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弥尔顿(John Milton,1 6081 674)是 17 世纪英国诗坛上一位伟大的清教徒诗人,他“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需要”创作出史诗 失乐园 ,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堪与荷马史诗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据统计引用旧约930 处,新约)490 处。在此基础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再创造,使撒旦形象比其圣经原型远为复杂生动而更具艺术魅力;同时运用希腊史诗的体裁运思行文,体现出对圣经题材的卓越传承和超越。一、 失乐园的圣经题材溯本推源,会发现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全部西方文化的源头,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一如朱维之先生在基督教与文学中所论:“欧美文学向以希伯来文学和
2、希腊文学为渊源。希伯来文学思潮在欧洲文学国土中至少要占有半壁江山。希腊文学以荷马史诗和沙弗克尔等的悲剧为主;希伯来文学则以圣经为唯一的代表作品。所以圣经和希腊史诗、悲剧,同为欧美文学底源泉,好像国风和离骚为中国文学的渊源一样。后代文学都取汲于它而得滋生化养。 ”作为一位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中长大的清教徒诗人,弥尔顿也像其他西方作家一样从圣经中取材,但他又从古希腊文库中汲取营养,表现出鲜明的文学独创性。弥尔顿求学期间就志存高远,他说:“我要创作出伟大的诗篇,这些作品不应是一般粗鄙的恋爱诗人或在阔人家里舞文弄墨之辈,在酒酣耳热之际信口胡诌的狂言乱语。 ”16381639 年间,弥尔顿曾想以亚瑟王与圆桌
3、骑士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都铎王朝时期亚瑟王传奇风靡一时,当权者希望其王族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历史背景,暗示在他们的领导下,古人预言终将再现的古代太平盛世又回到了英格兰,因而该题材在当时显然带有为封建王朝服务的政治色彩。但到 1641 年,弥尔顿放弃了这一念头,而将圣经题材置于首要地位,决定表现一个更重要的主题 不仅涉及一个民族而且涉及全人类的共同命运 “失去伊甸乐园,直等到一个更伟大的人来,才为我们恢复乐土”。该主题对弥尔顿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要写一部圣洁的诗篇,把诗歌创作再度引上圣洁的道路。其实,早在公元 4o 年,就有人用圣经故事写诗。稍后,基督教教父也长于此道,中世纪神学家更是常在诗中借
4、圣经题材讨论神学问题,如上帝和天使的属性、叛逆者的堕落、基督降生和末日审判,以及人类复得乐园等。从 15 世纪到 17 世纪初,这类题材的作品广为流行,内容不断拓展和充实,其通常模式是所谓的“神圣组诗” 一种三部曲 描写天上的反叛和战争、世界的创造,以及人类受诱惑而堕落之事。以后又加上圣经历史,成为四部曲。弥尔顿在继承这种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予以丰富和发展,写出不朽的史诗失乐园 。圣经中关于人类堕落而失去乐园的故事写得简约而含蓄。据创世记第 2、3 章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又取亚当的肋骨造成女人夏娃,使二人结为夫妻,成为一体。上帝建成一个
5、园子,把人安置在其中,吩咐他修理看守园子,可以吃各样树上的果子,唯独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例外,因为人吃它的果子必定死。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也让亚当吃,二人吃后眼睛明亮了,看到自己是赤身露体的就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做裙子,并躲避见上帝的面。上帝对蛇、亚当和夏娃做出宣判,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这个貌似简约的故事寓有丰富的内涵,象征性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弥尔顿由此取材,对英国革命乃至人类的本性、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命运做出艺术性的深刻表述。亚当和夏娃的人生轨迹代表了人类的被造、得宠和堕落史,堕落前他们是天之骄子,内心和外形都与上帝相似,被上帝安置在伊甸园中,管理园子中的树木、天上的飞鸟
6、、地上的走兽和水里的游鱼,除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各样树上的果子都可以作食物,此外还能与上帝、与天使面对面地交往。弥尔顿以其生花妙笔写出人原有的尊贵和美丽,继承古希腊的人本思想而肯定并称赞人在宇宙中的尊贵地位。但自从亚当夏娃违命偷吃禁果之后,园子中本来的和谐与宁静之美被打破,亚当和夏娃开始相互指责、彼此抱怨,从亲密无间的同伴变成尖锐的对抗者,他们与上帝的和谐关系也随之破裂,不再能够欢欣坦然地站在上帝面前, t2中充满恐惧与不安,一心躲避见上帝的面。由于人的背信弃义,上帝转而对人做出正义的谴责,并加以判决,致使人被驱逐出乐园,大地不再为人效力,人必须汗流满面才得果腹。人离开伊甸园意味着人离开上帝
