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88626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1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 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 P 型半导体。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 IB 从 12 uA 增大到 22 uA 时, IC 从 lmA 变为 2mA ,那么它的 约为 ( C ) 。A.83 B.91 C.100 (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 ID 从 2mA 变为 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 gm 将( 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1.3 电路

2、如图 P1.2 所示,已知 (V),试画出 与 的波形。设二极管导通电10siniutiuo压可忽略不计。图 P1.2 解图 P1.2 解: 与 的波形如解图 Pl.2 所示。iuo1.4 电路如图 P1.3 所示,已知 (V),二极管导通电压 UD=0.7V。试画出 与tuisn5iu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o图 P1.3 解图 P1.3 21.6 电路如图 P1.4 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 UD=0.7V,常温下 ,电容 C 对交流信号mVT26可视为短路;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 10mV。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iu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2.6DIVURmA其动态电阻:

3、 /10TrI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 /diDr1.7 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 6V 和 8V,正向导通电压为 0.7V。试问:(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 4 种:1.4V ;14V;6.7V;8.7V 。1、两个管子都正接。 (1.4V)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6.7V)3、8V 的反接, 6V 的管子正接。(8.7V)4、两个管子都反接。 (14V)(2)并联相接可得 2 种:0.7V ;6V。1、 两个管子都反接,电压小的先导通。(6V)2.、一个正接,一个反接,电

4、压小的先导通。 (0.7V)1.8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 IZmin5mA,最大功耗 PZM150mW。试求图 P1.8 所示电路中电阻 R 的取值范围。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IZMP ZM / UZ25mA电阻 R 的电流为 IZMI Zmin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k8.136.0ZI31.9 已知图 Pl.9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最小稳定电流6ZUV,最大稳定电流 。min5ZIAmax25ZIA(1)分别计算 为 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 的值;IUO(2)若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3IV解:(1)只有当加在

5、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大于其稳压值时,输出电压才为 6V。 时, ;UI10VURILO3.时, ; VI55I时, , 。UI31.7LOIZVRVUZO6(2)当负载开路时, ,故稳压管将被烧毁。mAIAUIZIZ 2529ax1.11 电路如图 P1.11(a) 、 (b)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3V,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形如图(c )所示。试分别画出 uO1 和 uO2 的波形。 42.7 电路如图 P2.7 所示,晶体管的 =80 , 。分别计算 和10brLR时的 Q 点、 、 和 。3LRkuAiRo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 均相等,它们分别为:ber2C

6、BEQBQbsVUI A1.76CQBImA 6(1)1.3eEQmVrkI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 6.2CEQCQcUVIR08cubeRAr; /1.3ibebRrk93usubes5oc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3Lk(/)2.3LCEQCQcLcRUVIRV(/)15LubeAr 34.7beususrA。/.3iRk5ocRk52.8 在图 P2.7 所示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在信号源电压为正弦波时,测得输出波形如图 P2.8( a) 、 (b) 、 (c)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解:(a )饱和失真,增大

7、Rb,减小 Rc 。(b)截止失真,减小 Rb 。(c )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应增大 VCC。 2.10 已知图 P2.10 所示电路中,晶体管 =100, =1.4k。ber(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 UCEQ=6V,估算 Rb;(2)若测得 和 的有效值分别为 1mV 和 100mV,则负载电阻 RL 为多少?io解:(1) , , mARVIcCEC2AICB20/ 。kIUBb56(2)由 ,(/)10ocLuibeAr可得: 。 图 P2.102.65LRk2.13 电路如图 P2.13 所示,晶体管 =100, =100。br(1)求电路的 Q 点、 、 和 ;uAiRo(2

8、)若改用 =200 的晶体管,则 Q 点如何变化?(3)若电容 Ce 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6解:(1)静态分析:12bBQCRUVBEQEfeImA10BQI图 P2.13e(R)5.7CEEQcfUVIV动态分析: 261).3beEmrkI(/7.)cLubefArR12/(1)3.i befRk5ock(2) =200时, (不变) ;12bBQCRUV(不变) ; (减小) ;EEQfeImA51EQBIA(不变) 。e(R)5.7CEQcfVIV(3) Ce 开路时, (减小) ;/1.92(1)cLcLubeefefRr(增大) ;12/4.ib f

