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学生).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7657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学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学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管理学 各章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安全: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2、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3、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称为重大死亡事故。4、系统安全管理:是确定系统安全大纲要求,保证系统安全工作项目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完成与整个项目的要求相一致的一门管理学科。5、安全法规 : 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程、条例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又称劳动保护法规。6、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

2、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7、安全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事故风险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8、3E 对策: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技术(Engineering)、管理(Enforcement)和教育(Educ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也有人称之为“3E ”对策。9、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

3、故的难易(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6)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10、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简答题1、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性?事故的基本特性有:(可不必展开,仅答出提纲;展开回答不多加分)1)普遍性 2)随机性 3)必然性4) 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 潜伏性7)危害性 8)可预防2、安全生产 “五要素”及其关系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是灵魂和统帅,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工作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必要条件,是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保障和约束;安全

4、责任是安全法制进一步落实的手段,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安全科技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现代化的工具;安全投入为其他各个要素能够开展提供物质的保障。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1)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 (2)反馈原则; (3)封闭原则; (4)动态相关性原则。2) 、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 (2)动力原则; (3)激励原则。3) 、弹性原理的应用要点:首先,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加强系统安全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价,做到 对危险因素的不断识别、消除和控制,以适应系统不断发生的变化;其次,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从人、

5、物、环境等持续改进。第三,安全管理人员要有高超的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要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4) 、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方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2)因果关系原则:方法是砍断因果链;(3)3E 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的原因、管理原因。方法是采取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对策、教育Education 对策、法制 Enforcement 对策。 )(4)本质安全化原则:失误-安全 Fool-Proof 功能、 故障-安全 Fail-Safe 功能、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

6、、设施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5) 、强制原理安全管理更需要具有强制性,这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1)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2)人的“冒险(捷径) ”心理, (3)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 (4)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管理生产同时必须管理安全;(3)监督原则(国家监督(监察) 、企业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4、安全生产五大原则1)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搞技术必须搞安全。 2)三同时原则: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3)五同时原则企业领导在计

7、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4) 三同步原则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改革、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产(运行) 。5)四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人未追究不放过。5、安全生产责任制概念:法人为责任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内涵:安全生产的责任制、检查考核制、奖惩制的有机统一。实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用:制约功能、监督功能、检查评价功能。体系:经营者(决策、管理、和监督责任) 、管理者、技术人员、全体员工实施:“安全第一”思想、人员与机构保障、明晰的管理

8、制度。落实:以法人代表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检查、监督奖惩制度。6、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的职权是:1)经常性监督检查;2)对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特种设备、严重有害作业场所、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预防性审查认可或认证;3)对重大隐患、严重职业危害,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令其改进、停止危险(危害)部分的作业;4)对事故单位及直接责任者进行处罚,并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5)参加和监督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7、安全监察员的职权1)凭证随时进行安全检查,并有权参加有关会议,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但必须为企业保守机密。2)现场检查时,发现有危及职工安全健康的情况,有权要求立即改正或限期解决

9、;情况紧急时,有权停止作业,然后通知企业领导人迅速处理。3)向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反映劳动安全情况。8、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比较现代安全管理:预见型、动态管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视安全价值准则、重视人机环境与本质安全;传统安全管理:纯反应型、静态管理、定性多和经验多、缺乏安全经济性、侧重追究失误责任。9、安全管理现代化1)现代安全管理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中心,其重要特征是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职工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即强调把职工生命安全当作预防事故首要任务。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现代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0、:(1)现代化的管理思想;(2)系统化的管理组织;(3)现代化的管理人才;(4)现代化的管理方法;(5)现代化的管理手段。3)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观念:科学的观念、系统的观念、预防的观念、发展的观念。10 安全管理的手段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事故,即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手段来消除隐患中,控制不安全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第一个手段:预防为主)第二个手段:应急措施,通过抢救、疏散、抑制等手段,在事故发生后控制事故的蔓延,减少事故的损失。第三手段:保险补偿,通过购买财产、工伤、责任等险,保证企业的经济平衡和在发生事故后恢复生产的基本能力。11、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预测、分析和消除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危险

11、和在害因素,预防和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职工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避免设备和财产遭受损失,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是:长期性、预防性、全员性和重要性。12、安全价值观(1)安全的社会价值:安全的社会效应和社会的安全秩序。(2)安全经济价值(是一个不确定性、远期性、反直观性等特点;安全投资的安全效益也应当遵循安全经济投资的优化准则) 。三问答题13 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也就是说,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控制事故或消除此类事故。同时,对于重大特大事故,包括死亡事故,甚至重伤事故,事故调查还是使司法机关正确执法的主要手段。事故调查应满足法

12、律要求,提供违反有关安全法规的资料。此外,通过事故调查还可以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鉴别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从而积累事故资料,为事故的统计分析及类似系统、产品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安全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14.现场分析的意义?现场分析在事故现场勘查中具有重要作用。1)现场分析是对全部勘查材料的汇总和对勘查工作的检查。2)现场分析是对已收集材料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的认识过程。3)现场分析能够充分发挥所有现场勘查人员的智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正确认识现场,全面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保证事故处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5、简述事故现场处理应进行的工作。(1)安全抵达现场;(

13、2)现场危险分析;(3)现场营救(4)防止进一步危害;(5)保护现场;(6)获取人证证词和物证。16、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哪些?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式或工艺流程,与生产过程和作业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机器设备的性能和有关知识,工人在生产中积累的生产操作技能和经验及产品的构造、性能、质量和规格等。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是企业所有职工都必须具备的安全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企业内危险设备所在的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关电气设备(动力及照明)的基本安全知识,起重机