7、,从此生活在罪的捆绑中难以自拔。上帝因着对人类的爱,要把他们从罪中救出,遂差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死,以满足上帝的公义要求,使人可以借耶稣基督恢复与上帝之间的和好关系,使失去的乐园再度获得。所以在失乐园结尾,亚当和夏娃是带着人类被救赎的希望走出伊甸园的, 失乐园所表达的罪与救赎的主题与圣经的神学观念一脉相承。二、圣经中的撒旦与失乐园中的撒旦失乐园在圣经纪事的基础上对撒旦形象进行了内涵丰富的再创造,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尤其恶魔人物长廊中一个极具魅力的形象。可以说,没有撒旦便没有失乐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长期以来, 失乐园中的撒旦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因为他较其圣经原型更
8、加丰满生动,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撒旦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创世记第 2、3 章和启示录 。据证主圣经百科全书解释,撒旦是“抵挡神、企图破坏神的计划,并引导他的子民叛逆神的灵体”。 在创世记 中,他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偷吃禁果,是一个狡猾的欺骗者。在撒迦利亚书中他被称为“指控者”,到旧约的后期经卷又以试探者身份出现:在约伯记卷首说服上帝去试探义人约伯;在历代志上21:1 则被描绘成蛊惑大卫清点以色列人数的邪恶者。至两约之间时期,撒旦的概念进一步演变,有时被称为彼列、玛斯塔玛和撒玛亚。在新约中撒旦的名字有魔鬼、彼列、别西卜、仇敌、龙、敌人、古蛇、试探者、恶者等,他乃是一群随从角色的元首和幽暗世界的管
9、辖者,尤其是他统治着所有不信基督的人。他抵挡上帝,使人离弃上帝,借着试探人、阻挡上帝的信徒、在上帝面前控告义人,使自己的诡计得逞。在启示录中撒旦以龙的形象出现,在天上与上帝的使者争战,但遭到失败,如该书 12:9 所记:“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圣经中的撒旦形象大体上可概括为:狡猾的欺骗者、说谎之人的父、邪恶势力的首领、上帝的敌对者,专门与上帝作对,但每次都在神圣的权威面前低头,被上帝制服。由于圣经的叙述风格极其简约,读者难以感受到撒旦形象的丰富复杂性,而这恰恰为后世作家对此形象的再创造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从本质上看, 失乐园
10、中的撒旦与圣经中的撒旦彼此传承,仍然是一个恶魔、欺骗者、与上帝权威分庭抗礼的骄傲的反叛者。在此基础上,弥尔顿对其进行了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艺术形象,三百多年来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兴趣。学术界大致有反撒旦、唯撒旦和两重撒旦三种观点:反撒旦论者从纯宗教观念出发,把失乐园视为一部宗教诗篇,完全否定与上帝作对的撒旦,此观点流行于西方评论界,未见于我国;唯撒旦论者把失乐园与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接挂钩,将撒旦英勇不屈地反抗上帝的气概与当年革命者的斗争精神画上等号,这种观点充分体现在西方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评论中,亦流行于我国评论界。以上两种评论都抓住撒旦某一方面的特征,而
11、不顾或避开其他因素,显得有失全面而难以令人信服。相对而言,两重撒旦之说顾及了撒旦形象的矛盾性,较为客观公允。英国小说美学家福斯特(EMForster)在其小说面面观中提出“ 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这一理论有助于理解相去甚远的圣经中的撒旦和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扁形人物”是指性格单一的人物,亦称为“ 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 “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被创造出来,他们只具备一种气质,甚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圣经中的撒旦形象比较简单,容易辨认和把握,一言以蔽之是恶的代表,基本特征是骄傲、反叛、善于欺骗人;其性格稳定,基本上保持不变,可以说属于“扁形人物”。 “圆
12、形人物” 是与“扁形人物”形成对照的形象,他们远离类型大体上可概括为:狡猾的欺骗者、说谎之人的父、邪恶势力的首领、上帝的敌对者,专门与上帝作对,但每次都在神圣的权威面前低头,被上帝制服。由于圣经的叙述风格极其简约,读者难以感受到撒旦形象的丰富复杂性,而这恰恰为后世作家对此形象的再创造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从本质上看, 失乐园中的撒旦与圣经中的撒旦彼此传承,仍然是一个恶魔、欺骗者、与上帝权威分庭抗礼的骄傲的反叛者。在此基础上,弥尔顿对其进行了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艺术形象,三百多年来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兴趣。学术界大致有反撒旦、唯撒旦和两重撒旦三种观点:反撒旦论者从纯宗教观念出发,把失
