、字形区分法。用比较字形的方法来纠正错别字。如折与析,熬与煞,间与问等都可以通过分析字形,进行比较。4、以音辨形法。通过比较汉字的声旁来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如“芋”与“竽”,它们的声旁相同,都是“于”,
5、但形旁不同,“芋”是“艹”头,指一种植物;“竽”指一种乐器。这样分析比较,就可避免写错。5、以义辨形法。主要是辨析偏旁的含义。如“禾”的含义是庄稼,“禾”旁的字一般都同庄稼有关系,如:“稻”、“穗”、“稞、“香”等。6、增减比较法。对易增、减笔画的汉字进行比较来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如“白”增笔“一”,则成“百”,反之“吏”减笔“一”,则成“史”。第二、 掌握规律。 有些错别字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字的构成而出现的。在纠正错别字时,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字的偏旁、字的音形义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字的规律,错别字就容易慢慢减少。如“ 暖”学生易写成“目”旁,教师就可跟他们说明太阳一晒才暖和,所以古人写成“
6、*”旁,而不写成“目”旁。这类结构相似而不易分清的偏旁有“冫与氵 ”、“阝与卩”、“木与扌”、“广与疒”、“廴与辶”、“冖与宀”、“ 文与欠”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分析,让学生掌握形声的特点。如古时大凡和鬼神迷信有关的字都是“礻”旁,如“社、祖、神、礼、福”等。凡表示用衣料做成的东西的字都是 “衤”旁,如“被、袖、衬、衫、补”等。这样从文字学的角度去作些浅显的解释,效果不错。 第三、在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害处后应着重引导纠正错别字。1、把好生字教学关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忽视的,一旦识字这一关把握不好,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学生字时,我严格要求学生要把每个字的一
7、笔一画写端正,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好所学的生字。例如, “千”不能写成“干” , “秃”不能写成“秀”写错的字要求重做,直到写正确为止。2、把好作业、考试关在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发现错别字,我都会将错别字用红笔圈出来,再由学生改正,必要时还要求重抄写易写错、常写错的字。3、培养反复检查作业的习惯学生做完作业后,我要求他们仔细反复检查作业中是否有错别字,发现错别字,马上改正。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自然就会养成反复检查作业的好习惯。4、学生互相监督除了让同学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之外,我还在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互相审阅作业,发现错别字,马上给对方指正。开展这一活动,学生们的兴趣极浓,找出了错别字的学生就像警
8、察捉住了小偷一样高兴。5、要求学生勤查字典在上学期期间,我要求学生坚持带字典回校。课堂遇到容易混淆、容易写错、难写难记的字时,我都让学生们查字典,使他们认清笔画、牢记字形。这样记忆的效果比老师教还要好,这还可以从字典上了解到这些字的意思和字的用法,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渐渐地,学生们就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第四、加强运用,巩固生字。学生学习生字,识字是基础,运用才是关键。1、课上,采用巩固练习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要对易混、难辨的生字通过区别组词、生字扩词、造句、填空、听写等形式进行综合运用练习。2、课外,采用社会实践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错别字,日常生活离不开使用文字,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错别字,会使学生重视正确使用文字,认识到正确使用文字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观察商店的价格牌,路边的广告牌,墙上的报告栏、商品说明书等,如果发现错别字要记下来并改正。总之,要彻底消除中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也并不是易事,因为学生处在学习阶段。只有依靠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去防止和有效地去改正,写错别字的现象才可以得到谒制,让我们这些作教师的共同努力吧!注:本文字数为 2258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