14、械和厂内运输的有关安全知识,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或可能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企业中一般消防制度和规划、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报告方法等。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是指从事某一作业的职工必须具备的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比较专门和深入,其中包括安全技术知识,工业卫生技术知识,以及根据这些技术知识和经验制定的各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等。其内容涉及锅炉、受压容器、起重机械、电气、焊接、防爆、防尘、防毒和噪声控制等。17、事故一般划分为 4 个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

15、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9、事故的原因: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意义上认为

16、是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忽视安全,投机取巧,分散注意力等,换句话说,就是人本身的问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器、设备自身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状态中,设备设施本身有缺陷。如,存放有毒有害气体的钢瓶本身就有裂缝,那么这个就是导致钢瓶爆炸的物的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管理不善、环境不良因素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不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但能促使事故发 生或增加其严重性的一些因素即间接原因,主要包括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的原因。 20、事故调查应遵循的原则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17、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具体原则如下:(1)事故是可以调查清楚的,这是调查事故最基本的原则;(2)调查事故应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3)坚持做到“四不放过”的原则;(4)事故调查成员一方面要有调查的经验或某一方面的专长,另一方面因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21、事故调查组的权利:(1)调阅一切与事故有关的档案资料;(2)向事故当事人及有关人员了解与事故有关的一切情况;(3)事故现场处理必须经调查组许可;(4)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涉调查组工作 22、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1) 事故现场处理:包括工作从人员安全抵达、现场危险分析、现场营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等。

18、2)事故现场勘查:关注四方面信息(4P 技术):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 、文件(paper)3)人证的保护和问询4)物证的收集与保护5)事故现场照相6)事故现场图与表格23、事故原因的分析1)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2)分析伤害方式。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5)确定事故责任者。2)直接原因的分析:(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两者在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l

19、一 1986)中有规定。按致害原因将事故类别分为 20 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3)间接原因的分析(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箍;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他。24、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辖的原则。

20、25、事故调查报告格式:报告的结构和层次上,一般可归纳为五个部分来写:第一部分:经过;第二部分:原因;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写: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第三部分:性质和责任;第四部分: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第五部分:教训和防范措施。 26、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险源: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消除。(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3)隔离:隔离技术能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21、,减少损失。(4)故障一安全设计:其作用是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处于低能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安全。(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少物的故障,减少事故。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 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隔离措施包括隔开、封闭和缓冲等。(2)个体防护: 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设置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4)避难与救援 :

22、设置避难场所,免遭伤害或赢得救援的时间。事先选择撤退路线,事故发生时迅速撤离。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27、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计划和安排。2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基本程序29、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核心要素30、危险化学品

23、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31、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是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而不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延时性。危险化学品中毒的后果,有的在当时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以后严重起来。-长期性。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有时极难消除,因而对环境和人的危害是长期的。-危害严重。往往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大体上可

24、划分为 6 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泄漏、其它。32、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迅速控制危险源,并进行监测。-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33、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目标的区别与联系:-重大危险源属于危险目标。当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时便构成重大危险源;-如果危险物品的数量达不到临界量,但由于其处在比较敏感的环境功能区(如居民区、商业中心、

25、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交通枢纽区、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等场所、区域) ,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时,属于危险目标。-对重大危险源应优先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对象之一。34、应急预案编制步骤(1)编制准备: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收集资料、初始评估、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能力与资源评估。(2)编写预案(3)审定、实施(4)适时修订预案35、安全法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安全法规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商品流通过程个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以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3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监察 具

26、有:权威性、强制性、普通约束性的特点。基本原则:(1)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4) 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5) 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37、安全生产监察方式 行为监察: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责任制实施技术监察:“三同时”、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 (危险)设备、场所、特殊工种 38、安全生产监察的内容 一般监察: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隐患治理、伤亡事故管理、职业危害管理专门监察:三同时监察、劳动防护用品、特殊作业人员、女工和

27、未成年工、严重有害作业场所 39、我国安全管理体制(1)政府领导(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监察体制、监管机构、法律体系(2)监督管理国家监察:综合监管、专项监管(特种,煤矿)部门监察:民航,铁路,消防,邮政等本行业、本领域(3)企业负责(4)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等)(5)个人遵纪守法40、阐述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41、系统安全的定义及概念1)系统安全的定义 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以下 3 点:(1)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非不计代价;(2) 追求产品的安全性,

28、应当考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性;(3)使产品达到最佳的安全性能应力争产品的各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时的总体安全性能最佳。2)系统安全的主要特点利用系统安全的方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也很好体现了系统安全的几个主要特点 :(1) 早 (2)快 (3)省 (4)好 (5)接口42、系统安全管理的定义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组成 。系统安全管理是确定系统安全大纲要求,保证系统安全工作项目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完成与整个项目的要求相一致的一门管理学科。系统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安全问题的计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实施系统安全大纲。 43、系统安全管理与系

29、统安全工程系统安全工程是应用科学和工程的原理、准则和技术,识别和消除危险,以减少有关风险所需的专门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工程学科。系统安全工程与系统安全管理是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管理学科,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各类危险分析、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及消除或减少风险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后者则选择合适的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深入的程度,并根据前者分析评价的结果做出决策,要求后者对危险进行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因而要想使系统达到全寿命周期最佳的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还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4、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

30、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45、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不良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 射线等。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碳

31、疽杆菌、布氏杆菌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性损伤还包括工伤,工伤可由轻微到严重,甚至导致伤残或死亡,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发生工伤的原因有很多,工人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存在麻痹侥幸心理,或饮酒、药物、疲劳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影响。工伤与职业病预防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常有内在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