13、乐园视为一部宗教诗篇,完全否定与上帝作对的撒旦,此观点流行于西方评论界,未见于我国;唯撒旦论者把失乐园与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接挂钩,将撒旦英勇不屈地反抗上帝的气概与当年革命者的斗争精神画上等号,这种观点充分体现在西方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评论中,亦流行于我国评论界。以上两种评论都抓住撒旦某一方面的特征,而不顾或避开其他因素,显得有失全面而难以令人信服。相对而言,两重撒旦之说顾及了撒旦形象的矛盾性,较为客观公允。英国小说美学家福斯特(EMForster)在其小说面面观中提出“ 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这一理论有助于理解相去甚远的圣经中的撒旦和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扁形人物
14、”是指性格单一的人物,亦称为“ 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 “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被创造出来,他们只具备一种气质,甚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圣经中的撒旦形象比较简单,容易辨认和把握,一言以蔽之是恶的代表,基本特征是骄傲、反叛、善于欺骗人;其性格稳定,基本上保持不变,可以说属于“扁形人物”。 “圆形人物” 是与“扁形人物”形成对照的形象,他们远离类型性和漫画性,而给人以立体感和丰厚感。他们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外部环境常有变化,内在性情也有相应的发展历程,从而形成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性格结构。 失乐园中的撒旦除了有其圣经原型的骄傲、反叛、善于欺骗人等特点外,亦有其复杂的一
15、面,具有矛盾性,比圣经中的撒旦更加光彩夺目,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弥尔顿在失乐园卷首点明其主旨是“阐明永恒的天理,向世人昭示天道的公正”( 卷一,2526)。上帝既然是公正的,与上帝作对的撒旦就是一个恶魔,它的邪恶本质不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对此弥尔顿有着十分明确的用意,他让撒旦开场不久便自我暴露道:“无论做事或受苦,这一条都是明确的:行善绝不是我们的任务,作恶才是我们唯一的乐事。 ”(卷一,158160)这段作恶宣言堪称作者从根本上对撒旦形象做出的否定性规定,对读者从总体上把握该形象起着领衔作用。但在具体描写撒旦形象时弥尔顿的笔法却是大起大落,最初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撒旦被
16、上帝打入地狱,他身躯魁梧硕大,傲岸骄矜,背负巨盾,手执长矛,迈着沉重的脚步,迎着热浪走向火海岸边。他不惧强压,召集众魔东山再起,带着天使的余晖和帝王般的尊严,慷慨激昂地独白:“什么都不能叫我懊丧,或者叫我改变初衷,虽然外表的光彩改变了,但坚定的心志和岸然的骄矜决不转变。 ”(卷一,96100)接下去,他身先士卒,舒展双翼,穿过混沌界,飞往伊甸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壮的气氛和刚毅勇猛的精神。然而就在撒旦去伊甸园的路上,作者的笔锋却急转直下,让其在地狱之门遇到他的女儿兼情妇“罪恶”,她是从撒旦的脑袋中生出来的。撒旦见她出落得楚楚动人,竟和她乱伦生下“死亡”, “死亡”又奸污自己的母亲,生出一群狺狺
17、狂吠的怪物。这段插曲向读者交代了撒旦家族的丑陋与邪恶,揭露出一个外表道貌岸然、内里却龌龊肮脏的恶魔。然而撒旦的形象并未就此一落千丈,在第四卷他假扮天使潜入伊甸园,对那里的幸福环境心生爱慕,悔恨自己因野心而叛离上帝,以怨报德。看到万物灵长那高大华美的形象,他不忍干坏事而伫立在那儿出神,迷茫于自己的邪恶,一时间竟然愚蠢得可爱,解除了敌意的武装,忘却了奸计、憎恨、忌妒和报复,俨然一个颇具爱怜之心的忏悔信徒。但事态再度逆转,晚间他又变作蟾蜍在夏娃耳边托梦,被天使识破后支吾其词,次日早晨则潜身蛇体,摇头摆尾,El 若悬河地引诱夏娃偷吃禁果,成功后在喝彩声中瘫倒成蛇,吃着苦涩的灰尘全然坠落。 失乐园第四卷
18、的独自反映了撒旦准备对人类下手前的复杂内心世界:“他(上帝)放逐、摒弃我们,代以他的新欢,人类,为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 ”(1O6一 lO7)接着又说:“恶呀,你来作我的善;依靠你,我至少要和上帝平分国土。 ”(1lO 111)在第九卷他自语道:”一切的善,在我都变成恶毒”;(122) 又说:“复仇在开始的时候虽美,不久就自食苦果,反跳回原处。 ”(173 174)可见作者既描写了撒旦对上帝的仇恨激情、对人类的无限忌妒,也刻画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悔恨。但撒旦内心不论怎样痛苦悔恨,有着怎样的挣扎,他都未消减作恶的本性半分,相反,痛苦只会燃起他更大的复仇烈火,片刻的悔恨不过是他走向沦落之路的一个小插曲
