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4971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本 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 历史等。2智能目标:指导 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 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读懂 课文,理解每段 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 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1谈话导入,激 发兴趣。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 的长城。 (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 图意,学会 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 课本一样的两 幅彩图) 。(1)师:这 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 ?为什

2、么?(2)看远 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 长城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 有何特点?(长、大、弯) 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 508 天。再看近景 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 高大、坚固),放录像,体会高大坚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 别加一个小标题。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1第三次看远景图。(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

3、龙)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2)列出数字“ 一万三千里 ”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 处?(表达更准确、 让人更信服)2、第三次看近景图。(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 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4、)(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4齐读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 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 长城远景、近景。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口嘹望口射口城台2老师总结谈话。五、延伸性作业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 是骄傲?是屈辱? 还是其他什么呢? 请大家课 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 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反思

5、: 长城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一课。这是一组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 领学生了解中国的“ 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学习长城这篇课文,目的在于 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 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课文共四段,按人的 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 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 图入手,再回到 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 谈感受,再抓住 语言文字 “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 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 头 的嘉峪关” ,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 补充资料,曾经 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 508 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由 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在上课时,我借助 图片, 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