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3.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83189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出现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2、一城市铁路与街道交叉处总是发生交通拥挤现象,如何解决,请你发表看法,你认为哪种意见可行( )A、增加汽车 B、实行计划生育 C、修建立交桥 D、修路改线读图,回答 3-6 题3、图中所示四个城市中,工业兴起最早的是( )A、 B、 C、 D、4、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是(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激光 工业5、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工业属于煤铁复合型的是( )A、 B、 C、 D、6、图中所示的中个城市对应的自然带,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的是( )A、 B、 C、 D、7、关于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大规模的国营农场生产属于商品农业农业生产大多为粗放农业类型地形平坦、地广人稀,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多为一家一户小农经济模式A、 B、 C、 D、8、硅谷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传统工业集聚,基础好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 B、 C、 D、 9、对铁路区位选择有决定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地貌类型和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河流水文条件A、 B、 C、 D、10、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

3、的方便是( )A、坐在家里观看有线电视节目B、利用因特网向中外大医院求医问药C、从电视广告中获取购物信息D、用磁卡在电话亭里打长途电话11、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三河” “三湖”的治污工程,其中“三河”是指( )A、长江、黄河、淮河 B、长江、珠江、黄河C、海河 、淮河、辽河 D、黄河、海河、淮河1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生存问题 D、发展问题1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 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符合(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14、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是商业 网点形成和分布的必要前提B、市场和交通是

4、城市商业街区位的主要因素C、商业网点必须靠近商品生产地D、城市人口密集,应采用流动服务的商业网点组15、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基础条件是( )A、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 B、丰富的煤炭资源C、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D、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图为某规划区的示意图。在规划区中要确定一条公路干道,已知客货流收发点是火车站、县城和乡镇。这条干线的主要任务是联络火车站 a 和县城 b 以及乡镇 c、d 。据此完成 16-18 题16、下面三个设计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a b 、a c 、 a d B、a bC、a b、c e、 d fD、a c d b 17、若按你选择的最佳方案,图中何地会成为新的交通

5、枢纽( )A、a、c 地 B、a 、d 地 C、e、 f 地 D、a、 b 地18、一般说来,干线走向确定的根据是( )A、主要经济据点的分布 B、自然条件C、占用耕地的多少 D、科学技术19、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在中国分布最广 的是(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水稻种植业 D、大牧场放牧业20、在下列四幅图中,最能体现中国外贸出口中商品构成的是( )A、 B、 C、 D、21、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四种地理事物的集中分布地区。表达正确的是( )A、早期城市, 现代城市, 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B、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现代城市, 早期城市C、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 早

6、期城市, 现代城市D、水稻种植业 早期城市, 现代城市, 商品谷物农业22、当前是我国加快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良好时机,因为(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农村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C、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充足 D、全社会都关注生态环境问题23、关于世界资源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B、随着世界工业向高清尖方向发展,今后工业生产对矿产资源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少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D、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可利用的资源会越来越多24、城市 B 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影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周围农

7、业基础好 B、水陆交通便利 C、接近原料场地 D、接近染料产地25、从港口到达港口可能依次经过( )A、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莫桑比克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红海、马六甲海峡C、英吉利海峡、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地光热条件最好,农业发达B、F 地抽取地下水灌溉耕地,可能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C、G 地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森林面积大大减少D、H 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木材等原料的出口国27、下列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中,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又属陆域条件的是( )A、航行条件 B、筑港条件 C、停泊条件 D、腹地条件28、陇海线由东

8、到西分别于京沪线、京广线、宝成线交汇的城市依次是( )A、徐州、洛阳、宝鸡 B、郑州、徐州、西安C、徐州、郑州、宝鸡 D、郑州、洛阳、宝鸡29、关于公共汽车长途客运站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应设在城市的正中心,便于同其他交通方式联系应设在城市的边缘,并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 应最大限度使旅客得到方便应在大城市中,可以在市中心边缘不同方向设置两个以上的长途客运站A、 B、 C、 D、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大门就看到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塘,成片的毛竹林和果林,成群的山羊和家禽,还有一个竹笋加工厂。一片生产勃勃的景象。据此回答

9、30-3130、这个农场最大的优点是( )A、能源消耗不多 B、有利于高度机械化C、环境污染较轻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31、在这个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办法是( )A、从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建立小火力发电厂 C、砍伐林木,烧农作物秸秆 D、利用牲畜粪便、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32、钢铁工业的区位指向出现了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的变化,这主要是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A、市场区位 B、运费区位 C 、技术区位 D、原料、动力区位33、下列城市中位于京广线上并且其兴衰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A、石家庄、郑州、株洲 B、石家庄、郑州、宝鸡C、郑州、株洲、宝鸡 D、阜阳、株洲、武汉34、交通

10、运输发生最基本条件是( )A、运输形势 B、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C、运输工具 D、交通运输网中的点35、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是( )A、煤烟和粉尘 B、工业废水 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D、酸雨、酸雾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据图回答 36-3836、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德堡 37、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 “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

11、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38、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读图“地形剖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 39-4039、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处受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 B、出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的C、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D、处北部铁矿储量丰富40、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部已形成世界巨大的城市带 B、中部地区乳畜业发达C、西海岸地区的科技优势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南部形成以纺织、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区答题

12、卡二、综合题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一分 )将下列产品的名称按图中字母所示的产地填入后面空格内(1-2 种均可)小麦、水稻、玉米、牛肉、羊毛、油棕、天然橡胶A C D E B、C、D 三地都可以大规模进行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和E 地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 盆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是,其农业的显著优点是( )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合理的农事活动安排灵活的生产选择 生产不受市场影响42、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A 到 E 反映了 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 、图 E 到 F 反映了 现象。原因是 、该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3、读上海市及上海港范围和位置略图,完成 :回忆中国地图结合上图。说一说上海港在全国的海、陆、水(河) 交通区位: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的 (南、中、北) 段;位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 口位于沪杭铁路和 铁路的交接处从地貌上说,上海港是长江 上的一个河口港,可兼作海港,其主要港区沿 江分布上海市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的原因是 4、读图分析回答: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治理措施是 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 为了减轻酸雨危害,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环境问题有两方面的表现,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