19、,接踵而来的则是进行疯狂复仇的风暴。弥尔顿塑造了如此一个充满矛盾且复杂多变的形象,展示了他性格发展变化及堕落的全过程。起初他为“自由” 而战;失败堕落后图谋以引诱人类犯罪来报复上帝;这使他成为一个密探,潜人园中,俨然一个下贱的窥视者,斜着眼,扭着身躯在欲火中偷看一对情侣的隐秘,以致他不再是堕落天使的首领、地狱里的帝王,而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 民间传说中的淫荡怪物,一个半似鬼怪半似小丑的角色。从英雄到将领,从将领到政客,从政客到密探,从密探到无赖和偷窥者,又到蟾蜍,最后到蛇 这就是撒旦堕落的全过程。但失乐园中的撒旦并未简单地向着邪恶方面发展,他身上存在着不少矛盾因素。他在美好事物面前产生了恻隐
20、之心,在作恶途中曾有过忏悔之情。有人把忌妒的撒旦比作莎剧奥赛罗中的伊阿古,而他暂时的自我背离又像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弥尔顿十分推崇莎士比亚,有评论家认为他在塑造撒旦形象时受到莎士比亚的影响。他笔下的撒旦尽管可以上天人地,潜身变形,其本质特征却更像一个“人”,此人出自一个清教徒诗人的笔端,是作者从宗教角度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弥尔顿曾说:“在所有的人,包括最坏的人心中,都有良知和正确的理性存在,这也是上帝存在的明证。 ” 这是一个 17 世纪的清教徒对人内心善恶冲突的领悟,它被用之于描写撒旦,使一个魔鬼虽知善恶却终将为恶,从而丰富了该形象的内涵,使之愈发有血有肉,真实可感而引人注目。这是弥尔
21、顿对圣经中撒旦原型的成功创新,使该形象在恶魔人物长廊中占据了一席重要位置。从心理学角度看,撒旦形象的复杂性与诗人的亲身经历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性,它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引起了诗人意念的共鸣,使之能把种种个人情感不知不觉地融进撒旦形象的塑造中去。撒旦固然由位高权重的天使长堕落为恶魔,身上却依然存在某些高贵的禀赋,诸如豪迈和顽强,而正是这些高贵的禀赋支撑诗人度过了风风雨雨的革命生涯,并使之坚强地度过凄惨的晚境。诗人为自由事业献出了大好青春和宝贵的视力,当革命失败、婚姻家庭生活也连遭挫折时,圣经中的撒旦成为他倾吐一段未了情愫的绝佳寄托。可以说,撒旦的某些气质与诗人的心理一拍即
22、合,此即评论家沃尔多克所说:“亚当这个人物无法为弥尔顿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真实感受提供足够的可能性;于是撒旦便充当了这种角色,满足了弥尔顿的愿望。 ”其实,弥尔顿不仅借撒旦形象抒发了本人的情怀,也于无意中说出英国民众郁积已久的心里话,充当了群体意志的代言人。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一个扣人心弦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复杂情感的艺术载体。一方面,撒旦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及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引起毕生为自由而战的诗人的共鸣;另一方面,诗人也通过撒旦形象传达其对自由意志与理性关系的思考。撒旦面对上帝的权威敢于反抗,不屈不挠,是自由意志的化身;而自由意志中含有巨大的破坏力,可能使人偏离善良本性,排斥理性
23、,听凭感情冲动而成为激情的奴隶。撒旦形象体现了诗人对真正自由问题的沉思,表明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一如斯宾诺莎所论:“它(自由)是我们的理智通过与神直接结合而获得的一种稳定的存在。 ” 人拥有自由的意志,但真正对人有益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而是自觉地接受理性的束缚和制约。毫无疑问, 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在无数读者心灵深处引起了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阅读期待。他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响,在评论界得到经久不息的关注,其艺术生命力乃在于形象本身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恶魔式的冲动,存在着自私、忌妒、攫取权力等恶魔式的欲求,亦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撒旦的影像。弥尔顿内心的撒旦使他能够出色地刻画这个人物,正如读者内心的撒旦使之能够心领神会地鉴赏这个人物一样。作为堕落的天使,撒旦踏上地狱中的灼热土地,对天堂进行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而后一败涂地、身名俱裂。堕落的人与堕落的天使其实是极其相似的,这正是读者得以从失乐园中实现自我观照而对作品爱不释手的原因,也是其中的撒旦比圣经撒旦更有魅力的原因。