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北京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华北北部地区) ,离海洋较近。经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时区为东八区。相对位置:东南与天津相临,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临。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2、北京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与山地为主,北京的河流特征: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3、北京的气候特征:北京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7、8 月常有暴雨。4、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
2、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 3000 多年建城史和 800 多年建都史。目前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 化遗产最多的城市。5、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设有众多国家机关。北京有 100 多个外国大使馆和许多国际组织驻 华机构,是全国对外交流的中心。北京的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所在地。6、北京是全国的文化,教育、科研中心。北京教育、科技和文化发达。集中了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诸多文化场所。科研机构有中国科学院
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7、城市形态面貌的变化:北京现代化建筑如雨后 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8、天安门广场布局严整,气势宏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东侧为国家博物馆,西侧为人民大会堂,北侧屹立着天安门,天安门前的大街叫作长安街。广场中设有升国旗的基座,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碑,碑南为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是中国的重要象征。9、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4、北京西站的改建,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南站的 扩建,城市环线,高速公路个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使首都的内外交通更加便捷,北京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10、北京是全国的交通中心,北京是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和重要的航空中心。多条高速公路、铁路、2高速铁路在北京交汇,对外陆上交通便利。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机场,北京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航空运输发达。京哈、京沈、京津塘等多条高速公路流经北京。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沪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11、北京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部门,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中关村是著名的高
5、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它依托清华大学和众多的科研机构,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地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南部,台湾省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位于东半球。2、地理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 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 3.6 万千米。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 圣领土。明末 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1887 年,清朝正式设台湾省。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
6、日本侵占。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4、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占总面 积 2/3) ,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面积约约占1/3(台南平原面积最大,屏东平原次之) 。地势大致东高西低;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为东北-西南走向。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其最高峰玉山,海拔 3952 米。5、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2(高山除外) ,年降水量多在2000 毫米以上。 台湾岛中东部山地平均气温较低,西南部气温最高;台湾岛东部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每年 610 月常受台风侵袭。6、河流特征:
7、台湾岛独流入海的河流达 600 多条。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全长 186 千米。受山地地形、面积狭小和降水丰富的影响 ,台湾岛的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部的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 7、台湾种植业过去主要生产水稻,现在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茶叶、甘蔗成为台湾的主要农产品,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这些农产品的种植。台湾的主要农产品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和低缓丘陵区。台湾的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也较发达。因干着产量大,有“东方甜岛”的美称8、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台湾省基本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门类有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
8、9、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著名的景点有日月潭、玉山、阿里山。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群山环抱,碧波晶莹,青峰倒映,景色甚美。阿里山山势雄伟,3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 14左右,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阿里山铁路是世界著名的高山铁路。玉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不仅为台湾岛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10、台湾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著名的海港,开发历史悠久。11、台湾省的主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 97%,全省 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高山族总人数约 40 万,主要分布在台
9、湾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12、台湾比较大的城市有台北、高雄、台南。台北市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高雄位于台湾岛西南沿海,是新兴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第二大 城市和最大港口。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相对位置:新疆边境线长,新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土地面积约 166 万千米,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 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地形特征: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
10、,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3、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把新疆分分 成为两部分,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4、新疆的土地和矿产资源:新疆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新疆草地资源丰富,耕地数量有限,但仍有一些可垦荒地。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铁、铜、镍、石棉、石灰石、钠硝石都很丰富,还拥有新疆软玉、水晶、玛瑙等特色矿产。5、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湖泊数量较多,多为内流湖和咸水湖。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新疆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11、。7、农业特征:新疆逐步形成了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8、工业特征:新疆工业发展很快,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学、钢铁、煤炭、纺织、建材、食品等。9、交通运输:新疆的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新疆的交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铁路连通全区主要地州。新疆现为中国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 省区。新疆管道线路长,4发展很快。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北疆铁路组成,在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
12、对接。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地形特征: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 1100 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2、主要自然灾害:影响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3、生态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生态工程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4、水资源利用: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
13、一个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5、能源资源利用: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有江南煤海之称。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部,居于内陆。北半球 中纬度,东半球。北临内蒙古高原、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南临秦岭。2、地理范围:黄土高原地区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是世界最
14、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 50 万平方千米,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 100 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 200 米。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态环境:黄土该院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4、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5、治理措施:5(1)宏观措施(大的方面)
15、:控制人口 增加,生态移民。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 防护林。改善天然草场植被。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2)微观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农业技术措施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6、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新式窑洞妥善解决了旧式窑洞内部阴暗潮湿的不足,通常 35 个窑洞形成一个院落。7、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利用能源优势,建设了山西煤炭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现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8、西部大开发和一系列的开放开发措施:2009 年设立关中天水经济重点开发区、2011 年设立西安咸阳国家级高新区、2012 年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促进黄土高原地区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