9、Rk(不变) 。5ock72.12 电路如图 P2.12 所示,晶体管的 =80, =1k。ber(1)求出 Q 点; (2)分别求出 RL=和 RL=3k时电路的 、 和 。uAiRo解:(1)求解 Q 点:32.(1)CBEQBbeVUI.6EQBImA7CEQeVRV图 P2.12(2)求解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RL=时;(1)0.96eubeArR/()1i ekRL=3k时; 1/0.92()Lubeer/(/76i LRk输出电阻: /31sbeoerR2.13 电路如图 P2.13 所示,晶体管的 =60 , 。10br(1)求解 Q 点、 、 和uAiRo(2)设 Us =

10、 10mV (有效值) ,问 ,?iUo若 C3 开路,则 ,?io8解:(1) Q 点: 31()CBEQBbeVUIAR.86Qm()4.56CEEQceVIV、 和 的分析: 图 P2.13uAiRo, 2(1)95beEQmrI(/)95cLubeRAr, 。/ibe 3ock(2)设 Us = 10mV (有效值) ,则; 3.2ii ssRmV04ouiUAmV若 C3 开路,则:, /(1)5.ibeerk/1.5cLueR, 。9.6ii ssRUmV 4.ouiUAmV(c) (d)93.6 图 P3.6 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 均为 100, , 10br。试求 R

11、w 的滑动端在中点时 T1 管和 T2 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 以及动态参数 Ad0.7BEQUV EQI和 Ri。图 P3.6 解: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 T1 管和 T2 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 分析如下:EQI WBEQEQeRUIIV 0.5172BeVmA动态参数 Ad 和 Ri 分析如下: 6(1)5.18beEQVrkI9()/2cdbeWrR210.5iRk103.7 电路如图 P3.7 所示,T 1 和 T2 两管的 均为 140, 均为 4k。试问:若输入直流信号ber, ,则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 差模输入电压 输出动mVuI201uI02?Icu?Idu态电压 ?o解:电路的共模输

12、入电压 、差模输入电压 、差模放大倍数 和动态电压 ICuIdudAOu分别为: ; 125IICmV120IImV; 7cdbeRAr.75OdIu4.1 根据下列要求,将应优先考虑使用的集成运放填入空内。已知现有集成运放的类型是:通用型 高阻型 高速型 低功耗型 高压型 大功率型 高精度型(1)作低频放大器,应选用( )。(2)作宽频带放大器,应选用( )。(3)作幅值为 1 V 以下微弱信号的量测放大器,应选用( ) 。(4)作内阻为 100k。信号源的放大器,应选用( )。(5)负载需 5A 电流驱动的放大器,应选用( ) 。(6)要求输出电压幅值为80V 的放大器,应选用( ) 。(

13、7)宇航仪器中所用的放大器,应选用( ) 。116.1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A.无信号源 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 D.无负载而所谓闭环是指( B )A.考虑信号源内阻 B.存在反馈通路 C.接入电源 D.接入负载(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小(3)直流负反馈是指( C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4)交流负反馈是指( C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

14、反馈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A.直流反馈 B.交流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A );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B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B );抑制温漂,应引入( A );展宽频带,应引入( B )。6.2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A ) 负反馈;(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B )负反馈;(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D ) 负反馈;(5)为了增大

15、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B )负反馈;(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A ) 负反馈;6.3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 )(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126.14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 A=105,F=210-3。试问:(1) ;(2)若 A 的相对变化率为 20%,则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ff解:(1)因为 AF =200 1 ,所以:

16、10f(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532%.11fddAF 6.13 已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 。4250(1)()1ffjj试分析: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 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解:根据放大倍数表达式可知,放大电路高频段有三个截止频率分别为, 410LfHz52310LfHz因为 ,所以,在 时, 约为 60dB ,附加231f 52310LffzA相移约为-180 o,为了使 时的 小于 0dB,即不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23LflgAF反馈系数 的上限值应为-60 dB,即 的上限值为 10-3。0lgF6.22 在图 P6.22 所示电路中,已知 A 为电流

17、反馈型集成运放,试问:(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2)上限截止频率。 图 P6.22 解图 P6.1813解:画出图 P6.22 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等效电路如解图 P6.18 所示。因为 ro 很小,反相输入端电位为: nioiUIr将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替换为教材中图 6.7.5 所示电路(参阅 P310 P311 ) ,可得: ioIjC而 ()()nfifn ooi of f fURURjCUR 1()()fifoj即: 1()foui fUARjC(1) ;(2) 上限截止频率为:1fu 12HfR7.1 填空:(1) ( 同相比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 Au1 的放大器。(2) ( 反相比

18、例 )运算电路可实现 Au0 的放大器。(3) ( 微分 )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4)( 同相求和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 ,a、b 和 c 均大于零。123YaXc(5) ( 反相求和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 ,a、b 和 c 均小于零。(6)( 乘方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 。2a147.11 在图 P7.11(a)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 uI 的波形如图(b)所示,当 t=0 时 uC =0。试画出输出电压 uO 的波形。(a) (b)图 P7.11 解: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211()tOIOuudtRC当 uI 为常量时: 21121121157()()(0()(0OI

19、I IOtttututtRC若 t=0 时 uO =0;则当 t=5mS 时, 。3.5OV当 t=15mS 时, 。10(5)10(2).5V因此输出波形如解图 P7.11 所示。解图 P7.11 157.13 试分别求解图 P7.13 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a) (b)(c) (d)图 P7.13 解:利用节点电流法,可解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分别为:( a ) 21 10OIIIIRuudtudtC( b ) 设两电容的充电电流为: (方向向右),则11CIitt3122()02I IO I IduduuiRittt( c )反相端: NCPPuR同相端: 1IP IPdtutdtRC代入

20、上式,得 310OII( d ) 1212()(.5)IIOIIudtudtCR167.15 试求出图 P7.15 所示电路的运算关系。 图 P7.15 解:设 A2 的输出为 uO2。因为 R1 的电流等于 C 的电流,所以:12OIIdtutC又因为 A2 组成以 uO 为输入的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所以:23()OR比较以上两式,得: Iudt7.27 所示各电路的传递函数,并说明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滤波电路。(a) (b)图 7.2717解:利用节点电流法可求出它们的传递函数。在图(a)所示电路中。 故其为高通滤波器。2211()uRsCAs在图(b)所示电路中 。 222112/()()u

21、 RssC故其为低通滤波器。8.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1)在图 T8.1 所示方框图中,产生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是 。( )AF(2)因为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作为反馈网络时的 ,单管共集放大电路的 ,满足0oF0oA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相位条件 ,故合理连接它们可以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 )nAF2(3)在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若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中的电阻均为 R,电容均为 C,则其振荡频率 。( )1/ofRC(4)电路只要满足 ,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5)负反馈放大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6)在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不用通用型

22、集成运放作放大电路的原因是其上限截止频率太低。( ) 8.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1) 为使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就应在其电路中使集成运放不是工作在开环状态,就是仅仅引入正反馈。 ( )(2)如果一个滞回比较器的两个阈值电压和一个窗口比较器的相同,那么当它们的输入电压相同时,它们的输出电压波形也相同。( )(3)输入电压在单调变化的过程中,单限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均只跃变一次。( )(4)单限比较器比滞回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强,而滞回比较器比单限比较器灵敏度高。( )188.3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A.容性 B.阻性 C.感性(1)LC

23、并联网络在谐振时呈( B );在信号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 A );在信号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 C ) 。(2)当信号频率等于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时,石英晶体呈( B );当信号频率在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之间时,石英晶体呈 ( C );其余情况下,石英晶体呈( A )。(3)信号频率 时,RC 串并联网络呈( B )。of8.11 分别标出图 P8.10 所示各电路中变压器的同名端,使之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a) (b)(c) (d)图 P8.10解:图 P8.10 所示各电路中变压器的同名端如解图 P8.10 所示。(a) (b)19(c) (d)解图 P8.108.12 分别判断图 P8.11 所示各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a) (b)(c) (d)图 P8.11解:(a)可能(电容三点式) (b)不能 (电感与 Re 之间的连线应串入隔直电容)(c)不能(同(b), 同名端错误。 ) (d)可能 (电容三点式)208.12 改正图 P8.11(b)、(c) 所示两电路中的错误,使之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解:应在(b)所示电路电感反馈回路中加耦合电容。应在(c)所示电路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基极)加耦合电容,且将变压器的同名端改为原边的上端和副边的上端为同名端,或它们的下端为同名端。改正后的电路如解图 P8.11(b)、(c) 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